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沒有太晚的開始」,大器晚成的畫家摩西奶奶之後,廣州老人江敏慈火了!
她的簡介裡寫著:「聽說年輕人都在玩B站,我也想做UP主」,以89歲高齡心願成真,還收到了B站的「銀電視」獎牌,註冊3個月,粉絲突破28萬。
十八歲那年夏天,悶熱的廚房裡,媽媽炒菜,我坐在灶前燒火,無意中發現媽媽拿鍋鏟的手舉止有些笨拙,還不時會用左手捶腰,問了才知道她的右肩疼痛的厲害,常年的農田勞作,最近覺得腰也硬了,時不時的酸疼。
吃飯的時候我第一次仔細的審視老媽,黑紅的臉上皺紋清晰可見,粗糙的雙手紋路很深,還有細小的裂口。再看看爸爸,眼前有些傴僂的身軀取代了記憶中寬厚的肩膀……
爸媽老了!是因為要供養我們姐弟三人讀書,他們起早貪黑的在田裡勞作,而鄰居家像我這麼大的孩子,已經是家裡的主要勞動力了。這一突兀的發現,在我青春的心上,刻下一道滄桑的印跡。
可是媽媽才三十八歲啊,就這麼老了嗎?我以後也會這樣嗎?
當老師的爺爺退休了。
他沒有回家,那時鄉村老師缺乏,校長又和他商議返聘,爺爺很高興的答應了,他不在乎工資的多少,他喜歡被一群孩子熱切的圍著問長問短:
「王老師,這道題我解出來了,你看對不對?」
「王老師,你書柜上這本《少年科學》借給我看兩天吧,保證不弄壞!」
「王老師,放學在桌球臺那等你啦。」
於是頭髮斑白的爺爺和一群孩子在桌球臺前輪番拼殺,一抹陽光斜斜的照著,那白髮就成了金色,熠熠閃光,自成一景。
兒子也十八歲了,在他收到錄取通知書的那天,暢想一下他即將開始的大學生活之後,我也開始憧憬我的退休生活。
兒子驚問:退休?媽媽你不是才30多歲嗎,退休早著呢。
這馬屁拍得也太結實了吧,對著40大幾的老媽說你才30多?
兒子不好意思的抓抓頭髮,我可能對年齡和數字沒概念吧,我老覺得你就是30多呢?退休得多老啊!
好吧,親愛的孩子,雖然你一直記得我的生日,不過你從來沒有進行過加減運算,我也就不怪你了。
我一直期盼著退休的時間,可以由自己掌控。我們這一代人吧,六歲以前是懵懂孩童,而後 小學中學大學,畢業後工作結婚生子,直到孩子也考上大學,感覺肩上任務完成大半,可這後面的十年,還要繼續工作,直到退休。
時間和生活都是設定好的,按部就班,偶爾會有人想逾越卻力不從心,更多的人安於現狀。
樓下的鄰居劉爺爺說:你這傻丫頭,退休有什麼好,人老了,時間就不值錢了。
說這話的時候,他搬了小板凳,坐在門前的樹蔭裡摘豆芽,一根一根的掐去根須,我驚嘆他的細緻,羨慕他有時間摘豆芽,而我從來都是匆匆忙忙的,沒給過豆芽這麼高的禮遇。
他卻嘆息,不過是消磨時間而已。
這樣一個老人,退休之前,是我們當地一家國企的車間主任,也曾經風華正茂,慷慨激昂,躊躇滿志。
上下班會經過一個廣場公園,不下雨的日子裡,公園裡的各個地方,都三五成群,圍坐著很多人,四個被圍在中心的人一定是在「鬥地主」,外圈或坐或站著看牌的人。這樣的人群中就有劉爺爺,無論冬夏,比我們上下班還要守時,來得早,走得遲。
時間就在打牌看牌中悄悄溜走了。
我跟朋友說,如果這就是退休後的生活,那我可能要被拋棄,我不會打牌啊!在一群時不時暴粗口的人群中,我也站不住啊。
朋友說:以我對你的了解,這裡的人群中不會有你。你願意退休後日復一日坐吃等死?你的名言不是「人生從六十歲開始」嗎?
2016的網絡流行語「A4紙人生表格」扎了很多人的心,假設人生75年,不過短短900個月,在一張A4紙上畫一個30*30的表格就足夠了,每過一個月,在一個格子裡塗掉,全部人生就在這張紙上。
有很多的人,可能就只是重複著塗掉一個又一個相同的格子,還有的人,並不滿足於只是塗掉格子,甚至並不滿足於只塗掉這900個格子。
是啊,這是誰給的限制,為什麼不可以暢想更多?
六十歲以後,終於說服爸爸媽媽不再種地了,唯一的理由很功利,但是極有效,請保姆不放心,要給弟弟家帶娃。
離開小鄉村,進入大城市,每天看著兩個萌萌的孫子孫女,感覺他們的精氣神又回來了,不再有前幾年「留守老人」的落寞,學會了坐高鐵,學會了微信視頻,還學會了使用弟弟家的智能設備:「小艾同學,請你把客廳的燈打開。」
不知道方言味普通話,小艾同學聽得懂不?不過沒關係,五歲的七七會是神助攻。
不僅如此,媽媽一向是個熱心腸,在小區裡結識了不少老人,天南海北為了給兒女帶娃聚集到一起,取取經,發發牢騷,互相安慰。
摩西奶奶在76歲那年不幸患上關節炎,行動不便,卻從此愛上畫畫,越畫越好,還舉辦了不少畫展。她有一句話經常掛在嘴上:做你喜歡的事情,上帝會高興地幫你打開成功之門,哪所你現在已經80歲了。
70年前敏慈奶奶才19歲,她為了繼續讀書,拒絕嫁給家裡有礦的富家公子,在母親的幫助下做出看似有些瘋狂的逃婚舉動。
2020年的4月份,她偶然發現孫子在B站玩得很開心,於是請孫子幫忙註冊一個帳號「敏慈不老」,才十幾歲的孫子豆豆曾經疑惑奶奶如何能闖進年輕人扎堆的社區,敏慈奶奶卻篤定的告訴網友:「從年紀上看,我是老了,但從心態上來說,我覺得我不老,所以我給自己起名『敏慈不老』」。
同樣是老人,爺爺的退休生活充實而快樂,摩西奶奶和敏慈奶奶的生活精彩而多姿,我的父母儘管是農民,也跟著有所改變。那為什麼,廣場上的劉爺爺們如此無聊?
知識層次不是問題,兒孫輩對老人要多點耐心與交流。年齡不是問題,是否保持對生活的熱愛,對學習的熱情?人世間遊歷久了,是否還有赤子情懷?
王安石曾有詩云:「歲老根彌壯,陽驕葉更陰。」老又何懼?
餘生不長也不短,學習一項自己思慕了很久的愛好,不管是音樂、美術還是舞蹈;去實現一些年少時的願望,無論是否一如當年;到達一些嚮往很久卻一直沒有去的地方,不問歷時多久!
用優雅和豐富塗滿越來越多的格子,讓每個格子都有獨特的色彩。願你我老去之後,用七十歲的年齡活出20歲的精彩,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