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原型陸勇:為救人買印度仿製藥被抓,現狀如何?

2020-12-22 文史風雲

電影《我不是藥神》在2018年上映之後收穫了大批的獎項,同時也引發了大眾對"藥俠事件"的激烈討論,更引起了危重病患們對國內治病難、買藥難等相關問題的共鳴。

對於電影中的危重病人來說,他們中的大多數都希望自己能夠接受治療,並且有機會繼續生活下去,但高額的藥價卻讓他們懷疑自己對"生"的渴望是否是一個錯誤,直到主人公程勇的出現,才讓病患們再次燃起了對生命的渴望。

電影中的程勇在現實生活中的原型名叫陸勇,並且陸勇是一名白血病病患,而程勇是一個健康的"局外人"。但相同的是,他們都希望自己能幫助更多的危重病患,帶給病患們"生"的希望。

《我不是藥神》中的程勇與現實生活中的陸勇

總的來說,無論是在電影還是在現實中,程勇和陸勇都為危重病患帶去了生命的希冀,雖然電影與現實的情況存在出入,但可以理解,畢竟電影更多的是凸顯故事的曲折性、戲劇性。而現實有時的確具有"戲劇化",卻終擺脫不了"現實色彩"。

就比如,電影中的程勇一開始是為了賺錢,解決好生活中遇到的瑣事,而現實中的陸勇則是為了"生"而奔波的白血病患者。如果說電影中的程勇是一個"藥神",那麼現實生活中的陸勇也擔得起"藥俠"的名號。

電影中的程勇一開始只是為了賺錢。電影中的程勇是一個普通的小商販,對自己當下生活的唯一要求,可以用"得過且過"四個字形容。直到孩子的撫養權即將被前妻奪走、父親急需一大筆醫藥費……

程勇才發現努力賺錢的重要性,但又苦於賺錢無門,在多重生活危機的壓迫之下,走上了一條走私印度特效藥的賺錢之路。

而現實生活中的陸勇一開始則是為了"救自己"。陸勇是江蘇一家公司的老闆,三十多歲時被查出患有白血病,開始接受治療不久便被醫藥費所累。後偶然獲知印度有同等效果、價格低廉的"仿製藥"存在,便開始購藥自用。

後來,陸勇又出於關心,將印度"仿製藥"的事情告知了病友,在病友的請求下幫助購藥。

電影中的程勇是"藥神"嗎?在電影中的程勇看來,他幫助病患們買藥一開始就是為了賺錢,後來賣藥則是出於愛心,擔不了"藥神"稱號。但在病患看來,程勇賣的不是藥而是"生命",於急需用藥的病患而言程勇就是"藥神"。

現實生活中的陸勇是"藥俠"嗎?陸勇認為自己本就是白血病人,是偶然發現了印度"仿製藥"的存在,而幫助其他病友買藥只是出於關心、幫助,所以稱不上"藥俠"。

但在所有病友眼中,出國購藥的法律風險是現實存在的,陸勇沒有因為風險而放棄幫助病友,所以他的"藥俠"之名早已被病友們認可。

為了救人購買印度仿製藥被抓

無論是"藥神"還是"藥俠",無論是電影中還是現實生活中,程勇和陸勇都選擇將病患的生命放在了第一位,希望可以憑藉自己的綿薄之力幫助病患找到"生"的希望。

不同的是,電影中的程勇因為黑心商家失信、走私等種種原因,而被警局逮捕,並被判處了5年有期徒刑。而現實生活中,陸勇被抓的起因則是由於他當時是一起信用卡販賣案件的購卡人。

陸勇被抓之後,他幫助病友在印度購買"仿製藥"的事情一併被公安機關發現,並被檢察院以妨害信用卡管理罪與銷售假藥罪提起公訴。之後,陸勇的病友獲知此事的前因後果,決定聯名寫信請求法院免除對陸勇的法律懲處。

