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請孩子們看我的畫,堅持繪畫40多年,湖北「摩西奶奶」想辦畫展

2021-01-15 楚天都市報

楚天都市報記者劉丁維 攝影記者劉中燦 視頻製作殷悅 賈淑瑞

「做你喜歡的事吧,哪怕你已經80歲了。」摩西奶奶的這句話曾鼓勵過無數人。

或許有人會問,摩西奶奶是誰?她居住在美國的小鄉村,像任何一個普通的主婦一樣操持家務,一生與土地和家務打交道,直到70多歲時才拿起畫筆,畫了1000多幅油畫,成為二戰前最令人尊敬的民間藝術家,也是同時代最知名的女性藝術家。

儘管時間橫跨了100多年,人生的際遇卻有那麼多相似之處。

和摩西奶奶一樣,孝感安陸市趙棚鎮的楊祖芬老人,也是一位地道的農民,66歲的她一生都未接受過正規藝術訓練,但憑藉著對畫畫的熱愛,她十幾年如一日俯身於畫桌上,描繪了數百幅山間、田野、靜謐村莊的自然景象。而今身患癌症的她,想在鎮上的學校裡辦一次畫展,「想給孩子們看看我的畫,希望他們能懂:只要堅持自己的愛好走下去,人生會有很多種可能。」

從撿地下的煙盒子,開始畫畫夢想

13日,楚天都市報記者一行,驅車來到楊祖芬老人的家。此時的安陸,在肆意的冬風裡透露著些許的蕭瑟,和老人畫裡的風景很像。

眼前這個花白短髮的老人,一身紅棉襖,站在路旁,和別的農村老人沒什麼兩樣。如果不是看過她的畫,很難想像,她的心中,還裝著這麼一個濃墨重彩的大千世界。

老人的家裡很是簡陋,擺放也很隨意。當我們提出要看她的畫時,老人的臉上會抑制不住地笑,是喜悅和滿足的樣子,沒有絲毫的害羞。

她從臥室裡翻出箱子,一卷卷畫紙被整齊地放置在裡面,她像寶貝似地,一張張打開,慢慢給我們講起她從煙盒子畫起的夢想。

「1976年,我才22歲,那時候正好在土橋小學當代課老師,學校的一面大黑板,我總會留一塊,畫點簡筆畫逗孩子們開心,有的時候是幾個小人,有的時候是神話故事。」楊祖芬老人說,自己是這樣和畫結緣的。

後來沒能留校任教,楊祖芬只能回家種地,照顧家人和孩子。「那時候家裡窮,根本沒有錢買畫紙,我就撿地上的別人抽完的煙盒子,把它撕開,就著小孩的鉛筆和煙盒裡的白紙來畫畫。」

楊祖芬的畫裡畫得最多的動物是牛,通體都是沉靜的墨黑色,拖著大大的肚子,或溫順或木訥。老人對水牛的喜歡,來源於骨子裡最簡單最樸素的情感,「我們農民祖祖輩輩都離不開牛,牛是最吃苦耐勞的。」

「我小時候放牛,總想著找一塊最好的草,讓我的牛吃飽。」老人回憶起小時候放牛的場景,忍不住笑了起來。直到現在,她畫牛也忍不住在牛腳邊多畫些青草。

攢了一年的錢,只為裝裱13副畫

堅持夢想有多難?一次遊戲、一次飯局、甚至一次懶覺,都能輕易打破夢想。可楊祖芬堅持在紙上畫畫,超過十五年了。

從煙盒子到紙,有多難?楊祖芬說,年輕的時候,他們家就他的丈夫有固定工作,但是作為一名鄉村教師,不僅要養活一家四口,負擔孩子的教育費用,還要照顧雙目失明的母親。

楊祖芬老人的女兒熊丹丹只記得,小時候過年家裡只能買上幾斤豬肉,親戚拜完年就走,為了照顧他們一家,根本不會留下來吃飯。

那時候,楊祖芬就上山砍柴、撿松針和菌菇挑了去賣。幹得多的錢,就買點畫紙,裁成四份,「為的就是能多畫3張畫。」

作為丈夫熊其發不能理解,家裡條件已經這麼困難了,為什麼妻子要執意畫畫。「畫畫需要花錢,我們這樣的家庭是支撐不了的。」熊其發告訴記者,直到前幾年,家裡才還完孩子讀書和結婚期間找親戚借的錢。

