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大家發現了沒有,中國歷史上的書畫名人都挺有意思的,比如李煜和宋徽宗,兩個人都是藝術家,也是歷史上有名的書畫家。宋徽宗卻是個皇帝。
元朝有一個畫家叫倪瓚,是個重度潔癖患者。倪瓚的潔癖在歷史上是出了名的,堪稱潔癖第一人,我覺得歷史上能跟倪瓚一拼的只有一個人,他就是北宋大書法家米芾。
米芾我們並不陌生,他是宋朝四大書法家之一,跟與蘇軾、黃庭堅、蔡襄一起號稱「宋四家」。
米芾書畫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畫獨具風格特點。在書法也頗有造詣,擅篆、隸、楷、行、草等書體,長於臨摹古人書法,達到亂真程度。
米芾的藝術成就跟他古怪的性格有很大的關係,我一直有一個觀點,才華橫溢的人都很狂妄,恃才傲物,都是有性格的人。而米芾的怪性格就是潔癖。
我曾經寫過倪瓚,倪瓚這個人每天要洗澡無數次,米芾亦是如此。
《宋史·米芾傳》直接有記載:「好潔成癖,至不與人共巾器。」
米芾特別愛洗手 ,這個習慣對於現在備受疫情困擾的我們來說真的不錯。
問題是,米芾洗手的方式與眾不同,宋朝不是沒有我們現在的水龍頭嘛,所以,只能用臉盆裝水洗手。米芾直接「人工水龍頭」。
他每次外出回家,總是讓下人用一把銀壺倒著水,用手接水洗,自己堅決不用臉盆之類的,為什麼呢?因為太髒。
不僅如此,洗手也洗的十分乾淨,甚至有時候會把手皮搓破。洗完手也不用毛巾擦乾,而是兩隻手拍打拍打,自然晾乾。為什麼呢?毛巾太髒。
對待自己如此,對待別人也是一樣。
米芾是個大名人,家裡自然少不了來拜訪的他的人,結果這讓他十分苦惱,推又推不掉,只好讓客人來。
每次客人走後,米芾要把客人走過的地方,坐過的椅子,碰過的任何東西,都要反覆洗滌。
有一次,米芾在宋徽宗那得了一方好硯。宋徽宗把米芾請到宮裡寫點東西,米芾去了以後,看上了一個好硯臺,想據為己有。
於是,米芾雙手捧起硯臺,對宋徽宗說:「這方硯臺已經被臣汙染了,恐怕不太好再給您使用了。」
宋徽宗一聽知道什麼意思,行吧,那就給你吧。米芾大喜過望,這時的米芾也不管潔癖不潔癖了,趕忙就把硯臺揣進懷裡帶回家,弄得自己一身墨汁。
得了皇帝的好硯之後,高興的米芾決定炫耀一番,於是邀請好朋友周仁熟來一起欣賞。
周仁熟看了這塊硯臺後,果然讚賞不已,說:「如此神品,不知磨墨效果如何?」
米芾馬上安排下人取水,結果水還未取來,周仁熟一時心急,就用唾沫磨起墨來。
米芾看到這一幕後,勃然變色,說:「硯石髒了,不能再用了,你拿走吧!」
米芾好不容易從宋徽宗手中得來的硯臺,還沒摸兩下,就被好朋友給糟蹋了,為此他傷心不已。雖然周仁熟幾次三番還給他,但米芾認為很髒,堅決不要。
由此可見,他的潔癖到了什麼程度,甚至差點丟了官。
米芾曾擔任太常博士,負責主持朝廷的祭祀活動。古代社會,祭祀活動很重要,也很隆重。當然,祭祀時要穿規定的祭服。
這對於米芾來說,簡直要命,因為祭服別人穿過,肯定髒得很,沒辦法,米芾只好拿回去洗一遍又一遍,結果把祭服上的花紋都洗掉了,為此他丟了官。
潔癖到丟官,米芾也是古今第一人了。這都不算什麼,他連找女婿也按照自己的潔癖性格。
怎麼操作的,他的女婿不是叫段拂,字去塵嗎?
米芾一看,「段拂」就是不斷的拂,「去塵」就是不留一點灰塵,妙哉,這個名字好。此人就是我的乘龍快婿了。
結果她女兒馬上就嫁給此人了。
見過有才的,沒見過米芾這麼有才的。
米芾的潔癖天下聞名,可是有人不相信,認為他矯揉造作,於是想方設法驗證其真假,以證實其虛偽。
看不慣米芾潔癖的是華源郡王,郡王家裡不是蓄養了很多歌姬美女嘛,於是郡王爺想了一個辦法,決定用美色來考驗米芾。
有一天,郡王大宴賓客,眾人都在大廳推杯換盞,觥籌交錯之後,大家都去享受去了。
米芾也不例外,郡王給其單獨找了一個包間,然後讓秀色可餐的一眾名模、嫩模環伺身旁。眾位美女寬衣解帶,肉彈香膚輪番上陣,用葡萄美酒襲擊,總之千種風情,萬種狐媚。
結果米芾終不為所惑,並心有所厭美女們皆為不潔之物,嫌她們髒閒,坐了幾分鐘後,就走了。而留下的美女們目瞪口呆,驚嘆不已,世間居然有人不為美色所動,米芾真君子啊!
其實,米芾是潔癖,他嫌棄這些美女陪過很多人了。
好一個米芾,潔癖都這種地步,元朝的大畫家倪瓚估計也是佩服不已。
朋友,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