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藝術家喬治·布拉克中國首展9月亮相

2021-02-08 藝術中國

 
雕塑作品《藍色的鳥》是布拉克送給畢卡索的禮物

說起立體派繪畫,大家會想起畢卡索,但其主要人物還有法國藝術家喬治·布拉克。昨日,「稀世藏寶立體派創始人喬治·布拉克中國首展」在法國文化中心舉辦了啟動發布。9月19日至11月17日,在北京皇城藝術館亮相的喬治·布拉克中國首展上將展出200餘件作品,涵蓋了其在水粉、雕塑、陶瓷、掛毯等多領域的創作精品。

羅浮宮項目首次引入中國

據主辦方介紹,1963年,應時任戴高樂政府文化部長的安德烈·馬爾羅的要求,喬治·布拉克的時尚藝術品作為經典展覽在羅浮宮舉行,先後有500萬觀眾。此後這些收藏曾在歐洲各地先後舉行了180餘次展出。2012年,DSTAR公司策劃把這次經典展覽作為中法文化交流的重要項目首次介紹到中國。

法國美術家協會主席、此次展覽法方主席雷米·艾融昨日在啟動發布上指出,喬治·布拉克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畫家,他的繪畫在早期受到莫奈、塞尚影響。而1907年則是其創作發展的重要時期。他從野獸派轉向立體主義。

「變形時期」雕塑領銜中國首展

作為立體主義創始人,布拉克創作了不少畫作,但在晚年,布拉克意識到自己創作的相關雕塑太少,由此在1961年到1963年他開始進行雕塑創作。他將自己的主要作品創作成一系列水彩畫,並選擇與魯文菲爾德合作,將這些水彩畫「變形「成雕塑。這也被稱為布拉克創作的「變形」時期。

而此次展覽便將亮相不少這一時期的雕塑作品,包括送給畢卡索的禮物《藍色的鳥》(Les Oiseaux Bleus)等。

人物小傳

喬治·布拉克(1882-1963)法國藝術家,與畢卡索同為立體主義運動的創始者,而且「立體主義」這一名稱也與他的作品相關。在布拉克創作首展中,評論家首次提出立體主義這一稱呼,一戰後布拉克仍堅持立體主義創造。

在雷米·艾融看來,1907年是布拉克創作發展重要時期,他遇見了畢卡索。那時畢卡索剛剛完成《亞維農的少女》。而布拉克也從野獸派風格轉向。這一時期,布拉克與畢卡索的創作風格相似。立體主義風格的確立便得益於他們之間的友誼。

 

