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我們的家人!」在江西省德興市李宅鄉宗儒村,有一位老人為了當年的承諾,接過母親的接力棒,義務照顧沒有血緣關係、有智力障礙的侄子15年,她的名字叫王香花。
王香花今年68歲,侄子王東海51歲。王東海出生後,因母親去世,加上天生智力障礙,他被多次抱養棄養。1974年,6歲的王東海被王香花的哥哥收養為兒子。雖知道王東海有智力障礙,但王香花的父母和哥哥都把王東海當成自家孩子,細心照顧著。
之後,王香花的父親和哥哥相繼去世,年邁的母親承擔照顧王東海的義務。屋漏偏逢連夜雨,2005年,母親因為勞累過度,臥病在床,臨終前唯一惦記的是王東海今後的生活。
王香花把母親的擔憂告訴了丈夫王堂紅,並徵求他的意見。儘管自己已有四個孩子,生活並不寬裕,王堂紅依然表示,願意在老人身後照顧王東海。王香花對母親承諾道:「媽媽您放心,我和堂紅商量好了,萬一到了那天,我們會把東海接到家裡,把他當兒子一樣照顧的。」
母親走後,王香花把王東海接到家裡,像對待親生兒子一樣對待他,給自己的子女買衣服,少不了給王東海買,孩子們吃什麼,王東海就吃什麼。王香花和丈夫還經常教育子女,要好好對待王東海。正是有了好家風,在父母親潛移默化下,孩子們都沒有因為王東海有智力障礙而嫌棄他,而是把他當成親哥哥,一家人其樂融融。
王香花的四個子女相繼成家立業,有的時候王香花得離開老家去外地照顧孫兒。王東海雖然外表看起來和普通人沒什麼區別,但智力跟3歲孩子差不多,不能自己正常生活。臨走前,王香花會將王東海交給自己的兒子王淦春和兒媳莫香鳳照顧。不在家的王香花總是惦記王東海「身體好不好、聽不聽話」。得知兒子兒媳把王東海照料得不錯,王香花很是寬慰。
王香花說,在有生之年,身體允許的情況下,將堅持照顧王東海,如果自己無力照顧,就會將這個擔子交給王淦春和莫春鳳。王香花為了一句承諾,照顧沒有血緣關係的王東海的事跡,受到當地村民的好評。「你們看王東海身體胖胖的、穿的也好、吃的也好,如果沒有王香花一家人的悉心照顧,他不可能成為現在這個樣子。」村民羅會平說。(邵德初)
(責編:帥筠、羅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