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個人最想要的東西,總是被其他人所擁有。而且對擁有它的人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價值。想要的東西和擁有的東西一致是非常偶然的奇蹟。悲劇也好,喜劇也罷,大都是因為奇蹟是否存在。這個世界基本就是這樣構成的。 ----《如果有妹妹就好了》
我承認,最初吸引我去看《如果有妹妹就好了》這部動畫是因為這擦邊球十足的開頭。在這一小段開頭先放送的時候,有多少「動漫博主」在義正辭嚴地批判它,批判日本動畫產業,批判日本人「有小節而無大義」。
但是這部動畫從最初一秒開始就註定是成功的,多少人被它的擦邊球開頭所吸引,最終被它深刻的內涵所折服。
不知有多少人還以為日本動畫是兒童的消遣,又或者日本動畫只會講一些遠不著邊際的事情,比如變身成賽亞人、死神,又或者是拯救地球云云。這些事情和我們的日常生活差距太遠了,我們不可能明白拯救地球是什麼樣的心態,也不可能動變成死神去保護家人會是一個什麼樣感覺。
而這正是我要竭力讚揚《如果有妹妹就好了》這部動畫的原因。儘管這部動畫有著異常荒誕的名字,但是內容卻十分地貼合生活實際。劇中各種看似荒誕的展開,卻總能直擊人的心弦。縱然我們不可能成為像故事裡的著名小說家,我身邊也沒有幾個朋友在走主角正在走的路,但這部動畫的重要意義就在於用「小說家」這個例子,來講清我們人生路中普遍會遇到的問題。
在《如果有妹妹就好了》動畫的每一話中,多多少少會提及到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遇到的問題,親情,友情,愛情,工作,未來等等等等,這些問題不僅在困擾著在故事中的角色們,在現實生活中的我們也總會被這些事情困擾,夜不能寐。
在生活上,我們身邊總有已經堅定目標的人,總有遠比自己優秀的人,總會還在迷茫的人,總有還覺得自己一事無成的人。我們處於在這個生活中,總會不自覺地成為一個追趕者。不論是追趕著喜歡的人還是追趕著憧憬的偶像,我們在面對很多人時,都沒有辦法和他們站在同一個位置上。
(實際上十分喜歡女主角的男主角,只是想成為和女主角對等關係的時候才交往,所以一直都沒答應女主角的追求)
在動畫中,男主角並不是拯救世界的龍傲天,也沒有存在機械降神的設定,他只是一個小有名氣的小說家。雖然說他小有名氣,但和女主角螃蟹公比起來就差遠了,女主角是故事設定裡十分出名的新銳小說家之一,並且因為長得好看還有很多忠實的粉絲。男主和他對比,就是尼古拉斯·趙六一般。
因此在故事中男主不僅在心理上對妹妹求之不得,對自己喜歡的女孩子,也存在著求之不得的情況,只是他求的是和女主角同樣的高度,同水平的知名度。因為求之不得,他連對喜歡的女孩子示愛的勇氣都沒有。
在情感上,有對親情的迴避,有愛情友情二選一,也會有「我喜歡的人不喜歡我」這種狗血劇情。
如果說男女主角都是互相喜歡只是難於發展,那麼男二女二就是我們日常生活更為常見的悲劇。
不破春鬥,長得也蠻帥,寫的小說也小有名氣,而且也順利動畫化了,但是收視和製作都十分慘烈,是動畫中典型的「慘遭動畫化」的例子。
而且他喜歡的小京也正如很多動畫的套路一般,喜歡上了男主,並沒有察覺到不破春鬥在喜歡她。只不過我還是很欣賞不破春鬥的,他知道小京的情況之後並沒有就此放棄,儘管他也「求之不得」,但會嘗試用其他方法讓自己的選擇多一些,讓自己成功的機率大一些。單看這點他就足夠值得敬佩,畢竟「不輕易放棄」的品格,很多人都欠缺的。
(不破春鬥發現自己喜歡的人,卻喜歡著男主角)
所以為什麼說《如果有妹妹就好了》是一部讓人看了很有觸動的動畫?因為它的故事架空,卻不脫離現實。
我們的生活也正如動畫裡所展現的那些一樣,即使是動畫世界的故事,但是卻不是我們永遠不可能遇到的事情,這些事情是再平凡的我們都會遇到的。動畫裡的角色們一個一個都身懷絕技,即便是如此接地氣的《如果有妹妹就好了》裡,那些主角們不是名牌大學的大學生,就是能夠自給自足日進鬥金的知名小說家。我們此等平凡人日常還要為柴米油鹽忙碌,還要為一個個項目頭疼,他們的生活可以說是要比我們快活不少。
但這樣又如何?就算放在現實中也是高高在上的他們,依然有著和我們普通人一般的煩惱。從這個角度來看,無論是位置多高、層次多高的人,依然會展現像普通人的一面。
這樣一想,即便遇到那些求之不得的感情,求之不得的事情,是不是也會讓你好受一些?
