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突擊旅「挑戰不可能」,直-20空中高精狙,杜文龍在線點評

2020-12-16 1號哨所

如今,遠至大洋彼岸、近至西北邊境,在美國的大力推動下,哪都能隱約嗅到點「烽煙」四起的味道,局勢不可謂不緊張,但於常人日常生活而言,又顯得頗為遙遠,當然也是國家保護得好,前方有人為之負重,我們才能夠能坐著絕不站著。

這種時候,無論是為不時軍演的一線軍士們減減壓,還是為了貼近群眾讓人更寬心,8月30,央視播出的《挑戰不可能》,一個半小時的畫面中,我陸軍某空中突擊旅10名精英狙擊手,進行了4輪高難狙擊比拼,為我們展現了精彩的「任務」表現。

杜文龍告訴我們,作為我國最新作戰部隊形式之一,空中突擊旅能夠快速機動、精準打擊、隨時調整作戰部署,這些特性也意味著未來我軍立體空軍、立體陸軍將發展為常態。就此,主持人撒貝寧引申出,節目挑戰將同時具備陸空作戰特點的暗示。

節目一開始,就是我空戰旅士兵「乘風踏雲」而來、那令人驚嘆的直-20吊索出場方式:身穿迷彩服,肩背狙擊槍,戴著鮮亮的軍用手套,就施施然自直-20機艙降下,平穩落地,這一套動作流暢自然,想必對這段繩索已熟悉得借之能如履平地了。完成全員落地、集隊後,直-20就悄然離去,不帶走一片雲彩。不過別擔心,今天它可是半個主角,不會輕易消失在我們的視野。

直-20機組成員2人,內艙可載12至15名士兵,此外可內置1000公斤、外掛4000公斤重物。最大時速360公裡,升限約4千米,自2013年12月23日首飛以來,就在我國海陸空三軍中大受歡迎。直-20本身就是我國自力更生的成果之一,作為我國第一款「10噸級通用直升機」,彌補了直-9和卡-28反潛作戰能力較弱的局限性。

隨之而來的就是難度一輪高過一輪的狙擊「任務」。前兩輪地面狙擊任務,相當於熱身活動,但也營造了緊張的競爭氛圍:將在10位狙擊精英中角逐選出4名狙擊優勝者,登上直-20完成終極挑戰,摘取「狙擊挑戰王」稱號的桂冠。

此次參與挑戰的狙擊手戰隊,特別之處在於,是由1名師傅和9位「親傳弟子」組成的。陸軍部隊湯副參謀長表示,此次挑戰將會對這10名精銳狙擊手進行最嚴苛的地面狙擊、空中狙擊雙重檢驗。拉開了競技的序幕。

第一關是在浮動小球裝置前150米外最快擊中小球,將淘汰4名狙擊手。杜文龍表示,不僅考驗的是眼力,還有判斷和計算能力。副參謀長也表示,「穩」是狙擊的核心。泥地、配合高壓雨幕,給射擊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幹擾因素,但我們的狙擊手們仍舊巋然不動。

這還不是最難的,參謀長宣布,30秒內觀察,當目標物前方降下一道水幕之後,隨信號自行射擊。有5名狙擊手一擊即中、順利晉級,也有2位因心態不穩而不幸失手。爭奪最後1個名額時,有2名狙擊手幾乎同時擊中,其中1名以微弱優勢晉級成功。

第二關,杜文龍稱之為「雙槍連發」,第一槍射中開關,小球落下,經過一段不規則管道之後,第二槍射中,方可晉級。這一關非常有「實戰感」。第一槍槍手不幸因為扳機復位慢而錯過了觀察小球下落軌跡的時機而未中第二槍,參謀長如此評述。第二槍、第三槍槍手則把握住時機順利晉級。另一3人小組也如法炮製選出了2名優勝者。

