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天才:國民黨中將師長,1950年被俘虜,為何1951年就被槍決?

2020-12-13 史書雲海

從小大人們就教導孩子,有功就獎,有錯就要罰。一般不是錯的特別厲害的,都是根據犯錯的大小來定懲罰的程度,這樣才合理公平,當事人也服,也能給受害人的一個交代。在民國還是個動蕩不安的時候,總是會有一些於國有功之人,當然相反的也會出現一些於民於國都不利的人,這樣的人如果是人才,在解放收編時期,鑑於是有才之人,一般都會將其收攏,可以說政策還是很寬大的,但是有一個人作為高級的軍官頭銜,卻在被俘的第二年進行了槍決。

民國中將師長

大浪淘沙盡,在動亂紛飛的年代,每個人的生活都過得很艱難,宋天才的父母也是這個大眾疾苦中的一員。1880年,宋天才出生在河南嵩縣,家裡自幼非常的貧困,父親早年去世,家庭的重擔壓在母親身上,沒能抗住生活的艱辛。在宋天才4歲的時候,母親也因積勞成疾去世了,年僅4歲的他,被叔父宋耐磨所收養,叔父對他是非常的喜歡,對他就像是親生的一樣,輾轉了好幾個年頭。隨著叔父搬遷,宋天才在10多歲的時候,就開始幫忙家裡的生計,而開始了他的打雜的生活,但都是以短期工居多,隨著年齡越長,能做的事情就越多,在20多歲的時候,就穿梭於大街小巷的做著各種的工作來維持生活。

1916年,正值動蕩不安的年代,雖然日子過得清苦但機遇卻有很多,就看能不能把握。那時候但凡有能力的人,都會跟隨有實力的人一起幹,一起開拓一片天地,或者是自立門戶。那一年他身邊的朋友總是勸他放棄現在的販賣糧食的生意,一起到孫繼光那裡當局丁。早年間有自己走街串巷買東西的經歷,見的人多了,他也很會觀察人的臉色,敢闖敢拼,到了1920年間正值家鄉大旱,莊稼農田可以說是顆粒無收,很多人的生計都難以維持,大家為了混口飯吃,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都做的出來。包括宋天才,當局丁已經不滿足他現在的生活,於是乘亂與山匪聯繫,暗中集結了很多武器,很快他就通過關係聯繫到了劉鎮華的鎮嵩軍,並帶著武器加入了進去,任連長一職。

任連長的宋天才跟著部隊輾轉了好幾個據點,在1925年時,另外的兩支軍隊開始為了爭奪地盤而展開了大戰,其中一方打敗後主將服毒自殺,一時間沒有了將領,散兵們也是沒有了方向,於是宋天才所在的部隊趁機將他們收編,宋天才由此也升遷做了營長。而後隨部隊一起歸順了馮玉祥部隊,歸順後宋天才成為團長。其後,在多次的戰役中因為表現卓越,被擔任了旅長的職位,不巧的是宋天才的部隊在一次大戰中失敗,被張鍅的軍隊所收編,任命宋天才為中將師長。在他任職期間,宋天才因為將對當時的郝寨進行收編,於是派自己的兒子前去談判,不料對方不答應,還因此丟了性命,這下惹怒了宋天才,馬上派兵圍剿,可惜對方駐軍已經逃跑,於是宋天才遷怒與民眾,竟然槍殺了48名無辜的百姓。

為什麼1950年被俘虜,1951年就被槍決了?

