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丨當情和法被捆綁,誰能拯救夾縫生存的弱者

2020-12-12 豆糖糕

《我不是藥神》是由文牧野執導,講述了神油店老闆程勇從一個交不起房租的男性保健品商販,迫於生計程勇鋌而走險賣藥,經歷了賣藥—停藥—再次賣藥的過程,最終因非法賣藥被抓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此電影是由真實事件改編而來。與徐崢飾演的印度神油小商販「程勇」不同,現實生活中的陸勇是一位慢粒白血病患者,他的父親為了給兒子攢醫藥費出車禍去世。針對慢粒白血病患者服用的正版格列衛藥品每盒售價23500元人民幣,程勇發現了印度仿製藥只需3000元,自發的為有病友代購仿製藥。最終被捕獲,但經過審查,程勇被無罪釋放。而劇中的「程勇」在最初是為了賺錢而賣藥,此點需澄清,避免讀者對此事件產生誤解。

劇中的程勇更貼近於通過觀眾的角度走進慢粒白血病患者的世界,作為旁觀者,我們無法深切體會患者無力支付高昂費用的絕望,也無法領會為了活著他們可以有多麼強大的求生意志。但我們在程勇的視線裡看到了他們絕望悲哀的生命。

當情和法成為取其一的兩難境地,我們該如何抉擇?

①我做不出選擇,我只能盡力的讓你們活著

程勇失去了收入,他交不起房租,他只能想辦法賺錢。當有人找到程勇賣假藥時,他猶豫之後答應了,仿製品藥效相似、價格低廉的優勢讓程勇快速的賺到了甜頭,但由於警察的打擊力度的加大,程勇為了家人選擇及時收手,維繫在程勇手上的生命失去了供應的藥,只能等死,所以最後他重新賣藥,虧本賣藥。

如果說開始的賣藥是利益的驅動,那麼後來的虧本救人對程勇而言也是一種救贖。通過賣仿製藥賺取的錢讓程勇產生負罪感,呂受益因為失去藥物供給最後死去的一幕也刺痛了程勇的心,法律容不下走私,情容下了。程勇無法容忍自己犯罪,卻又放不下那一群等待著救命藥的病患,所以最後他毅然決然地斬斷了自己的後路。

人性是可悲的。在程勇放棄後難道沒有人能代替他了嗎?呂受益他大可以再找人去買藥。可是,不是誰都願意為了他人犧牲自己的,他們只會等待救贖,等待有個好心人能夠拯救,就像程勇一樣。誰都可以是藥神,但不是誰都會當藥神。

②法律錯了麼?還是……

當我們的心中的天平朝著弱者傾斜時,能夠真切地感受到法律的冰冷。

曹斌:這案子我辦不了。局長:法大於情的事情你見的還少嗎?我們作為執法者,就應該站在法律這一邊!

這件事上,沒有對錯之分。作為理智的一方,有必要用切實的手段維護平定。劇中的事件是無奈,是悲哀,我們無法改變藥的價格,也無法理直氣壯的說,你做的是好事,不該受到法律的制裁。

真正該被批判的是這不合理的治療費。

③如何用有限的能力改變不合理的錯誤

電影中的每個主要人物都有一個共性,認命。

程勇明知賣「假藥」是非法的,可他還是做了;呂受益明知未到盡頭,可在程勇停止賣藥後他就像失去生命一般不再掙扎,其他的角色也是一樣。因為疾病而聚在一起的人,將所有希望寄托在程勇身上,失去程勇就失去了活下去的機會。

電影呈現出的效果總是極端的。我們總有機會利用自己的能力去影響、去告知周圍的人,慢粒白血病患者需要幫助。慢粒白血病患者人數的龐大足以引起社會的輿論,可他們沒有,匍匐在黑暗中,卻始終不記得自己就是能夠改變現狀的人。

誰也不是救世主,我不是藥神,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藥神」,每個人都有選擇直面難題的機會,只是看你願不願罷了。

