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特色農業讓農民「腰包」鼓起來! 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跑贏全國

2020-12-15 央視新聞

記者今日(15日)從雲南省「回眸『十三五』 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發展專題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雲南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強化科技支撐引領,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加快走出去步伐,發展質量、效益和競爭力顯著增強,高原特色農業現代化發展邁出堅實步伐,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位居全國前列。

一、糧食產量多年保持全國第14位,今年產糧1896萬噸

雲南全省共劃定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5239萬畝,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2093萬畝。糧食產量多年保持全國第14位,今年產糧1896萬噸產量、單產都創造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最高水平。

2019年全省豬、牛、羊、禽肉總產量406萬噸,全國排名由2015年底的第11位提升到第7位。鮮切花生產面積、產量位居全球第一,天然橡膠、咖啡、烤菸、核桃、中藥材種植面積和產量連年保持全國第1位,甘蔗、茶葉面積和產量穩居全國第2位。第一產業增加值由2015年的2056億元提高到2019年的3038億元,全國排名由第14位提升到第11位。菜籃子、果盤子產品品類豐富、供應充裕、價格平穩,有效滿足了省內外供給。

二、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 打造成效顯著

開展20個「一縣一業」示範縣和20個特色縣創建,推動省、州(市)、縣(市、區)三級產業基地建設,開展花卉、蔬菜兩個國家優勢產業集群項目建設,連續三年高規格評選表彰「10大名品」「10強企業」「20佳創新企業」。

努力推動綠色食品、有機產品認證,形成了一批「綠色食品牌」拳頭產品集群;2019年全省「三品一標」有效認證產品5590個、登記企業1951家,較2015年實現翻倍增長;綠色食品有效認證產品1746個,全國排名提升到第8位;有機產品認證證書1169張,全國排名提升到第6位;全省有機茶麵積52.5萬畝,全國排名第1位;有機蔬菜面積9.75萬畝,全國排名第1位。「雲系」「滇牌」農產品銷往全國150多個大中城市、11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9年出口額達47.8億美元,居全省第一大出口商品地位,連續多年位居西部省區第1位、全國第6位。今年前三季度,全省農產品出口逆勢增長9%。

三、產業的經營性收入佔比46.7% 成為最大的收入來源

貧困地區培育形成26個扶貧主導產業,形成了「縣縣有主導產業、村村有產業基地、戶戶有增收項目」的基本格局,對有發展條件的貧困戶實現產業全覆蓋,培育各類帶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2.85萬個,基本實現有產業發展條件的貧困戶每戶有1個以上新型經營主體帶動。

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9年達10771元,其中來自產業的經營性收入佔比46.7%,成為最大的收入來源。2020年前三季度,克服疫情影響,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8.1%,其中來自產業的經營性收入同比增長7.5%,為實現88個貧困縣全部摘帽、貧困村全部出列、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提供了堅實的產業支撐。

四、新型農業經營體系不斷完善

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經營性服務組織等新型農業經營和服務主體逐步發展壯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數量從「十二五」末的3279個增加到2019年底的4240個,銷售收入從1967億元增長到3009億元,增幅達52.97%;農民合作社達6.2萬個,家庭農場達2萬個,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達1.1萬個,成為引領現代農業發展的主力軍,有力推動了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的有機銜接。(總臺央視記者 李勁松)

(編輯 張冰)

