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 何秋光學前數學】發布,歡迎點讚轉發!
家長朋友們,今日份的數學思維題來啦~
幼兒園小、中、大班,幼小銜接班的孩子都可以參與答題哦~
小朋友,請數一數,圖中有多少個正方塊。
答案:
解析:
假期在家孩子不想寫作業?家長試試這4招,一治一個準!
這個特殊又漫長的寒假,懵懂的孩子們不諳世事,盡情享受假期的自由。
導致孩子極度放鬆,原本規劃好的作業沒按時完成,現在每天上完網課後的作業,沒有老師的約束都難以執行。
家長每天三催四請,就差求他們好好寫作業了,但結果往往是孩子哭天抹淚,家長情緒崩潰。
所以,為什麼孩子不想寫作業呢?如何才能讓孩子認真寫作業呢?
孩子不樂意寫作業,究其根本,有這樣3點:
外界的幹擾因素太多
對於孩子來說,家裡是舒適區,身心都會隨之放鬆,除了家長的幹擾外,還有玩具、零食、電子產品等諸多幹擾,所以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非常有必要。
由於惰性沒把握好時間
明日復明日,是很多孩子的常態,總覺得時間還充裕,今天懶沒關係,明天再做。這一點我們成年人深有體會,拖延症越拖越懶。
作業難度較大
每個孩子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不一樣,可能有的孩子上課沒聽明白,在寫作業的時候情緒受影響,比較消極或煩躁,自然不願意寫下去。
如何才能讓孩子認真寫作業?
培養學習興趣
其實,孩子的天性是非常喜歡學習的,而寫作業則是對學習的實踐,這兩樣孩子最開始的時候都不會排斥的。
那麼,為什麼孩子越來越不願意寫作業,甚至排斥呢?
對此,家長首先要了解孩子對於學習和作業的興趣到底是怎麼沒的。
孩子在年幼時,會迫不及待想學習,此時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時間和結果也不會有要求。
但是當孩子長到一定年紀時,家長開始對他們有所要求,並且結果也要儘量做到優秀。
孩子此時就會有壓力,興趣逐漸消失,學習不再與快樂掛鈎,變成任務,且充滿壓力。
所以,在對孩子的學習要求上,家長不要急功近利,要根據孩子的知識接受程度,從小目標開始,鼓勵孩子前進,逐步恢復孩子的學習興趣。
友好溝通
和孩子溝通時,儘量不用命令要求的語氣,在友好的氛圍下,以商量和溝通為主。
很多家長和孩子溝通時,語氣強硬,態度也比較獨斷,導致孩子潛意識認為家長是在命令和控制自己。
換位思考,當我們成年人被別人命令和控制時,下意識都是反抗,那麼孩子呢?
身為弱勢群體,孩子對這種命令和要求,往往是不情願地被動接受,而這帶來的後果就是孩子配合質量的下降。
所以,在和孩子溝通時,家長不妨把肯定句換成疑問句,比如,「你已經看了半個小時的電視了,現在該寫作業了。」換成「我們已經看了半個小時的電視了,接下來寫作業怎麼樣啊?」
這樣能讓孩子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思考,從而增強參與感和主動性。
化難為簡
每個孩子對學習的接受程度不同,所以對難題的把控也有差別。
當孩子遇到難題跟不上,課後又沒及時解決的話,長期這樣容易積壓問題,越往後學習進度受到的影響就越大,帶來的學習壓力也就更大了。
這樣就很容易解釋,成績越不好,孩子越不願意寫作業。因為孩子會覺得學習很難,自己實在完成不了,就這麼被困難打倒了。
所以,家長不要讓孩子一味地迎難而上,而是要根據孩子的客觀實際,制定合適的學習計劃。
在充分理解孩子的同時,多鼓勵表揚他們,促使他們奮進。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更多關於幼兒學前數學問題,請關注【何秋光學前數學】,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