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回顧:電影《我不是藥神》中隱藏的「電線」含義,您看懂了嗎?

2020-12-23 番影娛

右上角點擊關注我的百家號,不間斷更新電影影評、娛評及影單推薦!精彩永不斷電!

文/鬱鯤

最諷刺的是最心酸的,最荒誕的又是最現實的。

今天,一個熱搜新聞又悄悄登上了榜首的位置,新聞主角的名字叫陸勇,正是電影《我不是藥神》主角程勇的原型。

大家都知道,電影中的他為了拯救病人毅然決然的遠走他鄉—印度,為白血病患者帶來了藥物,以延續病友們的生命,被人們稱作藥俠、藥神,這一次疫情,我們的藥神又出手了,從印度帶來了3000個護目鏡,3000個n95。

網友們一個個讚不絕口:你是真正的藥神!

電影《我不是藥神》,自2018年上映至今已經有一年半的光陰了,然而評分一直是居高不下,豆瓣評分一直保持在9分好評,真可以算得上是一部難得的佳作!

每次看完這部電影之後,小編都會被感動的一塌糊塗。

這裡有疾病傷痛,有人性善惡,有公平正義,有家庭倫理,當然也有幸福和歡笑,它們交織共振,譜成了一部社會和生活的交響曲。

不僅如此,這部電影的獨到之處便是在細微處,能夠動人以"無形",來展現電影藝術的魅力。

在電影中出現了關於"電線"的三次鏡頭,這三個鏡頭設計得很是巧妙,不留心注意是不易發現的,如果當你仔細從這三處鏡頭切入的話,你便會發現這一根根小小的、纏繞著的電線,竟能夠將電影貫穿始終。

第一次出現"電線"

電影第一次出現電線時是在影片的剛開始,當印度歌曲《新娘嫁人了,新郎不是我》將要結束時出現了電線的第一個鏡頭。

此時電影的主人公程勇還未曾露面,這些錯綜交雜的電線,便預示著程勇此時的生活像一捆亂麻一樣糟糕透頂。

在片中,主演程勇的徐崢一改往日的形象:不是《人在囧途》中一絲不苟的油發,也不是《無人區》裡80年代偶像風向標的中分,更不是《搞定嶽父大人》裡憨厚老實的小刺頭。

而是頂著毫無打理痕跡的亂發,穿著破舊骯髒的衣服,造型邋裡邋遢,十分油膩的中年人。

影片中,程勇是一個婚姻、事業、家庭統統失敗的"神油"商販。

父親有病沒錢治,親生兒子也沒錢養,拖欠的房租更是沒錢交,此時的他正處在一個水深火熱的窘迫之中。

正是這樣的一種現狀,讓電線這一鏡頭同時照應了他的外表、生活狀況和內心世界,直接地呈現出了他當下的頹廢和失敗。即使現在的他還沒有被迫走上違法犯罪而去賣假藥的地步,卻也是為此做好了鋪墊。

第二次出現"電線"

第二次出現電線的鏡頭緊隨其後,與第一次出現電線的時間相隔很短,這也使得電影情節進一步得到了發展。

程勇在生活的夾縫中"苟延殘喘",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如約而至。

父親病重急需手術,孩子的撫養權問題讓他倍感焦慮。

這次鏡頭再一次轉向了那雜亂無章的電線,相較於上一次,這一次鏡頭中的電線更加的密集混亂,以至於布滿了整個街道。

但這並非像一潭死水一般毫無生機。

程勇知道,他將不得不走上那條自己並不希望走的的道路——走私違禁藥物。

對於生活沒有半點回天之力的他,也只有這樣做方能起死回生,他沒有選擇,沒有餘地,只能踏上這條不歸之路。

當他真正踏上這條路時,命運之神同時也改寫了他的一生。

雖然賣那所謂的"假藥"可以得到高利潤高回報,既讓病危的父親得到了有效的治療,又奪得了兒子的撫養權,但是違禁藥就是違禁藥,即便是能夠將病人帶離死神的魔爪,可是在法律面前的蒼白無力依然是顯而易見的。

他明白,販賣違禁藥他是幹不長久的,如果一直執迷不悟,他是逃脫不了"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這個亙古不變的道理。

正如張長林對他說的"幹我們這行沒你想像的那麼簡單"。

程勇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更何況他不想自己被抓,他上有老,下有小,他只想好好過自己的舒坦日子。

他現在已經掙夠他所需要的錢,相對於自己坐穿牢底來說,那些病人的生死也不是他能顧得過來的。就像他說的"我不想做什麼救世主""我只要賺錢"。

大家不歡而散之後,他利用所得的錢幹起了正經買賣,可誰會知道,上天怎會輕易的放過他,不歸路又怎麼會"歸"呢?

