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BBC歷時56年記錄14個孩子:面對現實吧,你的孩子終將平凡

2020-12-12 萌主媽咪育兒經

「文/萌主媽咪育兒經(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我用盡了全力,過著平凡的一生」——毛姆《月亮與六便士》

在英國BBC有一檔大型紀律片節目《人生七年》,這檔節目耗時長達56年只記錄了14個孩子,卻引起了世人的轟動,節目播出後連美國、法國、日本也相繼模仿。

節目中的14位主角生活背景、家庭貧富、教育水平都存在差異,他們有一個共同的事情,就是從7歲那年開始接受採訪,從那以後每隔7年會再次接受採訪,而導演的問題只有一個「你的夢想是什麼」?

7歲時他們的回答是水手、棒球運動員、大明星......14歲、21歲、28歲、35歲、42歲、56歲、63歲,每一個7年他們的生活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到最後一年63歲時已經退休養老。

導演再次登門拜訪這些老人家時,問了一個問題「你7歲時的夢想實現了嗎」?

答案是否定的,14位孩子沒有一位活成了自己7歲時想成為的模樣。

導演又問「那你後悔嗎」?

14位受訪者的回答卻是清一色的「不後悔,我對自己平凡的一生很滿足」!

孩子終將平凡,是父母必須面對的現實!

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有這樣一句臺詞:

誰小時候還不是懷揣夢想,覺得自己的一生金燦燦的?殘酷的是大多數人都不知道,迎接自己一生的終將是平凡。

小時候夢想很偉大,長大了才知道現實很扎心。

英國BBC歷時56年追蹤14個孩子告誡我們,不論童年、少年、中年有多麼偉大的夢想,90%都會成為拿工資的普通人,9%的人事業小成、只有1%的人能夠拔尖,絕大部分人的未來都會走向平凡。

正如父母對待孩子,每位父母都覺得自己的孩子將來是國家棟梁、開公司、出人頭地、載入史冊。

在孩子童年的時候學習繪畫,「我家孩子將來肯定是梵谷一樣的大畫家」;當孩子學習跳舞時,「我家孩子將來是頂尖的舞蹈家」;當孩子考試成績不錯時,「我家孩子肯定是天生的科學家」......孩子長大後卻都成為了普通人。

你那麼平凡,憑什麼孩子非得完美?

作家吳念真的兒子數學成績很差,妻子經常因此吼叫孩子。

吳念真問妻子「你以前讀書的時候,數學成績怎麼樣啊」?

妻子回答「不好」!

吳念真說「我也是,大學聯考才考了10分」!

後來,夫妻兩人想通了,自己都很平凡,憑什麼要求孩子做到十分完美呢?

「你的孩子就是普通的孩子」是每位父母都不願意面對的現實,可到最後終將面對,甚至為時已晚。

比如:近期熱播的《以家人之名》中的齊明月,從小受媽媽的管制約束,為了擺脫媽媽安排的名校命運,高考時故意少填了一張答題卡。

「你能別再逼我了嗎」是現代無數孩子的心聲,家長將自己的人生目標強加在孩子身上,當孩子越長大越平凡時又接受不了,毀掉了親子情親甚至孩子的生命。

如果孩子終將平凡,怎樣才能讓他們幸福?

父母希望孩子優秀,最終目的是希望孩子一生富足幸福。

可是,「第一名」只有一個,第二名、第三名......倒數第一的孩子就不值得幸福生活嗎?

在《人生七年》中那位小時候想做運動員的孩子,長大後夢想就變了,做了一個披薩店老闆,他說那是長大後的他想要的生活。那位想成為大明星的孩子去了鄉村結婚,相夫教子的她也過得很幸福。

孩子幸福的答案就是「接受平凡」,大樹有高處的陽光,小草有低處的花香,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生活。

