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這樣的英語翻譯對還是錯?了解完後大家都默默掉淚

2021-01-11 英語罐頭

這段時間要說最火的熱點,毫無疑問,就是電影《我不是藥神》,不管是朋友圈,還是各大主流媒體網站,基本都被這部揭露現實現象的電影所攻佔。

然而就有小夥伴在後臺問說,為什麼這部電影的英語譯名這麼奇怪呢?

不知道其他小夥伴有沒有留意到,這部電影的翻譯不像平常的電影的翻譯,而是做了更深層次的翻譯——意譯。

像電影《我不是潘金蓮》的英文譯名是」I Am Not Madame Bovary」,而《食神》的英文譯名則是」The God of Cookery」,所以按照這個套路來看,《我不是藥神》應該叫做」I Am Not God of Medicine」。

然而,翻譯人員並沒有做這樣生硬的直譯,而是為了讓名字更加有深意,更加能讓人看懂,採取了意譯的方法,翻譯為」Dying to Survive」(拼命生存)。

英語中,有一個詞組:be dying to do something

英語解釋:to be extremely eager to have or do something

意思就是說,非常渴望做某事,渴望得到什麼。

例如說,I'm dying to hear your news.(我非常渴望聽到你的消息。)

「拼命生存」,毫無疑問,這樣的翻譯是對電影內容最好的闡釋。

罐頭菌一直相信,好的電影是能講好出一個好的故事,但是優秀的電影不能僅僅局限於講故事,在講故事之餘,還要能傳達出歷史實況,或者現實的現狀,又或者是社會的難處。

而《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做到了。電影中,每個人都為了自己的生存而拼命,為了同病相憐的病友生存,而竭盡全力。每個人對生的渴望,對生的盼望,是那麼的熱切,然而,現實總是要人屈服,讓人難以接受。

無獨有偶,在今年的五月份,罐頭菌剛看完一本書《眾病之王:癌症傳》。現實中,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雖然白血病並不像一般癌症一樣會有腫瘤,然而,白血病確實是血癌的一種。到至今為止,大部分癌症除了化療,放療以及器官切除或者移植等一系列極端的治療手段之外,能像今天的感冒藥一樣吃下去就能治病的藥物仍沒有多少種。

然而,電影中的兩萬四一盒的格列寧算是其中一種。格列寧的藥物治療,由於可以針對腫瘤分子進行治療,所以相對於過往副作用極大的化療來說,效果極好。

由於化療的副作用極大,很多時候即使用上渾身解數,也難以存活過五年。所以對於白血病來說,化療很容易成為一種人才兩空的癌症治療方式。

然而只要規範使用格列寧控制病情,效果甚至比骨髓移植還要好,使原本存活率只有30%的化學治療升到飆升到現在90%存活率的藥物治療。

所以對於病人來說,這藥無疑是救命星,然而礙於價格高昂,只有兩條路可選,要麼,買高昂的正規藥,治好一個人可能需要一棟房子(或許還不夠),要麼等遙遙無期的骨髓移植(很有可能等個五六年都沒有結果,並在等待中死亡)。因此,對於既付不起正規藥價格,也不想在等待中死亡的病人,往往會選擇電影中所說的第三條路:購買仿製藥。

電影用藥作為引子,其實更加多闡明的,是對於病人為「生」而拼得死去火來的這個主題。

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裡面,生存是最基本的要求,當生存被滿足後,人才會去追求安全,被愛與尊重,實現自我這一類更加高層次的需求。但在電影中,病友們要滿足最低層的生存需求早已疲於奔命了。

「dying to survive」這個譯名,對於整部電影的主題來看,毫無疑問是最好的詮釋。

對於這部電影或者說這個翻譯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歡迎在下方評論區做留言!

