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找女婿,周日找老伴,「相親角」成老人社交新空間…

2021-02-20 中國新聞網

來源:參考消息網

重慶市中心洪崖洞相親角,每到周末都迎來大批中老年人,星期六到此是給兒女相親,星期天則是單身長者為自己相親,兩種相親模式成功率雖都不高,但人潮未見消退,有人甚至十年來風雨不改,每周末都到此「碰碰運氣」。洪崖洞相親角究竟有何魅力,一再吸引大媽大叔前來?相親角對於這一大群退休老人來說,難道不止是相親?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11月19日報導,秋風陣陣的星期天早晨,重慶景點洪崖洞人頭攢動,除了來遊玩的旅客,景區戶外一段約200米的步道,從早上10時便聚集了數百名中老年男女,三五成群地站在江邊閒聊。

這裡空氣中迴蕩著親切的重慶話,氣氛相當熱絡,卻也夾雜著一絲尷尬。步道兩側,有大媽眼神飄忽地靜靜站守,似乎等著有心人上前說話;有大叔上下徘徊繞圈打望,尋覓上前搭訕的絕佳機會。

這裡是重慶著名的相親角,歷史已超過10年,來到這裡的大叔大媽都有一致的目標:找個合眼緣的對象,如果聊得開,就互掃微信交換聯絡,接下來私下再約,盼望最終能找個老伴。

資料圖:相親會上的家長為兒女物色對象。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星期六為兒女相親 星期天為自己相親

報導稱,和中國許多城市的相親角不一樣,重慶洪崖洞相親角有「雙重角色」,每逢星期六是父母來為兒女相親,星期天則是中老年人為自己相親,兩者都是民間自發的活動。

如果說星期六的相親角像是父母「推銷」子女,星期天的「老人相親角」則像熱鬧的聯誼會。來參加的多是五六十歲中老年人,當中不乏有女士精心打扮,但大多數更傾向樸素上陣。

和為子女找對象的場面不同,星期天的洪崖洞相親角,幾乎沒人舉起寫上自身和擇偶條件的牌子,或是拿出平板電腦或相冊出示照片。「自我推銷」最有效率的方式,是從一個聊天群走到另一個聊天群,想認識人就趨上前,聊夠了就自動脫隊,投緣才交換聯絡,或結伴離開。

「就是擺龍門陣(聊天)!」60歲的單身漢任先生如此形容「老年相親角」的活動。

那陌生男女初次見面談什麼?任先生透露的聊天話題都很務實:「首先是說出她的要求、我的要求,再介紹彼此家庭情況、經濟收入,看能不能適應對方生活。」

三小時下來,任先生只相中一名同齡女士,與她進行了15分鐘的交談。對他而言,這已經算不錯的收穫:「就是碰個運氣、求個緣分,遇上對的人才談,這裡也有騙子、傻子的。」

資料圖:相親角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喪偶離婚者尋覓第二春

報導稱,「老人相親角」由幾個主要群體組成——喪偶者、離婚者、單身者,甚至有已婚男來找「小老婆」的,不過以前兩者居多。

劉阿姨(65歲)帶著小她五歲的單身好友王阿姨前來相親角。多年前喪夫的劉阿姨是相親角的成功案例,之前來相親三次,今年夏天終於遇上投緣的男人,兩人目前感情穩定,結伴同居。

問及當初來相親的原因,她坦言:「老公走了,一個人很寂寞啊,想有個人聊聊天、說說話。其實,是我親家把我帶到這裡的,女兒也很支持我來。這個場地很正規,有保安,我很放心。」

報導稱,儘管來到相親角的老人都積極認識新朋友,但許多人坦言,只是抱著不妨一試的心態,心知真正找到伴侶共譜黃昏戀的概率不高。

一名不願具名的大媽直言,在相親角成功配對的概率是「百分之一」,畢竟這裡只不過是見面平臺,接下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必須釐清雙方經濟、兒女方面的許多問題。

許多相親者受訪時說,雖然洪崖洞相親角並不完美,但和婚姻介紹所或網絡約會平臺相比,已經是相對安全可靠的選擇了。

說到婚姻介紹所,許多大叔大媽一聽聞便搖頭,直批:「那種地方是騙人騙錢的!」

報導稱,有關「黑婚介」的媒體報導多年來在中國屢屢出現,不少婚介所被揭露,通過會員費、介紹費、假對象等種種套路,訛詐單身老人辛苦累積的養老本。

相比之下,來相親角可以面對面交流,又是免費的,讓許多相親者感覺更安心、踏實。

儘管如此,來到洪崖洞這個熙熙攘攘的旅遊景點公開相親,一些年長者心裡還是難免有些糾結。

一名精心打扮的大媽坦言:「來這裡還是很難為情的,一般女性都會害羞,希望男方來說話,我自己都不好意思站在這裡」,語畢不忘提醒記者,切勿拍她的照片或錄音,否則會讓她很難堪。