兩人曾經有過一次衝突,此前熊其發需要做一場小手術,準備了3000多元的手術費。他以為妻子用掉了手術費,去裝裱自己13副畫。氣得大發雷霆,燒了一大摞妻子的畫作。其實,裱畫的錢,是楊祖芬攢了一年的養老金。

為了買畫材,老人極少逛街,內裡穿的一件綠色的夾棉衣有20多年了,袖口破了,露出棉花,她也只是連忙塞進去。

「沒有什麼能像畫畫一樣,更讓我開心了,每當畫畫的時候,我的內心就像水一樣平靜。」老人質樸地說。

畫到生命的盡頭,也要堅持下去

楊祖芬老人的畫多是鄉野農趣、自然風光和生活中最平凡的畫面,但讓人感覺到非常的恬靜溫暖。

她沒有學過畫,甚至不知道在哪裡落款,但作畫對她而言,沒有難處,「我畫畫的時候沒有委屈沒有難過,想怎麼畫就怎麼畫,當我不開心的時候我就不畫了。」

去年11月,老人在武漢市同濟醫院被確診為肺癌晚期,發病的時候渾身疼痛,無法翻身,她也好些時候沒拿畫筆了。

沒有人告訴她,得了癌症後生命的期限是多長。「家人不提,我也不問,這次生病又讓家裡欠了債。」她躺在家裡的舊沙發裡,臉面對著窗外的太陽,「我也活了這麼長了,該經歷都經歷了,能在這把年紀找到自己的愛好,我已經覺得很幸福了。」有幾次,她突然來了興致,執意要再畫上一幅,但是手不禁地抖,很難控制,她也沒有放棄,隨意幾筆勾勒出她熟悉的老水牛和枯樹。「就是畫到生命的盡頭,我也要堅持下去。」

「如果說,還有什麼願望的話,那就是辦一次畫展,就在鎮上的學校裡,給我一間房間。」老人說,想給孩子們看看她的畫,希望他們能懂:只要堅持自己的愛好走下去,人生會有很多種可能。

【記者手記】

為夢想努力的人了不起

採訪楊祖芬老人後,有個問題一直在腦海縈繞:人活在這個世界三萬多天,求取的意義是什麼?人生那麼短促,世界那麼殘酷,我們這些平凡人,能在這短暫的一生中,為自己做的最大努力是什麼?

也許就是儘量讓自己快樂,就像摩西奶奶說的那樣:「真正地愛自己,不是去犧牲掉所有的時間和精力,去打拼什麼輝煌的未來,而是在當下,努力去做自己喜歡做的和有趣的事情,讓自己的內心充盈著喜悅,讓現在的每一天,都以自己喜愛的方式度過。」摩西奶奶是這樣,楊祖芬老人也是這樣。一個人努力執著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哪怕是60、70歲都是件很酷的事。真心希望老人的畫展夢早日實現。