感謝大家的閱讀,我是英語罐頭。

快樂英語學習,放眼全球資訊,歡迎關注英語罐頭。

相關焦點

  • 「我不是藥神」火了,但你知道它英文名的含義嗎?
    最近幾天小編的朋友圈,到處都曬著【我不是藥神】的影評,這部票房黑馬剛上線便收割了無數人的眼淚。電影裡面講了主人公,一位賣神油的生活走入絕境的男人,在生活的逼迫下,幫一位白血病朋友的帶藥的時候發現商機,偷偷做代購仿製藥賺了一筆錢後,害怕法律而馬上收了手。
  • 演完《我不是藥神》後,這位老奶奶又火了
    故事的最後也指出,蘇大可母親喝下的那杯安眠藥並非出自親兒子之手,而聽到母親說完那一席話後又親眼看著母親咽氣的蘇大可,卻無法原諒自己。蘇大可的母親因一場車禍而導致癱瘓,之後又被查出患有肝癌晚期。臥病在床十年,兒子一直盡心盡力地伺候著自己。但與此同時,他也逐漸失去了社交圈、工作、愛情、還有自己的生活。
  • 2021考研英語:單詞都背完了,但閱讀題還是錯很多怎麼辦?
    不知不覺時間過得飛快,現在已經快到6月底了,大家的考研英語都複習到哪個階段了呢?各位2021考研的同學們都開始做真題了嗎?作為考研複習備考戰線最長的英語複習,很多同學都非常迷茫,有些不知所措,我們到底該怎麼做才能提高英語成績呢?
  • 看完《我不是藥神》英文翻譯,才更加懂這部電影!你注意到了嗎?
    最近被《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刷屏了,口碑票房雙豐收,豆瓣上,超過10萬用戶給《我不是藥神》打了9.0分;截止7月8日晚,《我不是藥神》正式上映四天,加上點映成績1.63億,共計拿下13.57億元。《我不是藥神》根據一名白血病患者程勇(徐崢 飾)的真實故事改編。
  • 《我不是藥神2》上映之前,重溫值得二刷的首部《我不是藥神》
    據說,已經開機拍攝中的新電影《我不是藥神2》,不僅僅原班人馬回歸,還有這兩位老戲骨加盟。一個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演員:黃渤,另一個目前還不太清楚。網友們表示非常期待!但在《我不是藥神2》上映前,今天小編跟大家回顧一下《我不是藥神1》。
  • 不知道他們,等於白看《我不是藥神》
    客觀地說,《我不是藥神》的分數「虛高」了。排在它前面的國產電影是《霸王別姬》《大話西遊》《鬼子來了》《活著》這個級別的。排在它後面的有《陽光燦爛的日子》《甜蜜蜜》《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等等。為什麼觀眾願意多打分給《藥神》呢?
  • 《我不是藥神》:我不要當「藥神」,只想做個普通人!
    看了《我不是藥神》,一方面被程勇身上這種偉大的人格所折服,另一方面我又感到十分遺憾:他明明只想當個普通人,卻被逼成了神!如果能選擇,「我不要當個神,只想做個普通人」,恐怕才是程勇內心最真切的呼喚。這或許也是影片被命名為《我不是藥神》的原因。
  • 《我不是藥神》票房100億都不為過,成就遠超任何電影,實至名歸
    近幾年誕生了無數優秀的國產電影,而其中最讓觀眾們記憶深刻的,還是2018年那部評分最高的國產電影,擁有著高達9分的《我不是藥神》。而在這過程中,主角因為和病人們的生意而認識,當程勇走進這些患者的圈子了解之後,漸漸地把走私的目的,從賺錢變成了為了能夠讓這些病人,不眼睜睜的等死,而進一步降低了藥價,最後因為走私違法,而被判入獄的故事。其中人物情緒與想法的轉變,與國外著名救贖電影《辛德勒的名單》有異曲同工之妙。其間有許許多多的畫面都讓我們感同身受,很多人都讓我們記憶猶新。
  • busybody不是大忙人!90%的人都翻譯錯了!
    當我們看不懂一個單詞或者詞組的時候,下意識的就去把它拆成自己認識的幾部分再逐字翻譯。然而真實意思和我們翻譯的意思大相差很大,用錯的話很容易鬧笑話!所以今天我就給大家仔細列一列這些容易翻譯錯誤的單詞和詞組!
  • 《我不是藥神》沒有真正的壞人!賣假藥的張長林也有可敬的一面
    《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真的太火了,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沒有追著這部電影看呢?而看完這部電影,小編其實有一種感覺,那就是在這部電影中,並不存在真正的壞人,感覺是都沒有錯,但是往往就是這樣,他們湊在一起卻成了錯誤的事情,而最後的結果也讓我們如鯁在喉,說不出也吞不下。
  • 《我不是藥神》將在日本上映,日版海報藏玄機,主創名字被刪掉
    3月12日,電影《我不是藥神》發布日本版海報,確定將於5月1日起在日本上映。日本對中國的影視作品向來有搞笑翻譯的「前科」,比如《延禧攻略》被翻譯成《瓔珞,紫禁城燃燒的逆襲王妃》,《還珠格格》被翻譯成《還珠姬》等等,那麼這次《藥神》被翻譯成什麼了呢?
