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梢的時間根據樹齡、樹勢、結果量來決定。一般豐產樹提前放,低產樹適當推遲。老、弱樹早放梢,旺樹晚放梢。
首先要將病枝、老枝剪掉,這樣可以讓柑橘樹越長越好。正處於生長期的柑橘樹,主要是進行摘心、打頂、控高。這個時期的柑橘樹,其枝葉本身發育就非常快,如果高枝條長出來,就應該及時將頂端進行修剪,芽點不需要太多,生長不好或者發育不良的芽點可以及時修剪掉。到了盛花期,可以將生長過密的花蕾進行修剪,這樣可以節省養分供應給長勢較好的花,以確保優產穩產。花期後的幼果期,需要將沒有長果子的一些枝條剪掉,因為這樣的枝條一般都是因為營養不良,或者營養轉化率不高,如果不及時修剪掉,就會白白消耗果樹的養分。幼果期和夏梢抽發期一般同步進行,夏梢和幼果會同時消耗樹體的養分,為了達到保花保果的目的,一般以修剪配合殺梢素,控制新梢的萌發。冬季採果後,可以對果樹枝幹進行修剪,剪除老弱枝、病蟲枝,更新結果枝組,培養豐產樹形。根據柑橘樹體自然的生長狀態,可採用的樹形較多,可大致分為有中心主幹和無中心主幹兩類樹形:有中心主幹的樹形包括主幹形、變則主幹形和紡錘形等;無中心主幹的樹形有開心形和自然開心形。下面,推薦大家幾種樹形,大家根據自身的情況進行修剪:
當幹高30~50釐米時,選留中心主幹,配置主枝5~6個,主枝間距30~50釐米,分枝角45°左右,主枝間分布均勻或有層次。
各主枝上配置副主枝或側枝3~4個,分枝角40°左右。變則主幹形適宜於橙類、柚類、檸檬等。
幹高20~40釐米,主枝3~4個,在主幹上的分布錯落有致。
主枝分枝角30°~50°,各主枝上配置副主枝2~3個,一般在第三主枝形成後,即將中心主幹剪除或扭向邊做結果枝組。自然開心形適宜於溫州蜜柑等。
幹高20~30釐米,無中心主幹。在主幹上直接配置主枝4~6個,對主枝摘心或短截後,大多發生雙叉分枝成為次級主枝(副主枝)。
對各級骨幹枝均採用短截、摘心、拉枝等方法,使樹冠呈放射狀向外延伸,多主枝放射形,適宜於叢生性較強的椪柑等。
為了使柑橘更加穩產優質,近年來還產生出了新的開心形,其特點是主幹更高、骨幹枝的分枝角度更大、類似於雪松的樹形。
這種樹形的特點是主幹較高,主枝少而較直立,側枝充分平展或披垂,這樣更有利於樹體的上下通透,結果更穩定,修剪量少且增進果實品質。
在對柑橘樹進行修剪時,一定要按照當年的果實情況來決定修剪。結的果少,可以加大修剪的力度,重點修剪一些結果母枝,這樣可以將花的數量減少。結的果多,就可以減小修剪的力度,讓果實可以不斷長大,幫助果樹更健康的生長,確保果實的質量。最後提醒大家一點
在大家修剪之後,最好是進行一輪清園,可以有效保護好果樹的傷口(有條件的話修剪前最好也要噴次藥)。如果大家種的是晚熟柑,要在第二年春天才可以採果,建議大家可以在採果後再適當修剪,並通過夏剪、秋剪不斷調整樹體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