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筆墨精微,構圖精巧,入古而能出今,因物造形,具體而微

2020-12-21 藝惠藏

李亞,1977年出生於河北省晉州市,現居北京。別署二石精舍、鶴廬。畢業於河北正定師範學校美術專業、河北師範大學美術系,進修於天津美術學院,結業於清華大學首屆霍春陽傳統繪畫研究室。國畫主攻花鳥、人物,書法擅長篆隸。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霍春陽先生入室弟子兼助教、河北省中國畫研究會理事、中國畫學會河北分會理事、河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北美術學院客座教授。

庚子大吉全國美展獲獎作品

《畫鷹》/杜甫素練風霜起,蒼鷹畫作殊。聳身思狡兔,側目似愁胡。絛鏇光堪摘,軒楹勢可呼。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

《風骨》

2016年作

124cm*248cm

《風骨》局部

《獨坐敬亭山》/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幽篁清韻》

《幽篁清韻》局部

《題踏歌圖》/宋·馬遠宿雨清畿甸,朝陽麗帝城。豐年人樂業,隴上踏歌行。

《天籟之音》

《天籟之音》局部

《春曉》/宋·陸遊強尋殘夢苦難成,推枕搘藤繞舍行。新漲生波漁艇活,晨曦送暖客衣輕。煙迷芳草蒼茫色,鵲佔高枝嚄唶聲。老病自憐猶嗜學,誦書家塾羨諸生。

《晨曦逸韻》

《晨曦逸韻》局部

中國美術館展出全國美展獲獎作品《晨曦逸韻》

《秋詞》/ 劉禹錫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瑞鶴圖》

2017年作

《瑞鶴圖》局部

《秋興八首》其五/杜甫蓬萊宮闕對南山,承露金莖霄漢間。西望瑤池降王母,東來紫氣滿函關。雲移雉尾開宮扇,日繞龍鱗識聖顏。一臥滄江驚歲晚,幾回青瑣點朝班。

《閒庭香泛紫雲深》

《閒庭香泛紫雲深》局部

《惠崇春江晚景 》/蘇軾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簍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碧池清影》

2018年作

《碧池清影》篆書

《碧池清影》局部

《詠松》/陳毅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松嵐寒煙》

233cm*155cm

《松嵐寒煙》局部

《松嵐寒煙》原作

李亞先生與恩師著名花鳥畫家霍春陽先生

李亞筆墨,入古而能出今,因物造形,具體而微,多向宋元討生活,事欲工而畫欲精。一石一水,五日十日;思構縝密而落墨矜慎,故展畫而觀,雖有時氣,而猶見古人。

嘗見其寫生線描小稿,筆不厭精,墨不厭繁,正如白石翁下功夫處。然其畫間氣息,淡然而幽遠,所謂『奇肆不能過也』,正其文秀處。

在中國畫的範圍內,花鳥畫獨樹一幟。宋元明清各代大師輩出,明清兩代文人畫大發展,寫意花鳥畫幾乎在畫壇上佔了主導地位,其技法之完備,藝術思想之升華,影響之久遠,對整個中國面的發展都起著推動的作用。

縱觀近百年中國畫壇,寫意花鳥畫大師眾多,山水人物畫在技法上無不受到花鳥畫技法的影響,由此可見花鳥畫在中國畫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地位是無可爭辯的。

近年來,對於傳統花鳥畫如何創造出新的形式,如何加強它的視覺效果,同時又不失去它的審美內蘊,如何使之在形式上更取向於現代人的生活環境,從而更加具有時代氣息和現代感,是我在思考研究和創作實踐中的一個課題。

通觀歷史,任何一種藝術形式的演變,都不完全是個人的行為,而是一個時代的取向,是社會人群審美觀念的演進.一百多年來,在中西文化和繪畫觀念的衝撞中,不少先輩提出了各式各樣的理論,在實踐的過程中,成功和失敗的例子都有。作為中國畫,如何堅持並發揚民族藝術的優長,又不失去時代審美的取向,這依然是擺在當今畫家面前的一大課題。

古人論畫要求"筆筆見力",這種力在運筆的過程中體現在臂力、肘力、腕力、指力的運用。首先要求氣沉丹田,再運氣到臂、肘、腕、指而達於筆端,所畫之點線要求筋、肉、骨、氣俱現,所謂筆絕而不斷謂之"筋",起伏成實謂之"肉",生死剛正謂之"骨",跡化不敗謂之"氣"。一個畫家要在自己的畫作中達到以上各項要求,不下一番苦功夫是很難做到的。#藝惠藏#

畫壇巨匠範曾作品欣賞——你會識別行畫作品麼?

