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泉中小·家校聯盟】一二年級不努力,三四年級拉開差距!新學期...

2020-12-12 騰訊網

有的家長說:小學一年級孩子基本不用管,隨便考考就能打95分,讓孩子自己學就好了。

其實不然。一二年級,是孩子學習態度和習慣養成的關鍵期!

而三年級,則是道坎兒,三年級易出現的問題有哪些?有什麼有效對策呢?今天這篇文章,建議老師轉給有需要的家長。

1

小學六年,其實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一二年級:

孩子極其依賴父母的時期,也是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能夠讓家長的努力產生事半功倍效果的也就是一二年級這個階段了,孩子對於學習的態度、在課堂上的表現、在學校老師心目中的形象,都將直接影響到孩子性格特點的形成。

三四年級:

孩子由依賴父母到自立能力增強的轉型時期,會開始主動積極地接收知識,很多機智的表現,會不時地讓父母驚嘆。俗話說三年級是道坎!

五六年級:

孩子自主、全力吸收知識的時期,我們發現,這時候我們口頭上能教給他們的東西已經不多了,作為家長,在這個階段能做的,也就是多給孩子提供優良的學習空間與條件,藉助書本給孩子傳遞豐厚的知識。

2

一二年級家長該幫孩子抓什麼呢?

1

抓學習態度

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孩子的成績並不能說明什麼,但在這個時候,孩子的學習態度卻是最重要的。

我們不難發現,一個學習態度端正的人,往往學什麼都能學的比別人快、比別人好,比別人牢。

家長「孩子隨便學學就會,不用太努力」的想法,肯定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態度。

學習態度是積極主動的還是消極被動的,是認真努力的還是敷衍應付的?在上學初始就樹立的學習態度,會嚴重影響孩子今後的學習乃至生活。

開始上學是隨便學學這樣學習態度的孩子,在三年級及以後知識點更多更難的時候會自動轉化成認真學學嗎?不用思考,諸位家長也能明白答案是否定的。

一二年級知識點比較少,學起來比較簡單,所以有精力的孩子課外時間可以不用花特別多的功夫在學習上,多發展些其他興趣。但學習態度必須端正,不能隨便學學。

2

抓學習習慣

小學一二年級是孩子可塑性最強的時期,也是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階段。

孩子在學習習慣方面的差距已經悄悄拉開。習慣也不是一天兩天養成的。

剛上學的孩子還是一張白紙,如果不注意好習慣的培養,可能就會慢慢養成很多不良習慣,這些可能對今後的學習起到重大的影響。

如果家長此時盯緊一些,把習慣培養好,以後就輕鬆了。如果家長此時偷懶,將來需要數倍的精力來彌補、修正、償還。

所以此時家長要重視,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合理安排時間的習慣、上課認真聽講的習慣和獨立閱讀思考的習慣等等。

3

學習習慣的養成決定

孩子三年級成績調整和分流的結果

"三年級是道坎兒」,這句話在家長、老師中廣為流傳,三年級是小學階段很重要的轉折期,對孩子的一生有很大的影響。

那麼,三年級孩子發生了哪些變化呢?

1."轉」在生理和心理特點變化明顯,是培養學習能力、情緒能力、意志能力和學習習慣的最佳時期。

2. "轉」在孩子從一名兒童成長為一名少年,逐漸有主見。

3."轉」在孩子的情感發展由易變性向穩定性過渡。從情感外露、淺顯、不自覺向內控、深刻、自覺發展。

4. "轉」在從被動的學習主體向主動的學習主體轉變。這些轉變有的我們已經重視,有的剛剛感覺到,有的還沒有關注到,請我們的家長做個有心人,在了解孩子們所處的這個特殊時期之後能結合自己孩子的特點給予幫助和教育,多和孩子談談,了解孩子真正的想法。

4

三年級易出現的問題及對策

01

學習的自控力和主動性不夠

進入三年級後,我們會明顯發現孩子的運動量變大了,加上學習壓力的增大,難度的增加,孩子娛樂的時間變少了,在長時間的學習中,學生會產生疲倦感。

這時孩子就會想方設法宣洩自己的情感,學生容易變得浮躁,學習不踏實,成績時好時壞,起伏大,不容易靜下心學習,作業不應該犯的錯誤多,這些都表明孩子的自控力欠缺。

與此同時,孩子的主動性不夠也引起了我們的注意。

比如說:老師布置的作業完成後,不願意做額外的提高作業或家長布置的作業;好詞好句的摘抄,老師不硬性規定,自己就懶得去做,存在著「惰性」。

解決辦法:

遠期目標,即理想

讓學生明確學習的意義,把學習和自己的理想、社會事業聯繫起來,這個理想不一定就是孩子以後從事的事業,但是孩子有了一個奮鬥的目標,會產生持久而主動的學習動力。

近期目標,最好是一兩周內通過孩子努力就可達到的

在這過程中,我們要注意經常關心和詢問他們的學習情況,對他們所取得的每一個進步表示祝賀,當他們表現不佳時,也要給予適當的批評。

一個目標達成後,再制定一個新的目標。給孩子適度的壓力。孩子年齡小,許多事情的利害尚不知曉,不太懂得學習的意義,不願意在課本知識上多下功夫。所以,需要我們對孩子施加適當的壓力,而不能聽憑孩子完全自由行事。我們要通過各種方式,講清楚學習的意義,儘量從正面激發他們學習的主動性。

02

探索難題的精神欠缺

三年級後,我們發現考試不是僅僅考課內的知識了,這就要求我們的孩子在課外要大量地汲取知識,補充課內所學。

目前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最頭疼的算是閱讀理解。和低年段的閱讀理解不同,除了對字、詞、句的把握,中年段的閱讀理解更多的是對段落的理解,要學生歸納段落的主要意思以及中心思想。

這對學生來講是很困難的。

在平時的練習中,如果遇到讓學生談談自己感受的題目,懶一點的學生就不想做了,等著老師和好同學講答案,長時間下來,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越來越差,心理壓力也會越來越嚴重。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數學中,稍難的題目學生就自動放棄了,導致自己越來越懶。

解決辦法:

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面對難題不自信,害怕,根本原因是沒有掌握解決此類問題的根本方法,所以對課堂上老師傳授的方法要認真聽,同時要學會舉一反三,靈活地運用知識,題目「百變不離其中」,掌握了方法,就能將難題轉變為做過的、熟悉的題目。

讓孩子體驗成功,逐步養成探索精神。在家輔導孩子的時候,不要將答案完全告訴孩子,要有意識地將題目分成幾個步驟進行,這樣可以降低難度,讓孩子一步步完成,及時肯定他的成功,讓他產生滿足感。

這樣伴隨著孩子愉快的情緒體驗,他會進而產生進一步學習的願望,慢慢會對難題消除恐懼感。

03

讀書的質量不高

二年級時我們就已經著手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應該說我們班孩子閱讀起步是比較早的。

但是老師最近發現兩個情況:

第一,很多學生讀書是裝樣子的。一方面是裝給老師和家長看,希望受到表揚,另一方面是裝給自己看的,純粹完成任務。

第二,讀書的質量不高,讀完就忘,一點印象都沒有,一點積累都沒有。所以孩子在寫作文時,感到沒話說,內容空洞,語言蒼白。

經常有家長後臺留言說:「我們家孩子也看了很多書啊,為什麼寫作文還是沒有提高呢?」讀書質量不高就是原因了,你要分析,究竟是孩子在裝樣子,還是確實不會做積累,一個是態度問題,一個是能力問題,要區別對待。

解決辦法:

大家可以為孩子購買、訂閱合適的圖書報刊,創設一個閱讀環境,全家一起養成看書讀報的習慣。要注意的是,書最好不要訂得過多,書要少而精。

為防止「走馬觀花」,家長可以與孩子共讀一本書,共同討論書中的問題,並指導孩子做讀書筆記和好詞好句摘抄。

相關焦點

  • 小學幾年級,學生開始拉開差距,幾年級成績定型?聽聽老師怎麼說
    一、小學一二年級,差距不大 小學一二年級,基本上沒有見過「學渣」,孩子每次考試,基本上都是90分以上,甚至是「雙百」,班級平均分在90分以上也很正常。 二、小學三年級、六年級,天上地下 孩子真正拉開差距的第一個分水嶺是三年級!
  • 班主任提醒:小學一、二年級不重視3件事,三年級會被拉開差距
    教育界有句諺語:一二年級相差不大,三四年級兩極分化,五六年級天上地下!「分、分、分,學生的命根」!自打進入小學那天起,對於分數的執著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都沒停止過。尤其家長更喜歡拿孩子試卷的分數說事兒!
  • 學霸與學渣之間的差距,從一二年級就開始了,父母要重視
    學渣和學霸的父母不太一樣!學渣家長在孩子幼兒園、或當孩子上一二年級的時候,不督促孩子去學習,認為現在學得東西簡單,等孩子大了知道努力了再學也不遲。學霸家長擔心「三年級現象」,認為如果不打好基礎,到了高年級再學就吃力了,因此在孩子一二年級就開始狠抓學習。
  • 蘭州市初中一二年級和小學四五六年級昨日開學
    這是繼普通高中畢業年級和中職學校畢業年級、普通高中其他年級和中職學校其他年級以及初中畢業年級先後開學後,全市第三波開學返校的學生。四月芳菲,春光正盛,潔淨如新的校園早已草木蔥蘢、花繁葉茂,靜候孩子們歸來。各班防疫物資早已到位,新的塑膠操場也已鋪設完畢,整齊的課桌在等候主人們回「家」。
  • 警惕語文成績「假象」,為何贏在一二年級,卻輸在了三年級
    小學圈裡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一二年級不相上下,三年級開始分化,四五年級兩極分化。」 我們一二年級的小朋友都非常自信,經常拿著雙百的成績單,高高興興的放學回家炫耀,並且家長也認為自己的還真是「學霸」一枚了,可是好景不長,一升入三年級成績下滑,並且是語文數學一起下滑。
  • 班主任建議:小學一、二年級不重視這3件事,三年級會被拉開差距
    「三年級是道坎兒」,這句話相信不少家長都知道。三年級對孩子的成績和學習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轉折期,對孩子未來的學習都有很大的影響。三年級後的成績取決於一二年級學習習慣和方法的培養,但有的家長認為:一二年級孩子的成績不用管,隨隨便便都能考95分以上,孩子自己學就好了。
  • 一二年級相差不大,三四年級兩極分化,如何讓孩子贏在起點?
    但事實上,孩子們在這些大考中的表現,是在小學兩個階段形成的,也就是小學四年級和五年級。教育界有句諺語:一年級和二年級相差不大,三年級和四年級兩極分化,五年級和六年級天壤之別!我相信父母在生活中經常聽到這樣的話。如何讓孩子們在每個階段不被落下,我們父母該怎麼辦?
  • 小學一二年級學生複課「萌寶」返校歡樂多多
    福州新聞網6月3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林銘/文 石美祥/攝)放假5個月後,昨日,我市小學一二年級學生複課,這意味著全市中小學實現全面復學複課。對這些「小神獸」來說,這將是「史上最短」的學期,不到一個月他們就將迎來暑假,這也讓他們的返校收穫了更多歡樂。
  • 這些一二年級看圖寫話都是誰寫的?太有才了!
    小學一二年級看圖寫話最強合集,積累這些範文,考試作文全是原題 一二年級的看圖寫作方面,父母應該更加注重孩子在詞句方面的訓練,幫助孩子以後強化看圖寫話做鋪墊。今天給大家總結一些一一二年級看圖寫話技巧和案例,幫助更多家長了解學習看圖寫話。   一二年級看圖寫話技巧 1.單幅圖看圖寫話技巧:先看圖,了解圖中有什麼人、物、在什麼地方、表情服裝等等。
  • 三年級數學上冊,口算及應用題匯總,家長:該下功夫練習了
    三年級數學上冊,口算及應用題匯總,家長:該下功夫練習了。新學期已經開學了,三年級小朋友進入了新的學習階段。對於三年級學生的家長來說,都在暗暗地感受到一種壓力,生怕自己的孩子在進入三年級後,學習成績被拉開差距,擔心孩子跟不上三年級的學習。
  • 「三年級效應」要重視,家長不管,可能影響孩子整個小學階段
