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看武漢丨武漢岱家山科技創業城:助企業從「種子」長成「大樹」

2020-12-23 武漢發布

【編者按】《經濟日報 》2020年8月29日第5版刊發了《武漢岱家山科技創業城:助企業從「種子」長成「大樹」》一文,文章講述了多年來,湖北省、武漢市以及武漢市江岸區政府對岱家山智慧財產權小鎮給予的持續政策支持助力了企業成長。全文如下:

「真沒想到,從專利申請提交到授權僅僅用了18天時間。」武漢洪興偉業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朱正義說,專利授權使企業產品更受市場信賴,訂單紛至沓來。

武漢洪興偉業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環保企業,位於武漢岱家山科創城。

「目前,岱家山科創城按照『校園式創業社區』模式,已建成16萬平方米的『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全鏈條載體及孵化體系。」岱家山科創城負責人鄧徵祥說,「創業者只要有創意、有理想,就可以在這裡完成產品設計、孵化培育、加速發展的全過程,幫助企業從『種子』長成『大樹』。」

圖為武漢岱家山科創城。(資料圖片)

打通全鏈條

「創新不會停止,創業是最長遠的就業。」鄧徵祥說,科技創業城的建設為岱家山帶來了可持續發展新空間。

多年來,湖北省、武漢市以及武漢市江岸區政府均對岱家山智慧財產權小鎮給予了大力支持。武漢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武漢市智慧財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2018—2020)》,明確提出「深入推進岱家山智慧財產權創業小鎮建設」。

從2017年開始,岱家山科創城按照新發展理念、全鏈條載體、一站式服務、高層次人才、智能化產業5方面要求,在全國率先打造智慧財產權生態小鎮。目前,該小鎮已形成集聚企業、集約資源、集中服務、集成技術、集群產業的智慧財產權「五集」態勢,一批創新創業企業紛紛入駐;設立質量技術服務工作站等9個科創服務專項工作站,打造服務集中平臺;自設種子資金,並引入銀行、風投等社會資本及各類政府基金。

2019年,武漢市又秉承「世界眼光、國際標準」理念,通過招投標方式向全球規劃設計機構公開徵集第二批8個重點項目規劃方案,武漢江岸區岱家山就是其中之一。根據規劃,岱家山科創城北至三環線,南至後湖大道,西至百步亭路,東至堤邊路及解放大道,用地面積304公頃,進一步擴大了創新創業活動的物理空間。

如今,武漢岱家山科技創業城已成功入選全國41家「科技創業孵化鏈」。

孵化顯神威

這幾天,六合天地(武漢)環境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德坤忙得團團轉。隨著產業鏈上遊企業相繼復工復產,六合天地也恢復了活力。王德坤自豪地表示:「我們公司擁有大量專利,一張張專利證書就是一張張訂單啊!」

武漢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專業2013屆畢業生李恆剛出校門就帶著他的項目入駐岱家山科技企業孵化器,並成立了以綜合治理城市揚塵為主營業務的創新型環保企業——武漢毳雨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在智慧財產權服務專員的幫助下,李恆於創業第二年就擁有了首件實用新型專利權。如今,公司研發的高空噴淋系統已在國內近500個工地使用,年銷售額超千萬元。

要形成智慧財產權集聚區,優質創新創業項目是「源頭活水」。據岱家山科技企業加速器負責人鄧培介紹,岱家山科創城對創客空間內的創業項目實行評審機制,選擇優質創新源頭項目進入孵化器。「我們努力吸引創客前來,逐步構建起『基地+基金+創客』生態圈,促進創新創業資源開放共享。在這裡,創新創業者能夠輕鬆找到資金、市場、技術、人才。」

截至目前,岱家山科技創業城共孵化培育出3200餘項智慧財產權成果,發明專利授權量超100件,每年各類智慧財產權申請量超400件。

圖為岱家山科創城智慧財產權服務專員給企業有關負責人講授申請專利的要點。(資料圖片)

服務增活力

5月15日,岱家山科創城舉辦科創中小企業產品直播營銷節活動,園區內3家科創企業負責人走進直播間,展示企業科技產品及前沿技術。

直播間裡,武漢奧森迪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傅法煜展示了企業去年底研發出的一款智能雷射焊接槍。「雷射焊接不僅強度高,焊縫漂亮,而且更高效。傳統操作需花費一個小時,雷射焊接只需5分鐘至10分鐘就可完成。」