畫家梁健戲曲人物畫逼真傳神、氣韻生動、形神兼備、古雅秀潤

中美協會員田志剛老師小八尺原創作品《參天松柏萬古長青》

潘文良的書法取法乎上、古今兼容,筆酣墨飽、春蚓秋蛇、筆精墨妙

相關焦點

  • 「藝惠藏」李亞師出名門辛勤耕耘,入古而能出今,作品大美不言
    在多年的藝術實踐中,在創作上繼承了宋元花鳥畫的優秀傳統,結合個人感受與新的技法,把寫意和工筆相結合,作品生動活潑,構圖精巧,筆墨精微力求於平凡中顯新奇,追求藝術的巧妙、精湛、清新、意趣,尋求以形寫神的效果。
  • 李鐸評:丁嘉耕的書法捃碑納帖,取博用宏,出唐入晉,絢麗多姿
    出唐入晉,絢麗多姿。中國書協副主席、北京市書協主席林岫評:「取法臻乎上,馳毫雅且新」。雅昌拍賣查詢拍賣紀錄中國的漢字是呈四方形的,繁體字筆畫要多些,寫起來端莊嚴謹,結構勻稱。簡化字,特別是筆畫少的字,很難寫勻稱。不過,在長篇的書法文章中,由於講究整體效果,簡化字有時也可以寫好,不必寫繁體字,也能體現書法之美,這就要看作者的書寫愛好了。
  • 王林強畫猴︱借古開今——當代中國畫60家筆墨研究觀摩展
    時至今日,當代畫家用作品交出了不同的答卷,當代畫壇呈現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但無論如何有一點毋庸置疑,筆墨作為中國畫的獨有的表現形式,任何脫離了筆墨體系的作品無法稱為中國畫。中國畫中的筆墨有相對穩定的法則和規範,這些法則和規範的建立有助於畫家進入這個有無比探索空間的藝術世界。
  • 鈕博︱借古開今——當代中國畫60家筆墨研究觀摩展
    時至今日,當代畫家用作品交出了不同的答卷,當代畫壇呈現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但無論如何有一點毋庸置疑,筆墨作為中國畫的獨有的表現形式,任何脫離了筆墨體系的作品無法稱為中國畫。中國畫中的筆墨有相對穩定的法則和規範,這些法則和規範的建立有助於畫家進入這個有無比探索空間的藝術世界。
  • 氣象與精微|2019最具人氣藝術家——梁時民
    經過數千年的發展,中國花鳥畫積累了豐富的創作經驗形成了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獨特傳統,四川省美術家協會主席梁時民,他以中國花鳥畫為主攻方向,始終重視臨摹傳統經典範本、重視筆墨、重視中國的寫意精神,在借古開今的實踐過程中領會傳統藝術文化的博大精深,他的花鳥畫表現題材寬廣、表現手法多樣、畫風不拘一格,有工筆也有寫意,有大寫意也有小寫意,有墨花墨鳥也有彩墨輝映,有大景花鳥也有折枝小品,有傳統意蘊也有現代手法
  • 筆墨雄厚 意境迷離:畫家曹鑫山水作品賞析
    造化者,天地為大,入我胸者鑄我跡,坐看白雲起,心逐團絮輕;池靜明月甜,波柔心境空,心隨物化,天人合一者也。故筆墨者,氣象高古絕疏狂;心思縝密免瑣屑;趣味衝淡不偏枯;操守嚴明遠激烈。寓靜於動,得幽泉喧石之異趣,雲定水中,見鳶飛魚躍之殊象;風狂雨驟處有波恬浪靜之風光,化齊之妙,心物融化者也,反之,墨燥筆喧,心神混淆故耳。
  • 「藝惠藏」李亞的花鳥畫作品多以清淡模式呈現,充滿著一種淡泊雅
    需要強調的是,李亞的作品多以清淡模式呈現,充滿著一種淡泊雅逸,有的卻以疏朗的空間、簡括的筆墨勾繪出一片幽淡的意境,具有民族情韻也具有現代風格。他創造出的畫境與傳統的花鳥畫不太相同,這正是他獨樹一幟,獨闢蹊徑,獨家面貌的可貴之處。他的畫中所傳導出的現代人的胸臆和意趣,是我們為什麼喜歡他的繪畫之所在。李亞滿懷信心和帶著難以抑制的激情在澆灌自己的藝術之花。
  • 虞山畫派創始人王翬,融合南北畫法,用筆墨建構「世外桃源」
