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ebe Philo時代
在說新logo之前,我們來看下舊logo是如何被設計的。Céline創建於1945年,最初是童鞋定製,1960s逐漸轉向時裝,logo更新為馬車形,據說這個馬車素材是Céline的丈夫從一本1800s美國手繪廣告書中找到的。1997年被LVMH收購,品牌從家族企業變為公司經營。
Céline曾用過的logo
一切開始於2008年,一個新的創意總監Phoebe Philo到任。新總監委託Peter Miles的工作室重新設計Céline的品牌形象。有趣的是早在2005年,Miles就已委託字體設計師Hannes Famira設計一套Céline的企業用字。企業用字的參考是1931年由義大利人設計的Semplicità(下圖),參考是由Miles選擇並提供原版高清掃描圖。這個字體在法西斯時期的義大利非常流行。
Semplicità的原版掃描圖
圖片來自:https://www.famira.com/
原參考字體是用於印刷,但新字既要滿足印刷,也要適合屏幕顯示。而且掃描圖雖然很大,但單個字母放大,還是有很多細節損失。不過這中間的損失正給字體設計師提供了重新詮釋的空間,也是樂趣所在。
基於屏幕顯示的復刻
圖片來自:https://www.famira.com/
最後以中間的Semi Bold為基礎字形,擴展出整套Céline的企業用字(下圖)。
Céline的企業用字
圖片來自:https://www.famira.com/
Céline最為人熟知的logo即是用這個企業用字,調整字間距而來(下圖)。2018年傳奇總監Phoebe Philo卸任,獨立克制、大廓形的風格的Céline也即將改變。
由Miles設計的品牌形象
圖片來自 https://origin.anothermag.com/
新紀元Hedi Slimane
2018年新任總監——人送綽號時尚壞小子——Hedi Slimane到任。到任之前他做過的「好事」,把經典的YSL標誌變成了helvetica。
這次又來到了Céline,第一件事,設計一個新logo,design in house,沒有委託外部設計公司。最明顯的區別在於把「É」上的法語閉音符去掉,變為了「E」。
上圖,Céline的新logo
上圖,Céline的舊logo
官方釋義 其他設計細節在Céline的instagram帳號上也有解釋。大概意思如下:新logo受1960s品牌最初的版本啟發而來。而現代感的字形則來自更早的1930s。字母「É」上的音符去掉了,以使logo更簡潔,比例也更平衡,同時與1960s的版本呼應,因為那時logo裡這個音符也並不常用。字間距更加平衡和緊湊。1960s的logo版本中常含有「PARIS」,這會在衣服和包裝上恢復,但不會出現在logo下面。
Céline的instagram官方頁面
吃瓜評論區可預見的一片哀嚎,大部分集中在音符的捨棄。被認可的是字間距的調整,「N」的銳化。在官方ins上也發布了一些品牌新形象的應用(下圖)。直觀感受是比之前更性冷淡了,性冷靜——性冷淡——性冷酷...
Céline的新形象
個人認為 新logo保留了原字形的血統,至少沒有一刀切的變成helvetica類。細節上,整體變粗,字間距變緊,在氣質上有比較明顯的區別,原logo偏優雅的女性氣質,新logo則比較中性,沒有太大的指向性。至於最明顯的音符的取捨,他舍的理由是這個音符在1960s的最初並不常用,且用於新logo的字形不平衡,但並未考慮這是Céline的一個被所有人認可且熟知的符號。也就是說這個取捨是基於自我的,並未考慮用戶。
Céline的官方網站
總之logo這個事情很特殊,同樣的設計師,同樣的委託,不同人決定,結果是可以完全不同的,所以如果你決定logo,儘量別問他人,問了就不是你的,問得越多品味越平庸,問題越複雜。而新logo這個事情,無論如何都會受爭議,因為無論原來的美還是醜,你都習慣了,習慣成自然了,日久生情了,突然改變,無論新的美醜,總要彆扭一下的。
* 經常讀這個公號的朋友,下面兩本書收錄了左佐大部分文章,喜歡的可以閱讀,感謝支持!
左佐工作室
archerzuo_studio
致力於文字的設計與研究
微公號:zuo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