第三輪射擊任務,採用小組晉級制,在破碎地表山谷中擊中包有炸藥的彈藥包,用時短、射中目標多的小組獲勝,這時直-20就再次登場了,載著2人一組的狙擊手,飛越山巒,尋找標的物。杜文龍評述,這就要求狙擊手眼睛要毒、觀察記憶要特別清楚,才能構成瞄準線、打中目標。

延續之前的「變態」幹擾因素,在千米山谷上方盤旋一圈、進行幾十秒的偵察並確定目標之後,山谷之間開始釋放煙霧、模擬硝煙戰場。原本很有底氣的狙擊手們有了短暫的神色變化。參謀長指出,這樣的部署和考驗是很有必要的。杜文龍也表示,煙霧條件是戰場上的通常條件,然而,加上破碎山體的形狀、顏色幹擾,極易造成「目標丟失」,難度是空前的。

「10點鐘方向發現目標,高度90,速度50,保持。」「好的。」這樣簡短而清晰的對話,在煙霧瀰漫的山谷間如同一顆定心丸,仿佛也將我們的心從日常生活,直接帶到了危機四伏的戰場。隨著槍響、爆炸,4個目標彈藥包已經解決了3個。

這時,「目標物被遮擋,請求下降高度60。速度保持。」「下方煙霧過濃,無法繼續下降高度。」再次將觀察者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最終,師父和最強弟子的組合以55秒48的優異成績順利完成任務。

第二小組則因時效問題,錯失目標,而遺憾退場。杜文龍表示,這最後一槍不打是有講究的:在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情況下,最後一槍最好不打,因為在戰場上不僅僅是多出一個聲音,而是代表著多暴露一次。即是說,對個人、對團隊都將是極大的安全隱患。

第四輪是該節目目前為止最難情景,「以動打動」。直-20載狙擊手跟蹤無人戰車,並對其上的亞克力球進行瞄準射擊。球的直徑分別為40釐米,到30釐米,最後20釐米。最後的最後,師傅就是師傅,沈丹頂著因揚塵而延時的壓力,完成了全3發的成功完整射擊,成為最終獲勝者。

我們了解到,沈丹不僅是這一小隊的隊長,還是空中射擊科目訓練的提出者,他的獲勝感言是:「中國軍人,就是要敢於挑戰不可能,將手中武器的作用發揮到極致。這次我雖然獲得了『挑戰王』的勝利,但是我下一步的目標是,讓我的隊員們戰勝我、超越我。」

話說回來,如果不是美國的各方面施壓,我們或許不會有機會這麼快、這麼近距離地了解我們一線戰士們的風採、狀態。正如環球時報早在1年前就提出的社論中說道,雖烽煙四起,我們要眼不昏心不亂,以坦然、積極的心態來面對、回應外界的壓力與磨難。最重要的是,守護好我們自身全面發展的能力和可能,永遠堅韌、永葆信心。