等待他的將是靈魂的蛻變!

第三次出現"電線"

程勇的紡織廠幹得風生水起,已經時隔一年,程勇心中的那抹汙點正在悄悄湮沒,可是命運的轉輪再一次找上了他。

昔日的夥伴呂受益,因為無力承擔昂貴的醫藥費,而使得病情進入了急變期,幾度想割腕自殺。妻子迫於無奈只好再次找上了程勇,求程勇伸出援手。一年來的平靜終究被打破,往事再度找到了他,這一次將是程勇徹徹底底的蛻變。

程勇迫於無奈只得"重出江湖",面對呂受益不堪病痛的折磨而自殺,這一次他是為心而戰,不為利益,不為欲求,只為能夠儘自己的一份力來挽救病人們。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呂受益剛死不久,好兄弟"黃毛"彭浩為讓自己擺脫警察的追捕而意外身亡。這是對他莫大的打擊,他終於放開一切,用自己最後的一點力量為病人們換取希望。

電線鏡頭的出現是在影片的最後部分,這是第三次出現,也是最後一次出現。這次出現與前兩次可謂是天差地別:

不是低矮、雜亂無章、松松垮垮的亂線,而是高懸、整齊劃一、挺直的"高壓線"。

這便是代表著程勇脫胎換骨般的轉變,面對的曾經的夥伴,昔日的朋友離他而去,對於程勇的心靈上是巨大的打擊。

他認為這一切或許都源於自身,他當初不該只貪圖個人利益,更不該將代理權交給張長林,他對於自己是自責的,他對當初的夥伴及病友是愧疚的,現在唯一能做的事就是盡力彌補,以至於最後即使身陷囹圄也在所不惜。

直到此時此刻,他的靈魂是升華的,他的內心是解脫的,在他坐上警車被押往監獄時看到病人們並列街頭兩側為其送行,他感到他所做的一切是無怨無悔的,因為他為被疾病困擾的人們釋放了自己最後的一絲光芒,他的靈魂被真正的"神化"了。

《我不是藥神》取材於社會真實事件,直擊社會痛點,以情感打動人心,以提問引發思考,更是對於人性、命運、家庭、社會、法律和制度的多面折射。

電影運用現實主義題材,將當下社會問題所允許的創作尺度達到了最高,能夠真正的打動人的情感,震撼人的內心,其所蘊含的情感力量、人文溫度和思想深度是值得肯定的,是當之無愧的經典之作!

您不妨再次回顧一下這部電影,或許,還會引發更加深層的感觸。

(編輯/番叔)

右上角點擊關注我的百家號,不間斷更新電影影評、娛評及影單推薦!精彩永不斷電!番叔原創,轉載請聯繫我!