當日,岱家山科創城市場拓展服務年活動同步啟動。園區還計劃儘快搭建展會「雲平臺」,定期開展園區企業產品「雲展示」,並針對中小微企業開展直播及市場營銷培訓,幫助拓展市場渠道。

武漢捷探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兩年前創立的地球物理勘探綜合方案提供商,2019年底入駐科創城。「在園區服務專員幫助下,目前我們已完成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準備。」公司總經理張偉告訴記者,「最近訂單量一下子上來了,今年銷售收入增長20%應該問題不大。」

談及岱家山科創城孵化成功率如此之高的經驗,鄧培表示,「EIP機制」功不可沒。「E即進企業,I即問需求,P即促發展,每家企業都有園區派出的智慧財產權、質量技術、項目申報等九大服務專員專門對接。我們還圍繞企業普遍需要的科技信息、研發測試、產品裝配、質量檢測等需求,整合資源,採取『線上+線下』服務相結合的方式,完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功能,為企業提供個性化技術創新服務。」

作為武漢市創新創業重要試點,岱家山科技創業城80%的企業均集中在智能機電領域。為更好滿足企業需求,岱家山科技創業城投資400多萬元採購了全套專業設備,在園區內打造智能機電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免費為園區企業提供檢驗檢測、試驗及產品裝配等服務。

「以前做機電檢測試驗,需要四處聯繫實驗室,又勞神又費力。現在,園區內就有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省錢又省心。」武漢雷博合創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力寶說。

針對疫情發生以來企業普遍存在的流動資金匱乏情況,岱家山科技創業城還啟動「金融稅務服務月」活動,全方位、多渠道宣講政策、對接資源,落實各項復工復產政策,幫助17家在孵企業獲得貸款超過2000萬元。(經濟日報 記者柳潔)

