斷舍離:從整理頭腦開始,工作高效而美好

2021-01-08 莊子說職場

「有捨棄,有的放矢,才能逐步把事情都做好」·

老何是我老同事,業務出身,他給我的第一印象,穿著簡單樸素,做事非常幹練。他的辦公桌收拾的更是一塵不染,文件夾按照顏色分類、擺放整齊,匯報工作都是能說到點子上,短短兩年,從部門經理直升總經理助理,成了老闆身邊的紅人。

和老何相反,剛畢業那會,我的辦公桌一片凌亂,很多舊文件夾捨不得扔掉,就擔心後續還會用到,新的文件隨意堆放,沒有歸類,我還以為這恰恰是工作忙碌的體現,但其實費了我很多時間精力。

更為重要的是,我每次和經理匯報工作時,總是東說一句,西湊兩句,經理聽完經常一頭霧水,讓我挑著重點說。時間越久,我才明白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細節」不僅讓我在領導面前表現失分,也非常影響我的工作效率。

有一次,我問老何,為啥你說話老闆總愛聽,平時工作效率又那麼高?

老何笑呵呵地說,「有捨棄,有的放矢,才能逐步把事情都做好,才可以一步步完成目標。」

他告訴我以前的他也是類似我這樣,後來因為看了一本叫《斷舍離》的書籍,對他影響非常大。

一、什麼是斷舍離,有何具體操作法?

什麼是斷舍離呢?有落地的實操性嗎?

「斷舍離」這一概念是一位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在她創作的家庭生活類作品《斷舍離》所提出的,至今對包括老何等很多人的工作和生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作者山下英子剛開始只是學習瑜伽,通過瑜伽接觸到了修行哲學:斷行、舍行、離行。

後來作者通過對日常家居環境的收拾整理,讓「斷舍離」的理念變得立體和豐滿了起來。

斷:不買、不收取不需要的東西;

舍:處理掉堆放在家裡的無用之物;

離:捨棄對物質的迷戀,脫離物慾;

方法雖好,最終也需要落地,如果僅限于欣賞,那意義不是很大。下面是斷舍離操作的三種辦法:

1.選擇一個點,把它搞完美,以此提高動機

很多人一開始總認為斷舍離說的很容易,實際操作很困難,比如做家庭衛生收拾房間的時候,因為空間夠大,東西較多,就會糾結什麼該扔什麼不該扔,所以作者建議可以選擇一個點把它搞完美,比如一個冰箱或者一個抽屜,哪怕一個錢包。

工作時無需一開始就整理電腦所有文件,可以先從整理桌面的一個文件件開始,把不重要的文件刪除,可以用到的分門別類。老何一開始就是從整理每天最常用的背包開始,他把背包裡零碎電器或文件夾都整理出來,根據重要性程度捨棄很多不必要的東西,最後只留下常用的名片、錢包和電腦設備。

因為越小的地方,越集中,操作起來方便更簡單,越能自然而然地提高動機。

2.根據目的來選擇,選擇最在意的那塊

當我們不知道先從哪裡開始執行斷舍離這個方法時,也可以按照目的選擇自己最在意的那塊來嘗試,一旦有突破,斷舍離的速度就會加快。

如果你在意健康或安全,可以從生存的基本場所做起,比如廚房、臥室、衛生間;

如果你不想讓其他人發現,可以先從倉庫、或者不怎麼打開的收納箱開始;

如果你覺得運氣很重要,可以從門口剛進去的玄關入手。

老何是從使用頻率角度考慮,每天上下班的背包使用最頻繁,對商務形象的提升也有幫助,所以選擇背包。

3.從簡單的入手:怎麼看都是垃圾的東西開始下手

如果上面兩種方法都不管用,還有一種更為簡單的方法。那就是自己最在意的東西留到最後,那些怎麼看都是垃圾的東西可以先扔。

喜歡書籍的人肯定不會把書扔掉,喜歡音樂的人不會把CD送給別人,喜歡集郵的人更是把郵票當作珍寶一樣。

而對那些破舊不堪的衣服,不能開轉的機器,甚至那些快遞紙盒,這些怎麼看都沒有重新利用價值的垃圾物品,就可以直接扔掉。

二、身在職場會用「斷舍離」方法,工作更高效

1.匯報更簡潔。

曾有個商業故事是這麼說的,「當你在電梯裡遇到了某個重要人物,你必須在電梯到達的幾十秒內把信息完整準確地傳遞給他。」這就需要用最快速最簡單的表達把事件講清楚。

使用斷舍離方法匯報,主管或老闆一定更喜歡。因為他們總是能夠聽到最想要的信息。

老何每次向老闆匯報工作時,都是先羅列十條老闆可能關注的信息,比如還沒確定的那些「或許」、「大概」之類事情,老何是肯定不會說的,這是「斷」的過程;他還會根據這十條信息分類篩選出三條重要的,這是做「舍」的動作;如果老闆時間比較趕,儘管老何擅長講故事說流程,那他這個時候也不會講,而是直接挑最重要的數據和結果講,這一步才算「離」。直到老闆哪一天有空,自然會問老何過程中發生了什麼,為什麼會出現這個結果。