相關焦點

  • 高分電影《我不是藥神》,代表著現實主義的活躍和崛起
    《我不是藥神》由徐錚、王傳君、周一圍、王佳佳等人主演,於2018年的暑期檔上映。影片選取社會現實題材,探討了種種現實生活中的矛盾與困境:病人的生存困境,藥販子的道德困境、警察的法律困境,醫藥公司的商業困境。
  • 《我不是藥神》:我不要當「藥神」,只想做個普通人!
    看了《我不是藥神》,一方面被程勇身上這種偉大的人格所折服,另一方面我又感到十分遺憾:他明明只想當個普通人,卻被逼成了神!如果能選擇,「我不要當個神,只想做個普通人」,恐怕才是程勇內心最真切的呼喚。這或許也是影片被命名為《我不是藥神》的原因。
  • 《我不是藥神2》上映之前,重溫值得二刷的首部《我不是藥神》
    據說,已經開機拍攝中的新電影《我不是藥神2》,不僅僅原班人馬回歸,還有這兩位老戲骨加盟。一個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演員:黃渤,另一個目前還不太清楚。網友們表示非常期待!但在《我不是藥神2》上映前,今天小編跟大家回顧一下《我不是藥神1》。
  • 我不是藥神,從人物、情節來看,諷刺手法引出生存訴求的主題
    文/洛小寒果說18年哪部國產電影最值得觀看,《我不是藥神》絕對是首屈一指。影片豆瓣評分9.0,愛奇藝評分9.1。一,對人物對立語言設計的精心安排,極盡諷刺之能,引出電影主題當兩個對立的詞語出現在同一個人身上時,想想都覺得很諷刺,比如善與惡,對與錯,但是它們又合理統一地存在,歸根結底,還是個人訴求使然。
  • 《我不是藥神》還有另外一個藝術名字?到底誰才能改變世界?
    《我不是藥神》其實還有另外一個藝術名字?到底誰才能改變世界?說到今年電影市場裡的頭部電影,《我不是藥神》應該是當之無愧地成為最黑馬的存在。這部電影,小編是晚一點才認真看完的。程勇是覺得說,你們這些人要是沒有我,能吃上這麼便宜的藥嗎?所以說我對你們就跟個『藥神』一樣,就是我的存在,才讓劉思慧擁有了一種久違的尊嚴感,被男人保護的感覺。程勇心裡繼續會說:「這個劉思慧,身材是真的很好,長得也算是漂亮,那皮膚多白啊,我真是看上她了,我幫了她那麼多忙,她回報一點點什麼也是應該的吧!她也離婚了,我也離婚了,這也不算犯法吧!」
  • 聊電影《我不是藥神》
    文牧野導演,寧浩和徐崢監製,徐崢主演的《我不是藥神》,一經上映,便引起了巨大反響。這部現象級類型電影,以其接地氣的人物和故事情節,準確的觸達了人們的痛點而引起了廣泛熱議。窮是一種病我們經常說的一句話,有啥別有病,沒啥別沒錢。
  • 世上只有一種病是窮病,現實主義題材影片《我不是藥神》引人深思
    大家都知道,生病是一件特別難受的事情,相信誰都不想生病,但是世界上還是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疾病,生病不可怕,及時去治療,相信一定可以治好的。根據一位慢粒白血病患者代購抗癌藥的事跡,有位導演將他的事跡進行改編拍成電影,這部影片就是《我不是藥神》,相信很多人都看過,當時的票房還是不錯的。這部影片由導演及編劇文牧野、編劇韓家女、鍾偉執導,雖然是喜劇片的類型,但是影片中還是有很多感人的畫面,讓人不禁淚目,引起觀眾共鳴。
  • 《我不是藥神》:人性拷問之下,他們只是做出了自己最正確的選擇
    我不是藥神,我只是一個普通人。如此說來,警察和格列寧藥廠代表倒像是「壞人」了。他們真的是壞人嗎?我並不覺得。藥廠代表所做的一切也只是為了維權。試問哪家公司看到自家產品的盜版在市場泛濫不會去維權呢?而藥廠的做法也始終保持在法理之中,一不橫二不鬧,報警,上電視做正版宣傳,這種做法再正常不過。而警察,始終堅持法大於情。
  • 經典回顧:電影《我不是藥神》中隱藏的「電線」含義,您看懂了嗎?
    今天,一個熱搜新聞又悄悄登上了榜首的位置,新聞主角的名字叫陸勇,正是電影《我不是藥神》主角程勇的原型。大家都知道,電影中的他為了拯救病人毅然決然的遠走他鄉—印度,為白血病患者帶來了藥物,以延續病友們的生命,被人們稱作藥俠、藥神,這一次疫情,我們的藥神又出手了,從印度帶來了3000個護目鏡,3000個n95。
  • 人民日報誇讚《我不是藥神》高曉松:能獲獎
    要說最近最熱門的電影,《我不是藥神》絕對可以居於榜首,徐崢自導自演,韓寒還對其有很高的評價,可以說又是一部票房大賣的電影了。由於有著很高的關注度,製作方決定7月5日上映,這個電影是根據真人真事進行改編,由王傳君、徐崢等人飾演,人民日報更是對《我不是藥神》加以誇讚,稱:好久沒有看過這麼好看的電影了!