相關焦點

  • 《我不是藥神2》上映之前,重溫值得二刷的首部《我不是藥神》
    據說,已經開機拍攝中的新電影《我不是藥神2》,不僅僅原班人馬回歸,還有這兩位老戲骨加盟。一個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演員:黃渤,另一個目前還不太清楚。網友們表示非常期待!但在《我不是藥神2》上映前,今天小編跟大家回顧一下《我不是藥神1》。
  • 「我不是藥神」火了,但你知道它英文名的含義嗎?
    最近幾天小編的朋友圈,到處都曬著【我不是藥神】的影評,這部票房黑馬剛上線便收割了無數人的眼淚。電影裡面講了主人公,一位賣神油的生活走入絕境的男人,在生活的逼迫下,幫一位白血病朋友的帶藥的時候發現商機,偷偷做代購仿製藥賺了一筆錢後,害怕法律而馬上收了手。
  • 《我不是藥神》經典臺詞,句句讓人潸然淚下!
    徐崢、王傳君、周一圍領銜主演的電影《我不是藥神》在去年上映!影片講述了交不起房租的男性保健品商販程勇從印度帶回了天價藥的仿製藥「印度格列寧」,並私自販賣,引起警方調查。《我不是藥神》以喜劇題材開頭,講述的卻是一個最扎心的故事,不僅演員演技炸裂,劇情滿分,就連臺詞也直戳心窩。徐崢《我不是藥神》最經典的四句臺詞,句句直白卻一句比一句催人淚下。「世界上只有一種病,就是窮病!
  • 電影《我不是藥神》讓你懂得了什麼人生道理?
    《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當我看完後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滋味蕩漾在心頭。電影中的情節實在是太感人了,跟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又是多麼的相似。
  • 因用戶上傳《我不是藥神》電影純音頻,B站被告了!
    因認為視頻彈幕網站bilibili網站(即B站)的用戶上傳《我不是藥神》電影的純音頻,優酷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下稱優酷公司)以侵犯信息網絡傳播權為由將B站的運營方上海寬娛數碼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寬娛公司)訴至法院。
  • 她是《我不是藥神》中的劉思慧,也有魅力四射的另一面
    她是《我不是藥神》中的劉思慧,也有魅力四射的另一面兩年前的電影《我不是藥神》,想必很多人都看過。這部電影可以說是很具有現實的意義,把普通老百姓看不起病、吃不起藥這樣一個現實擺在了人們的眼前。拋開徐崢不說,我來說說說女主角,影片中女主角劉思慧的扮演者是譚卓。說實話譚卓並不是一位很出名的演員,即便她出演了《我不是藥神》,很多人依然記不住她。看過《我不是藥神》的朋友,對於影片中譚卓的一段舞蹈,影響應該比較的深刻,這也是她比較出彩的一段表演。有些人可能會覺得譚卓的顏值並不出眾,但我並不是這樣認為的。
  • 聊電影《我不是藥神》
    文牧野導演,寧浩和徐崢監製,徐崢主演的《我不是藥神》,一經上映,便引起了巨大反響。這部現象級類型電影,以其接地氣的人物和故事情節,準確的觸達了人們的痛點而引起了廣泛熱議。窮是一種病我們經常說的一句話,有啥別有病,沒啥別沒錢。
  • 《我不是藥神》:一部堪稱「神作」的華語電影
    比如,2018年十大賣座的華語片,動作大片只有《紅海行動》和莊文強、周潤發、郭富城、張靜初聯手打造的《無雙》這2部上榜;喜劇片上榜6部:《唐人街探案2》《我不是藥神》《西虹市首富》《前任3:再見前任》《一齣好戲》《超時空同居》。
  • 電影《我不是藥神》:賣印度神油的大叔,如何成為「藥神」
    「藥神」並不常見 但是有時候是常見的 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是自己的「藥神」電影《我不是藥神》已經過去了將近兩年,但是不得不說,它在我的腦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單單從口碑來看,我相信大家的感受是一樣的。作為一個男人,人到中年,最怕的是什麼?
  • 《我不是藥神》:中國電影裡程碑式的突破
    《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從點映到第一天上映,票房已經突破到了驚世駭俗的5億。觀眾口碑炸裂一般一致好評,微博瘋狂刷屏,豆瓣評分——這些,都註定載入中國電影的史冊,它毫無疑問將成為中國影史的裡程碑!為什麼能成為好評收割機呢?
