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曲靖:刺繡鋪就東山鎮致富路

2020-12-26 騰訊網

刺繡作品展示及交流學習

在雲南省曲靖市麒麟區東山鎮一直流傳著「不長樹的山不算山,不會繡花的女子不算彝家女……」的山歌段子。眼下正值農閒時節,銀針絲線在彝族婦女一雙雙巧手中漸漸綻放出了漂亮的花朵,呈現出了栩栩如生的各式精美圖案,對未來的憧憬也隨之盛開。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東山人民用自己的辛勤勞動和智慧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刺繡,以銀針和絲線在布面描繪出精美圖畫,主題多為花草植物及動物,色彩豐富鮮豔,構圖布局豐滿,色彩豐富鮮豔,針腳細密整齊,有飽滿的質感和生動的立體感。

東山鎮有純彝族聚居村6個、彝漢雜居村30餘個,彝族1200餘戶,其中會刺繡的達800餘戶,主要分布於拖姑村大羅白、新村阿基紅、水井白寨古等彝族聚居村落。產品多為彝族服飾、女性頭套、男性褂子、飄帶文腰、包裙、背篼等,其中,民族套裝、飄帶、手帕等產品市場需求量較大且經濟價值較高,民族套裝售價可達2600餘元/套、背篼售價可達1000餘元/幅、飄帶售價可達150餘元/幅。

在刺繡的致富路上,作為曲靖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麒麟區人大代表的彝族婦女張吉花,帶領身邊乃至鄰縣的婦女同胞將傳統零碎的刺繡工藝走向了規模化、商品化之路,她從事彝族特色刺繡20餘年,先後帶動羅平、師宗及東山等地殘疾人、留守婦女等180餘人從事刺繡,年產民族服裝800餘套、手帕2000餘條、其餘各類產品若干,產品遠銷北京、上海、廣州等省內外地區,現年產值達100餘萬元,作品先後在南博會等重大活動中展出。

「我這裡最好銷售的就是飄帶,平均每個月售出飄帶二十多副,年收入5萬元左右,其他產品銷量也還不錯,年毛利可達十萬多元,同時我還帶著周邊村子20多名婦女進行刺繡,他們有的一個月可以賺2000多塊錢。」彝家美花手工刺繡店負責人張美花說道。

東山繡,以繡女的靈性來記錄生活、書寫大自然,圖案內容源於生活,或取景於林間花鳥,或取材於民間故事傳說,或按照自己的愛好和意願,憑藉對生活的細微觀察和理解設計構圖,具有濃烈的原始韻味,經過千百年的代代傳承,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

