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大家對食物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以前備受歡迎的泡麵也被人們稱之為垃圾食品,但實際上泡麵挺冤枉的,泡麵跟我們平時吃的主食沒有什麼大區別,都是以麵粉為主要原料的食物。
如果說吃泡麵對人體有害的話,那麼吃主食也是對人體有害的,我們吃了這麼多年的主食也並沒發現對人體產生多大的危害,顯然這麼說對泡麵是不公平的。
更加準確的說法應該是,某一餐只吃泡麵對我們身體健康是沒有好處的。健康的飲食搭配應該是有肉類,有蔬菜,又有主食,做到有葷有素,營養結構合理,比例搭配均衡,才是對我們身體健康有利的飲食習慣。
泡麵跟我們吃的主食饅頭、麵條是一樣的,都是以麵粉為主要原料的食物,其中所含的營養素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纖維素、維生素等都是比較缺乏的。
如果只吃泡麵的話,因為攝入的營養素比較單一,會出現其他營養素缺乏,經常吃會對我們的身體健康不利。
其實泡麵的吃法有很多種,即使是一些喜歡吃泡麵的人,如果搭配合理的話也是可以吃的很健康的。
比如我們可以把泡麵當成饅頭或者麵條一樣的主食,除了泡麵之外,再做些其他種類的蔬菜,雞魚肉蛋都是可以得,以保證優的質蛋白質攝入量,再做些蔬菜,這樣就跟平時我們吃的食物沒什麼區別了。
如果非要說泡麵對我們人體的危害,畢竟沒有真正意義上完全對我們身體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的食物,下面我們就來談談泡麵對我們人體有哪些危害:
1、營養價值低,熱量高:
泡麵對我們人體最大的威脅其實就是「熱量比較高,營養價值相對低一些」,如果長期只是單一的吃泡麵不注意其他營養的補充,那麼很快就會出現營養缺乏症狀。
泡麵的麵餅一般會採用冷油炸的工藝,其實油脂含量也是不低的,麵餅的主要營養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和油脂成分,泡麵的熱量是比較高的,一碗並不大的杯麵熱量約有400~500大卡左右,這可能和一塊牛排餐的熱量差不多了。
如果是一些想要減肥的朋友還是不要經常吃泡麵了。有人可能會說,那泡麵中不是還有蔬菜包和肉包嗎?
可不要指望這些調料包能夠提供多少營養成分了,它們普遍是風乾蔬菜、風乾肉類,特別是風乾蔬菜中,主要的成分如水溶性維生素成分基本損失殆盡,和新鮮蔬菜相比,只能說是一堆破損的膳食纖維。
肉類中的蛋白質也有一定的損失,血紅素成分幾乎所剩無幾,不少包裝袋上肉類其實並不是真實肉類,也無法滿足肉類所能提供的營養價值。即便是可以提供一些營養素,也是非常非常少的。
2、含有植物氫化油,還可能加速心腦血管疾病發作:
在加工類食物中,特別是一些膨化零食、泡麵等食品,加工過程中用到的精煉植物油經過高溫油炸後是很容易生成植物氫化油的,植物氫化油中含有「反式脂肪酸」成分,反式脂肪酸是一種不健康的脂肪酸。
如果頻繁攝入的話,會升高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濃度,低密度脂蛋白的效果會讓膽固醇無限在血液中循環交流物質。
和另一種「高密度脂蛋白(HDL)」相對,高密度脂蛋白是會加速廢舊膽固醇運輸到肝臟的代謝,而降低血液中膽固醇,達到血清膽固醇濃度平衡的效果。
低密度脂蛋白過高,則會讓更多膽固醇無限的循環在血液中,從而升高膽固醇的濃度,進一步誘發高血脂症,而低密度脂蛋白的數量還和冠心病、心梗等問題成正比。
低密度脂蛋白可能會增加誘發動脈粥樣硬化的機率,是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罪魁禍首之一。
但是如果出差或者偶爾因為條件不允許,吃上一頓泡麵,不是經常吃,基本上對身體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吃泡麵的時候需要注意,裡面的調料包和油包可以少吃或者不吃,因為其中的鹽分是比較高的,鹽吃過多對身體也是有害的。
總之,我們偶爾吃一次泡麵就行了,不要過多地頻繁攝入,泡麵對健康的威脅還是有的。如果在家做泡麵可以改良一下,例如先把麵餅在清水中煮軟,撈出泡麵,去掉更多油脂,然後我們可以多煮一些蔬菜、肉、蛋、魚蝦類食物作為湯底。
搭配一些更為豐富的食材,彌補泡麵營養不足的問題,建議少量加入調料包,其實就已經有泡麵的滋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