  • 高分電影《我不是藥神》,代表著現實主義的活躍和崛起
    《我不是藥神》由徐錚、王傳君、周一圍、王佳佳等人主演,於2018年的暑期檔上映。影片選取社會現實題材,探討了種種現實生活中的矛盾與困境:病人的生存困境,藥販子的道德困境、警察的法律困境,醫藥公司的商業困境。
  • 《我不是藥神》票房100億都不為過,成就遠超任何電影,實至名歸
    近幾年誕生了無數優秀的國產電影,而其中最讓觀眾們記憶深刻的,還是2018年那部評分最高的國產電影,擁有著高達9分的《我不是藥神》。《我不是藥神》劇照《我不是藥神》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故事主角程勇為了賺錢,從印度進口仿製藥,低價賣給那些身患白血病,卻買不起正版藥的病人。
  • 不知道他們,等於白看《我不是藥神》
    客觀地說,《我不是藥神》的分數「虛高」了。排在它前面的國產電影是《霸王別姬》《大話西遊》《鬼子來了》《活著》這個級別的。排在它後面的有《陽光燦爛的日子》《甜蜜蜜》《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等等。為什麼觀眾願意多打分給《藥神》呢?
  • 中國電影的未來何在?《我不是藥神》或許能給我們一個答案
    放眼近十年來的中國電影市場,《我不是藥神》無疑是令人難忘的。這十年,我們看了很多視效大片,看了很多流量明星,看了很多看過就忘的所謂"大片"。但總有那麼一兩部如《我不是藥神》這樣的電影,沒有奪眼球的特效,沒有流量,甚至沒有名導大導。
  • 看完《我不是藥神》英文翻譯,才更加懂這部電影!你注意到了嗎?
    最近被《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刷屏了,口碑票房雙豐收,豆瓣上,超過10萬用戶給《我不是藥神》打了9.0分;截止7月8日晚,《我不是藥神》正式上映四天,加上點映成績1.63億,共計拿下13.57億元。《我不是藥神》根據一名白血病患者程勇(徐崢 飾)的真實故事改編。
  • 看《我不是藥神》是如何把複雜的情感主題表現出來的
    在《我不是藥神》中,文牧野再次通過對社會現實細緻入微的體察與觀照並且將以往的鏡語敘事策略一以貫之,使得電影通過流暢的小景別和自然的運動感的有機結合構成了整部影片光影敘事與鏡像感知的基礎,同時也構築起了電影的現實主義美學風格,實現了對生命的思考和對人性的慨嘆。在電影《我不是藥神》中,晃動式的鏡頭成為其鏡語風格的一大特色。
  • 有一種「整容」叫《我不是藥神》的黃毛,染黑髮穿西裝,帥成韓國歐巴
    有一種「整容」叫《我不是藥神》的黃毛,染黑髮穿西裝,帥成韓國歐巴 我不是藥神是一部現實題材的電影,這部電影中有一個角色叫黃毛大家還記得嗎?黃毛一出場就頂著一頭黃色的頭髮,像染了之後沒錢再染的狀態,年僅20,患上了白血病,不願拖累家人,出走上海,靠殺豬為生。
  • 中國電影本來就很難過審,《我不是藥神》過了,很不容易
    7月6上映並贏得眾多一致好評的電影《我不是藥神》給觀影者講述了一個似乎是喜劇摻雜著悲劇並以圓滿為結局的電影,這就是一部吸引人的電影,人物塑造、情節設置都讓其成為了一部吸引人的電影。當一切似乎都幫不上忙的時候,洪水淹沒大地、地球滅亡、銀河系被二維化,都比不上這部電影中老婆婆拉著警察的手說我想活下去這種貼近你我真實的痛感來更貼切,我們把自己代入到電影中的每一個角色,我是男一、我是女一、我是警察和局長、我是製藥集團、我是假藥販子,我是將死患者、我是從病房中貼近死亡患者的每一聲慘叫,我是你、你是我、我是我......相比其他,這種讓我們在更貼近自身痛感的代入中紛紛落淚,
  • 《我不是藥神》裡邊的格列寧到底是什麼,它治不治中國電影的病
    這就是電影的特點,善於將一個平凡的真人真事,講得盪氣迴腸。程勇的原型人物,最後被免於起訴,更沒有五年的刑期。我總覺得,電影不應該止步於感動。掉幾滴眼淚,遠不是電影應該實現的真正價值。為感動而存在的電影,十分廉價,為思考而存在的電影,尤為可貴。《我不是藥神》基於電影內容本身而言,提出了一個悖論,供影迷思考:在藥品專利和治病救人面前,應該如何取捨。
  • 《我不是藥神》這樣的英語翻譯對還是錯?了解完後大家都默默掉淚
    這段時間要說最火的熱點,毫無疑問,就是電影《我不是藥神》,不管是朋友圈,還是各大主流媒體網站,基本都被這部揭露現實現象的電影所攻佔。然而就有小夥伴在後臺問說,為什麼這部電影的英語譯名這麼奇怪呢?不知道其他小夥伴有沒有留意到,這部電影的翻譯不像平常的電影的翻譯,而是做了更深層次的翻譯——意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