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雲網4月3日報導 (編譯:流雲)
獵雲網註:俗話說,小賭怡情,大賭傷身。撲克牌,真不是什麼稀罕物,約上個把人來一場,人生一大妙事,但有誰能有開天價,玩一手風險投資「撲克牌」?教你兩招。一,看準市場行情及時安全退出;二,謹防科技泡沫,儘量軟著陸。
隨著超級獨角獸俱樂部成員的融資上限額不斷提高(比如社交媒體網站Pinterest新近獲得的110億美元估值),越來越多的金融分析師開始深入研究那些看似高得離譜的數字,想知道這是否意味著又一輪科技泡沫。比爾·柯爾利(Uber的投資人兼知名風投公司Benchmark的普通合伙人)不久前在美國奧斯汀市舉辦的「西南偏南大會」上宣稱,那些創業圈中的一些「獨角獸」(比喻那些估值在10億美元的初創公司)可能會面臨死亡的絕境。
另一位幕後天使投資人(莎拉·福萊爾和埃裡克·紐莫的忠實夥伴)在彭博資訊上發表聲明,覺得那些高估值全是失真數據在作怪,準確說很大一部分是交易後期日益完善的下行保護條約推波助瀾的結果。因為保護措施越周到,公司的市值通常會越高,(畢竟投資人的後顧之憂少了),但是當它企圖上市時,情況可能會出現180度逆轉。
早先我認為一些初創公司的前期高額估值在邏輯上是合理的,其中最為顯著的便是Slack,在其產品發布幾個月後就斬獲一輪10億美元的估值。準確來講,後期的數額才更具有挑戰性(也更關鍵),因為那時候加速融資並沒有太多意義,而且原先投進的幾百萬資本以滾雪球般,上升到數億美元。
顯而易見,風投們在玩一場公開的高賭注撲克牌遊戲,而最終結果只有兩個極端,不是一夜暴富,就是自此陷入深淵。而他們賭的就是科技市場的泡沫還有幾年才會被戳破(繼而超高的估值不會慢慢蒸發掉)。但是漸漸地他們會意識到自己投資中存在的系統風險,並且盡力去保值,那麼剩下的就是時間的問題了,它會最終揭曉風投們抓到的是否是好牌。
併購黃金期,退出市場安全有保障
目前我們所看到的超級「獨角獸」估值確實表明這是牛市行情,初創公司的退出環境更是實打實的狀況良好。首先看一些數據,了解一下美國幾家頂尖科技公司的估值。市值顯示,蘋果、微軟和谷歌榜上有名,並在前10名中分別位列榜首、第三和第五。可能有高額併購預算的另外24家公司(包括思科和Oracle)以及大量新上市的科技公司也正蓄勢待發,打算進入快速發展期。
可能最重要的是,美國納斯達克的科技權重股指自上次網際網路泡沫之後,首次達到前所未見的高度即突破5000點,而這意味著那些公司可以在估值範圍內更靈活地兼併其他企業。
這使得去年的大規模併購案一樁接著一樁,並且延續至今。有數據表明,相比於2013年,2014年發生的併購交易數量上升了大約50%,而且很多都是幾十億的大筆交易,就比如Facebook以190億美元的高價全權收購IM應用全球老大WhatsApp。
再講一個例子,國外最大最熱門的遊戲視頻直播網站之一的Twitch也以10億美元的身價賣給亞馬遜。實際上,在2012年末這家公司還進行了B輪融資,而僅僅2年的時光,它就已經能夠跟那幾個科技巨頭相提並論,自然退場費也更高昂了。
或許現在那些數十億美元的市場退出交易額才是關注的焦點,可是不可否認相比於「小打小鬧」,它們的交易質量更為可觀。看看Sunrise這家公司,它最近被微軟以超過1億美元的價位收購。要知道,這家公司2012年才成立,而且義無返顧地踏進了這樣一個被認為市場退出困難的行業(看重個人生產率)。而微軟本可以自己研發這款應用,但既然有捷徑,何樂而不為呢?一張支票再簡單不過了。
事實上,這種程度的併購活動只會愈演愈烈,因為像阿里巴巴、Line和三星這類實力雄厚的亞洲科技公司也很可能乘勢而上,在全球(重點是在美國)擴大自身影響力。
數據顯示,隨著越來越多的有錢人跟風投資表現出色的初創公司,退出一項投資的風險早已急劇下降,尤其是相比於5年前。而風險變少意味著估值會節節攀升。
與此同時,那些退出交易額也會影響風投投資的各個階段。當然它們對傳統後期投資人的影響更為直接,因為後者對這些比較敏感(希望一出現問題就能及時撤回投資)。但這並不代表前期投資人絲毫不在意它。
與其說風投們關心那些最終成交價,不如說他們更在意自己的投資組合公司是否會進入下一輪融資,因為全程參與的他們會隱約預感到下一輪的估值情況。而由傳統後期投資人提供的高估值會直接影響後來人的判斷,促使他們作出更高的估值,然後一直左右前期投資人的種子資金的投入情況。
也正因為估值情況良好,推崇「獨角獸」的撲克牌玩家樂意付出同等的賭注。
「硬著陸」事件會重演嗎?
當然,在地理政治和經濟周期等其他因素的推動下,這種良好的市場退出環境可能會突然出現急轉直下的變動。遺憾的是,由於創業普通股缺乏流動性,傳統的後期投資人在改變市場環境這一方面舉步維艱。
眾所周知,公共投資的彈性較大,每個投資人都可任意買一股或者幾百萬股。而隨著市場環境的變遷,這也同樣適用於上市公司。設想一下,一場颱風突襲了泰國,它會影響蘋果最新發布的智能手錶的銷量嗎?對的,那就賣股票。可以預料只要你的想法比市場中的其他人更具前瞻性,即使投資計劃並不盡善盡美,賺錢也決不是問題。
然而非上市公司投資恰恰與之相反。假如有這樣一家公司進行融資時,你也有機會可以摻一腳。沒抓住的話,錯過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了。反之一旦參與進去,不管後續變化如何,股份買賣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簡言之,與公開市場的持續融資相比,私募股權更像是孤注一擲,投資風險也大大提高。倘若這周四一項投資的前景還比較樂觀,但是世事難料,下周一可能就會出現暴跌。可對此,你卻無計可施。
還有一點要講明,傳統的後期投資人不是風投。準確說,他們往往是那些由於高股價而未能在股市上找到巨大商機的公開市場投資人,現在「投機取巧」地把目光投向那些有幾分保障的擬上市公司,試圖在早期對它們進行投資。這樣下行保護措施無疑是他們的救命稻草,因為其最初目標就不是百分百回報。在他們看來,不考慮資本減值的風險,20%的回報率還是很有可能的。
而這也正是需要下賭注的地方。只要科技業保持高速發展的勢頭,那上述投資必然會對公之於眾的估值有一定的影響。但一旦情況有變,所有投資人可能都會愁白了頭,因為他們的資本完全沒有施展的空間。同樣,對於2000萬美元的前期融資而言,它或許沒那麼重要,然而如果是一項4億美元的後期投資,行業情況絕對是基本依據之一。
不過顯然,大多數投資者仍然看好目前的市場狀況,認為科技泡沫言之過早。更何況每家投資企業都有能力整合退出,只不過現在場子鋪得太大了。即使有獨角獸撲克玩家的參與,這個場子也可能會在一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無可避免,投資公司要頂著壓力上,只希望老天保佑,他們能抓一手好牌。
Source:TC
想了解更多創業創新知識,快添加獵雲網微信公眾帳號:ilie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