相關焦點

  • 神槍手師徒挑戰高難度空中狙擊!CCTV-1今晚八點檔,《挑戰不可能...
    《挑戰不可能》第五季今晚八點檔播出「空中狙擊」專題挑戰參與本期挑戰的十位狙擊高手全部來自我軍中部戰區陸軍某空中突擊旅既是師徒也是戰友的他們狙擊手也是公認的頂尖戰力此次亮相的空中突擊旅作為我國陸軍新型作戰部隊形式之一以直升機和輕型武器為主要作戰裝備具有快速機動精確打擊的能力是以空中和地面力量融合編成的陸軍新銳部隊
  • 直-8L直升機:未來裝備空中突擊旅,極大提高陸軍作戰能力
    雖然從名字上聽起來這只是一款改進型號,但是中國的武器裝備素來有"魔改"的習慣,每一個新型號都比原有的型號改進了很多,而直-8L直升機的曝光,其意義堪比直-20直升機。 雖然這樣的改動看上去非常微小,但是改進之後的直-8L直升機能夠搭載中國陸軍現役的"山貓"全地形車,而原來的直-8直升機只能勉強搭載。
  • 一樹之高,某空中突擊旅「合成鷹群」列陣出擊
    轉型發展的新徵途上,充滿機遇和挑戰。我們只有以「一覺醒來就怕落後」的緊迫感和使命感,超前識變、積極應變、主動求變,才能真正贏得未來戰場制勝的先機。南部戰區陸軍某空中突擊旅加快新質戰鬥力建設,低空作戰有了「合成鷹群」,成為機動作戰、立體攻防的主力。
  • 又有新機服役了,空突旅大批直20亮相,最終目標年產300架
    央視曝光了6架直20列裝空中突擊旅,實戰演練現場機群亮相,場面非常壯觀。這證明了直20的產量有保證,才會有越來越多亮相,也暗示我國直升機製造業已經徹底突破了產量瓶頸。根據網友的猜測,今後每年的交付量會逐步突破三位數,甚至最終會達到每年下線300架的世界級交付能力。
  • 西藏軍區新年首訓曬家底:15輕坦、三代猛士排成排,直-20編隊出擊
    從配發不到3個月的國產新型直升機直-20,到專為高原而生的15式輕型坦克;從新式「星空迷彩」到新型國產高精度狙擊步槍;再到成排成排的三代「猛士」突擊車……演訓場儼然變成了大型裝備展示現場!今天,演兵場就給大家梳理一下西藏軍區新年首訓中出現的「明星裝備」。
  • 殲20、運20、直20全進入服役狀態,三個20系列有多少架?
    ,至於最大推力則增加得不明顯。83集團軍和75集團軍的兩支空中突擊旅被公開,預估每支空中突擊旅直-20的數量在10架左右。加上另外兩支集團軍列裝直-20的消息、應付中印邊境的新疆和西藏軍區的陸航旅、東南沿海的兩棲登陸部隊,總的加起來數量在70架左右。
  • 中國「空中突擊部隊」全新作戰方式燃爆了,一小時可橫渡對面海峽
    空中突擊步兵躍然紙上,但它卻難以找到可以對應的部隊。顯而易見,這意味著新的一頁翻開了,我國陸軍開啟了新的篇章。可以確定的是,對於正處於轉型中的陸軍而言,空中突擊步兵是一個既讓人感到陌生又讓人感到興奮的新名詞。
  • 西藏軍區特級空中機械師惜別老戰友「戰鷹」
    (觀察者網訊)又是一年退伍季,西藏軍區近日為軍區陸航某旅的機械師舉行了退伍儀式。在退伍儀式上,該陸航旅裝備的直-20、直-10直升機首度亮相。 直-20是我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10噸級多用途直升機,具備良好的高原運輸性能。此前,西藏軍區曾裝備過美制「黑鷹」直升機。
  • 明日之後:突擊步槍武器推薦與點評,最後一把是高莊必備武器
    明日之後作為多人在線生存手遊,遊戲中的生存是核心玩法,武器的實用性跟火力屬性都是每個玩家必須要了解的,大家可以在胖航班中選擇適合自己的武器。一、突擊步槍1、蒙德拉貢步槍配方:木頭1200個、生鐵6個、骨頭6個點評:前期陪伴我們走過新手期的一把步槍,子彈容量在解鎖改造前非常小,這把武器就是純粹的新手村武器,不建議大家常用。
  • 海軍航空兵某旅組織下半夜飛行訓練上演低空突擊