最終,檢察院決定請求法院撤回對陸勇的起訴。法院撤回起訴之後,陸勇也被無罪釋放,而這一場由"買藥救命"引發的事件也至此落下帷幕,但卻引發了社會對相關問題的思考。

都說法律不外乎人情,法律的存在也正是為了更好地保護所有人的生命、財產安全。陸勇之所以購買印度的"仿製藥",其根本還是為了保護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所以,陸勇並沒有被追究刑事責任。

而之後,國家也出臺了相應的法律,規定為自救、互助而購買少量的"未經批准的外國藥品",只要不以贏取暴利為目的、未對他人造成嚴重後果,便不以犯罪論處。這讓危重病患們看到了真正的希望。

陸勇現狀

經歷了與白血病的抗爭,經歷了購買印度"仿製藥"被捕後無罪釋放的事件,陸勇的人生也算是歷經了大起大落,雖然沒有電影中主人公的結局,卻也有與電影相似的跌宕起伏。

隨著法律的修繕,像陸勇這樣為自救、互助而幫助自己和他人少量購買外國藥品的行為被合法化,國內大部分的危重病患由此感受到了國家的關心和法律的溫度,而陸勇自己作為白血病患者中的一員,也看到了自己的希望。

而現在,陸勇還在堅持著自己的事業,也在積極治療疾病,他的女兒也早已研究生畢業,他的個人事業和家庭生活也早已恢復平靜,就連曾經的購藥難題,在如今看來也早已不再是難題。在陸勇看來,一切都會變得更好。

同時,陸勇也在用自己的方式繼續幫助別人,比如參加一系列的演講活動以鼓勵人們勇於戰勝病痛,給予正在遭受病痛折磨的陌生人希望;在今年的疫情期間,陸勇也從印度購買了各種防護物資,捐贈到需要的地方……

總之,對於陸勇來說,只要生命不息,一切就都會有希望,而他也希望自己可以為所有危重病患帶去戰勝病痛的鼓勵,為其他人帶去力所能及的幫助。

小結

"我不是藥神"和"我不是藥俠"的出現,歸根結底都源於危重病患對藥物的依賴以及國內藥物價格過高而產生的矛盾。不幸患上危重疾病卻沒有足夠治療費用的問題,也一直以來都是當今社會的一個痛點。

不過,隨著國家製藥管理的不斷完善和法律規定的不斷完善,危重病患的救治問題一定會逐漸解決。在未來,也一定會有更多危重疾病的救治費用被納入醫療保障,大眾所關注的醫療、藥物價格等問題也一定會被逐步解決。