    直到他從收藏家處看到王維、李思訓等所謂南宗與北宗的數十百種繪畫作品,方領悟到畫理之精微,畫學之博大,遠非一門一派所能包容。既然各門各派都有可取之處,又何必局限於一派呢?作為清初四王之一,王翬的這一思想明顯比王時敏、王鑑要開闊得多,眼界開闊便可接納一切好的東西。在這一思想的引導下,王翬做出了與其他幾人完全不同的成績。
  • 【談古說今】活色生靈紅珊瑚
    這其實是反映出清代帝王乃至古人對於紅珊瑚的偏愛。談古說今】袖中東海石有境【談古說今】乾隆賞石今安在【談古說今】故宮文物看山子【談古說今】海派名家多愛石【談古說今】崑山名石號「玄雲」【談古說今】環秀山莊觀假山【談古說今】玉峰山上訪昆石【談古說今】雍正文物觀大展【談古說今】可園風光居廉石
  • 「鼠」你美,「鼠」您多福——藝術家李亞篆書楹聯庚子賀歲
    庚子賀歲李亞書楹聯送新年福利留言點讚超60者,獲贈李亞先生新年對聯一幅!留言點讚超30者,獲贈李亞先生新年福字一幅!,青年才俊:作品格調很高,技法全面、筆墨精到,簡靜、清雅,高古中蘊含著簡淡衝和、虛靜空靈之美。
  • 美術構圖學第二章 繪畫構圖的要素
    小畫幅畫面容量小,也可以表現豐富闊大的內容,給人以小巧精緻、緊湊、縝密的形式感覺;容易表現得充實,但是宏大場面眾多人物的構圖不易刻劃深入精微。 二、畫框形狀(畫界) 畫框即畫界,常用的是四邊形畫框。作畫時必須要考慮對其的選擇利用,充分地利用質地性能和質地紋理所形成的畫面的特殊肌理形式,進行構圖和表現對象,使之成為構圖的有機因素和表現內容的一部分。 例如,中國傳統寫意畫利用宣紙的吸水性能,構圖中考慮到筆墨的乾濕濃淡皺擦點染在白紙的襯託下方能顯示出其構成的形式美感,所以,一般不採用墨、色鋪滿全部紙面的構圖,而留有大面積空白。
  • 晚清趙之謙以「拙逸」為書畫風格,色彩濃烈構圖大膽,影響深遠
    曾說:「畫家拙與野逸不同,拙乃筆墨盡境」,「學南田畫難得其拙逸,徒事秀媚,便失宗旨」。趙之謙的畫豔麗中有「拙逸」之氣。客居溫州時,他見到海產中的虎蟹、艦鯊等稀見之物,便寫生。趙之謙構圖往往能跳出前人的束縛,險中求穩,大開大合,他的畫,有時以大面積重墨置於畫幅上部造成頭重腳輕的險象,而後以線條、題字、印章「破險」,平衡畫面。趙之謙的畫以花木為主,擅長發揮他的筆墨表現力。偶然作人物、山水,但是每出皆不同凡響。
  • 十數次在書法大展獲獎入展,他的草書很張揚
    這種精體現在用筆結字、用墨、章法諸方面,表現為用筆之精到,結字之精巧,用墨之精微,布局之精妙。這種精顯然來源於數十年臨摹與創作深厚之功力,源於其對書法藝術本質與意蘊之玩味、體驗與感悟。李由正是通過精妙之技法向人展示其對草書精神理解與表達。從而達到由技而道,技道兩進之藝術境界。
  • 周寶全山水畫氣勢磅礴筆筆有古風,師古而不泥古,創新而不失傳統
    法師古人,亦隨時代,在筆墨的傳承與創建中,能做到不失規矩,又能自立面目,絕對是大家風範,一目了然!以李可染為代表的借鑑西方繪畫的寫生方式;以陸儼少為代表的借古開今的寫生方式等。這些不同的寫生方式直接影響了山水畫在當今社會語境中的新思路,從而出現了百花齊放的局面。
  • 國畫構圖秘訣
    國畫構圖秘訣畫面布設,猶如老秤。物大砣小,變中求平。平中有變,濃淡重輕。稀密得當,切忌平行。
  • 中國畫構圖:以小觀大,以近及遠,在對象中積聚宇宙無邊的信念!
    這裡所說的「先有」「後天」並非說在時間上「一畫」為先,字畫為後,乃是說字畫筆墨以「一畫」為根本,筆墨技法是對一畫的權變。這和《一畫章》的「人能以一畫具體而微」的說法是一致的。在《石濤畫語錄》中,「一畫」共使用29次(包括《一畫章》標題之「一畫」)。其中,26處的意義都是指不二之法的「一畫」,只有3處別有所指,意為筆畫之「一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