資料圖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父母邊為子女相親邊社交

報導稱,如果說星期天的相親角瀰漫著些許曖昧氛圍,星期六的相親角則沒有絲毫浪漫氣息可言。

早上10時,這裡已擠滿數百名為子女相親的年長者,有人舉著介紹子女個人資料的看板,其他有興趣的父母駐足詢問,不少人還認真地拿出記事簿,邊交流邊做筆記。

62歲的彭青是星期六相親角的熟面孔。她告訴《聯合早報》記者,自己過去六年每周都到相親角,算算有近300次了,目標只有一個:為37歲的大齡女兒找個伴。

彭青語帶無奈地說,女兒是導遊,常帶隊出國,因此特別難找男朋友。過去六年,她為女兒介紹了不少男士,但女兒寧缺毋濫,六年過去了還是單身。

她感慨說:「她覺得沒希望了,但即使沒希望,我們也要當成有一絲希望。」

但彭青這六年也並非完全白忙一場。她說,自己在這裡結交了一大幫好友,「我們的共同目標都是為了兒女」,大家在相親結束後有時會一同吃飯,不久前還組團一同到貴州旅遊。

80歲的王先生也是相親角「常客」,來這裡有10年之久。採訪當天,記者見他步履蹣跚上下徘徊,問他到此的目的,他笑說:「沒事兒,來玩!有合適就看一下,沒合適就見老朋友。老了,很有時間,到處走路!」

相親角滿足年長者社交需求

社會學家於海認為,許多年長者明知到相親角為兒女相親效率極低,卻堅持每周風雨不改這麼做,說明為子女找對象可能只是出外活動的理由,他們實際上需要的是社交。

他指出,家長在相親角可分享信息、生活經驗、結交朋友,在這個層面上,相親角功能如同廣場舞或政府的社區項目,能將家中老人「拉出來」活動,「哪怕是種樹、種水果或相親,如果能被一項活動『黏住』,有什麼不好?」

於海覺得,許多老人從相親角得到相親之外更大的社交滿足,當局因此應該鼓勵或支持更多這類公共空間形成。

報導稱,洪崖洞相親角多年來都由民間自發組織參與,於海認為,這也反映出中國年長者私人生活的興起。

他解釋說,中國年長者以往高度依賴單位和組織,生活中許多活動都由單位集體安排;不過,上世紀90年代後,越來越多個人活動必須靠自己策劃安排,退休年長者更是如此。

他認為,這個轉變讓中國年長者的私生活變得更活躍。「他們自己安排的活動內容非常豐富,需要的只是能活動的地方和公共空間。」

小新推薦

陪娃寫作業,媽媽情緒失控,爸爸直接喝農藥!都是因為...

@全體家長!這個東西有巨大安全漏洞,你的孩子卻還戴在身上!