相關焦點

  • 《我不是藥神》原型陸勇,當年為救人賣藥被抓,他的現狀如何?
    今天我們所講述的故事就是《我不是藥神》中由徐崢扮演的原型——陸勇。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這部感人的電影,當年陸勇為很多白血病患者帶來福音。可是卻因從印度買仿製藥而被抓,這引起很多人的不滿,大家為他請願。或許因為當時的特殊背景,讓陸勇因為病友的支持,讓他最終免於刑罰。
  • 陸勇:代購印度仿製藥被抓,300病友聯名寫信求情,現狀如何?
    然而,正所謂世事無常,也許在明天到來之前,意外便會突然降臨,電影《我不是藥神》的原型陸勇,便遭受了一次這樣的劫難。陸勇,江蘇無錫人,他畢業於東南大學,畢業後沒幾年就開了一家針織品出口公司,生意蒸蒸日上,小日子過得還算滋潤。遺憾的是,陸勇卻在2002年被檢查出患有慢粒白血病,若不趕快加以治療,恐怕只有3-4年可活了。
  • 《我不是藥神》原型陸勇:因幫病友代購救命藥入獄,如今近況如何
    2018年,一部名為《我不是藥神》的電影上映,瞬間引起全國轟動,並創下了30億元的票房神話。它講述了神油店老闆程勇從普普通通的保健品商販,一躍成為印度仿製藥「格列寧」獨家代理商的故事。但說實話,售賣這種藥是違法的,因為格列寧是「仿製藥」,說白了就是真藥的複製品,由於製造商不需要付巨額專利費,所以價格低廉。而片中程勇的原型陸勇,則因為低價售賣抗癌藥「格列衛」,而遭到逮捕,如今5年過去,他現狀如何?
  • 《我不是藥神》好評如潮,原型陸勇不滿:「我不是個藥販子」
    2018年,《我不是藥神》票房大賣30億元,電影評分高達9分,可「藥神」的原型陸勇卻說:「徐崢演的主角破壞了我的形象。」徐崢演得挺感人的啊,「藥神」本人怎麼會有意見呢?陸勇是個企業老闆,每個月幾萬塊對於他來說是小菜一碟,可對於廣大的普通患者來說,負擔確實很重。一個偶然的機會,陸勇發現了一種印度生產的仿製藥,功效幾乎一樣,但價格只要4000元一盒。於是,他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圈裡的病友,並開始無償幫忙代購藥物。
  • 《我不是藥神》原型陸勇再赴印度,自費採購口罩護鏡目
    近日,微博名為「藥俠陸勇」的帳號發了一條微博,說自己大年初五跑去印度,同行的還有雲南大學印度研究院的一位柳老師,兩人一共籌措了3000個護目鏡,3000個n95口罩,49向貨物直接發行李,同時他還配上了幾張照片,照片內容包括在印度開火車運送物資、在機場轉運物資。
  • 《我不是藥神》丨當情和法被捆綁,誰能拯救夾縫生存的弱者
    《我不是藥神》是由文牧野執導,講述了神油店老闆程勇從一個交不起房租的男性保健品商販,迫於生計程勇鋌而走險賣藥,經歷了賣藥—停藥—再次賣藥的過程,最終因非法賣藥被抓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此電影是由真實事件改編而來。
  • 聊電影《我不是藥神》
    文牧野導演,寧浩和徐崢監製,徐崢主演的《我不是藥神》,一經上映,便引起了巨大反響。這部現象級類型電影,以其接地氣的人物和故事情節,準確的觸達了人們的痛點而引起了廣泛熱議。窮是一種病我們經常說的一句話,有啥別有病,沒啥別沒錢。
  • 「印度疫苗」拯救全人類?印度不是藥神,廉價仿製藥背後的真相
    9月28日,在印度高哈蒂,醫護人員為一名男子進行新冠病毒檢測採樣猶記得當地時間9月26日,印度總理莫迪在聯合國大會通過視頻演講,就疫情高調做出了一個承諾,他表示,印度是全球最大的疫苗生產商,「印度疫苗」一旦問世,將幫助全人類渡過疫情難關。
  • 《我不是藥神2》上映之前,重溫值得二刷的首部《我不是藥神》
    據說,已經開機拍攝中的新電影《我不是藥神2》,不僅僅原班人馬回歸,還有這兩位老戲骨加盟。一個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演員:黃渤,另一個目前還不太清楚。網友們表示非常期待!但在《我不是藥神2》上映前,今天小編跟大家回顧一下《我不是藥神1》。
  • 《我不是藥神》為什麼仿製藥會那麼便宜?主要是印度的奇葩專利法
    如果你看過《我不是藥神》的話,你就知道一件事情,就是在劇中徐崢飾演的程勇靠著倒賣仿製藥發家致富了,儘管,電影裡面沒有過多去描述,但是,我們可以赤裸裸看出來藥品在價格上面的差距,一瓶正版藥要3萬多,仿製藥零售價才2000多,更何況如果去廠商拿貨的話,只需要500塊,簡直用便宜到死來形容