2.工作更高效

在工作中學著「捨棄無用的思考」,用「斷舍離工作術」來讓工作變得更輕鬆。「斷」即是讓自己的思考從發生斷裂開始,斷掉冗雜的思索;「舍」即捨棄掉自己頭腦中多餘的想法;「離」即從此脫離對思考的執念。

斷舍離,能讓你的思路更加清晰,知道自己要什麼,並全力以赴朝著這個方向努力。斷舍離,讓你的工作更有條不紊,可以提高你的工作效率。

老何剛開始做業務時,總是思考太多,比如賣一臺設備,生產部能否及時交機,安裝設備時,技術部門能否強有力的支援,後來不斷總結,慢慢發現這一切都是多餘的顧慮,他更應該更關注業務本身,比方說如何挖掘客戶,儘快促單,提高回款率,而那些之前的顧慮根本不是他能主宰的,即使多慮沒啥卵用。

3.心態會更好

當我們把學習、工作、家庭及個人所有的大小事情摻合在一起的時候,就會容易心煩意亂。考慮過多事情,既沒有分類,又沒有總結,難免疏忽大意造成嚴重心理負擔,讓自己越來越焦慮。

如果使用斷舍離方法,就是把每一項事情一條條分類出來並逐一寫出,進行思緒整理,其實整理思緒的過程也是大腦清空的過程。

丟棄不需要的事物,避免過於執著,整理心中的混沌,將自己從自己堆砌的重負中解脫開來,從而達到輕鬆愉快的生活狀態。斷舍離這一理念,一旦養成這樣的習慣,它為你帶來的工作效率的提升和精神壓力的減輕都將是顯而易見的。

4.目標更聚焦。

使用斷舍離方法,把目標化繁為簡。把原來的多維目標做減法,留下單一具體可實現的。

選擇一個一年之內就能夠完成的目標

選擇三個最重要的計劃,列出「計劃清單」

分清任務的輕重緩急,合理分配時間,在你效率最高的時候做你最重要的事情,每次只專注於一件事情。

馬克吐溫說過:如果失去目標,做什麼都只會事倍功半。真正有意義的目標必須是切實可行的。過高的目標會讓人望而生畏,過低的目標又會讓人失去挑戰的興趣。所以簡化目標是我們工作斷舍離的第一步。

老何每天按照輕重緩急為自己羅列工作計劃,無論大事小事,都提前計劃好,一個時間段安排一個任務,這樣目標清晰,任務明確,做起來自然有重點。

《極簡工作》作者約根·庫爾茲曾說過一句話「誰能成功提高自己的辦公室效率,誰就能勝任更高要求的工作。」

所以,建議即刻開始將「斷舍離」方法付諸實施吧,從此讓工作變得更加高效而美好!