原標題:《外媒關注「相親角」成中國老人社交新空間:周六找女婿 周日找老伴》

編輯:王珊珊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很多喪偶的老人,不找老伴了?過來人告訴你4個原因
    無論在繁華的城市還是在廣袤的農村,很多喪偶的老人都不找老伴了,或許是痛徹心扉的痛定思痛做出抉擇,又或許是權衡所謂的利與弊之後,深感沒有再找老伴的必要
  • 去了一趟蘇州相親角,我驚了!
    據門口保安介紹,桂花公園相親角成立大概也有10年多了,是居民自發形成的。開放時間固定,僅周六上午,和周日下午兩個時間段。是否有房成關鍵來相親角的多數都是父母,很少有當事人本來來現場的。相親者的信息則被列印或手寫在了一張張A4紙上,陳列在三塊簡易展板上。
  • 女人62歲還想找老伴麼?過來人:把握好這三點,再找老伴很幸福
    一,導語女人到了一定的年齡,是否還想找老伴取決於她自己,特別是到了62歲以後,開始慢慢衰老的時候。單身女人在五十多歲剛退休的時候,大部分人不願找老伴,那時候還年輕,能跑能跳,不願有任何束縛,嚮往更多的自由!
  • 「晚年再找老伴是什麼樣的體驗」,2位經歷過的老人說的太真實了
    無論是哪種,對於大多數老人來說都希望自己身邊有個老伴,所以即使年紀大了,也會想要重新找個老伴,那麼這個時候找了老伴,日子能夠幸福快樂嗎?究竟是怎樣的體驗呢?這些經歷過的老人說的真的太真實了。後來我退休了,從職場上退下來,而她只有45歲的年紀,還是年輕的,但是我們之間的婚姻就發生了大變化,她開始嫌棄我,覺得我不體面,覺得我老了,最後離開了我,和我離婚了,找個和她年紀相當的男人再嫁了。這個時候的我無法接受,沒有了工作,也沒有了妻子,覺得生活沒有意義,也開始懷疑人生。
  • 「媽,找老伴就是當免費保姆」,老人三句話,兒子默不作聲
    對於女性老人找老伴,現在很多子女,包括老人自己,持有兩種明確的態度。第一:手裡有錢堅決不找老伴兒,不能當免費地保姆。第二:手裡沒錢找老伴兒,當保姆也不能是免費的。如果身邊的女性老人有退休金,還去找老伴兒,就會被指指點點,「真是太傻了,伺候自己老伴兒這麼多年,還沒累夠嗎?身體硬朗還有錢,一個人過多好。」其實很多時候,也許我們看到的只是表象,以為老人有錢有健康,沒必要給自己找不痛快,實質上那些有退休金的女性老人找老伴,跟兒女也有一定的關係。
  • 老年人找老伴,不能兩全其美,這種「返老還童」模式更可行!
    有些老年人就會尋一老伴來度過餘生。每個人都會有老去的一天,晚年生活才是人生的重點,養老模式也是多樣化。選擇適合自己的養老模式,尤為重要。老年人找老伴,互相有個照應,因為孩子的感受選擇孤苦無依大半輩子,照樣需要體驗家庭的溫情。
  • 有你才幸福:子女堅決反對父母找老伴的背後,暴露了人性的暗面
    他的苦難是從老伴被確診癌症的那一天開始的,從那以後,他就沒有安生過,每天被兒子,兒媳,女兒,女婿折騰的夠嗆。換句話說,自從老伴離開後,他就沒有過過一天安生日子,在兒子家過得灰頭土臉,活脫脫一老媽子。有你才幸福:子女堅決反對父母找老伴的背後,暴露了人性的暗面。人的心,都是往下長的,父母愛子女天經地義,為其傾其所有也是一種本能,然,反過來,孩子對父母,卻未必能做到孝順二字。更多時候,似乎都是來討債的,成家有了孩子以後,依然會想要牽著父母的衣襟走過春夏秋冬。
  • 單身快樂,再找個老伴也挺好
    可因為與父母觀念不同,三個人沒有找過對象,一直都是單身。在她們看來,單身生活並無不妥,「自己努力工作養活自己,也挺好的」。「2017年時,我們該退休了。」胡琳說,這時她們商量起養老的問題,一拍即合,「找個氣候、風光都好的地方,一起養老」。此後,李豔和宋丹梅加入了這個姐妹團。不同於胡琳她們一直獨身,李豔和宋丹梅都曾有過一段婚姻。
  • 「我已經六十歲了,還有必要重新找老伴嗎?」「根本沒有必要!」
    但不管誰先離開,留下的那一個都會痛苦孤獨,當另一半離開之後,還需不需要再找一個伴侶呢?讓我們一起聽一聽幾位六十歲女人的回答。有必要劉大姐的老伴在她五十歲那年因病去世,距今已過去十年載。她看著兒女們一個個都成了家,有了自己的生活。
  • 過了65歲再找個老伴,是搭夥各取所需嗎?看這三位老人的大實話
    喪偶或者離異的單身老人,過了65歲,話說是半截身體埋黃土了,還能否再找一個伴一起過日子呢?會不會丟子女的臉?帶著這個問題,看看這三位老人怎麼說。張大爺,68歲,退休工人:這年頭生兒生女都沒用,他們給你看的死死的,到了老年哪怕你一個人,也不讓你找個伴。
  • 當一個人老了,到底有沒有必要找老伴?