相關焦點

  • 馬克·夏加爾中國首展亮相央美廊坊館
    10月10日,參觀者在馬克·夏加爾中國首展上觀展。 從10月9日起,馬克·夏加爾中國首展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廊坊館開始展出,展覽共展出155件作品,涵蓋油畫、水彩畫、水粉畫、坦培拉、蝕刻版畫等藝術形式。
  • 馬克·夏加爾中國首展亮相央美廊坊館(1)
    新華社照片,北京,2020年10月10日馬克·夏加爾中國首展亮相央美廊坊館10月10日,參觀者在馬克·夏加爾中國首展上觀展。從10月9日起,馬克·夏加爾中國首展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廊坊館開始展出,展覽共展出155件作品,涵蓋油畫、水彩畫、水粉畫、坦培拉、蝕刻版畫等藝術形式。展覽橫跨1925年到1981年將近60年的時空,展現藝術家貫穿其一生的永恆主題——愛、鄉愁以及深植於民族特色的信仰。展覽將持續至2021年1月18日。
  • 馬克·夏加爾中國首展開幕
    「馬克·夏加爾中國首展」開幕式10日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廊坊館舉行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張希焱):「馬克·夏加爾中國首展」開幕式10日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廊坊館舉行。夏加爾創作的百餘幅作品將帶領觀眾感受一場關於生命、夢幻以及愛與詩的精神盛宴。
  • 臺灣藝術家董陽孜大陸首展亮相蘇州
    臺灣藝術家董陽孜大陸首展亮相蘇州 2016年04月18日 15:24: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 喬治的立體主義畫作簡析
    喬治和在立體主義畫家中,喬治的影響,實際上並不比畢卡索小。他與畢卡索同為立體主義運動的創始者,並且,「立體主義」這一名稱還是由他的作品而來。1,《曼陀鈴》簡析:1909-1910年,布面油畫,71.1 x 55.9 cm,泰特現代美術館,倫敦曼陀鈴(Mandolin)是彈撥樂器,起源於義大利,原名為義大利文「mandolino」,意為「杏仁」,由其外形得名。
  • 創作了點畫法的藝術家:喬治·修拉
    藝術家喬治·修拉最著名的是創作了點畫法,在作品中使用了點狀的顏色,比如「大雅特河上的星期天」。誰是喬治·修拉?畫藝術家喬治·修拉於1859年12月2日出生於法國巴黎。在藝術學院接受訓練後,他打破了傳統。他的繪畫技巧超越了印象派,他用純色的小筆畫了下來,從遠處看,似乎是融合在一起的。
  • 莫奈《日出·印象》中國首展!從法國空運來的曠世真跡,看到就是賺到!
    《日出·印象》作為法國巴黎馬摩丹莫奈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鮮少出國展出。克勞德·莫奈,《日出·印象》局部圖9月17日,這件作品的真跡空降Bund One Art Museum,沒錯!就是真跡,不是光影也不是高清噴繪,就是莫奈的真跡從法國來了!
  • LOONEY TUNES攜手塗鴉藝術家Dezio華中首展
    本文轉自【消費日報網】;長沙IFS開業兩年來,通過多次與全球知名IP及藝術家的創新合作,不斷突破界限,成為華中地區首屈一指的時尚潮流風向標。這個夏天,長沙IFS繼續領跑,邀請世界知名塗鴉藝術家、在中國塗鴉屆極具影響力的「中國塗鴉屆元老之一「Dezio,首次攜手全球知名IP LOONEY TUNES(樂一通),呈現藝術與商業的完美融合,用炫彩塗鴉筆觸,打造夏日街頭場景,為大眾帶來嶄新的時尚與文化體驗。
  • 馬克夏加爾大展央美廊坊館開幕 為中國首展
    馬克·夏加爾被畢卡索譽為繼馬蒂斯之後最懂色彩的藝術家,是二十世紀以來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大師之一。10月10日,「馬克·夏加爾」中國首展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廊坊館拉開帷幕。馬克·夏加爾是白俄羅斯裔法國畫家、版畫家和設計師,他歷經立體派、超現實主義等現代藝術流派的實踐與洗禮,發展出獨特的個人繪畫風格。
  • 妙筆繪田園 山水鄉情林敦席——被法國巴黎美爵籤約的中國畫畫家
    現在,林敦席已經成為國家一級美術師,國禮書畫藝術家。他天性聰靈,自研自習,以及割不斷的鄉愁,遂成山水田園畫派藝術的代表作品。 現在的林敦席,已經集多重身份和榮譽為一身了: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江蘇省版畫家協會副秘書長、江蘇省文聯書畫研究中心副主任、南京東方畫院院長,藝惠藏書畫院副院長。
  • 布拉克:每一次繪畫,都應是一次新的探索.
    布拉克,立體主義代表畫家。卻比其他立體派畫家多了些不可縮減的具體與一針見血的分析;也保留了少有的和諧淡雅的色彩與典雅流暢的線條。其實,藝術家的每一次形式的變化都是其內心深刻思考的顯現。  喬治·布拉克(Georges Braque,1882-1963),法國畫家,立體主義代表。1882年5月13日生於塞納河畔的阿讓特伊,1963年8月31日卒於巴黎。