  • 沒人能一輩子不生病,《我不是藥神》影評,原型陸勇最後結局如何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一部由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我不是藥神》。程勇經營著一家保健品店,但生活失意又失婚,這天鄰居給他介紹了一個客人呂受益。他患了白血病,想讓經常去印度進貨的程勇帶幾瓶抗癌的藥物格列寧。這種藥國內要三萬元一瓶,印度市場只要兩千多。但帶藥屬於走私,程勇當然不願意。
  • 《我不是藥神》電影背後的真相:真假伊馬替尼
    來源:雪球作者:牛氓的勝利《我不是藥神》火遍大江南北,電影第四大投資方$北京文化(SZ000802)$本周也收穫了3個漲停。但是,這部電影真的反映了事實的全部真相嗎?只看看外表,你就可以分清楚上圖誰是孫悟空?誰是六耳獼猴嗎?印度版伊馬替尼也面臨著這個困境。【一】各國伊馬替尼價格差別的真實原因。
  • 《藥神》原型網店被擠爆,粉絲感動一次性買10萬雙手套
    電影《我不是藥神》大熱,主人公的原型陸勇也火了。電影中,那個幫「勇哥」掙錢幫助病友的外貿工廠,真的存在!工廠生產的手套,通過1688和阿里國際站銷往各地。據悉抗病魔期間,就是這個手 上映8天突破票房20億。電影《我不是藥神》大熱,主人公的原型陸勇也火了。
  • 《我不是藥神》:中國電影裡程碑式的突破
    《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從點映到第一天上映,票房已經突破到了驚世駭俗的5億。觀眾口碑炸裂一般一致好評,微博瘋狂刷屏,豆瓣評分——這些,都註定載入中國電影的史冊,它毫無疑問將成為中國影史的裡程碑!為什麼能成為好評收割機呢?
  • 格列衛醫保可報銷80% 國內首仿格列衛通過一致性評價
    羊城晚報訊 記者陳澤雲報導:7月5月,《我不是藥神》上線熱映。影片中所談及的故事原型是三年前引起轟動的 「陸勇案」,原型的主人公陸勇是位慢粒白血病患者,在高藥價的逼迫下,走上了印度代購國外仿製藥的道路,他也通過網購的信用卡為很多病友代購了這種藥物,被稱為抗癌藥「代購第一人」。也正因為代購仿製藥,他涉嫌「妨礙信用卡管理罪」和「銷售假藥罪」被抓獲。
  • 《我不是藥神》原型,替病友購藥險入獄,被捕後數千人上書求情
    2018年《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引起了票房大賣,而這部電影的背後故事引起了人們的深思。這部電影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電影主人公的原型就是陸勇。他來自江蘇無錫,曾經也是一個白血病的患者,而因為幫助白血病人買藥這件事,被白血病的患者們稱為藥神。
  • 《我不是藥神》:生而平凡,卻在做一件偉大的事情!
    《我不是藥神》,這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一部電影,豆瓣評分9.0,單日票房近4億,被人民日報點讚:很久沒有 這麼經典的中國電影了01走私格列寧,題材大膽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市井小人物程勇,經營著一家保健品店鋪
  • 仿製藥背後的真相,到底是天使還是魔鬼?
    退而其次,購買仿製藥。而給仿製藥帶上皇冠的,主要來自於一部家喻戶曉的電影《藥神》。這部現實題材的電影,把印度的仿製藥描述成唯一的救命藥。仿製藥是在品牌藥專利到期之後,合法仿製出來的廉價版本。據稱它的成份效果和品牌藥幾乎一樣。仿製藥的廣泛應用,被譽為21世紀公共衛生領域最偉大的進步。
  • 《我不是藥神》:我不要當「藥神」,只想做個普通人!
    看了《我不是藥神》,一方面被程勇身上這種偉大的人格所折服,另一方面我又感到十分遺憾:他明明只想當個普通人,卻被逼成了神!如果能選擇,「我不要當個神,只想做個普通人」,恐怕才是程勇內心最真切的呼喚。這或許也是影片被命名為《我不是藥神》的原因。
  • 《我不是藥神》中的假藥到底是什麼藥
    各種各樣的藥《我不是藥神》播出後,就有很多網友議論紛紛。什麼是假藥?什麼是專利藥?什麼是仿製藥?破妄之眼原創!!藥不能亂吃了那麼小編在這裡就說明一下,《我不是藥神》裡面的藥就是仿製藥。什麼是仿製藥?仿製藥是擁有專利藥的原始化學式製造而成。(各位買藥的時候是不是會看見一名分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