    於此,動了不該有的念頭,二兒子蘇明成一針見血,她圖你什麼?圖你年紀大,圖你不洗澡。在子女的眼裡,蔡根花是惦記著蘇大強的房子,所以才願意跟他結婚。所以,這個婚,堅決不能結。可站在蘇大強的立場,我孤獨,我寂寞,我難受啊,你們都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日子。
  • 人老了,再找一個老伴,還有必要結婚嗎?
    曾經有網友問我,人老了,找了一個老伴,還有必要結婚嗎,同居合法嗎?成年人不結婚同居不犯法,同樣也不受法律的保護。1、奶奶去世不到3個月的時候,有人就開始給爺爺介紹老伴,起初家裡人都反對,爺爺也不太能接受。雖然家裡人也曾經想過給爺爺再介紹一個,但真正來了的時候,反而不能接受,其實就是無法接受讓別人取代奶奶的位置。
  • 中老年人喪偶找老伴,不領證不給彩禮,網友:花了錢的才懂得珍惜
    導語: 在這暮年漸漸老去的晨光裡,當我兩鬢斑斑,你已成了我時刻跳動的心臟,片刻不能相離。向你表達我真心:今生不變執子之手,痴情相愛近黃昏。 今天要講的是黃昏戀,黃昏戀一般是指那些喪偶的老年人再次結婚,或者是尋找自己的屬於老年人愛情的行為。
  • 天壇公園的相親角,長年聚集著一群焦慮又心懷希望的父母
    相親角的家長們都在心裡設下了對未來兒媳或女婿的期待,或是關於物質條件, 或是關於性格人品,或多或少,或大或小。他們的交流沒有那麼多的彎彎繞繞, 顯得直來直去。夾在烏泱泱的大爺大媽中間的幾個為自己找對象的年輕人,在大 爺大媽的詢問面前往往顯得有些招架不住。
  • 七旬老人:和女婿同住後,才知道女婿不是兒,對我「好」都是表面
    女兒女婿是否願意照顧老人呢?有切身體驗的老人說,女婿不是兒,對他們的好都是表面的,都只是做做樣子而已。01我和老伴只生了一個女兒,我們都是受過良好教育的人,都覺得國家宣傳的沒有錯,養兒養女一樣好,而且我們的女兒也非常乖巧懂事,我們教養也非常好,所以我們一直以這個女兒為驕傲,覺得這個女兒就是我們的希望。
  • 女人退休後,找老伴成了最大的坎:餘生,還是一個人更安穩
    女人退休後,找老伴成了最大的坎。三位有此經歷的女士皆坦言:「餘生,一個人更安穩!」一起來聽聽她們的訴說吧,或許能帶大家探聽得一些對方的真實心聲。01我今年53歲,5年前先夫過世。跟大家這麼說吧,頭兩年一直沉浸在喪夫的悲痛之中,再加上還需要上班,所以也沒有時間、心情與精力去想再找個男人過日子的事情。3年前退休了之後,時間多了,心情也漸漸平復了,起初也萌生過自己呆著太孤單(獨生兒子已經結婚成家,沒在一起生活。),餘生要不還是再找個伴一起過的這種想法。
  • 老伴生病女兒女婿來照顧,看到女兒殷勤的樣子,我立馬藏好房產證
    一位64歲母親自述:老伴生病後,女兒女婿來照顧,看到女兒獻殷勤的背影,我立馬的藏好了房產證。女兒從小都沒有受過什麼苦,無論她想要什麼我和老伴都會盡力滿足,所以我和老伴特別的寵愛她,只要別人有的東西,我女兒也要有,所以女兒從來都沒有失望過,因為她想要什麼都得到。後來女兒出了社會,可是一直都沒有找到好的工作,然後就天天在家發牢騷,我和老伴憋的心疼,然後就託人給她找了一份穩定的工作。
  • 三位六十歲女人的告白:單身後不再找老伴,我們的日子過得好極了
    有人說:有老伴陪著,去想去的地方,吃想吃的食物,玩想玩的東西,就是最大的幸福。下午還要去老年合唱團,即充實了時光,又結交了朋友,感覺單身也很幸福,可以把日子過成詩,清閒又自在。原來的時候,到了飯點就得做飯,做了之後丈夫不是嫌太鹹,就是嫌沒滋味;現在到了飯點,再也沒人催我,想自己做著吃就買菜,不想做就在快餐店裡吃。
  • 69歲阿姨街頭舉牌:我想找個伴,男女不限!真相讓人心酸...
    我只想找個伴兒,安度晚年,男女不限。」這位阿姨哭訴道,以前如果和別人說要找老伴,總怕別人笑話,如今連活著都難,還怕人笑話啥。張阿姨今年69歲,16年前,一直引以為傲的優秀女兒在美國患癌症去世,5年後,唯一的親人老伴去世,從此,她孤身一人。「我曾經有一個讓很多人羨慕的家庭,老伴工作好,女兒非常優秀,在長春高中畢業之後考入北京大學,大學畢業後公考到美國繼續研讀,2000年博士畢業後,本以為和女婿過上幸福的生活,沒想到卻患上子宮癌,沒多久,我的女兒去世了。」
  • 月薪過萬,為啥找老伴卻被拒?56歲女人說:沒真心錢再多也不要
    01、現在單身老人再找老伴已經是很普遍的事了,有人覺得再找老伴,可以陪伴自己度過寂寞無聊的歲月,也能夠在生活裡相互有個照應,孩子們也能夠安心地工作生活。有的老人覺得自己有房,有退休金,可以隨自己的心意找到合適的老伴;也有的人覺得自己退休金少,只要自己付出真心真情真誠,還是能夠找到陪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