作為父母,接受孩子的平庸,不強迫孩子優秀,就是能給孩子的最大的幸福!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學霸父母的孩子什麼樣?如果不出意外,他們終將平凡
    「我怎麼就生出了你這麼個笨孩子!!」 本以為令人敬仰的學霸父母們,可以憑藉著強大的基因優勢,坐享孩子在學業上的步步高升。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其實,不僅學霸父母,每一個家長都需要面對:儘管躊躇滿志、傾盡全力,而我們寄予重望的孩子,如果不出意外,他們終將平凡
  • 曹駿從天才童星淪為十八線演員:如果不出意外,你的孩子終將平凡!
    孩子的成長過程是很難的答案會是怎樣,皮皮媽無從得知,可現實是:從前的少年凌雲志變為了聚光燈下的落寞。曹駿兒時演戲都是主角,現在卻淪為十八線演員,他的經歷也告訴我們:任何一個孩子不管是少年得志還是大器晚成,成長過程都是危機四伏、困難重重的。正如廖一梅所說:「人無法在歡樂中成長,只能在痛苦中蛻變。」
  • 英國耗時70年追蹤7萬個孩子,終於發現影響孩子一生的因素
    於是這些英國科學家便向當時懷孕的婦女諮詢了很多問題,和我們今天要講的主題也有著很大的關係:「在懷孕期間,你是否每天都得到了額外配給的一品脫牛奶?」「你在罩衫、緊身內衣,睡衣、短褲以及胸罩上花了多少錢?」 「你在哄睡孩子的時候,誰照顧你丈夫?」
  • 英國BBC:孩子打父母1萬4千起,向父母揮拳的孩子,經歷了什麼?
    但現實中,就真的沒有嗎? 其實,不僅中國有,英國也一樣有,而且英國BBC廣播公司,還做了統計,令人瞠目結舌。 英國BBC:3年孩子打父母案例翻倍 最近,英國BBC公司發表了一個統計,在英國孩子打父母的案例,從2015年的7224起,發展到2018年的14133起。 1萬4千起!
  • 《天才少女》天才神童也不過是個平凡的孩子罷了
    這時候父母的管控與安排,仍只是為了孩子好嗎?還是摻入了自己能夠引以為傲的私利,並用為大眾謀福祉來包裝這個動機?也可能法蘭克的母親因為受教育的背景與未竟的目標,是真切盼望後輩能完成造福全人類的遠大任務?而現在這位已然失去女兒的外婆,竟不怕重蹈覆轍地執意介入外孫女瑪莉的人生選擇。天才神童也不過是個平凡的孩子罷了。
  • 孩子完美主義是好事?歷時27年對4萬人的研究說,別逗了!
    但是完美主義並不是一件完美的事,實際上完美主義比你想得要更黑暗。完美主義並不能使人變得更出色。此外,完美主義已被發現和抑鬱症、厭食症、高血壓以及自殺傾向有關。更糟糕的是,歷時27年的對4萬人的研究發現,現在的年輕人比20年前的人更有完美主義的傾向。
  • 70年調查7萬兒童,研究發現決定孩子未來的並非智力,而是三件事
    真正決定了孩子將來能走多遠的因素,是這三點。70年調查7萬兒童,研究發現決定孩子未來的並非智力在1945年的二戰結束之後,英國曾對當代的一批嬰兒,進行了一場非常宏大,且近乎瘋狂的研究。他們打從孩子還在娘胎裡,就開始著手調查:懷孕的媽媽們是否在孕期多喝牛奶?
  • 小時候誰都覺得自己的未來閃閃發光,為什麼長大後,終歸平凡
    ●只有我們是這樣嗎●BBC紀錄片《人生七年》,用了半個世紀的時間,跟蹤紀錄了14個7歲孩子,每七年一集,從他們七歲開始、十四歲、二十一歲、二十八歲、三十五歲、四十二歲、四十九歲、五十六歲、到六十三歲的人生經歷與變遷。
  • 「我是誰」的14個樣本
    上個月,英國紀錄片《人生七年》(7 UP)播出了第九個續集。這部紀錄片挑選了14個7歲兒童,每隔7年回訪一次,畫面從黑白到4K高清,觀眾能在十幾個小時裡看完14個人63年的真實人生。一分鐘前,男孩快活地搖晃著腦袋,接下來,熱情洋溢的孩子變成害羞的少年,又變成緊張的二十幾歲的年輕人。鏡頭一轉,他已經56歲了,有一個妻子或一個前任,做一份工作或只有黯淡的前景。
  • 無論走多遠,你終將面對自己
    《無論走多遠,你終將面對自己》這本書中周國平先生告訴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會不斷面對自己,和自己談心。確實,當糾結得失榮辱、陷入人生迷途、亦或遭遇生命苦難的時候,我們往往會向自己的內心尋求安慰。這個時候,我們與自己對話,探索人生的意義,探問世界的秘密。「和自己談心,這正是基本的哲學活動」,周國平先生如是說。這樣看來,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哲學家,都走在自己的哲學之路。
  • 英國耗時70年追蹤7萬個娃,發現影響孩子一生的是這2點,而非智商
