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16日,由江蘇省市場監管局及中國廣告協會指導,中國廣告雜誌社與上海市廣告協會、江蘇省廣告協會主辦的年度行業盛會——2020第十九屆中國廣告與品牌大會,於南京國際青年會議酒店隆重舉行。
本屆中國廣告與品牌大會以「品牌創新」為主題,設置兩大論壇、兩大獎項,近200家來自網際網路/品牌、創意/營銷、媒體/學界等領域的優秀企業及專家學者相聚南京,碰撞思想、交流灼見,發問當下、謀創未來。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營銷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蔣青雲發表了題為《中國品牌價值增值靠什麼?》的演講,以下內容根據錄音整理。
中國的營銷經過了三個階段。在1992年以前,我們處於資源營銷階段,一個公司是靠擁有某種資源,比如土地資源或者技術資源,去創造價值。1992年之後,中國各個行業產能得到了巨大的發展,營銷從原來的依賴資源發展到依賴能力,到了能力營銷的階段。2008年是個轉折期,全球金融危機出現以後,很多中國企業開始做品牌營銷,形成一個螺旋式的增長。
到了品牌營銷階段,對中國企業要求也高了。2007年以前,雖然營銷學者們花了大量的精力研究品牌建設,但是國家宏觀層面上很少在政策文件裡提到品牌,一直到了2014年5月10日,習近平同志做了「三個轉變」的重要指示,2017年,中國有了第一個品牌日,這也標誌著中國從政府到企業都開始重視品牌建設了。
我們應該怎樣看品牌帶來的價值貢獻呢?國內外學者主要有三個視角:第一個視角,是以美國學者Kevin Keller為代表,他的基本理論就是以客戶至上為基礎的,首先要看你的客戶,是否了解你的品牌,是否喜歡你的品牌,對你的品牌有沒有偏好。第二個是企業視角,歐洲的學者提出了一個品牌理論,企業擁有什麼樣的品牌身份,品牌的價值是由於產品和服務超過了一般的質量的要求,帶來了更多的增值。第三種視角,就是前面兩者的結合,來自一位美國學者,他提出了品牌資產模型,他認為既可以從消費者角度,也可以從公司自身角度來評價品牌。
我們的研究思路是,從品牌在整個企業增長中的貢獻,以及品牌是由哪些因素來推動這個角度考慮。德魯克有一句話非常有名,任何一個企業有兩個基本的活動,一個是營銷,一個是創新,營銷和品牌有關,創新跟技術有關。營銷和創新共同推動了企業的成長,而這樣的成長過程中,一些因素,比如營銷的投入、創新的投入,和營銷創新交互的作用,有沒有可能對我們的企業增長有所貢獻。品牌在其中起到了什麼作用?這是我們研究的一個重點。
以下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最基本的看法。
在企業的各種增長動力中,不管哪種要素的投入,營銷是按照預訂目標增長的,創新改變了預期目標,通過改變投入以及組合來實現企業的增長。我們如何看品牌價值在整個公司增長中的貢獻?
我們首先想到的是Cobb-Douglas增長函數,這個函數每個學經濟學的都應該學過,經濟增長過程中,主要是由兩個方面來推動增長。但如果我們真的用這個函數去套的話,對於企業增長的動力是很難計算的,所以我們就做了一些變形,這個變形考慮了一個基本思路,我們要看品牌的增加值、利潤的增長,和技術的創新、營銷,以及前面講的交互作用之間到底是什麼樣的關係,這是我們考慮的第一個事情。第二個事情是,企業管理的能力在營銷過程中起到了什麼作用,企業管理能力就是把各種要素組合起來,來實現品牌的管理,這個過程當中要做一個相應的模型。我們的數據主要來自中國在全球各個資本市場的上市公司,有些雖然沒有上市,但是它的財務數據是長期連續公開的,它們的業務主要是在中國展開,每年的數據,最多時有16000多家,最少的時候也有13000多家,對這樣的數據進行一個模型的擬合,下圖就是我們的研究模型。
我來解釋一下這個模型,公式左邊就是我們純利潤的增長,公式的右邊A代表了綜合品牌管理能力,α後面代表了在研發方面投入的增長,β後面代表了在市場上面投入的增長,γ後面是交互項,它們互相交叉,後面還有一些行業變量。這個公式就是我們實證研究的出發點。我們來看,公式裡市場投入到底有多少投入在品牌上面,我們通過行業調查、專家評判進行分離,完成後,我們研究發現,首先,確認了企業在品牌方面的投入,確定了它對企業品牌的增加值,也確定了它對整個企業增長有所貢獻。其次,我們在品牌增加值裡又確認了幾個東西:第一,企業在品牌方面的投入對品牌價值是有貢獻的,第二,企業在研發方面的投入對品牌價值也是有貢獻的,第三,它們的交互作用也是有貢獻的,第四,企業的綜合管理能力對品牌價值也是有貢獻的。這是我們最基礎的一個發現。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們形成了一些基本的提議,也許很多人認為這可能是一個常識,但實際上還需要研究品牌可能貢獻的比例。
我們依照這個理論做了一個排行榜,從2017年5月10日開始,每年5月10日左右發布,今年因為疫情推遲到5月15日,這個排行榜叫做中國品牌創新榜,主要是看品牌價值裡面,品牌投入的部分,品牌和技術的協同部分,管理的貢獻部分,加總起來看每個品牌價值到底有哪些,有多少來源於品牌的洞見,是按照價值來排行,而不是絕對值的排行。
依據我們的研究,我們對品牌營銷的建議是:
第一,要在品牌上強化投入,尤其要強化品牌在營銷中的比例。在數位化時代,品牌的投入和銷售的投入有可能是結合在一起的,品效合一可能性更大,如何強化品牌和銷售效果的某種結合,這是企業在數位化時代的一個可選策略。
第二,要重視研發投入對品牌建設的影響,特別是研發投入和品牌方面的協調作用。過去,我們比較關注廣告和品牌運作方面所謂的藝術性,或者是創造性。很多產品的品牌是和特有技術相關的。比方說我們引以為傲的華為,如果沒有技術形象,它的品牌可能至少要打掉個70%,只剩下30%,它的品牌就不存在了,這是非常重要的,在將來的品牌運作中,如何凸顯科技含量,如何強調技術研發對品牌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當企業上升到一個新的平臺,整體品牌管理的能力可能也會大大提升,它對品牌價值的貢獻就上升了,這是品牌的內功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