相關焦點

  • 從地上撿起煙盒自學畫畫40多年 湖北「摩西奶奶」: 一位農婦的另一...
    摩西奶奶的這句話曾鼓勵過無數人。摩西奶奶是一名居住在美國鄉村的普通主婦,一生與土地和家務打交道,70多歲時才拿起畫筆,畫了1000多幅油畫,成為二戰前最令人尊敬的民間藝術家,也是同時代最知名的女性藝術家。和摩西奶奶一樣,安陸市趙棚鎮66歲的楊祖芬,一生都未接受過正規藝術訓練。但憑藉著對畫畫的熱愛,她十幾年如一日俯身於畫桌上,描繪了數百幅山間、田野、靜謐村莊的自然景象。
  • 摩西奶奶的畫,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
    回顧我的一生,在八十歲前,一直默默無聞,過著平靜的生活。八十歲後,未能預知的因緣際會,將我的繪畫事業推向了巔峰,隨之帶來的效應,便是我成了所有美國人都耳熟能詳的大器晚成的畫家。人生真是奇妙。我的老伴已離去多年,自己的孩子也依次被我送走,我的同齡人也一個個離開了我。
  • 最強奶奶們:「想畫就畫,別怕太晚,人生沒有太晚的開始」
    【1】·摩西奶奶·(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80歲也不算晚)「那既然我是懷揣著理想與熱愛來到這所大學,那我盡全力努力一下又何妨呢?說不定上帝也會高興地幫我打開成功之門呢。這個被我們親切的稱之為摩西奶奶的人,1860年9月6日生於紐約州格林威治村的一個農場。她的父母是貧窮的農民,她是10個孩子之一。在摩西奶奶27歲時,嫁給了農場工人Thomas Moses。在之後幾十年間,摩西奶奶都在農場工作,是一名普通的農場女工。而她的雙手被擦地板、擠牛奶、裝蔬菜罐頭等瑣事所佔有。
  • 摩西奶奶給年輕人的一封信: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
    我的老伴已離去多年,自己的孩子也依次被我送走,我的同齡人也一個個離開了我。我覺得自己越活越年輕了,越來越喜歡與年輕的曾孫輩們一起玩,他們累了、倦了,便喜歡圍坐在我身旁,不嫌曾祖母絮叨,聽我說些老掉牙的人生感悟。
  • 著名的摩西奶奶:「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
    27歲時她嫁給了一個僱農,後生育了10個孩子,但不幸的是5個孩子死於襁褓之中。此後,她的大半生像所有美國家庭主婦一樣,忙碌於柴米油鹽醬醋茶等日常瑣事之中。閒暇之餘,摩西喜歡上了刺繡,一直堅持到晚年。接著,在這位收藏家的大力推介下,摩西開始步入美國畫壇,慢慢成為一位小有名氣的畫家。80歲那年,她在紐約舉辦了個人畫展,清新淳樸、充滿大自然氣息的畫作,像旋風一樣引起了巨大轟動,一夜之間,摩西奶奶成為美國畫壇的重量級人物。
  • 學習繪畫需要天賦嗎?摩西奶奶:76歲拿起畫筆,繪畫水平難以企及
    這位老奶奶就是摩西奶奶,這位老奶奶一共生了十個孩子,他的雙手在畫畫之前一直從事著粗活,布滿了老繭。當她在76歲的時候,因為身體不適開始學習繪畫,不曾想到她的這一選擇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藝術。與很多自幼學習繪畫的人不同,摩西奶奶並沒有接受正規的藝術訓練,也沒有哪個藝術大師能夠影響她。
  • 77歲開始畫畫的摩西奶奶
    摩西奶奶(1860-1961)是安娜·瑪麗·羅伯遜·摩西的流行名,她本是一個農場工人,喜歡刺繡鄉村景色。76歲時因關節炎不得不放棄刺繡,開始繪畫。80歲時在紐約舉辦個展,引起轟動。在二十多年的繪畫生涯中,她共創作了1600幅作品,作品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都有展出。
  • 70歲的奶奶們告訴你:「想畫就畫!人生沒有太晚的開始!」
    ——摩西奶奶人人都在吼著「出名要趁早」,但NB本與歲月無關,只在於一顆熱愛的心!比如70多歲高齡才開始畫畫的摩西奶奶、梵谷奶奶……。她們只遵從本心,畫心中所想,把日子過成詩。今天就讓我們再次聊聊這些白髮蒼蒼卻有著赤子之心的奶奶們!
  • 從摩西奶奶到敏慈不老,年齡從來不是問題
    「人生沒有太晚的開始」,大器晚成的畫家摩西奶奶之後,廣州老人江敏慈火了!她的簡介裡寫著:「聽說年輕人都在玩B站,我也想做UP主」,以89歲高齡心願成真,還收到了B站的「銀電視」獎牌,註冊3個月,粉絲突破28萬。
  • 劉墉上海辦畫展,自稱「老頑童」,想在畫裡表現「趣」
