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是中國作家路遙創作的一部百萬字的小說,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
該書以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間為背景,通過複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衝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作家路遙的著作《平凡的世界》在1986年12月首次出版,到今年已經有34年了。
我記得一個作家說過一句話:好作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平凡的世界》原著中6句經典名言,雖然很短,但是句句說透人生
1、 「不管怎樣,千萬不能放棄讀書!我生怕我過幾年再見到你的時候,你已經完全變成另外一個人。滿嘴說的都是吃;肩膀上搭著個褡褳,在石圪節街上瞅著買個便宜豬娃。」
人的一生中都有實現自我的機會,但是並不會經常出現。在那個年代,讀書是普通人改變命運實現夢想的唯一機會。
但是,哪怕是過了34年,讀書依然是改變一個普通人命運的捷徑,沒有之一。
2、「小時候,我們常常把「親戚」看得多麼美好和重要。一旦長大成人,開始獨立生活,我們便很快知道,親戚關係常常是庸俗的;互相設法沾光,沾不上光就翻白眼;甚至你生活中最大的困難也常常是親戚們造成的;生活同樣會告訴你,親戚往往不如朋友對你真誠。」
很多人都覺得自己跟親戚的關係肯定要勝過普通人,但是如果這裡邊夾雜著利益關係,可能就不一樣了。
尤其是在你落魄的時候,他們未必會向你伸出援助之手,甚至還會看不起你;但是,當你飛黃騰達的時候,你的親戚又會向你靠近,試圖沾你的光,甚至會對外界炫耀你們的關係。如果達不到目的,就會說你忘恩負義。
3、 「當然,普通並不等於庸俗。他也許一輩子就是個普通人,但他要做一個不平庸的人。在許許多多平平常常的事情中,應該表現出不平常的看法和做法來。」
這個世界上還是普通人多一些,但是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要走的路,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有的人碌碌無為,普普通通的過完了一生,而有的人卻不滿足於現狀、奮發圖強去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平凡的世界》中給出的答案是:人與人的區別,就是看你選擇做一個什麼樣的人,普通與平庸從來不是劃等號,不平庸的人在平凡的生活中也能找到活著的價值與意義。
4、 「多少美好的東西消失和毀滅了,世界還像什麼事也沒有發生。是的,生活在繼續著。可是生活中的每一個人卻在不斷地失去自己最珍貴的東西。生活永遠是美好的;人的痛苦卻時時在發生。」
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失去的過程,有些東西對我們而言太過珍貴,但是對於這個世界來說無足輕重。
有些人在失去之後才懂得珍惜,也是在失去中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好,從中感悟到了從來沒有過的人生真諦。
5、 「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如果你不給自己煩惱,別人也永遠不可能給你煩惱。因為你自己的內心,你放不下。 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別人。」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告訴我們,不要活在別人的世界裡,不要被別人的評價左右,要活出真實的自己,變成自己希望的樣子。
不要為了取悅別人而委曲求全,時間久了可能會迷失自己。
所以我們要好好愛自己,做最真實的自己。
6、 「也許人生僅有那麼一兩個輝煌的瞬間——甚至一生都可能在平淡無奇中度過……不過,細想過來,每個人的生活同樣也是一個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得要為他那個世界的存在而戰鬥。這個意義上說,在這些平凡的世界裡,也沒有一天是平靜的。因此,大多數普通人不會象飄飄欲仙的老莊,時常把自己看作是一粒塵埃——儘管地球在浩渺的宇宙中也只不過是一粒塵埃罷了。」
其實,每個人的生活都是平凡而簡單的,沒有誰每天都是轟轟烈烈的過日子。但是,在平凡的生活中,照樣要心懷夢想、心有希望,而且要去奮鬥與努力,這才是活著的最大價值。
人生只有一次,從來沒有回頭的機會,過去就是過去了,不管是平凡還是努力,為什麼不讓自己的生命去發光發熱呢?
《平凡的世界》這本書路遙就寫的那些底層普通人的生活,他說:「只要奮鬥,生活就有意義!」
路遙完成了他的使命,代價卻是自己的生命,這部書,你怎能不讀?
《平凡的世界》,它會告訴你,生命需要我們自己去賦予它價值和意義!
它被清華列為新生必讀 ,甚至還被江蘇、浙江、北京等多地高考列為必考知識點 ,也是教育部中小學生閱讀指導書目,老少皆宜。
《平凡的世界》以傳統的價值觀念及現實主義的創造手法為主,注重故事的連貫性,注重完整人物形象的塑造,同時又不放過情節上的浪漫主義因素,是一部通俗易懂的小說。
小說的語言樸實厚重,滲透著作家強烈的感情色彩。在流暢的故事敘述中,經常會出現有關生活意義和價值的點睛之筆出現。
這套《平凡的世界》原價108元,現在只要79元,已經月銷量3000多本了。也就一頓火鍋的錢,卻能買來改變了潘石屹的同款書籍,並且是全三冊,1251頁完整版的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