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將至,月餅消費自然是必不可少。
近年來由於打擊三公消費、中央的八條禁令等,使得月餅銷量在2013年和2014年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但2015年後市場開始回升,月餅銷售額從2013年的101.33億元,增長至2017年的146.45億元。
製作精美的香港月餅,隨著電商普及已經逐步攻佔內地中高端月餅市場,而香港月餅券炒賣風氣也愈演愈烈。面對同行競爭,A股市場的月餅概念股又將如何應戰?
香港月餅高價搶市
中秋佳節未至,香港月餅大戰已經打響。內地食物安全讓人憂心,高質量的香港月餅也成為內地遊客搶購的目標。中秋節前,許多「港漂一族」都收到內地家人朋友請求「代購」香港月餅的消息。羅湖口岸的水客們也紛紛成為「月餅搬運工」。
上周末在美心西餅香港上水分店門口發現,近年大熱的「流心及奶黃系列」月餅被貼上「售罄」的標籤。該店店員告訴證券時報記者,由於這裡距離深圳羅湖口岸很近,來購買月餅的客人大多來自內地,其中有不少是內地水客。
今年8月底美心宣布在香港推出第三批月餅券,每人限購5張,售價由每張228港元上調至242港元,但仍然吸引不少顧客提早在各分店門外排隊。位於港鐵上水站和新 都廣場的門市,職員需要架起圍欄維持秩序,兩店外分別聚集約四十人,有市民一家大小排隊,也有帶著行李箱的內地遊客等候「掃貨」。
緊隨其後,在香港本地的論壇和內地淘寶網上,高價收購或者出售月餅券的連結便隨處可見。
如原價228港元一張的美心流心奶黃月餅券,在香港某網絡論壇上以約260港元的價錢收購,每張餅券淨賺32港元。而在淘寶網,更見到美心奶黃月餅券以248元人民幣價格出售,折算為港元達287元每張。
近年來,香港月餅大舉搶灘內地市場。從最初只是一兩個品牌特定口味的月餅熱賣,到現在美心、元朗榮華、半島、奇華,似乎只要是來自香港的月餅品牌,都能受到消費者的追捧。
其中香港半島酒店推出嘉麟樓迷你奶黃月餅每年都是搶手貨。今年8月13日早上8時半島月餅推出網上預訂,一盒八個包裝的月餅售價高達550港元,但網絡開售後預訂頁面隨即「塞車」。開售不久,在香港和內地各大網絡平臺,半島月餅隨即以每盒800港元價格叫賣轉售。淘寶網上也有商家推出的代購服務,每盒更高達628元人民幣,約720港元。
月餅券的金融化
中國人吃月餅,更多是「意義」的象徵,也是送禮佳品。月餅的這種「禮品」屬性使得消費者樂於為「高溢價」買單,而真正的品嘗食用價值早已所剩無幾。
早前香港就有機構調查發現,受訪家庭去年平均吃剩2.27個月餅,數字比前年高一倍;吃剩月餅除了因為「賀禮太多」外,注重健康少吃和口味不對也是主因之一。調查機構認為,如果以香港100萬家庭推算,去年香港人吃剩的月餅可能多達227萬個。
類似情況放在內地同樣適用,隨著香港月餅券的炒賣現象不斷滋長,月餅券的商業邏輯也更加清晰。比如這個關於「月餅券」的段子,很可能大家都曾聽過。
一家月餅廠商印了一張200元的月餅券,以165元賣給經銷商,經銷商以180元一張賣給消費者A,消費者A將月餅券送給B,B以100元一張賣給了黃牛,月餅廠商最後以110元一張向黃牛收購。
整個過程中,只有消費者A真正出了180元,然後廠商賺了55元 ,經銷商賺了15元 ,A送了人情 ,B賺了100元,黃牛賺了10元。
更神奇的是,這裡面只要有月餅券就行,真正的月餅並未出現。用金融術語來說,月餅由此實現了資產證券化。當然上述的段子過於理想化,但炒賣月餅券引發的詐騙卻真實存在。
今年8月就有香港消費者,通過網絡拍賣平臺,以4400港元購入20張美心流心奶黃月餅券,賣家承諾付款即發貨,但事實卻一直未見月餅蹤影。類似受騙的消費者多達8位,受騙金額涉款400到4400港元不等,合共約2萬港元。消費者懷疑騙徒在平臺開設多個帳戶、以不同身份行騙,質疑網站把關不力。
內地月餅沉著應戰
電商的興起,為香港月餅進軍內地市場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公開資料顯示,2012年以來,月餅的線上成交量逐年攀升。淘寶平臺2012年月餅的成交量僅為100多萬筆,而2016年規模已經超過千萬筆。其中,近90%的成交量集中在中秋前後。
在淘寶搜索關鍵詞「香港月餅」後發現,包括美心、半島、大班在內,大多數香港月餅品牌都在淘寶設有自己的官方旗艦店。
面對香港月餅的衝擊,內地月餅企業不敢鬆懈。身處廣東,直面香港月餅挑戰最前線的「月餅概念股」廣州酒家(603043),憑藉在月餅市場的傳統優勢保持增長。
2017年年報顯示,廣州酒家營收21.89億元,月餅產品貢獻了營收的41.02%。一塊月餅幾乎撐起了廣州酒家的半邊天。
去年6月上市的廣州酒家,2017年月餅銷量達到1.05萬噸,銷量同比增長12.56%;僅月餅產品一項去年實現營收8.98億元,同比增長12.04%,毛利率高達61.52%。
月餅具有季節性特徵,業績主要體現在第三季度,因此下半年業績佔公司全年比重較大,對公司全年業績影響較大。
不過由於今年中秋較去年提前,廣州酒家今年上半年的經營現金流也因為月餅訂購預售等措施而大幅增長。2018年半年報顯示,廣州酒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1.73億元,同比增長75.51%;預收帳款餘額2.88億元,同比增長327.71%。
事實上,面對香港月餅的衝擊,廣州酒家已經意識到風險所在。在半年報中,廣州酒家指出,近年來市場上不同的月餅品牌層出不窮,月餅種類品種繁多。月餅的銷售渠道也從傳統的商超、副食品商場向電商、社區店擴展。隨著人口老齡化以及年輕一代對新品種不斷嘗試,月餅行業在產品更新換代和營銷渠道方面的競爭日趨激烈。
與此同時,廣東省一直是廣州酒家重點銷售區域,去年廣東省內營業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達88.14%。對此,廣州酒家制定向全國發展的跨區域發展戰略,一方面擴大企業規模,增強抵抗市場風險的能力;另一方面藉助核心優勢產品開闢全國市場,降低區域性市場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