相關焦點

  • 紅花崗區海龍鎮:農業產業化 農民腰包鼓
    近年來,紅花崗區海龍鎮堅持在產業振興上下功夫,立足實際做好特色農產品種植業,促進農業與產業深度融合,真正讓農業發展強,農民腰包鼓,農村生態美。「面朝黃土背朝天,一幹就是一整天……」在海龍鎮貢米村的一處辣椒種植基地,20多名村民正忙活著將辣椒苗移栽。只見一張張白色覆膜從山坡上傾瀉而下,整整齊齊連成一片,縱橫交錯,頗為壯觀。
  • 安康去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破萬元大關
    來源: 西安新聞網西安新聞網訊(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張松)記者從4月21日安康市「打贏脫貧攻堅戰 決勝小康新時代」系列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據陝西省脫貧攻堅大數據平臺統計,安康產業扶貧累計受益20.03萬戶68.78萬人,2019年人均增收2405
  • 2020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出爐 滬、京、浙領跑
    滬、京、浙領跑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月收入;  7省工薪階層平均工資跑贏全國;  北上深非私營單位工薪階層月入過萬。  上半年各地居民收入:滬、京、浙領跑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66元,均攤到每月是2611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2.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1.3%。
  • 腰包鼓起來,生活更精彩
    腰包鼓起來,生活更精彩 發布日期:2020-12-10
  • 2020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下降1.3%
    記者從國家統計局獲悉,2020年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66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2.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1.3%。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55元,增長(以下如無特別說明,均為同比名義增速)1.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2.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69元,增長3.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1.0%。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3347元,增長0.5%,中位數是平均數的85.2%。
  • 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比增5% 廈門同安村民的「錢袋子」更鼓啦
    作為全市農村人口最多、農業佔有率最高的行政區,廈門同安正以毫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推動全區鄉村振興工作實現新突破、再上新臺階。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同安區實現農業總產值16.31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全市前列;入選中共中央機關刊物《小康》雜誌社評選的「2020中國最美鄉村百佳縣市」。
  • 2020年前三季度陝西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5.7%
    媒體通稿(數據發布)第25期據國家統計局陝西調查總隊調查,經國家統計局核定,2020年前三季度陝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94元(全國23781元),同比名義增長一、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快於全國平均增速2020年前三季度,陝西居民收入水平在全國31個省份中居第17位,與上年同期持平,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於全國 1.8個百分點。
  • 管好「米袋子」「菜籃子」和農民的「錢袋子」 福建做了哪些事?
    完成1120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國第五,十大鄉村特色產業總產值或突破2萬億元……「十三五」期間,福建完成各項預期目標,有效保障了「米袋子」「菜籃子」,富了農民的「錢袋子」。11日,福建省政府新聞辦召開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五場),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陳明旺通報了「十三五」以來,福建省在農產品保障、鄉村特色產業發展、閩臺農業融合、農民收入提升和脫貧攻堅等方面的主要成果。
  • 2019年湘潭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出爐!
    日前,國家統計局湘潭調查隊關於2019年湘潭市城鄉居民收入的統計報告出爐。結果顯示:2019年湘潭市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穩較快增長,首次突破3萬元大關,提前完成了「全面小康」的相關指標任務。人均可支配收入情況據統計,2019年湘潭市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2548元,僅次於長沙、株洲,在全省排名保持第3位,同比增長9.0%,增速較2018年加快0.3個百分點。
  • 上半年陝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4.2% 生活消費支出下降
    據國家統計局陝西調查總隊調查,經國家統計局核定,今年上半年陝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82元(全國15666元),同比名義增長4.2%(全國增長2.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0.5%(全國下降1.3%)。
  • 農村市場火起來:腰包鼓了 產品多了 熱情高了
    腰包鼓了,產品多了,熱情高了有底氣有動力 農村市場火起來農村消費是消費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潛力巨大。今年10月份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增長5.1%,增速較上月加快1.1個百分點。農村消費穩步復甦,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勁動能。
  • 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46827元
    我市前三季度城鄉居民收入支出情況出爐| 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46827元 我市前三季度城鄉居民收入支出情況出爐|
  • 「十三五」以來蕪湖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43.9%
    近日,國家統計局安徽省調查總隊發布了《 「十三五」蕪湖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狀況分析》。分析報告指出,從增速看,2019年蕪湖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529元,比2015年的23998元累計增長43.9%,年均增長9.5%,增速與全省平均水平持平。
  • 數說| 這五年,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產業特色凸顯,形成江寧休閒農業、六合蔬果、高淳水產、溧水「五莓(梅)」、浦口苗木等區域特色產業;「善田江寧」「茉莉六合」「食禮秦淮」等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服務體系不斷健全。 高起點規劃建設南京國家農創園、國家農高區,累計創成國家級農業園區4個。「網際網路+現代農業」發展良好,建成10多個百畝以上農業物聯網技術示範點,農業電商網店達3000餘家。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人均可支配收入|壽仙谷|龍頭|靈芝
    近年來,我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國民購買力快速增長,人均醫療保健支出也隨之增長。2013-2018年,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長,2019 年達到 30733 元,年複合增長率為 9.01%;同時,我國人均醫療保健支出也快速增長,從 2013 年的 912 元增長到 2019 年的 1902元,年複合增長率為 13.03%。
  • 城鎮化率48.91%,雲南煥然一新!
    >雲南特色小鎮創建緊盯「世界一流、中國唯一」的創建目標,嚴守「不觸碰生態紅線、不佔用永久基本農田、不通過政府違規舉債來創建、不搞變相房地產開發」4條底線,聚焦「特色、產業、生態、易達、宜居、智慧、成網」7大要素,充分發揮市場主體作用,按照田園牧歌、民族風情、歷史文化、特色產業、絕妙景觀5種類型,高標準高質量推進特色小鎮創建工作。
  • 大同市上半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生活消費支出雙增
    9月21日,記者從國家統計局大同調查隊了解到,2020年上半年,我市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5129元,同比增長3.3%;人均生活消費支出為7596元,同比增長0.4%。  上半年,我市城鎮居民收入呈現以下特點:一是工資性收入增速放緩。我市城鎮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8292元,同比增長2.3%。
  • 方曉丹:居民收入實際增速由負轉正 居民消費支出穩定恢復
    居民收入名義增速穩定回升,實際增速由負轉正;居民消費支出逐步恢復。   一、居民收入實際增速由負轉正,農村居民收入增長快於城鎮居民   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8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義增速快於城鎮居民3.0個百分點,實際增速快於城鎮居民1.9個百分點。
  • 上半年江蘇農民可支配收入12156元 增長8.6%
    本報訊 (記者 吳 瓊) 省農業農村廳22日發布,上半年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56元,增速8.6%,同比增加近千元,增速高於GDP增速、高於城鎮居民增速。  今年以來,全省上下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部署要求,紮實推進農民收入新增萬元工程,多措並舉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