相關焦點

  • 愛整家走進南華學院,斷舍離從簡單整理開始
    讓我們來邂逅一場關於斷舍離的整理沙龍打造完美生活遇見你,遇見更好的自己滿滿的期待,熱愛整理,熱愛生活,11月26日,讓我們在「南華學院—千源母嬰」相遇啦!這時候如果有整理師可在原有空間基礎上,根據家庭成員的生活動線設置收納空間,將物品就近收納,讓「隨手收納」成為可能,那想必是極好的。11月26日下午,愛整家整理斷舍離沙龍,現場座無虛席隨著各類自媒體的傳播以及大家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整理已開始被大眾接受。
  • 日本主婦:高階「斷舍離」,從定期整理開始
    日本主婦說:「斷舍離的初衷,在於重塑與物質世界的關係,為自己創造更加舒適的生活狀態」。回顧我們周圍的生活,是不是有太多不需要的雜物堆積,既佔據外在空間,也消耗內在能量。對於熱衷「極簡生活」的日本主婦而言,高階的「斷舍離」,就是從定期整理開始的。把房間整理得煥然一新,你的心情也會跟隨著房間的改變而得到改變。真正的斷舍離,從物質整理,到心靈清理,斷掉的應該是內在的虛榮心和不安全感。
  • 簡單生活,從「斷舍離」開始!
    此時,「斷舍離」似乎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斷」掉不需要的習慣,「舍」去不必要的物品,遠「離」物質的誘惑。聽上去很玄?那就從身邊的小事開始,把生活節奏放慢下來,放下不必要的包袱,去享受生活的美妙。幸福的人生有時候並不是累積而成的,而要通過割捨來獲得。寬敞的家不必非是大戶型,「空間」其實是創造出來的。你只需要做一下簡單的清理,居住環境便會煥然一新。
  • 山下英子通過《斷舍離》,讓我們重新發現世界的美好
    1、整理房間也就是整理自己。並不是心靈改變了行動,而是行動帶來了心靈的變化,只要有所行動,心靈就會跟上腳步。 (斷舍離是要做到斷開,捨棄,離開的,而不是把物品從這裡拿出來換個地方再收藏起來,這樣的整理過程意義並不大,把自己累得半死,但是屋子裡還是滿滿當當,愈發擁擠了。) 3、雖然所做的僅僅是篩選物品,但是參加過我講座的學員紛紛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變化。
  • 極簡生活,從斷舍離開始
    從進入第四消費時代之後,日本社會開始流行起一種極簡的生活方式。越來越多的日本青年對自己的生活開始「去繁從簡」,在整理物品的過程中也整理自己,讓生活變得更加舒適。從離你最近的地方開始丟棄每天結束了繁忙的工作回到家裡看到亂物堆積如山,卻又懶得整理,那再大的房間也會被堆滿。不如從今天開始從手邊最近的地方開始丟棄。
  • 重建思維框架,運用斷舍離,整理自己的職場生活
    「斷舍離」最大的特點就是時間軸在現在,而整理的時間軸停留在未來「斷舍離」是考慮在當下這個時間點這件東西對我實際的價值有多大,我們普通人在整理房間的時候,下意識的裝備丟掉一件物品時,他會考慮這件東西說不定在以後我還能用得上,先放著吧,反正放在角落裡面也不影響什麼,其實根本就不會想到這件東西我基本都不會再看
  • 一定要進行斷舍離整理的理由,有這些
    將斷舍離和整理結合在一起,是對整理最好的詮釋。—01—很多人對斷舍離整理著迷,一個重要原因是,斷舍離整理有強大的治癒功效。這是斷舍離整理的輻射作用。從自己開始的整理,也將慢慢影響到身邊的人。因為斷舍離就是有一種無法抗拒的能量。
  • 《兩周逃出髒亂房間》:重建思維框架,用斷舍離的方法整理人生
    因此,當物品有增無減,除非選擇一直搬往更大的房子,否則只能對物品進行斷舍離。在進行斷舍離之前,我們要認識房間整理的一些「思維陷阱」。① 懶惰思維陷阱這是一個追求「高效」的社會,而「高效」又給了人們「懶惰」的理由。
  • 《斷舍離》:告別邋遢和髒亂,斷舍離讓你過上更簡潔高效的人生
    2,斷舍離也不僅是收納整理,而是「扔」和「整理」的結合。現在有很多教收納整理的課程,可我們卻也經常發現越收納整理東西反而越多,我們也只在剛整理完後會覺得心情舒暢,可只要一找東西,馬上就變回髒亂的狀態。這是為什麼呢?
  • 如何斷舍離整理收納房間
    一個運行良好、辦事效率高的企業,工作空間往往窗明几淨;反之,一個事業不興,瀕臨破產的企業,他們的辦公室大多是烏煙瘴氣,凌亂不堪。於是,他們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你所居住的房間正是你自身的折射,你的人生其實就像你的房間。整潔的環境從側面表現了你的邏輯性和條理性。
  • 薦書 | 簡單生活,從「斷舍離」開始!
    此時,「斷舍離」似乎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斷」掉不需要的習慣,「舍」去不必要的物品,遠「離」物質的誘惑。聽上去很玄?那就從身邊的小事開始,把生活節奏放慢下來,放下不必要的包袱,去享受生活的美妙。幸福的人生有時候並不是累積而成的,而要通過割捨來獲得。寬敞的家不必非是大戶型,「空間」其實是創造出來的。你只需要做一下簡單的清理,居住環境便會煥然一新。
