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師父教的嗎?不要死命的敲、狠狠的敲,如果是這樣搞法的話,一百個缽也不夠您敲喔!「死勁地敲」,容易叫水晶缽應聲而裂。而且一手一個,一下一個,很快的就可以終結完畢。所以,我們也很害怕看到無知的小朋友們在亂敲、亂打,一下子就毀了。
一定要使用「巧勁」,就像蜻蜓點水一般,也像在打小鼓一樣,用「點」的,點到後又保留有回覆、回來的力道。這樣,敲擊出來的聲音才會清脆、響亮、又恢宏,也才傳的遠。敲的地方,也以水晶缽的上緣為主, 聲音才會比較清揚;敲到下層,其實也不會怎樣啦,只是聲音好像會比較悶一點、沉一點。如果在法會、音樂會、或作曲時,有不同的考量及運用,倒是可以交叉使用,並無不可。
一般在西方,由於他們對數字學信仰,他們喜歡在剛剛開始時,就在水晶缽的上緣輕敲三下。把一個大水晶缽概略地分成三邊,然後輕快的在三邊各敲一下,可以帶來很好的一個感覺喔。因為三,西方人相信是「開始」、「創造」之意,好像中國人的「一元復始,萬象更新」之意,都是給人一個很好的感覺、很好的意義,只是他們是「三元」,比我們的「一元」還多兩元,朋友們記得多敲兩下,會比較快發財!
(二)磨響
這是藉助棒子與水晶缽之間的摩擦,以發出聲音之意。這個方法呢,就需要一點技巧了。首先,您可以將整跟棒子拿直,與地面相互垂直,然後整個貼上水晶缽的缽面上緣外面,如此再順時鐘方向地摩擦,產生聲響的機會就比較快。
這個並沒有什麼困難,請勿給嚇到了。臺灣話說,就是要抓住「勢面」,國語呢,就是要習慣它,找出它的適當角度與方位,就很好轉了。
有些朋友,可能一抓到棒子,就能玩上手,馬上可以摩擦出聲音;也有些朋友,可能一下子還弄不出聲音,但只要多花幾分鐘來熟悉一下,練習一下,最多不超出十分鐘的摸索與嘗試,一定可以發出聲音的。是的,這只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工具、動作而已,千萬不要給它嚇到了,也不要說嘗試都還未嘗試,就放棄了,那就太可惜了。相信自己的智商,相信自己的能力,也給自己至少十分鐘的機會來嘗試,筆者還從未看過什麼人玩不來的。
好,當摩擦出聲音出來後,再來,就要進一步聆聽、判斷,這個聲音好聽嗎?這個聲音悅耳嗎?
因為摩擦出來歸摩擦出來,若是操作者的技巧還不夠純熟,手腕和棒子都非常生硬地靠在水晶缽上頭,發出來的聲音也會非常地生硬、粗糙、不好聽,甚至,還有些因為缽的振動,棒子拿不穩,也跟著跳動,更是摩出「鏗匡鏗匡」的怪聲音,聽起來像是噪音,叫人家會有排斥的感覺。這樣,這種技術就太差了,也失去了水晶缽的原意了。 建議,咱們再來換個姿勢試試。就是,這一次,咱們棒子是抓斜的,不是直的。整支棒子僅僅有一個「點」是靠在水晶缽的上緣外面,就是靠著這個點與水晶缽接觸摩差,並產生聲響,而手指和手腕就能夠以一種很巧的巧勁在旋轉、變換著,也會非常省力,不再那麼生硬、吃力。嘿嘿,有一次咱們的大經理在「虧」小妹妹,小妹妹不甘示弱,故意挑年紀來消遣他「好老喔!」咱們大經理,薑還是老的辣,不急不徐的說道「老的比較講究技巧,不會出蠻力。」旁人聽得是笑嘻嘻,小妹妹倒是不知道什麼意思。
是的,這種新的摩擦方式也是一種新的技巧,講究的是巧勁,而不是出蠻力。請朋友們記得。
如此所摩擦出來的聲音,就會比較輕盈,也比較清揚,能夠飄逸在空氣中,並傳送到遠方去。當然,聲音就會比較好聽、悅耳、動人,也容易打動人心。
在一般正常情形,我們都是摩擦水晶缽洞口上面的外緣,因為方便,也比較習慣啦。事實上,您也可以試著摩擦它的內緣,應該也沒有什麼不一樣,只是習慣問題吧。
三.