相關焦點

  • 武漢岱家山科技創業城:科創企業加速新引擎
    武漢岱家山科創城武漢岱家山科創城舉辦科創中小企業產品銷售推介搭建網絡新平臺5月15日,武漢岱家山科創城舉辦科創中小企業產品直播營銷節活動。岱家山科創城負責人鄧徵祥說,創業者只要有創意和理想,就可以在這裡完成產品設計、公司誕生、孵化培育、加速發展等過程,由「種子」變成「大樹」。打通全鏈條作為規劃建設中的武漢長江新城的西大門,武漢岱家山村曾經是一個城中村,年人均收入不過萬元。隨著城市發展,岱家山逐漸被一個個樓盤迅速包圍。
  • 武漢市岱家山科技創業城240多家小微企業全部復工復產
    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助力「六穩」「六保」武漢市岱家山科技創業城240多家小微企業全部復工復產本報訊 (王藝霖 餘 音 記者張 華)「我們公司2013年入駐時,總經理和員工加起來僅5人,產值不足30萬元。
  • 新華社、人民日報、央視新聞等央媒再次聚焦武漢戰疫故事
    新華社、人民日報、央視新聞等央媒再次聚焦武漢戰疫故事 2020-12-23 12: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武漢再添「國字號」名片!昔日城中村如今成長為「智造小鎮」
    點擊播放 GIF 0.9M入駐岱家山科創城的武漢釔態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記者 胡冬冬 攝武漢岱家山科創城再添一張「國字號」名片。10月30日,工信部公布2020年度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名單,武漢岱家山科技企業加速器有限公司運營和管理的漢口岱家山瞪羚企業創業基地進入榜單,是本年度武漢市唯一入選的基地。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是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的聚集地。武漢開展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建設5年來,岱家山科創城三次入圍「國字號」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岱家山科技創城,從城中村發展而來。
  • 戰疫•平湖丨這家企業清空武漢倉庫馳援雷神山醫院
    繼2月3日,平湖廣陳鎮歐菲特潔具有限公司廠拆散300多套衛浴,火速馳援雷神山醫院後,2月5日,位於平湖獨山港鎮的浙江嘉特保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清空武漢倉庫,捐出2004個熱水瓶,再次馳援雷神山醫院。據了解,當天上午9點25分,駐鄂部隊到達浙江嘉特保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倉庫,與武漢倉庫負責人接頭,裝捐贈物資。當天上午,倉庫裡所有庫存的,共2004個熱水瓶快速裝載完畢,並送達武漢雷神山醫院!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了解到,早在大年初一晚上,眼見著武漢疫情嚴重,浙江嘉特領導班子就連夜研究馳援抗擊疫情方案。雷神山醫院籌建期間,項目建設方與嘉特武漢經銷商對接熱水瓶採購事宜。
  • 英雄城市熱度不斷升高 三大央媒在武漢快閃「歌唱祖國」
    坐著高鐵「回」武漢、特別的長江燈光秀、不期而至的「快閃」、舉行隆重的升旗儀式……國慶長假第一天,中央電視臺、新華社、人民日報等央媒聚焦武漢,看英雄之城、英雄人民如何歡度佳節,祝福祖國。10月1日,天安門廣場舉行隆重的升國旗儀式,來自武漢的一位市民專程帶著孩子來到北京觀看升旗儀式。《武漢站到了!人間煙火氣 最撫凡人心》《「逆行者」重返武漢 高鐵上分享了這些溫暖感人的抗疫故事》……10月1日至8日,《新聞聯播》推出《「十三五」成就巡禮·坐著高鐵看中國》系列報導。
  • 央媒看武漢丨校園書聲起 處處育生機
    支援武漢的中央指導組社區防控專家組組長吳浩出現在十八中教育集團的開學第一課上,「在武漢,我每天要步行10公裡左右,深入一線,才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吳浩分享戰疫經歷,學生們認真聆聽。「減少舌尖上的浪費」以及垃圾分類也成為開學第一課的重要主題。西城外國語學校的食堂裡,400多名初一新生迎來開學第一餐。在打飯窗口,同學們先說需求,然後按需盛飯盛菜。
  • 武漢建築業協會184家會員企業參與抗疫
    楚天都市報4月29日訊(記者李曉琴)4月26日,武漢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疫情防控保衛戰迎來重要歷史時刻的背後,武漢建築人積極擔責,奮不顧身、盡銳出戰,與死神賽跑、與疫魔競速,鏖戰「火雷」、搶建方艙,捐款捐物獻愛心,下沉社區助防控,為武漢戰疫立下了赫赫戰功。
  • 最新版「金種子」「科創板種子」名單發布 153家湖北企業向IPO邁進
    湖北日報訊(記者張陽春)5月25日記者從湖北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省上市辦)獲悉,我省近日正式發布2020-2021年度上市後備「金種子」「科創板種子」企業名單,153家企業進入重點上市後備梯隊。據了解,經各地推薦、專家評審,徵求各地地方金融工作部門及省企業上市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意見,本次共選定「金種子」企業100 家、「科創板種子」企業53 家,有效期至2021年12月31日。除神農架外,各市州均有企業入圍。100家「金種子」企業中,48家來自武漢,其餘52家來自襄陽、宜昌、黃石、荊州等15個市州。
  • 威格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對武漢發展充滿信心
    威格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範群武漢是海外華人 創業的好地方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王婧武漢發展潛力大、「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地方,國家也會傾注更大資源推動其發展,這裡是回來做事的好地方,我們對武漢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11月18日,威格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範群博士接受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採訪時說。這是範群第一次將武漢作為到訪目的地。