雲南網通訊員 付文飛 記者 張明磊 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雲南曲靖優路教育培訓學校
    2021雲南一級建造師考試報名條件暫未公布,小編整理了2020年一級建造師考試報考條件,大家可以作為參考喲。更多培訓課程: 曲靖一級建造師 更多學校信息: 雲南曲靖優路教育培訓學校 諮詢電話:
  • 順應鮮花市場需求 雲南江川農戶種植火龍珠走出致富路
    雲南江川農戶種植火龍珠走出致富路。火龍珠是金絲桃屬植物中培育出來的觀賞植物,因葉色濃綠、果色豐富嬌豔在花市上頗為搶眼。近年來,雲南省玉溪市江川區江城鎮農戶根據鬥南花卉市場鮮花需求,引進火龍珠種植,走出了一條火紅的致富路。
  • 邯鄲日報:邯山區南堡鄉萬畝桃園鋪就致富路
    近日,《邯鄲日報》新開鄉村振興專欄首發《邯山區南堡鄉萬畝桃園鋪就致富路》文字新聞,對邯山區「2+2+N」鄉村振興戰略及萬畝桃園鄉村振興示範區建設情況進行了報導。
  • 曲靖小姐姐發了個抖音派出所親自找上門;曲靖一男子酒後誤食...
    我們一起來侃侃今天的曲靖熱點新聞: 0178個!曲靖這些村莊擬入選雲南省2020年度美麗村莊建議名單 12月7日雲南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關於雲南省2020年度美麗村莊建議名單的公示》曲靖78個村莊擬入選快來看看有沒有你家鄉 一、省級美麗村莊 曲靖市(8個)
  • 曲靖有哪些蛋糕店?盤點曲靖排名前16的蛋糕店,曲靖蛋糕店大全
    下關洱海莊園2號門旁5、嘉華餅屋(雲南合計250家曲靖各區縣合計12家門店)1988年,50歲的黃思烈先生在「彩雲之南」創辦了雲南嘉華食品;作為雲南烘焙行業的代表企業,嘉華食品帶動了雲南當地乃至全國整個烘焙產業的發展和傳統糕點的再創新。
  • 民族刺繡產業託起致富路
    走進扶貧車間,身著豔麗蒙古族服飾的「繡娘」們正在縫紉臺前一針一線忙著刺繡。她們的身後,是20臺現代化的電動縫紉機和一件件即將熨燙的刺繡產品。 傳統「刺繡」成致富新產業 「這一針靠外一點,貼邊走線,落針到這個位置。你看,是不是比剛才好看多了。」
  • 「脫貧攻堅」百合花開鋪就群眾致富路
    一顆百合,為兩片土地帶來致富生機。山村小故事折射時代大進程。一戶一策百合鋪就「致富路」蘭州百合作為唯一的食用甜百合,色澤潔白如玉、肉質肥厚香甜,品質聞名天下,已經有幾百年的種植歷史了,尤其在七裡河區西果園鎮,百合品質更佳。
  • 雲南元陽:精耕「黑人參」 擴寬群眾致富路
    近年來,雲南元陽縣小新街鄉結合當地獨特的地理和氣候優勢,發展黑人參種植,助力脫貧攻堅,通過特色藥材產業振興鄉村經濟,讓許多貧困戶過上了脫貧致富的幸福生活。小新街鄉黨委政府看到這一契機,在牢牢守住生態底線的同時,將黑人參產業作為小新街鄉帶領群眾發展致富的主導特色產業之一,讓黑人參成為了貧困戶「治窮根」的一副「良藥」。在小新街鄉山鼎生物資源開發有限公司投資的野生黑人參基地裡,成片的黑人參長勢喜人,有的正值花期,有的已經掛果,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 打造休閒曲靖,還有多長的路要走?
    曲靖作為雲南的第二大城,名聲卻遭到大理、麗江的吊打,相對四川的綿陽和貴州的遵義,曲靖的存在感也不強。曲靖作為雲南主要的能源和工業基地,在全省的發展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曾在2001年至2012年期間,曲靖工業創下了年均16.5%的增速。但是,工業強市的道路上,曲靖走得坎坷曲折。
  • 澤雅包岙:「蔬菜王國」鋪就鄉村致富路
    澤雅包岙:「蔬菜王國」鋪就鄉村致富路 2020/12/21 08:27 來源:溫州商報 編輯:遊歷 瀏覽:1265
  • 雲南曲靖的冬天,完全就是陽光明媚的春天
    昨天經過雲南曲靖市霑益、會澤、尋甸一帶,這裡的氣候哪是冬天嘛!太陽麼太陽烈,天空麼湛藍湛藍滴,氣溫麼氣溫高,空氣麼空氣好。這分明是春天一樣嘛。雲南是一個被氣候眷戀和照顧的省份,當北方冰天雪地,隔壁的貴州天寒地凍的時候,雲南依舊豔陽高照、天空湛藍、氣溫十幾度。一路上走來,從冰雪滿地的六盤水來到霑益、會澤、尋甸一帶,感受這蒼天賜予的美好!接受這冬天優美氣候的洗禮。珍惜這份美好,曲靖,這個冬天不太冷。
  • 通遼市扎魯特旗:民族刺繡產業託起致富路
    走進扶貧車間,身著豔麗蒙古族服飾的「繡娘」們正在縫紉臺前一針一線忙著刺繡。她們的身後,是20臺現代化的電動縫紉機和一件件即將熨燙的刺繡產品。傳統「刺繡」成致富新產業「這一針靠外一點,貼邊走線,落針到這個位置。你看,是不是比剛才好看多了。」
  • 曲靖10人入選2019年度「雲南好人」
    1月13日雲南省文明辦公示了2019年度「雲南好人」入選名單共79組入選一起來看看詳細名單吧2019年度「雲南好人」入選名單公示助人為樂(25組)馬德靜保山騰衝市騰越鎮下綺羅完小退休教師>許老六曲靖師宗彩雲鎮殘疾人社區康復指導站指導員馮文斌玉溪市北城街道東前社區居委會12組村民曾志堅昆明市五華區大頭食堂經理田家任昆明市五華區軍休中心金頂山服務站五支部退休軍人羅西(加拿大) 雲南財經大學國際工商學院教師楊松楚雄三街小寶羊湯鍋經理李秉權 胡素秋原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醫生張仕鈞大理市青少年社會事務中心
  • 雲南曲靖,草原山水畫並存,歡迎來到山水花草世界
    大家好,我是愛旅行的小花,今天小花繼續與大家分享雲南,那麼這次小花來到了哪裡呢?沒錯,那就是雲南曲靖啦,不知道,最近大家有沒有特別想去走走?會不會特別喜歡這種草原山水畫並存的地方呢?接下來跟著小花的腳步一起來康康吧!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廣河縣阿里麻土鄉巴家村:綠色養殖鋪就致富路
    綠色養殖鋪就致富路民族日報記者馬志傑近日,記者來到廣河縣阿里麻土鄉巴家村,平整的柏油路寬闊乾淨、孩子們在文化廣場嬉戲玩耍、村民們在大棚內忙碌……微風拂過,一幅鄉村秀美畫卷徐徐展開村民馬向明於2015年以5萬元精準扶貧貸款為啟動資金踏上了養殖路,如今他的養殖大棚裡有基礎母羊80隻、基礎母牛3頭、牛犢3頭,羊年出欄2次、達30多隻,通過養殖年收入達到4萬餘元,今年他又申請了10萬元創業擔保貸款,準備修繕擴建養殖大棚。
  • 雲南梁河縣:皂角米成致富「綠寶寶」
    雲南梁河縣:皂角米成致富「綠寶寶」。供圖 春天的梁河,處處鋪滿綠色。順著彎曲的公路,走進曩宋鄉龍營村大勐藏村民小組,上百年的皂莢樹正使勁的發芽、開花。村民們翹首以盼,等待著從樹上採摘「綠寶寶」,生態、綠色、無汙染的皂角米,來增收致富,奔向小康。
  • 傳統手工藝品鋪就致富路
    傳家寶手工藝品專業合作社於2017年6月,銅器製作藝人艾則孜·買斯依提與該村7戶村民共同投資50萬元建設而成,合作社在繼承和發展手工業的同時,也帶動了當地農民增收致富。3月12日上午,員工在新疆洛浦縣傳家寶工藝品專業合作社加工車間裡,正在製作銅器手工藝品。
  • 城關鎮林莊村:搭起集體經濟發展橋 鋪就群眾幸福小康路
    城關鎮林莊村:搭起集體經濟發展橋 鋪就群眾幸福小康路 2020-07-21 18: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