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呂 克
牛仔來了。據法新社9月14日報導,已於10日開幕的多倫多電影節上,由英國黑人男星伊德瑞斯·阿爾巴主演的新片《貧民區牛仔》因為對美國黑人社區生活的回顧而受到關注,影片13日首映後獲得不錯口碑。
《貧民區牛仔》根據作家格裡格·內裡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一名15歲黑人男孩科爾在學校遇到麻煩,他的單親媽媽不得不把他送到費城,與關係疏遠的父親重新生活在一起,而他在這個貧民區裡發現西部牛仔精神和騎行文化。該片演員陣容基本全部是黑人,阿爾巴不僅在片中飾演男主角的父親,還擔任該片製片人。他在多倫多接受媒體採訪時,對美國社會現在的種族主義問題直言不諱:「美國不是一夜之間就能改變的,就像我生活的英國也有嚴重的犯罪問題。」
影片中的黑人牛仔和黑人城市騎行文化曾是當地引以為豪的傳統,然而一直被主流文化忽視,好萊塢電影中也從未有過體現。這部成本不到1000萬美元的新片能夠吸引人們對這種亞文化的關注已算是成功,阿爾巴表示,希望自己的表演能「幫助人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社區,幫助年輕人尊重這些角色」。
「Indiewire」網站評論稱,《貧民區牛仔》是「一部公式化但還算有趣的父子題材作品,雖然情節上沒有開拓出新意,但重現在美國被邊緣化的黑人牛仔形象,還是令人信服。」《截止日》網站則認為「初次執導的裡奇·斯塔布各方面表現足夠好,身為白人能富有同情心地表現黑人牛仔這一群體」。畢竟在美國歷史上,黑人牛仔數量曾佔到牛仔總數的25%,遠高於美國的黑人人口比例。聯繫美國當下此起彼伏的歧視黑人事件和如火如荼的「黑人命也是命」運動,《貧民區牛仔》如果能讓美國年輕人了解黑人牛仔和城市騎行文化,重建社區文化自豪感,其立意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