  • 因為一句我不喜歡險遭娛樂圈封殺,《我不是藥神》會讓他火嗎?
    在評價王傳君在《我不是藥神》中的演技之前,先請大家來看看他在上一部廣為人知的電視劇——《愛情公寓》中是什麼樣的一個高大帥氣的大暖男——關穀神奇然後我們再來看看在《我不是藥神》中王傳君的形象又是什麼樣的一個病怏怏、帶著些猥瑣氣息的
  • 我不是藥神,從人物、情節來看,諷刺手法引出生存訴求的主題
    文/洛小寒果說18年哪部國產電影最值得觀看,《我不是藥神》絕對是首屈一指。影片豆瓣評分9.0,愛奇藝評分9.1。就是這樣的一個忠誠的信徒,天天念經祈禱,他自己卻是一個血癌患者,卻得不到救贖,這是多麼諷刺的一件事。程勇找到他讓他做翻譯,他嘴上說著犯法的事不做,卻又答應了程勇。劉牧師的信仰告訴自己可以治療疾病痛苦,他卻身患血癌得不到救治;違法的事不做卻替走私的程勇當了翻譯。這不正是自相矛盾麼?但是為了活著他又不得不這樣做。
  • 每個人都是一種動物!揭秘《我不是藥神》美術幕後!(設計稿分享)
    美術指導李淼老師將於8月12日晚(19:30-21:30)在「中國電影美術人社群」直播開講,通過作品《唐人街探案》系列電影和《我不是藥神》等,與大家分享關於空間的創作經驗。 點擊閱讀原文,或識別海報二維碼加入中國電影美術人社群看直播。
  • 「你不是我的菜」英語該怎麼翻譯?應該翻譯成vegetable?
    ( ̄△ ̄)每天晚上一篇英語知識普及英語罐頭本文是我的第136篇英語知識文章今天罐頭菌閒來無事看都某個微信群裡面有這個表情:突然就想,咦,會不會有人不知道我們日常中經常說的」你不是我的菜「怎麼翻譯呢?畢竟外國人不會真的說」菜「,所以怎麼地道翻譯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一.你不是我的菜You are not my cup of tea. 你不是我的菜。相信很多人其實都懂得這個短語,not sb's cup of tea,其實這就是英語裡面」不是我的菜「的地道翻譯,在粵語裡面,也有說」不是我杯菜「這樣的說法,其實都是同樣的意思。
  • 孩子把「UK」翻譯成了「有K」,英語老師:這是誰的錯?
    ,各出奇招,其中以這位杭州媽媽的方法最為奇葩,當老師看完孩子的考卷之後,直誇孩子是個「人才」。暑期開學之後,小學四年級的英語老師王老師給學生們進行了一次摸底考試,可是當批改考卷時,王老師看到童童的卷子,有點哭笑不得,原來,卷子中要求「寫出英語單詞對應的漢語意思,」而童童的卷子上竟然寫得是單詞的發音,而且還是「漢語發音」,比如「UK」,童童寫成了「有K」,「she」寫成了「射」,「teacher」竟然寫成了「踢車兒」,面對這樣的卷子,王老師當即喊來了童童,在一番耐心的詢問下,童童才說出
  • 我不是藥神,我也不是酒神
    講到這,可能有些對葡萄酒有一定了解的看官們會問道:「拉菲酒莊的副牌不是拉菲傳奇嗎?」但大家都知道葡萄酒是個好東西,都想喝點真正的好酒,都想提高一下自己的生活品質,那怎麼辦? 但我們試著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一下這件事。他們每天也不知道自己要喝什麼牌子的酒。假如他們試過了很多沒名字的牌子,卻找不到好喝的酒,大牌正品又買不起,如果有一天,試到一款叫得上名字的大牌套標酒,品質又真的很不錯。他們心裡是怎樣一種感受?
  • 原來《我不是藥神》的「黃毛」生活裡長那麼帥,韓國歐巴的既視感
    由徐崢主演的劇情片電影《我不是藥神》,被觀眾稱為良心之作,影片有笑有淚,還有思考,擊中的是社會熱點話題,演員演技也個個在線,王傳君、譚卓、章宇、楊新鳴、王佳佳等演員所扮演的小人物,充滿了閃光點,最終影片取得了30.7億的超高票房,還獲得了很多獎項,實屬近年來難得的上乘佳作之一。
  • 電影《我不是藥神》:賣印度神油的大叔,如何成為「藥神」
    「藥神」並不常見 但是有時候是常見的 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是自己的「藥神」電影《我不是藥神》已經過去了將近兩年,但是不得不說,它在我的腦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單單從口碑來看,我相信大家的感受是一樣的。作為一個男人,人到中年,最怕的是什麼?
  • 《我不是藥神》通過對白建構出的社會和人物
    自《我不是藥神》這部影片上映以來,觸動了無數在熒幕前觀影的觀眾。我想這是因為影片深刻地揭露了社會的一角,塑造了一個平凡卻又令人肅然起敬的「藥神」。而影片中的對白正是展現這個社會的一角和掙扎著的人們的載體,接下來我將一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