  • 武漢宣傳片刷屏,網友為武漢創作的插畫也讓人淚目……
    >開始逐漸上漲的治癒率帶來的是更多的希望只是這座城 比往日更加寂靜了看看這支最新的武漢宣傳片武漢莫慌,我們等你 (via SMG攝界)不吵不堵車晚上 7 點,像凌晨 3 點武漢疫情從武漢到全國支援從全國到武漢你看,愛和希望,比病毒蔓延得更快每一種愛,都刻進武漢的心臟他們不顧生命地保護我們的生命只有一個目的:把武漢還給我們,把我們還給武漢別怕再等一等等這個城市重新按下播放鍵
  • 研發在武漢,製造在黃石;頭部在武漢,鏈條在黃石;融資在武漢,投資在...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娜 陳會君 通訊員 李磊「錢多事少離家近!世界500強企業在黃石招人!」歲末,黃石人的朋友圈被一條條招聘信息刷屏。聯新顯示、祿億半導體、永興隆電子,競相開出6000元月薪招技工。這些企業的「頭部」,都在武漢。
  • 央媒網推薦索向傳原創歌詞作品!您的歌曲作品發給來,效果你懂得
    鍾南山,一座山,山一樣的胸懷納百川,迎激流,過險灘,浩然正氣居雄關!作詞家、作曲家、歌手都可以聯繫我哦!夢想是一定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我會把您的原創歌曲整理好後,通過央媒網CCMN新媒體官方微信公眾號平臺推送宣傳,這裡有來自50多個國家和全國各地30多個省、直轄市及地區的歌迷愛好者、音樂從業人員及音樂愛好者。您的原創歌曲作品大家會共同關注、欣賞、轉發幫助一起宣傳,所以效果您應該懂的哦!
  • 湘江新區「智造」企業助力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
    湘江新區「智造」企業助力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建益新材料有限公司緊急運送材料前往武漢,支援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華聲在線2月5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王晗 通訊員 劉武)危難時刻顯身手,擔當責任獻愛心。繼2月4日武漢火神山醫院接待首批患者之後,武漢雷神山醫院也交付在即。
  • 「江夏區」武漢什嘛匯文化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成立企業科協
    12月11日,武漢什嘛匯文化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召開了企業科協成立大會暨第一屆代表大會,企業科技人員代表20餘人參加了會議。會議聽取了武漢什嘛匯文化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企業科協籌備工作報告和科協委員會委員候選人產生過程的介紹,宣讀了關於同意成立武漢什嘛匯文化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科協的批覆,審議並通過了《武漢什嘛匯文化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科學技術協會章程》,提名並選舉出了第一屆武漢什嘛匯文化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企業科協委員會,向悅為新一屆科協主席,王念為副主席,侯輝為秘書長。
  • 李祖原大師新作:武漢中國建築科技館,外觀形似「種子」
    8月19日,中國首家以建築科技為主題的展館——武漢中國建築科技館正式開館。在這顆建築的「種子「裡,所有「建築迷」將可以自由穿越於7000年的中國建築隧道。生命建築和未來科技結合——未來已來!中國建築科技館位於武漢光谷中心城核心區,中建科技產業園(中建·光谷之星)地塊正中央,建面1.9萬平方米,主樓最高點58.128米,按照國家一級博物館、5A級景區標準建設。項目由臺灣著名建築師李祖原先生擔綱設計,中建三局投資建設並運營。
  • 沒有光電子,還有精密製造,武漢黃陂這個企業算高新企業不?
    我們都知道,武漢將重點布局八類產業,涵蓋了高新尖和重大項目,分別為:1、集成電路產業;2、光電子信息產業;3、汽車產業;4、大健康產業;5、數字產業;6、航空航天產業;7、智能製造及高端裝備產業;8、新能源與新材料產業
  • 武漢快遞企業復工 記者探訪武漢市東西湖區中通快遞武漢分撥中心
    央廣網武漢3月23日消息(記者常亞飛)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近日,武漢市快遞企業全面復工。從3月21日凌晨起,包括「四通一達」在內的德邦、宅急送等9家快遞企業武漢分撥中心恢復營運,可正常處理進出武漢市和湖北省內中轉的快件。
  • 湖北153家企業入選上市後備名單,59家來自光谷
    近日,湖北省正式發布2020-2021年度上市後備「金種子」「科創板種子」企業名單,153家企業進入重點上市後備梯隊。其中,本次共選定「金種子」企業100家、「科創板種子」企業53家。100家「金種子」企業中,武漢市佔48家,東湖高新區20家;53家「科創板種子」企業中,武漢市47家,東湖高新區39家。據了解,此次發布的上市後備企業名單是經各地推薦、專家評審,徵求各地地方金融工作部門及省企業上市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意見後確定,有效期至2021年12月31日。
  • 3家企業重組為武漢生態環境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為進一步優化國有資本布局、提高資本運行效率、增強國有經濟活力,近日武漢市委研究決定,武漢航空港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武漢碧水集團有限公司、武漢環境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重組為武漢生態環境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