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1977年出生於河北省晉州市,現居北京。別署二石精舍、鶴廬。畢業於河北正定師範學校美術專業、河北師範大學美術系,進修於天津美術學院,結業於清華大學首屆霍春陽傳統繪畫研究室。國畫主攻花鳥、人物,書法擅長篆隸。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霍春陽先生入室弟子兼助教、河北省中國畫研究會理事、中國畫學會河北分會理事、河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北美術學院客座教授。
庚子大吉全國美展獲獎作品
《畫鷹》/杜甫素練風霜起,蒼鷹畫作殊。聳身思狡兔,側目似愁胡。絛鏇光堪摘,軒楹勢可呼。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
《風骨》
2016年作
124cm*248cm
《風骨》局部
《獨坐敬亭山》/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幽篁清韻》
《幽篁清韻》局部
《題踏歌圖》/宋·馬遠宿雨清畿甸,朝陽麗帝城。豐年人樂業,隴上踏歌行。
《天籟之音》
《天籟之音》局部
《春曉》/宋·陸遊強尋殘夢苦難成,推枕搘藤繞舍行。新漲生波漁艇活,晨曦送暖客衣輕。煙迷芳草蒼茫色,鵲佔高枝嚄唶聲。老病自憐猶嗜學,誦書家塾羨諸生。
《晨曦逸韻》
《晨曦逸韻》局部
中國美術館展出全國美展獲獎作品《晨曦逸韻》
《秋詞》/ 劉禹錫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瑞鶴圖》
2017年作
《瑞鶴圖》局部
《秋興八首》其五/杜甫蓬萊宮闕對南山,承露金莖霄漢間。西望瑤池降王母,東來紫氣滿函關。雲移雉尾開宮扇,日繞龍鱗識聖顏。一臥滄江驚歲晚,幾回青瑣點朝班。
《閒庭香泛紫雲深》
《閒庭香泛紫雲深》局部
《惠崇春江晚景 》/蘇軾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簍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碧池清影》
2018年作
《碧池清影》篆書
《碧池清影》局部
《詠松》/陳毅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松嵐寒煙》
233cm*155cm
《松嵐寒煙》局部
《松嵐寒煙》原作
李亞先生與恩師著名花鳥畫家霍春陽先生
李亞筆墨,入古而能出今,因物造形,具體而微,多向宋元討生活,事欲工而畫欲精。一石一水,五日十日;思構縝密而落墨矜慎,故展畫而觀,雖有時氣,而猶見古人。
嘗見其寫生線描小稿,筆不厭精,墨不厭繁,正如白石翁下功夫處。然其畫間氣息,淡然而幽遠,所謂『奇肆不能過也』,正其文秀處。
在中國畫的範圍內,花鳥畫獨樹一幟。宋元明清各代大師輩出,明清兩代文人畫大發展,寫意花鳥畫幾乎在畫壇上佔了主導地位,其技法之完備,藝術思想之升華,影響之久遠,對整個中國面的發展都起著推動的作用。
縱觀近百年中國畫壇,寫意花鳥畫大師眾多,山水人物畫在技法上無不受到花鳥畫技法的影響,由此可見花鳥畫在中國畫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地位是無可爭辯的。
近年來,對於傳統花鳥畫如何創造出新的形式,如何加強它的視覺效果,同時又不失去它的審美內蘊,如何使之在形式上更取向於現代人的生活環境,從而更加具有時代氣息和現代感,是我在思考研究和創作實踐中的一個課題。
通觀歷史,任何一種藝術形式的演變,都不完全是個人的行為,而是一個時代的取向,是社會人群審美觀念的演進.一百多年來,在中西文化和繪畫觀念的衝撞中,不少先輩提出了各式各樣的理論,在實踐的過程中,成功和失敗的例子都有。作為中國畫,如何堅持並發揚民族藝術的優長,又不失去時代審美的取向,這依然是擺在當今畫家面前的一大課題。
古人論畫要求"筆筆見力",這種力在運筆的過程中體現在臂力、肘力、腕力、指力的運用。首先要求氣沉丹田,再運氣到臂、肘、腕、指而達於筆端,所畫之點線要求筋、肉、骨、氣俱現,所謂筆絕而不斷謂之"筋",起伏成實謂之"肉",生死剛正謂之"骨",跡化不敗謂之"氣"。一個畫家要在自己的畫作中達到以上各項要求,不下一番苦功夫是很難做到的。#藝惠藏#
畫壇巨匠範曾作品欣賞——你會識別行畫作品麼?
畫家梁健戲曲人物畫逼真傳神、氣韻生動、形神兼備、古雅秀潤
中美協會員田志剛老師小八尺原創作品《參天松柏萬古長青》
潘文良的書法取法乎上、古今兼容,筆酣墨飽、春蚓秋蛇、筆精墨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