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需要情感的,不管是20歲,還是60歲。
人對情感的需要就好比鮮花對陽光雨露的渴求一般,沒了它,非死即傷。
近來在追一部劇,名為《有你才幸福》,講述的是老年人的真實生活狀態,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逃不掉的宿命。
但當那一天來臨的時候,沒有幾個人能夠應付裕如。更多的人只是在跌跌撞撞中把日子熬下去,而不是過下去。
過日子,過日子,正常的親密關係裡,夫妻雙方身體健康,夫唱婦隨,當然是過日子,可若是哪一方提前「走」了。
剩下來的那個,無疑就只剩下熬了。
時常會在後臺看到這樣的留言:「她走了整整一年了,我的生活突然掉入深淵。人前沒心沒肺的活,笑著過,人後的辛酸只有經歷過的才能懂,為了沒成家的子女還得活下去,內心就跟行屍走肉一樣。」
在我們經手的大量案例中發現,越是恩愛的夫妻,到了晚年,越離不開彼此。如果有一方提前離世,另一方便會痛不欲生,度日如年。
不管是跟兒子過,還是跟女兒過,終歸,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草窩。《有你才幸福》裡,李雪健老師飾演的老祺就是這樣的存在。
他的苦難是從老伴被確診癌症的那一天開始的,從那以後,他就沒有安生過,每天被兒子,兒媳,女兒,女婿折騰的夠嗆。
換句話說,自從老伴離開後,他就沒有過過一天安生日子,在兒子家過得灰頭土臉,活脫脫一老媽子。
直到遇見了心心相印,默契十足的票友,小宋老師,他的灰暗生活中才多了一抹亮色。
小宋老師的條件很好,住著豪宅,有退休金,整個人氣質迷離。無論從哪個方面講,配老祺都是綽綽有餘。
然,兒子始終不同意他們之間的交往。
甚至在父親不知情的情況下,單獨約見,讓宋阿姨遭受巨大的傷害。
有你才幸福:子女堅決反對父母找老伴的背後,暴露了人性的暗面。
人的心,都是往下長的,父母愛子女天經地義,為其傾其所有也是一種本能,然,反過來,孩子對父母,卻未必能做到孝順二字。
更多時候,似乎都是來討債的,成家有了孩子以後,依然會想要牽著父母的衣襟走過春夏秋冬。
他本人根本不具備與生活抗衡的能力。說輕點是窩囊,說重點其實就是沒斷奶,明明是七尺男兒,偏偏把自己活成了「一把槍」。
在這部劇中祺滿雨就是這麼一個人設,他是妻子的一把槍,人家指哪,他打哪兒。老祺和小宋老師互生好感,雙方都有想要往前邁一步的想法,畢竟,未來還有差不多二十年的日子要過。
可他們偏偏就是不同意。
他和妻子一致認為,宋阿姨之所以看上老頭,是因為他兜裡有幾十萬的拆遷款,她是奔著錢來的。
而這個拆遷款理應給自己,他才是名正言順的繼承人。老子的錢給兒子花,才是正理。
同樣一件事,角度不同,在意的東西不同,自然就會有不同的答案。站在宋老師的立場,我再婚是因為感情。
而不是出於對生活的無奈,我有退休金,有房子,女兒,女婿都很孝順,如果是找個人搭夥過日子,無異於畫蛇添足,根本沒有必要。
老祺呢,他對妻子感情很深,時常在夢裡,夢見她的一顰一笑,她的叮囑,仿若是聖旨,一直以來都是他活下去的動力。
他之所以考慮再婚,是覺得生命太脆弱了,就算是一個人,也要把日子過下去,而非熬下去。
和小宋老師在一起,他是愉快的,輕鬆的,快樂的。這就是他們走在一起的理由。互無所圖,僅僅只是因為感情。
記得《我的前半生》中,也有類似的劇情,薛甄珠和崔寶劍互相瞧上眼了,老爺子順理成章把心上人接到了家裡去住。
兒子發現了,立馬原地爆炸。在他看來,爸,你也不看看你多大歲數了?她跟你在一起,就是為了圖咱家的房子,票子。
你被人賣了,還替人數錢呢?這便是絕大多數年輕人的邏輯。最後的結局呢,薛甄珠被掃地出門,臨時住進了酒店。
崔寶劍被兒子氣的住進了醫院,病情惡化,沒多久便撒手人寰了。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很多,年輕人總是習慣的站在自己的立場考慮問題。
生怕家產被外人順了去,這是人之常情。遺憾的,很少有人能真正站在父母的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
人老了,對物質的需求是極其簡單的,甚至每餐吃什麼都無所謂。關鍵是跟誰一起吃,兒女再孝順,頂多是物質層面的。
很多人因為工作忙的緣故,好幾年都未必能回一趟家,看一次爸媽,更甚者連個電話都沒有。
之前看過這樣一幕,年邁的老人拿著手機去維修店,修理。他告訴老闆,你看看我的手機是不是壞了。
我兒子已經很久沒有給我打過一次電話了?老闆接過手機,測試一番,一切正常。他清楚的知道問題所在。
一邊安慰老爺爺,真的是壞了。一邊給他遠在北京的兒子打了個電話,說明來意。隨後,老人遠去的背影讓人淚溼眼底。
每個人都會老,他們的今天便是我們的明天,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我們自己。倘若有條件,父母也渴望。
別再反對他們再婚了。
從來錯的都不是找老伴這件事本身,而是人性的暗面。
當你帶著有色眼鏡去衡量一件事的時候,本身就是渾濁的。百善孝為先,當你實力夠強,格局夠高,心胸夠寬廣的時候。
老頭身邊多一老太太,能帶給他歡聲笑語,能讓他的晚年生活有質量,你還會在意多為一個人養老送終嗎?
24小時情感陪護,每晚10點,我在古城西安,等,你的故事。歡迎關注,私信留言,點讚,分享,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