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末,青年導演宋文執導、李現主演的青春愛情片《抵達之謎》登陸院線。
在由一眾經典老片組成的放映名單之中,它與《妙先生》是唯二的華語新片,加之男主角李現的超強人氣,讓它吸引了無數青年觀眾的目光。
首日,影片票房入帳949萬,力壓《妙先生》、《多利特的奇幻冒險》,奪得日票房冠軍。
可惜影片的後續表現卻未能延續首日的輝煌,日票房高臺跳水,排片也在第三天之後趨近於零。
口碑更是一落千丈,一向大度的淘票票也只給出了6.9的超低分,其中近一半的淘票票用戶選擇了0-6的不及格分。
與《妙先生》類似,出品方在票房成績不及預期的情況下,也將影片的播放方式由院線放映轉為網絡播放。
本周,影片上線流媒體網站。
《抵達之謎》
某種程度上,《抵達之謎》並不是新片。
早在2015年,影片就已經完成了拍攝工作,之後在包括釜山國際電影節、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北京國際電影節在內的多個重量級影展中亮相。
期間,它曾數次傳出即將定檔的消息,卻都未能如願上線。
五年時間,滄海變桑田。
男主角李現通過《河神》、《親愛的,熱愛的》等影視劇爆紅,成功躋身一線偶像演員的行列,淡化了自己的文藝片男主氣質。
觀眾的觀影口味也悄無聲息地發生了變化,生澀而乏味的大悶片早已失去了它原本的市場,幾乎沒有成為爆款的可能性。
而影片中炫技式的剪輯手法在同檔期電影《1917》面前,也沒有絲毫的驚豔可言,反倒是增加了故事的乏味和冗長感。
如同影片中的黑白影像刻意營造的歷史感,整部電影都瀰漫著歲月的痕跡,冗長而乏味、空洞而無趣,唯一能與青春掛鈎的只有李現23歲時青澀的臉龐。
先看故事。
90年代的沿海小城中,小龍(李現飾)、方圓、三皮和大四是在職業高中一起揮霍時間的好兄弟,他們不是常人眼中的好孩子,卻意外俘獲了美麗女孩冬冬和小梅的好感。
偷油敗露,他們捲入了混混武義和他哥哥的糾紛之中,冬冬也在某個夜晚神秘消失,成為他們青春成長之路的「迷」。
影片的故事並不複雜,卻被導演刻意加入了許多與青春、愛情並不相關的情節與意象,強行注水,拖延了故事的節奏。
開片,四位主角在逼仄的音響廳內,用隨身聽播放著那個年代的潮流神曲,享受著音樂的美妙。
之後,他們又進入街邊電影院,沉浸在吳宇森的影像中不能自拔,偷偷地享受深夜檔「成人電影」的美好。
期間,他們還去打了一場氣槍,還在公路上騎自行車飛奔,在深夜酒吧內和美女一起蹦迪。
如此瑣碎地敘述之後,電影時長已經過去近1/3,而這一切與影片的主線故事和片名中的「迷」竟然沒有絲毫的聯繫,只是為了營造一個導演心中的90年代。
氣槍、音響廳、歌舞廳、「成人電影」......
同樣的情節與意象在賈科長的《山河故人》中,是片頭那讓人熱血沸騰的集體舞,在姜文的《陽光燦爛的日子》中,則是馬小軍用望遠鏡看到的少女畫像。
《抵達之謎》本應描述四個主角的青春年華,解答小龍心中對冬冬消失的迷惑,可這所謂的迷思和青春與主角間的關係並不密切,更像是導演對自己青春細節的複述。
導演宋文不斷地強調影片的時代感,試圖用青春的美好美化故事的單薄之處,讓故事更飽滿。
事與願違的是,這樣冗長的鋪墊反倒影響了觀眾的觀影體驗,增加了他們進入故事的難度,更加暴露出了故事的無聊和乏味之處。
當然,作為一部瀰漫著文藝氣質的電影,《抵達之謎》必然會帶著導演個人化的影像風格,忽略掉大多數觀眾對故事的需求。
可是影片在拍攝技法、風格營造上依舊是不完美。
文藝片重在原創性,講究形散神不散,看似眩目的場景剪輯中其實隱藏著導演對於世界的理解和看法,也為觀眾留足了想像空間。
導演宋文卻用大量的無用鏡頭填充了整部電影,攪亂了整部電影的節奏,讓本就薄弱的故事雪上加霜,讓觀眾觀影時如坐針氈,看得是一頭霧水。
剪輯終究是以故事為基礎,需要一以貫之的情緒作為連接,而影片的前後兩個段落間也缺少連接性的情緒和情節。
最後,說一下主演李現的表現,也是影片帶給我最大的驚喜。
作為當今最火的影視劇男演員之一,李現在電視劇中的成績無須贅言,但這種成功並不一定能轉移到電影表演之中,而且影片拍攝時他還只是一個初出茅廬的新演員。
影片上映之前,李現也曾在微博中說道:「回看23歲的自己,很稚嫩,當時的表演也很稚嫩。」
其實並不然。
小龍初見冬冬時的羞澀,面對困境時的窘迫,甚至後半段面對兄弟時的些許無奈全被李現表現了出來,些許稚嫩也符合小龍這一人物的青澀設定。
李現的表現也與影片故作深沉的故事、近乎炫技的剪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成為整部電影中最為真摯的部分。
《抵達之謎》破解不了青春的謎題,也達到不了觀眾間的心間,唯一讓人動容的只剩李現最本真的青春與青澀。
(友情提示:失眠症患者必備電影)
碼字民工:小配角
免費編輯:威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