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籍君
如果問起最讓家長頭疼的事情,不少人會提到孩子的做作業問題。
孩子做作業難,已經出圈了。前有某30出頭寶媽因為孩子做作業氣到心梗,後有嶽雲鵬陪女兒做作業上熱搜。孩子的做作業問題,似乎是家長們擺脫不了的心頭之痛。
具體體現在:孩子沒有主動做作業意識,總要靠家長不停催促;就算開始開作業,也總是磨磨蹭蹭,一會兒要削鉛筆,一會兒又摳橡皮;做作業速度特別慢,做完甚至已經到了夜裡11點,每天放學回家,沒有運動和早睡時間,全部的空閒似乎都耗在做作業上面。
於是很多家長會為了孩子作業殫精竭慮,想辦法提高孩子主動性、增加孩子做作業效率。可很少有父母知道,當你還在為孩子做作業問題而煩惱,明智的家長已在悄悄實施第二招。
輔導作業「第二招」是什麼?
就是「家長代寫作業」。遇到孩子作業做不完或者磨蹭,家長直接上手幫忙,問題就解決一大半。
這個「第二招」聽起來比較逆天,仔細一想也有其合理性。為什麼?
首先要明白,老師留作業的目的是什麼?孩子做作業的目的又是什麼?這些作業為什麼會讓家長和孩子都如此痛苦?
是因為孩子磨蹭、做作業習慣不好嗎?還是因為作業太難、太多?如果是作業本身的問題,那就從「根」上解決這個問題即可。於是,「代寫作業」這一絕招就應運而生。
實施「第二招」有前提條件
當然,「代寫作業」並不是一刀切地解決作業問題的最佳方法。這個絕招也有適用條件,如果隨意亂用,勢必會像練功時要注意觀察氣息運轉,不然一旦經脈紊亂,不僅無法提升功力,反而會走火入魔。
①對孩子的要求
▲作業都會做嗎?
老師留作業的目的是考察孩子對授課內容的掌握程度。通過作業情況可以直觀地發現孩子哪些知識點還沒有完全掌握。如果是孩子一眼就會的作業,量又大又是重複性的,自然可以略過。因為要給老師交差,就可以由家長代寫一部分。
某個家長曾經對我說,她家女兒上小學一年級後,作業一度完成到晚上10點半以後,不僅運動時間沒了,連之前一直堅持的每日閱讀也無法完成。心急之餘她只好想別的辦法。後來某一天,孩子都快睡著了她發現有頁作業沒有寫,於是孩子口頭念答案,她代為寫在練習冊上,從此仿佛開了竅。
之後,孩子的作業她都會先看一遍,如果是重複性機械性的作業,比如抄寫三遍,默寫一遍的,她就讓孩子先默寫,會的字她就自己幫抄寫,孩子的作業負擔瞬間減輕很多。
由此可見,家長即便幫孩子代寫作業,也只能挑孩子已經掌握的、重複性的作業來寫。這樣才不會讓作業失去「查缺補漏」的效用。
▲孩子對作業的態度如何?
如果孩子本身有餘力完成作業,而且對作業也不排斥,自然要讓孩子自己做。畢竟做作業也是在培養孩子的自主性。如果孩子因為作業多已經產生厭學情緒,而且飽受精神壓力,睡眠時長也受到影響,家長就要另做打算了。
②對代做作業的家長的要求
即便孩子作業可以代寫,也不是所有的家長都能勝任代寫工作。因為它對家長自身也有要求。
▲對作業要有甄別能力
首先家長要有判斷能力,什麼樣的作業可以代寫,什麼樣的作業必須讓孩子自己寫。代寫時還要注意不損害孩子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尤其是不破壞老師在孩子心目中的權威感。這很考驗家長自身水平。
▲幫孩子代寫作業後,多出來的時間幹什麼?
此外,在幫助孩子代寫一部分無意義、冗雜的作業之餘,家長也要明白,代寫的目的是什麼。由代寫空出來的時間該如何安排?是讓孩子無目的地瞎玩,還是家長充當腳手架,引導孩子自發地對感興趣的內容進行自主學習?
如果家長給孩子代寫作業,是為了讓孩子有時間去做更重要的事情,比如早睡、閱讀、運動等,那代寫作業就有其意義。畢竟這個世界上最公平的是時間,時間用在哪裡,哪裡才會有收穫。但如果只是為了不讓孩子為難而代寫,那就需要三思而後行了。
【話題討論:你對家長代寫作業怎麼看?支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