一直順風順水的宋天才職位和權力也是越來越大,在1935年,宋天才所在的七十五師奉命圍剿工農軍。在圍剿的行動中,殺害了很多工農紅軍,其後,宋天才還在所佔領的港口,開始了走私了生意。可算是在國難當頭的時候,發的國難財,可惜好景不長,後來日軍來了,因為守備不當,廈門很快就被日軍給佔領了,宋天才也此受到了處罰,辭掉了官職,鑑於之前幾次戰役的良好表現,還是給宋天才在部隊中保留了「中將參議」的虛名。於是沒有了軍銜的宋天才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嵩縣,這對嵩縣人民來說,是一個可怕的消息。

雖然不在做官,但是宋天才憑藉著自己多年在部隊累積的人脈和財力,很快在自己的家鄉組建了自己的隊伍。先後用自己的武力強行的將自己任職,嵩縣參議議會長等重要職位,在家鄉成為了有實力、有名氣的人物,一時間也風光無限。不過這種好日子很快就被打破,日軍的到來讓嵩縣籠罩在恐懼中,宋天才作為武裝力量,日軍很殷勤的討好宋天才,希望宋天才加入他們,不過宋天才在這方面還是很有氣節的,於是嚴詞拒絕了日軍的請求,日軍被拒絕當然是氣憤萬分,準備出兵圍剿宋天才的武裝力量,宋天才知道後,立馬率眾出逃躲避,這一躲就是數餘年。

1947年嵩縣解放在即,宋天才又領著自己的武裝力量盤踞在嵩縣,並且用自己的影響力又再次成了議會長。經常的將自己的想法,在議會上強行的通過,人們也是敢怒不敢言,宋天才還在當地建立起了哨兵所,護衛隊,同年的9月,當解放軍大部隊經過田湖的時候,宋天才竟讓他的護衛隊對解放軍進行了攔截。可惜此舉並沒有成功,反而以失敗告終,宋天才也落魄的逃走到了南京。

1950年宋天才在上海被俘,被俘之後便將他押回了嵩縣,當地人民對他的被俘感到非常的高興,終於不用再受他的欺壓,又因為他的種種罪行都不可饒恕,特別是當年殺害了48名無辜的百姓,讓很多的家庭支離破碎,後期又對解放軍進行武力攻擊,嵩縣法院在報批了最高人民法院之後。於1951年被處以死刑,就此結束了宋天才的一生。

結語

解放時期我黨對戰俘總是會採用教化收歸的方法,寬大處理,讓他們成為我們的一員。但是如果一個人的罪過太大,也應該受到相應的懲罰,安心的做個合法守規矩的公民,是我們每個人的職責,就算處於不同的處境,也不能做出傷天害理,違法的事情,只要是做了,那麼等待我們的一定會是法律的審判。

