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蛇皮口袋」裡裝著什麼樣的時代記憶?一個村黨支部書記如何改變了一個村?一個個你我身邊鮮活的個體深情講述自己與祖國一同成長過程中的感人故事,共同匯聚成了一本《拾綴70年的片段:我和我的祖國》,這份歷史與文化交融的群像讚歌,就像是一張灌注了濃濃愛國深情的唱片,等待著讀者打開聆聽。
《拾綴70年的片段:我和我的祖國》是由「學習強國」平臺選編的一部文學作品集,內容涵蓋了散文、詩歌、報告文學等多種文學形式,講述了全國各地各個行業基層工作者與祖國共同成長的故事。透過生活中的點滴變化,以小見大,折射出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的國家在黨領導下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生動展現了中國人民追求幸福生活努力奮鬥的精神風貌。
張喜洋是廣東省佛山電視臺南海分臺丹灶廣播電視站新聞部的一名記者,他用一篇《難忘的「蛇皮口袋」》講述了第一代農民工乘著改革開放的時代洪流共同奮進的難忘故事:當年高中畢業後,他用一個蛇皮口袋裝載了母親的囑託和惦念,南下廣東打工。初到大城市,粗糙而又「土氣」的蛇皮口袋是他一直想要丟掉的累贅和包袱,而蛇皮口袋一直跟隨著他,見證了他的愛情,也見證了他的成長。隨著他的拼搏努力,他在大城市站穩了腳跟,開闢出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用上了時髦的旅行袋和雙肩包,但是蛇皮袋依然在他留下心中難以忘卻的時代記憶。
真實淳樸的故事最能打動人。書中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的生活都在成長與變遷中見證著祖國的日益強大。對於14億中國人而言,這是一段我們共同見證和參與的歲月,大時代的宏大敘事背後,是無數個體命運的巨變,而無數中國人向著未來充滿激情的進發,也如涓滴入海匯聚成改革開放的時代巨浪。相信讀完這本書,你也能深切體會到小小的個體在宏大的歷史中得到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陳慧中(廣州市財政局 )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劉麗琴
由市直機關工委和廣州日報主辦的「我抒我讀」正在進行中,歡迎大家寫下讀書心得,踴躍投稿。
投稿方式:
woshuwodu@163.com(註:請在郵件內留下您的工作單位、聯繫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