  • M/M (Paris)中國首展「M/M上海製造」登陸「大煙囪」!
    M/M (Paris)中國首展「M/M上海製造」近日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設計中心開幕啦! M/M (Paris)的兩位鬼馬設計師讓時尚和藝術衝破了物理隔離,為大家帶來了身入其境的感官體驗。展 覽 搶 先 知2020年9月27日至2021年4月18日,法國知名設計工作室M/M (Paris)的中國首展「M/M上海製造」登陸了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設計中心(power station of DESIGN
  • 妙筆繪田園 山水鄉情林敦席 ——被法國巴黎美爵籤約的中國畫畫家
    現在,林敦席已經成為國家一級美術師,國禮書畫藝術家。他天性聰靈,自研自習,以及割不斷的鄉愁,遂成山水田園畫派藝術的代表作品。現在的林敦席,已經集多重身份和榮譽為一身了: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江蘇省版畫家協會副秘書長、江蘇省文聯書畫研究中心副主任、南京東方畫院院長,藝惠藏書畫院副院長。
  • 法國超現實主義拼貼藝術家JULIEN PACAUD作品欣賞
    In the meantime, he create images free-lance and is represented in France, by Talkie Walkie agency.朱利安 帕克德是一個法國藝術家和插畫藝術家,居住和工作在巴黎。在成為一個插畫家之前,他是一個太空人,一個國際斯諾克選手,一個催眠師和世界語老師。
  • 夏加爾中國首展,去央美廊坊館體驗藝術的迷亂與詩意
    原創 李家麗 雅昌藝術網 收錄於話題#藝術54#展覽202020年10月10日至2021年1月18日,「馬克.夏加爾中國首展」亮相央美美術館廊坊館。圖為展覽現場置身夏加爾中國首展展廳,總有一種迥出塵世,進入光怪陸離之境的奇妙感受:顏色從畫面中流淌出來,漂浮在空中,身穿黑衣的小人拿著歌聲永不停輟的小提琴彈奏著,維捷布斯克城鎮、黃色月亮、踩在畫家頭上的公雞、藍色的驢子桌子像星星一般灑落在展廳,兀自閃爍著。
  • 「馬克•夏加爾」中國首展亮相央美廊坊館
    10月10日,「馬克•夏加爾」中國首展在河北省廊坊市絲綢之路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和平廣場拉開帷幕。本次展覽由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廊坊館(以下簡稱「央美廊坊館」)主辦,絲綢之路國際文化交流中心(以下簡稱「絲路中心」)、新繹美術館承辦。中國美協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擔任本次展覽的總策劃。
  • 法國M/M首展「上海製造」,「腦洞」裡的迷人符號與圖像
    2020年9月27日至2021年4月18日,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展出法國知名設計工作室M/M (Paris)的中國首展「M/M上海製造」,展覽通過百餘件作品,回顧其30年設計生涯,探討設計如何在不同的語境裡被轉譯與重釋。
  • 近200個名家首展首秀集結「國慶檔」,「預熱」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月
    今年長達八天的國慶中秋長假期間,集結在上海的藝術展覽多達近兩百個,其中陸續登場的新展就包括「隱秘的現實——上海美術學院具象實驗室全國邀請展」「百年上海設計展」「M/M上海製造」「吶喊與迴響——愛德華·蒙克版畫及油畫展」等40餘個,不乏知名藝術家令人矚目的首展、首秀,為即將開啟的第二屆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月「暖場」,更為全球藝術交易產業切入「上海時間」預熱。
  • 莫奧·藝術家說 | 他開創了新印象主義,改變了現代藝術的方向—— 喬治·修拉
    喬治·修拉(1859年12月- 1891年3月29日),法國後印象派畫家。他的大型作品《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1884-1886)開創了新印象主義,改變了現代藝術的方向,是19世紀晚期繪畫的標誌之一。《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1884-1886)1859年12月2日,修拉生於巴黎邦迪街六十號(現勒內·布朗熱街)。
  • 英國藝術家喬治·古德溫·基伯恩繪畫作品欣賞
    喬治·古德溫·基爾伯恩(george goodwin kilburne)(1839年7月24日- 1924年倫敦),他是一名英國畫家。他喜歡水彩畫,他也從事油畫、鉛筆和木工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