本文由史書雲海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國軍中將陳牧農:1944年奉命撤退後被槍斃,因何?派系鬥爭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國共兩黨再次攜手合作,共同抗日。在8年的抗日戰爭中,國民黨軍中有諸多優秀將領都血灑疆場,如1937年10月忻口戰役中,國民革命軍第9軍中將軍長郝夢齡壯烈殉國;11月,淞滬會戰中,國民革命軍第67軍(東北軍)中將軍長吳克仁戰死;1938年3月,臺兒莊戰役中,國民革命軍第41軍代理軍長兼122師師長王銘章(川軍)固守藤縣,以身殉國……但也有幾位將領因膽怯懦弱、臨陣脫逃被軍事法庭審判槍決,如第88
  • 我軍優待俘虜,但太原戰役後,為什麼將綏靖公署中將參謀長槍決?
    我們都知道,解放軍在戰爭時期,有優待俘虜的政策。但是在太原戰役結束之後,綏靖公署中將參謀長卻被槍決,這是為何呢?這個人名叫趙世玲,他是山西山陰人,很早以前就進了太原北方軍校,後來他加入晉綏軍,一直在晉綏軍裡擔任職務。
  • 1950年,一位國民黨聯防主任糾集3萬人叛亂,後被遊街3天後處決!
    不過,曹紹華不滿足於當一個「富家公子」,他通過關係進入國民黨部隊,出任保安大隊大隊長,解放戰爭時期,他甚至還當過國民黨八縣聯防主任,手下控制著數千人的部隊,為禍鄉裡,無惡不作。不過,隨著國民黨在大陸的敗退,曹紹華也迎來了他人生的「拐點」。
  • 1949年三萬國民黨軍隊羈居越南長達3年
    至1950年1月底,退逃越南的國民黨軍共33400餘人。  此後,又有蔣嫡系餘程萬留滇東南遊擊的272師殘部2000餘人,遭解放軍追剿,逃到中越邊。1951年7月12日偷渡紅河時,為胡志明武元甲越盟武裝伏擊,師長餘啟佑也墜河死。過河入越後,只剩1023人,由師參謀長張亞龍率隊,於1951年7月底抵富國島。
  • 四五十年代,國民黨的中將軍銜跟我軍中將相比,哪一個軍權更大?
    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軍早已開始執行軍銜制度,各軍師旅長、兵團司令、綏靖區及戰區長官,都匹配相應的將官軍銜。而解放軍是從抗美援朝結束後的1955年才開始大規模授銜的。如果以解放戰爭中的國民黨軍銜和建國後的解放軍軍銜進行類比,國軍中將和解放軍中將,哪一個軍權更大呢?
  • 當年扒開花園口大堤的元兇,起義之後又叛亂,最終被就地槍決
    蘭封會戰之中,國民黨的15萬大軍,不但沒能吃掉土肥原第十四師團的2萬人,反而被土肥原打得無路可逃,於是,蔣介石便命令蔣在珍扒開了黃河的花園口大堤。而蔣在珍這位製造了黃泛區的元兇,最終在起義之後又叛亂,於1952年9月14日被就地槍決。
  • 黃正誠不過是一個旅長,為何卻跟杜聿明一樣,都是國軍中將軍銜?
    解放戰爭中,胡宗南集團是國民黨五大軍事集團之一,總兵力二十餘萬人,不乏中央軍精銳。而胡宗南麾下有一員名將,叫黃正誠,是國民黨陸軍中將軍銜。令人驚訝的是,其實黃正誠當時的軍職只是一名旅長,竟然和統兵數十萬的國軍大佬杜聿明、宋希濂等人是一樣的軍銜。這似乎有些不合邏輯,怎麼回事呢?
  • 「雙槍老太婆」趙洪文國,抗戰時享譽中外,解放後為何被槍決?
    抗戰時趙洪文國聲名大噪,然而解放後卻被槍決,其中究竟發生了何事?出生貧苦農家趙洪文國出生於1881年這個大清王朝風雨飄搖的時期。也是這一年,清王朝與沙俄籤訂了《中俄伊犁條約》。中方將向沙俄賠款九百萬盧布,含銀五百零九萬兩。
  • 國軍中將被抓時,喊道:我和粟裕是好朋友,結果如何了?
    這位中將名叫區壽年,曾參加過南昌起義、北伐等戰役,其間作戰英勇,結識了許多人。1927年,區壽年通過舅公蔡廷鍇的關係,成為第十一軍第十師二十八團的三營長,隨後參加南昌起義。當時蔡廷鍇是第十師的師長,起初區壽年有點不情願參加這次戰役,可迫於舅公的壓力,只好順從。
  • 損失慘重的志願軍180師,師長和政委分別是誰?後來結局怎麼樣?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戰爭爆發,首批志願軍數十萬人跨過鴨綠江,來到朝鮮戰場上與美帝侵略者展開鬥爭。直到1953年7月,雙方才達成停火協議,這也標誌著戰爭的結束。180師組建時間非常短,1947年才編入野戰軍序列,部隊沒遇到過什麼複雜局面,師領導也沒單獨指揮作戰的經驗,這為後來的慘敗埋下了伏筆。1951年3月,志願軍60軍180師跨過鴨綠江,踏上了極其悲壯的徵途。第五次戰役爆發,180師倉促準備後便投入戰鬥。然而由於戰線拉得太長,後勤補給跟不上,第五次戰役後來宣布結束,部隊開始撤退。