  • 電影《我不是藥神》:賣印度神油的大叔,如何成為「藥神」
    「藥神」並不常見 但是有時候是常見的 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是自己的「藥神」電影《我不是藥神》已經過去了將近兩年,但是不得不說,它在我的腦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單單從口碑來看,我相信大家的感受是一樣的。作為一個男人,人到中年,最怕的是什麼?
  • 《我不是藥神》通過對白建構出的社會和人物
    自《我不是藥神》這部影片上映以來,觸動了無數在熒幕前觀影的觀眾。我想這是因為影片深刻地揭露了社會的一角,塑造了一個平凡卻又令人肅然起敬的「藥神」。而影片中的對白正是展現這個社會的一角和掙扎著的人們的載體,接下來我將一一分析。
  • 看《我不是藥神》是如何把複雜的情感主題表現出來的
    電影《我不是藥神》中的景別大部分為中景、近景和特寫。一般來說,中景用於交代人物間的關係,表現人物的形體動作和行為動機;而近景和特寫鏡頭則展現人物的面部表情,刻畫人物性格以及描繪人物心理。《我不是藥神》的攝影指導王博學在接受採訪時曾這樣說道:「我希望鏡頭要跟著演員一起呼吸,捕捉到演員所有細節的情緒。」
  • 《我不是藥神》| 用四首歌告訴你:活著的勇敢,沒有神的光環
    朋友圈裡,南希說,不去看藥神,朋友圈都看不懂了。這幾日,電影《我不是藥神》刷爆了朋友圈。有人說,電影裡是一群戴著口罩的白血病人,電影外是一群看哭了的觀眾。我親眼看著身旁那些一米八的漢子哭得像個孩子。導演文牧野說:「你會看到一眾人物,每個人都會在其中找到自我。」
  • 《我不是藥神》:生而平凡,卻在做一件偉大的事情!
    《我不是藥神》,這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一部電影,豆瓣評分9.0,單日票房近4億,被人民日報點讚:很久沒有 這麼經典的中國電影了01走私格列寧,題材大膽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市井小人物程勇,經營著一家保健品店鋪
  • 《我不是藥神》影評-----當貧窮遇到良知
    我想這部片不是讓我們去謾罵去指責,雖然也想扔雞蛋,雖然也想扯著「諾瓦公司」醫藥代表的衣襟問他一句:你的良心真的不會痛麼!他重新賣藥,可事情遠沒有結束,和他賣藥的黃毛為了掩護他,出車禍而死,程勇內心的大愛與良知徹底激發出來了,藥只賣500元一瓶(印度賣2000了),他最終成了英雄,因為他每個月因為賣藥倒搭幾十萬,他要把他曾經賺病友的錢,還給病友,英雄不是天生的,也許他原來只是一個痞氣很重的小市民。人人心中都住著個英雄,只是有沒有被引爆而已。
  • 《我不是藥神》:一部堪稱「神作」的華語電影
    比如,2018年十大賣座的華語片,動作大片只有《紅海行動》和莊文強、周潤發、郭富城、張靜初聯手打造的《無雙》這2部上榜;喜劇片上榜6部:《唐人街探案2》《我不是藥神》《西虹市首富》《前任3:再見前任》《一齣好戲》《超時空同居》。
  • 《我不是藥神》:中國電影裡程碑式的突破
    《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從點映到第一天上映,票房已經突破到了驚世駭俗的5億。觀眾口碑炸裂一般一致好評,微博瘋狂刷屏,豆瓣評分——這些,都註定載入中國電影的史冊,它毫無疑問將成為中國影史的裡程碑!為什麼能成為好評收割機呢?
  • 導演編劇全能扛,看過《我不是藥神》誰還會不記得他?
    2018年上映的《我不是藥神》橫掃31億票房,一舉拿下了金馬、金雞、金像獎,年輕的文牧野也成為了名符其實的「三金」導演。如此的耀眼成果,誰能想到這其實導演文牧野的第一部長篇作品呢?
  • 《我不是藥神》:世界上只有一種病叫窮病
    後面隨著黃毛去世等的劇情發展,使程勇從自私到無私,從為己到為他人發生轉變,最後甚至為拯救病人而進行反抗、鬥爭,最後雖然被抓卻贏得了大家的尊重以及無數病人的感激。而法與情,對於人們來說太難抉擇。這種刻畫著最真實的劇情就越能引起觀眾的共鳴執法者也做不到冷血無情。在對待這種性命攸關的大事時,利益、道德、法律、輿論的博弈是最有看點也是最能讓人無奈的。當那個老太太顫顫巍巍對警察說的那些話戳到了所有人內心最柔軟的地方。幾年的時間,房子沒有了,家人被拖累了,請你們放過這些藥販子吧,沒有他們我們真的活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