    海軍航空兵某旅組織下半夜飛行訓練上演低空突擊來源:解放軍報作者:聶海飛 高宏偉責任編輯:尚曉敏2020-05-15 09:02——海軍航空兵某旅組織下半夜飛行訓練見聞超低空突防、強電磁幹擾……星光下,數架戰機從浪尖上呼嘯而過,向目標發起進攻。
  • 直8直9系列不夠用嗎?米171助陸航緩解尷尬
    如今中國陸軍航空兵,哪怕和前10年相比都簡直天翻地覆:直8G、直8K、直18等基於直8研製的運輸直升機已經枝繁葉茂,渦軸發動機家族更是碩果纍纍。武直10、武直19等武裝直升機迅速投產,中國陸航也有了一支真正意義上的武裝直升機機隊;「中華田園鷹」直20的亮相更是驚豔:短短幾年內,直-20已經衍生出了陸軍、海軍兩大幹線,還將發展出若干支線產品。
  • 中國陸航初代網紅:30年前給「黑鷹」當備胎,如今直20來接班
    在今年各部開訓的熱鬧場面中,中部戰區陸軍第83集團軍某空中突擊旅的報導畫面似乎顯得有些尋常——好像既不驚豔、也沒「哭窮」。然而下圖裡這架外觀上看去「不就是一架『河馬』麼」的直升機,其實已經是一架蘇聯時代出廠的「老兵」了。
  • 身穿鋼胸甲 火燒日本兵,打不死的蘇軍突擊工兵旅
    到8月,所有突擊工兵旅訓練工作全部結束,開始調往前線。打不死的秘密1943年8月第1突擊工兵旅配屬給蘇聯近衛第10集團軍,在斯帕斯傑緬斯克地區首次投入戰鬥,那裡正好是蘇德庫爾斯克會戰最激烈的地方。他們要進攻的是有800名德軍官兵防守的233.3高地。
  • 直8寬體型直升機曝光
    直-8L彌補了我軍15噸級直升機的空白,提高了綜合運輸和整體作戰能力。未來,直-8L將優先服役於我軍空中突擊部隊。圖源:中國兵器試驗直-8L是昌河飛機工業在直-8基礎上研製的新一代寬體運輸直升機,是我國直-8直升機在直-8G列裝部隊後的又一深度改進型號。
  • 直20現身雪域高原,部分性能或超黑鷹直升機
    根據官方資料披露,直-20最初立項是在2010年,2013年直-20原型機在東北某機場成功實現首飛,2017年正式初步投入部隊進行試用。長期以來有關直-20的消息和細節一直處於保密狀態,直至2019年國慶閱兵,這款新式多用途直升機才正式亮相於大眾。
  • 解放軍摩步旅乘直升機機降 帶戰車火炮突擊縱深
    對抗膠著之際,紅方垂直作戰群搭乘直升機,超低空飛行隱蔽突防,數百名官兵實施快速機降,直撲藍方縱深防禦要點……  鐵翼飛旋,硝煙瀰漫,一支能立體攻堅的新型突擊力量「躍」出地平線,成為決定戰局勝負的關鍵。  這支突擊力量,來自南京軍區某摩步旅。
  • 直8L寬體直升機,填補我軍15噸級機型空白,優先配屬突擊部隊
    近日,解放軍直8L寬體直升機出現在駐贛某試飛大隊裝運「山貓」全地形車的試驗過程中,以驗證該地行車在裝運過程中的穩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直8L是解放軍新一代寬體型直升機,由昌河飛機工業在直8基礎上改進得到。直8L的出現填補了我軍15噸級直升機空白,將顯著提高運輸和整體作戰能力,並且對於以後直8L的列裝將優先配屬空軍突擊部隊。早在直8L之前,就出現了直8的改進型直8G。
  • 神秘「蛙人」上演深海極限射擊 CCTV-1今晚八點檔《挑戰不可能》第...
    神秘「蛙人」上演深海極限射擊 CCTV-1今晚八點檔《挑戰不可能》第五季收官!、無人機對決 以及突破想像的空中狙擊 大型勵志挑戰類節目 《挑戰不可能》第五季 已為觀眾重磅打造了八場頂級賽事 今晚八點檔 CCTV-1
  • 東部戰區海軍航空兵某旅摒棄程式化組訓方法——實彈射擊打破固定...
    深秋時節,東部戰區海軍航空兵某旅組織實彈射擊訓練。飛行員宋偉連續突破「敵」多重封鎖,把握時機按下發射按鈕,某型空空飛彈頃刻出鞘,直撲靶標。返航後,宋偉大汗淋漓。他說:「訓練拋開預案,『敵情』接踵而至,不練就幾手硬功夫,很難在險局中贏得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