除了個人情感部分,動畫的職場設計也十分真實。和《new game!》一樣,通過無處不在的細節展現了現實生活、職場生活的各種殘酷,讓動畫所展現的內容更真實,並不會讓觀眾感覺「日本高中生只談戀愛拯救世界不讀書」的這種架空感,正如上面所說,故事裡的人物也需要考慮菜米油鹽,也會被不順利的仕途困擾,甚至還是大學生的小京,會因為自己沒有確切的目標和理想感到煩惱。無論是大學中的人還是工作中的人,我都能在他們的焦慮心情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在不斷觀賞的過程中,動畫伊始誇張、荒誕的手法展現故事開局的新奇感已經一掃而光,而且內容是也和「妹妹」越走越遠。這並不只是一個「如果有妹妹就好了」的故事,更是一個「如果有XX就好了」的故事。這其中的「XX」,是你我他心中的那份熱切,那份期盼,那份念想,又或者是更多。這個填空,也許一千個人就有一千種答案,每個人都有自己熱切而不得的事情而煩惱,我們都知道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夠躲避掉遺憾和求之不得。
儘管動畫裡某些故事的開展有單元劇拼湊的感覺,即使過場稍顯生硬粗暴,作畫也偶爾有點崩壞,不少場景就像看PPT一樣,但也無法掩蓋每一集動畫背後對於人生的各種關係、各種處境的優秀刻畫,甚至會讓人覺得這就是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例子。
《如果有妹妹就好了》是一個苦澀的故事。從頭到尾都是「渴求不得」的故事。求妹妹而不得的主人公(或者說他明明有妹妹而不自知),求光明正大當妹妹而不得的「弟弟」、求和主角進一步發展而不得的螃蟹公和小京、求和女二交往而不得的不破春鬥。。。。。。到頭來沒有誰是真正得到自己想要的,整個故事到現在也就僅僅維持在「如果。。。就好了」的階段,正如原作小說裡說的:某個人最想要的東西,總是被其他人所擁有。
我們又何嘗不是?有多少願望、有多少關係是我們幻想的「如果。。。就好了」的?
這個世界上總有一個人是我們羨慕的,大到馬雲王思聰,小到你喜歡的人身邊的朋友。但是我們好像總不能如願,因為這個世界上,真正能稱心如意的,始終是小部分人。
「求之不得」可以說是世界上最苦澀也是最美麗的東西之一了。我們在不斷渴求,不斷前進,但是不到死前的一刻都不知道,究竟我們還有多少未竟之志想要完成;沒到最後,都不知道什麼是得。
我對這部動畫的感觸太深了。它讓我想起那些年,愧恨「如果...就好了」的時光,它讓我想起偶爾在街邊聽到的「可惜不是你」,它讓我想起我們都在幻想的「時間旅行要做的事」。這部動畫的價值早就超越了它存在的下流梗,特別是主角們發現了自己處於「求之不得」的狀態時並沒有坐以待斃,他們讓我明白到越是「求之不得」,越要懂得爭取。
我們拼了命來到這個世界上,求的並不是哀怨「求之不得」這個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