    每個階段,自己孩子需要掌握的知識點也是不一樣的。例如,在幼兒園以及一年級的時候,每個小孩子需要掌握的是拼音的讀和寫,知道英文字母有26個就可以了,也能學一學最簡單的數學算法。當然如果最基礎的都沒學好,可以說後期很難補上來,就即使成績上來了,也會跟同齡人有一定的差距。
  • 一二年級學生也可有一手好字!
    一二年級的學生寫好字是非常關鍵的,寫好字也是基礎之一。在這個階段重視寫字,讓學生練好字在以後的學習過程中有很多好處。 一方面人人都希望能寫一手漂亮的字,另一方面,學生寫好字也是一種好習慣的培養。但要說明的一點,一二年級的學生寫字能力不足,不要把書法藝術和寫好字、練好字看成一回事。
  • 指導一二年級孩子寫好日記
    今天說說怎麼寫日記。進入三年級看圖寫話變成作文,沒有圖片,要以孩子的抽象思維為主,引導孩子寫作文,不少孩子出現不知道寫啥,應該如何寫作文。日記就非常適合孩子練筆。「日記是用來記錄內容的載體。」日記的開頭格式和看圖寫話,作文略有不同。日記開頭要寫上莫年莫月莫日 星期幾,天氣情況。這些信息寫在作文本第一行的中央。寫這些信息不用標點,寫每個信息為了清楚可以空一格。
  • 揭秘武漢一二年級非書面作業
    楚天都市報記者 張屏 通訊員 王茜 李璐 李靜  11月12日,武漢市教育局發出《關於開展杜絕「家長作業」進一步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對給小學一二年級學生留書面課外作業等四大類問題進行專項整治。
  • 特級教師:三年級下數學計算題,暑假天天練,新學期秒變計算天才
    特級教師:三年級下數學計算題,暑假天天練,新學期秒變計算天才計算是小學數學的核心內容,可以說,小學數學的大部分內容都是在學習數學計算法則。學習的計算法則也是由簡單變難,學生的計算能力也隨著學習的知識而逐漸增強。
  • 警惕三年級現象:孩子應對三年級滑坡的能力,從3歲起就該培養
    有資深老師總結過學生在三年級出現滑坡的幾種情況:常在一二年級考90多分的,一下子跌到80分,成績來回波動上課開小差,打不起精神,更不願意回答問題作業做過的題也會一錯再錯,並且錯誤率越來越高上課不認真聽課,被老師罰留堂的次數也變多
  • 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
    市教育局出臺文件為中小學生減負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全媒體記者 劉金霞)加強中小學作業管理,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事關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與教育事業健康發展各學校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堅決杜絕教師「課上不講課下講、課上少講課後講」違規行為。嚴禁教師強制或暗示學生訂閱教輔材料,嚴禁家長委員會組織家長訂閱教輔材料。嚴禁教師以任何形式違規辦班、有償補課,嚴禁誘導或逼迫學生參加校外培訓。
  • 二年級小學生周記,質量參差不齊,老師急眼:不要敷衍好嗎?
    那麼為什麼我們要在二年級就要學會脫離看圖寫話,去寫一些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呢?為什麼要提高對孩子們的寫作要求? 這是因為我們要幫助孩子完成二年級「看圖寫話」到三年級「寫作文」的一種過渡。在三年級的作文寫作中單純的寫幾句話是遠遠不夠的。
  • 什麼是可怕的「三年級現象」?家長應該怎麼做?這些關鍵點要牢記
    當然珍珍看到了,孩子自從報這些學習班之後,成績還是有所提升的,即使費用很高,珍珍覺得很值得,尤其是小學一、二年級課程比較浮淺,興趣班裡面已經學習了,孩子到了三、四年級的時候成績越來越難。三年級是學生小孩學習的關鍵時刻,在小學生教育當中一直存在著這樣的現象,一、二年級可能學生的差距並不是很大,但是到了三、四年級之後,學生出現了兩極分化,五六年級之後學生的成績出現了天壤之別。什麼叫做三年級現象呢?
  • 難住一二年級學生的5道看圖猜成語題,三年級孩子很快就得出答案
    看圖猜成語題目說難不難,說簡單不簡單。如果平時我們不怎麼注意去積累一些成語下來,那麼就算看到一些圖片讓我們來猜也很難猜出圖片所要表達的意思是什麼。所以我們平時一定要多加注意成語的積累,在後續考驗一些看圖猜成語題目時我們才能更快更好地解決這一類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