    繼去年和前年在遼寧博物館和浙江美術館舉辦畫展之後,知名作家劉墉攜其繪畫作品來到上海,這是他首次在上海舉辦畫展。4月23日,「花月春風·劉墉作品展」在上海中心大廈37樓的寶庫藝術中心開幕,展出劉墉歷年創作的花鳥畫作48幅。作為一位暢銷書作家,公眾對劉墉的印象多半來自於那些著作扉頁上劉墉的照片,有點白淨、文雅,襯衫外面總要系一條背帶。
  • 摩西奶奶:人生只有一次,去做自己喜歡的事
    文/小婷半清你有沒有想過,當你58歲的時候,會幹些什麼?是跳跳廣場舞,帶帶孩子,還是喝喝茶,下下棋,我想那時候的我們大部分都過上了輕鬆的退休生活。不再忙著上下班,基本告別了事業,每天只忙著一日三餐,看看日出日落了。
  • 71歲的王薇薇和79歲的汪奶奶仍堅持跳舞,夢想和年輕的心態不可缺
    想戀愛就戀愛,想分手就分手,恣意瀟灑,單身也過得很好。現在71歲的王薇薇,堅持運動健身,在家裡跳舞,不斷學習,沒覺得自己要開始過養老的生活,依然朝氣蓬勃,精彩不斷。我的夢想,就是希望自己能夠一直跳下去。」汪奶奶在去年參加了《中國達人秀》,大跳拉丁舞,期間還做出了好幾個高難度的動作,特別是很高難度的劈叉動作,讓人目瞪口呆。汪奶奶練習跳舞六十多年,現在仍每天堅持練習一個半小時,有時甚至到達三個小時。一直跳舞是她的夢想,她也在努力踐行中。
  • 讀書筆記:莫雷《摩西奶奶給年輕人的人生哲學課》
    本書對摩西奶奶傳奇般的人生經歷進行介紹,希望她的寶貴精神能給處於迷茫、浮躁、壓力中的現代年輕人以激勵與啟示。通過閱讀本書,能夠重新認識自我,重新看待生活,從疲憊的生活中找到另一種方向,重新出發,收穫積極而美好的人生。
  • 她生了10個孩子,當了一輩子農婦,卻用一封信成就了渡邊淳一
    看過她畫作的人可能無法想像,這位奶奶一輩子沒有受過專業訓練,她只是個從未見過大世面的貧窮農夫的女兒、農場工人的妻子。摩西奶奶1860年出生在紐約州格林威治村的一個農場,作為家中第十個孩子,她從一出生就可以看到未來的生活:結婚生子,一輩子都在熟悉的農場度過。
  • 【創意繪畫】7種兒童藝術牆:孩子的畫展,在家就可以辦!
    今天, 小編會跟大家分享:有這樣一面展示牆,孩子們就可以在家裡辦畫展~PS:也可以用線將畫作懸掛起來~用孩子的畫串出來的帘子,這樣的隔斷放在家裡的任意一角,都創意滿滿!PS: 最好先用鉛筆或粉筆畫出輪廓,再描上顏料。因為丙烯畫完之後無法清理,而且要小心弄髒衣物,防止兒童勿食哦!
  • 哦藝術/【她2歲辦畫展,4歲收入百萬,-天才女孩艾莉塔】
    在澳洲就有一位年僅七歲的小女孩艾莉塔(Aelita Andre),2歲就辦了畫展,這個記錄大概沒有能打破了。現在已經7歲的艾莉塔,在澳洲、美國、英國等地都已經有過畫展,最高售價一幅畫可以達到十萬人民幣,這個價錢還在不斷升值中。《紐約時報》、《大西洋月刊》、BBC和ABC都為她進行了報導。你會花上萬美元買一幅五歲小姑娘的畫嗎?
  • 摩西奶奶這樣回答
    有時想問真正自己應該去做什麼,可是似乎好多人都已經無法回答清楚,直到有一天,我又重讀了摩西奶奶留給我們的這這本書—《趁一切來得及,做自己喜歡的事》。摩西奶奶的大半生就是一個地道的美國農婦,她沒有接受過正規的藝術培訓,76歲開始學習繪畫,是美國最為著名的多產畫家。人們通過她的畫作,無一不被她驚人的毅力和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深深感動!
  • 想給兒子報繪畫班家人都反對
    「我兒子精細動作本來就有點差,穿衣服穿襪子都還不行,既然他有喜歡畫,並且這個階段本就是塗鴉期,我覺得報個繪畫班去嘗試著畫可以呀。」程敏說,自己也知道孩子這時候去畫可能也學不到專業繪畫知識,就是想讓孩子能盡情做自己喜歡事情。
  • 想給兒子報繪畫班家人都反對
    「我兒子精細動作本來就有點差,穿衣服穿襪子都還不行,既然他有喜歡畫,並且這個階段本就是塗鴉期,我覺得報個繪畫班去嘗試著畫可以呀。」程敏說,自己也知道孩子這時候去畫可能也學不到專業繪畫知識,就是想讓孩子能盡情做自己喜歡事情。
  • 天才女孩艾莉塔 :2歲辦畫展作品受追捧
    在澳洲就有一位年僅七歲的小女孩艾莉塔(Aelita Andre),2歲就辦了畫展,這個記錄大概沒有人能打破了。現在已經7歲的艾莉塔,在澳洲、美國、英國等地都已經有過畫展,最高售價一幅畫可以達到十萬人民幣,這個價錢還在不斷升值中。《紐約時報》、《大西洋月刊》、BBC和ABC都為她進行了報導。你會花上萬美元買一幅五歲小姑娘的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