還有,當我們在順時鐘方向摩擦時,會是幫我們增加能量;而當我們在逆時鐘方向旋轉時,會是幫我們在排除能量。
這個道理以電學原理的「右手定則」來看,就好理解。請將您的右手伸出來,四指伸直併攏,大拇指直立,這個是基本姿勢。
好,將您的四指微微彎曲,假設這就是電流的旋轉方向,那麼,這股電流的行進方向就是大拇指所指的方向。
宇宙中所有的能量,沒有一個是以直線在行進的,全部都是以旋轉的方式在行進的。看它旋轉的是什麼方向,依右手定則,您就可以判斷它的行進方向。也有一個事實需要了解的,我們人體的能量、氣場,其在體內的行進方向是由上往下的。氣,是由頭部走向腳部的。
假如我們將伸直的右手四支手指頭微微彎曲,可以知道的,這是逆時鐘方向,大拇指指向上面,與身體的氣是逆行的,所以就是「排除」。您若是逆時鐘方向在旋轉摩擦水晶缽時,就可以排除我們體內的能量。
假如,我們想順時鐘摩擦旋轉水晶缽時,伸直的右手必須倒立過來,讓大拇指指向下面,四支手指頭才能夠順時鐘方向轉吧?這時,大拇指的方向,就必然是指著下方的。
對應到人體呢,就是一種由上而下的行進方向,就是會幫人體增加能量的方式。
所以,您若是順時鐘方向在摩擦旋轉水晶缽,就是可以幫助人體增加能量。 道理是非常簡單,但運用之妙就存乎一心啦。一般中國人的心態就是要「補」啦,連修行中也只顧得增加能量,忽略了「新陳代謝」、「循環」、「平衡」的重要性。所以,對「排除」、「洩」的觀念就比較不以為然。事實上,「洩」比「補」更重要,尤其對一個有病的人,更是如此。將不好的氣、能量排除光了,再來增加新的、好的能量,不是比較新鮮、健康嗎?如果舊的不排,只顧增加新的,則新舊溷雜在一起,於事也沒有多大功效,是不?在很多的道場,許多的老修行人,就有這樣的現象。
照理講,練功幾十年、十幾年了,沒有成先成佛,至少也圖個精神清淨、身體健康的吧?但也沒有,還是全身病。這都是舊有的氣、病氣、雜氣、壞氣都沒有好好排除的原因。 「洩」比「補」更重要,因為在洩的同時,身體有他的自然機制,自動會幫助您補充新能量,不必您擔心,全自動的加水、加油的啦。人,只要正常的休息、吃飯、睡覺就行,沒事的。只會補不會洩的人,就像只會吃不會拉的人一樣,您看到最後的問題是不是會更嚴重?
常常在示範給某些客人朋友看時,常常也會吸引到周旁的一些朋友們來駐足欣賞。他們本來並沒有興趣的,本來也不知道水晶缽會發出這種聲音的呀。就是這種特別的聲音,說是引起人們的好奇心也好吧,西方人的神秘家則說是「引起心靈的激蕩」,而能吸引到過來駐足觀看並享受此聲波的朋友們,肯定是能夠與之「共鳴」的人
相對地,也有少部份的朋友,會覺得受不了這種聲音,而捂著耳朵,快步通過。好像,這種聲音對他們是一種深深的打擾似的。這種情形,我們只能說是沒有共鳴啦,不能說是缽不好,或是人不好。也許,這幾個特定的朋友在聽到別個水晶缽的聲響,也有可能被吸引喔。也許,就是「頻率」的不一樣,而這或許就是中國人所謂的「緣分」吧。
不管是靠敲擊發聲,或是靠摩擦發聲,永遠記得要將聲量控制在一定的範圍之內。就是在悅耳動聽的範圍內,而不要太大聲,太大聲就會吵人、擾人了。同時,因為水晶缽是因整個缽的震動而發聲的,聲音太大,就表示內部震動也太大。假若這個震動無所節制,超過它的內在聚合力,它也會因此而破裂、碎開來喔。這個可不是開玩笑,是確確實實的事情。朋友們在玩的時候,一定要小心,不可只求過癮,要飆到最大聲,萬一碎開來了,不僅金錢上損失,希望那破片不會割傷任何人,而這也是有可能的。
記得,聲波也是一種能量,也是一種震動波,用得好的話,會是一股建設的能量,用不好的話,就變成一種破壞的能量。 小時後,看卡通影片,常常會有非常誇張的聲樂家,一手拿著玻璃杯,一邊在引吭高唱著,一會兒就會把玻璃杯給震碎了。現實生活中不知有沒有「內功」這麼深厚的聲樂家?但這個道理都是一樣的。
再來,要再三提醒各位朋友的是,當水晶缽在響的時候,千萬不要用手去碰觸它。因為不當的碰觸,久了會使水晶缽「啞掉」,就發不出聲來了,也就是毀了。
水晶缽有它自己內在的結構,分子與分子之間有它完整及平均的組合,所以夠均勻的震動和發聲。當有一個施力不平均的手掌或手指,碰觸到正在震動發聲中的水晶缽時,力的傳導就會不平均,有大有小,就會破壞掉它內在的平衡,打破它內在平均的組合。當這種事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後,內部的結構就會被破壞殆盡。以致於,到最後,從外表看起來,缽也都沒變啊,但就是啞掉了,發不出聲響來了,內部其實已經壞光光了。 所以,一個正在震動發聲中的水晶缽,最好不要去動它,讓它自然停止最好。
如果,為了某種原因,您一定要它立即停止,那麼,請用那皮棒子,一舉壓制在缽口上緣上面。您可以看到並聽到,一壓制上去,聲音立即停止。用棒子比較好,因為棒子一隻長長、硬硬的,密度平均,用此來施力的話也平均,對缽的本身比較不會產生不良的影響,不會因此而導致缽來啞掉。這是一種方法,不得不用時才用,平常沒事時,沒有必要也不要亂用。能夠讓水晶缽自然停止是最好的了。
當我們要使用水晶缽時,先敲它三下,接著再來摩擦它,以產生綿密不絕的聲響,這個不錯,悅耳好聽,意義也甚佳。 但假如我們不敲它,就直接摩擦它來產生出聲響,這樣可以嗎?Of course, 當然可以。只是,在第一圈或第二、三圈時,可能還摩不出聲音喔。耐心點,當摩擦力一夠,您可以從棒子與水晶缽接觸點的力道上感覺出來,聲音就出來了。這一點兒也不困難,只要耐心多等待幾秒鐘就成了。
有些沒耐心的朋友,看看摩不出聲音來,反而急,就加快速度,飛快地在旋轉摩擦水晶缽,呵呵,好像在轉陀螺一樣,但也沒效的啦。這不是速度快不快的問題,而是接觸是否確實、力道是否用對的問題。所以,不必費力,一點兒也不費力喔,慢下來,確實的點到、摩到,聲音一下子就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