  • 1946年,此人就率一個軍起義,為何第二年陳老總親自下令槍決?
    但有一位國軍將領卻是個例外,此人雖率部起義,但卻因其本性難改,於起義第二年被陳老總親自下令槍決。此人便是國軍中將赫鵬舉,1927年擔任國民軍炮兵團長、軍參謀長及豫鄂皖三省「剿共」總部參議。當時我黨成立不久,還沒有建立穩固的根基,但赫鵬舉當時就開始殘殺我黨革命志士,實在讓人深惡痛絕。抗戰爆發後,他被任命為第二十七軍參謀長。
  • 1951年軍統女特務要被槍決,首長卻指示:槍下留人,這是為何?
    然而,在1951年時,清查人員在四川昭化縣抓捕了一個曾在軍統當過特務的女子,名叫王化琴。經過審訊後,被判處了死刑,立即被執行槍決。但在這關鍵時刻,時任青年團西南工委的副書記康乃爾,就寫信給昭化縣的領導,要其槍下留人,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他是「雲南王」龍雲之子,49年隨盧漢起義,解放後為何被槍決?
    1948年11月,在陳納德將軍的幫助下脫困,輾轉遠走香港。1949年,在解放軍的強大攻勢下,國民黨部隊節節敗退,蔣家王朝處於風雨飄搖之中;8月13日,龍雲、黃紹竑(桂系三巨頭之一)、賀耀祖(曾任賀蔣介石侍從室主任、重慶市長等職)、王慧生(曾任第五軍中將副軍長)等44名國民黨要員在香港發表聲明,宣布起義,與蔣介石決裂。
  • 國軍中將被俘,旅長問蔣嫡系紛紛倒戈你一雜牌硬扛啥,他竟如此說
    1947年7月,是解放戰爭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關鍵時期,這個時候,有一支隊伍創造了「創機動殲敵的範例」的戰役,那便是郟縣之戰。駐守郟縣的是國民黨整編第15師師長武庭麟,率該師第64旅及配屬的一個加強營共約5000人,而且距離郟縣不足100公裡有李鐵軍兵團整編第3師的援兵。旅長周希漢分析,攻擊郟縣必須速戰速決,否則風險極大,他立即調整部署:主攻點選在東門,由一個擔任主攻,零時打響。為了迷惑生性多疑的武庭麟,另一個團在向東運動時有意暴露目標。
  • 隱形將軍韓練成,立了奇功,1950年才入黨,為何授予中將?
    韓練成中將就是其中之一,被稱為「隱形將軍。」朱德總司令稱讚韓練成:「為黨、為革命立了大功、立了奇功。」蔣經國後來回憶說:「韓練成是潛伏在父親身邊隱藏時間最長的人。」其實,韓練成將軍在1950年才入黨。為何在1955年的授銜中,授予中將軍銜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韓練成將軍精彩的傳奇故事。
  • 志願軍12軍,軍長是中將,旗下師長軍銜卻比軍長還高!
    志願軍,很多人都知道,是抗美援朝時成立的,下轄六個兵團27個軍,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軍,軍長後來被授予了中將軍銜,可是他麾下的師長後來卻超過軍長,反而授了上將,這是為何?這個軍就是志願軍12軍,隸屬於陳賡、王近山統領的第三兵團,軍團其他兩個軍分別是第15軍和第60軍。
  • 廣西解放後,敵軍一副司令被俘虜,上級立即下令:就地處決
    在解放戰爭時期,李本一作為國民黨軍隊的高級將領,多次把屠刀對準了共產黨員。按照我黨的慣例,會優待俘虜。但是當李本一被抓以後,高層卻立馬下令,要就地處決他。這是因為什麼呢? 早年參軍,戰功顯赫,深得桂系軍閥白崇禧的喜歡 1902年的時候,李本一出生在廣西容縣。
  • 1951年,杜平中將敬酒,主席一飲而盡,此生豪飲僅此一次
    1951年,主席在抗美援朝英雄代表團晚宴上,聽完志願軍政治部主任匯報後,二人便在晚宴上舉杯暢飲,主席親切地對他說道:你回去見了彭德懷替我向他問好,在朝鮮你們很苦啊。主任聽後便起身舉杯向他敬酒,主席則是將杯中酒一飲而盡,然而當這位主任回到朝鮮戰場後,卻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主席對他的新職務任命,背後原因究竟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