  • 普通人如何系統學會「斷舍離」,成為整理收納小能手?
    超級整理術能從日常環境到內心全方位梳理人生,通過「斷舍離」與嶄新的自己相遇,為什麼不系統學習一下呢?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追求精簡的生活,崇尚高效的工作環境以及簡單便捷的生活方式,從「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到「斷舍離」,再到日本生活家松浦彌太郎先生提倡的生活美學,我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整理生活、整理人生已經成為我們跨越到精簡生活的必要步驟。而她,卻把整理做到極致,是個極有態度的專業整理諮詢師。
  • 斷舍離 整理物品,整理感情,整理人生,重新出發
    中國讀者們通過踐行山下英子創造出的一套通過日常的家居整理改善心靈環境的「斷舍離」整理術,掀起了一場「斷舍離」的精神革命。一批整理收納諮詢師應運而生,他們也因此建立了自己的自由職業。她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文學部,大學期間開始學習瑜伽。在參悟了放下心中執念的修行哲學「斷行,舍行,離行」之後,提倡以此為基礎的、任何人都能親身實踐的新整理術——斷舍離,即通過對日常家居環境的收拾整理,擺脫執念,過上自由舒適的生活。她希望讀者通過這種生活哲學,即:學會用減法來面對自己與物品的關係;再透過心靈的俯瞰力,學會用加法來認識更深層的自我;最終,獲得自在力,解放自我,邁向人生的最高境界。
  • 整理和收納都不如斷舍離,淺談斷舍離的理由和方法
    於是我接觸了斷舍離。斷舍離,其實並不是單指收拾房間整理東西,這是不全面的。斷舍離是不斷的和過去告別,拋棄沒有用的物品,只保留少數有用的常用的物品,包括人的心情也要經常的進行斷舍離,摒除過去的雜念,讓你可以擺脫過去的束縛,重新走向新的美好未來。斷舍離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扔。
  • 《斷舍離》|人生有舍才有得,極簡生活從斷舍離開始
    等你找到需要清理的雜物,找到原因,就開始動手實踐,怎麼去實踐?清理雜物是直接扔掉?其實整理收納是有一定方法。她一直對前夫的一種自我固定空間沒有走出來,只要進入「斷舍離」狀態,她獲得暢快感,就開始她的單身生活。這是「眼不見心不煩」的心態去整理。b.在與人相處時,你需要及時回復的你立即回復,放下手中事情,著重重要之事。
  • 學會斷舍離,輕鬆整理出一套美好的回憶
    出去旅遊我們都會拍攝大量的照片,在以前沒有電腦沒有手機,只有傻瓜相機的年代,拍照的每一張照片都會經過深思熟慮,畢竟膠捲是昂貴的,洗出來的照片整理在相冊內,偶爾翻翻,美好的回憶不言而喻。如今科技發達,數碼普及,我們手機、相機裡存放著大量的照片,這些照片有些是美好的回憶,有些則是爛片、廢片,不加以整理,即浪費存儲空間,又難以辨認,怎麼辦呢?斷舍離。教大家幾個小技巧,1,及時刪除。日本整理學家山下英子創作的一書《斷舍離》,其中就說過,拋棄不用的,留下經常用的。
  • 斷舍離:東西要用才有價值,從清理住所到整理內心,一切從扔開始
    《斷舍離》山下英子 著減法生活,沒有收拾的屋子就像便秘在生活中我們一直被外界的聲音所幹擾,不管稱讚還是表揚,都會覺得那對於我們至關重要。但是我們卻經常習慣性的忽略自己內心發出的聲音,幸福並不是靠累計得來的,對負面情緒要學會「斷」,如今我麼麼生活在一個物質泛濫的時代。
  • 深圳「困境家庭喘息服務」請來專業整理師,斷舍離換新家
    近期,工作人員為14戶家庭開展了為期半個月的「讓愛來敲門」困境家庭喘息服務計劃。家居整理的從不是物品,是人生的斷舍離工作人員介紹,社工通過帶領專業整理師走進困難家庭,對14戶家庭進行一對一的家居整理、空間規劃及技巧教學,幫助服務對象的房子實現空間利用的最大化,同時在整理物品的過程梳理自己內心的過程,從家居斷舍離中體會人生斷舍離。
  • 莉家整理:用家居整理打造美好生活「港灣」
    魯網6月10日訊 隨著近幾年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富裕,人們的追求已經向品質生活、美好生活轉變。作為美好生活重要的組成部分,家,這個生活港灣的溫馨、整潔、舒適的環境越來越受到重視,品牌山東近期就「家居收納整理」這一新興行業的發展之路,對話了「莉家整理」。
  • 眾多名人力推的《斷舍離》:想要活得更幸福,從這3點開始斷舍離
    眾多名人力推的《斷舍離》:想要活得更幸福,從這3點開始斷舍離2013年,陳數遇到了斷舍離這本書的中文版。並且,因為深受書中理念的影響,她親自拜訪過作家山下英子。曾經,陳數在短短14個月中拍了4部戲。那時,所有人都在為她高產獲得的名望賀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