    1946年,二戰結束之後,百業待興。英國科學家尤其重視孩子們在戰後的心理狀態以及成長趨勢。他們迫切地想了解,一個孩子從出生後到長大,擁有健康、富有、幸福以及在痛苦邊緣掙扎,到底會存在怎樣的鴻溝。這項瘋狂而偉大的調研從1946年開始,一直持續到2016年結束,歷時70載,追蹤調查了7萬個孩子,跨越了幾代人!被調查的這群孩子有個統一的稱呼——英國出生組群。在這幾十年間,英國科學家採取接力的方式,每隔幾年就會重新進行回訪,採集各種有效信息。甚至有些私密問題也不放過,「你在睡衣、緊身衣、短褲上花費多少錢?」「你在哄寶寶睡覺時,丈夫在做些什麼?」
  • 記錄孩子的成長點滴,高顏值育兒手帳做起來
    「平凡大草莓」的視頻截圖Up主「平凡大草莓」記錄手帳的初衷是「作為兒子20歲的生日禮物」,文字都是以給兒子的信這樣的口吻來寫。每年都有一個特別的生日環節,姥姥、姥爺、爸爸、媽媽全部都手寫了書信,儀式滿滿。
  • 把科幻小說變成現實,也許就是我們的孩子這一代人!
    不同於一般兒童小說對現實的如實記錄和描繪,科幻小說將科學知識與精彩故事有機融合起來,展現了一個浩瀚無邊的奇想世界,因而能夠極大地激發孩子潛藏的想像力,讓孩子對宇宙萬物保持永不枯竭的好奇心。第二輯延續了第一輯的大師陣容和選品高度,8個分冊分別圍繞星際旅行、宇宙探秘、星球大戰、超常人類等科幻小說的四大經典主題,幫助孩子建立系統科幻框架、塑造宏大的宇宙觀。1865年儒勒·凡爾納預言了阿波羅登月的發生,並且準確地說出了一個坐標,這個坐標就是後來阿波羅降落的地方。
  • 超人總動員:它醞釀14年後榮耀回歸,超人爸爸教會了孩子如何成長
    普通人會覺得,皮克斯肯定會趁熱打鐵推出續集,可出乎意料的是,這個續集一下子讓影迷們等了14年之久。文/安小辰《超人總動員 1》的結尾處,超人家族和老友酷冰俠,在街頭與邪惡的地心惡魔相遇。他們不但得不到該有的尊重,還要隱姓埋名、默默無聞,所謂「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在這時候再也不起作用,超級英雄們又得回歸一個平凡的生活。整部電影從超級英雄的隱沒開始講起,跟隨時代的腳步,《超人總動員2》讓女性獨立出任務,讓丈夫變身全職家庭主男,面對一堆家庭瑣事。
  • 英國耗時70年追蹤7萬個孩子,終於發現了是什麼決定孩子的一生
    哈佛教育家調查發現:孩子一生中的成長和教育,僅僅有15%是跟學校教育有關,其餘的都是家庭教育。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的身教言傳,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英國耗時70年追蹤發現:決定孩子未來的是這3點,而非高智商!
  • 我26歲,丈夫56歲,我們彼此真心相愛,現在懷上了第二個孩子
    只不過對於他們來說有點特別的是,文斯現年56歲,韋斯利現年只有26歲,他們之間相差了30個年頭。這樣的兩人,卻衝破所有的反對選擇了在一起。而他們的軌跡,從5年前開始交集。
  • 面對孩子各種好奇心,你是怎麼做的?
    我們都知道孩子初來這個世界,對外界抱有各種各樣的好奇心這並不奇怪,有的時候他就像是一本加厚版的《十萬個為什麼》,只要是遇到讓人覺得新奇的事物就喜歡圍著你一直問,有的家長會覺得有趣,有耐心的並一點一點的慢慢講給孩子聽;也有的時候受到其他壓力、情緒的影響
  • 記錄平凡 | 夜深了,他們還沒睡
    記錄平凡 | 夜深了,他們還沒睡 2020-12-07 10: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樸寶劍《青春記錄》,那些隱晦細節,不得不面對的娛樂圈現實
    誰能想到,小編奔著顏值來追劇,結果磕到的不止是CP,還有娛樂圈那些殘酷的現實細節。要說,韓國人真的是敢拍。對比國內之前大火的《怪你過分美麗》,將鏡頭對準了經紀人和演員們,講述演藝圈的眾生相。韓劇《青春記錄》則是從幾個年輕人的角度,把他們由社會底層摸爬滾打而進入演藝圈實現夢想的故事更加細節化,將主人公扔進了現實的洪流中,讓他們殘忍地面對一次又一次的抉擇。
  • 交點換座 | 水瓶座和獅子座們,像個孩子一樣去愛吧!
    1981年9月21日18:24-1981年9月24日14:271998年10月20日13:51-2000年4月9日08:11 (數據來源:《The new American ephemeris for the 20th century 1900-2000 》,Rique Pottenger ,採用真實交點換座時間)月亮的交點的軌跡是逆行的,所以是從尾度到初度一一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