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耄耋老人為照顧孫子,守在手術室外11個小時,讓人感動又心疼

2020-12-12 騰訊網

在中國有一句老話叫隔輩親,尤其是老人,在他們的眼裡,家裡的小孩子就像手中的寶,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最近就發生了這樣一件讓人感動的事。

武漢一位耄耋老人為照顧孫子,守在手術外11個多小時,寸步不離,直到孫子手術結束。

根據楚天都市報12月9日報導,武漢市的一位90後的夏先生(化名)因肺部感染需要進行手術,而和他相依為命的爺爺陪他住院。老人年紀非常大了,將近90歲。在12月3日上午,夏先生進入手術室進行手術,而他的爺爺就在門口寸步不離地守了11個小時,直到手術結束後。

據了解,夏先生在大學畢業之後選擇做創業,在家中做起了電商,但是因為活動量比較小,29歲的他,身高1米7左右,體重就已經重達了220斤。

因為他免疫力降低的原因,他感染了結核桿菌,左下肺幾乎就要空,而這一感染隨之而來的各種併發症也非常的嚴重,直到後來夏先生連最基本的走路都成了問題。

12月3日,在他接受過無數次的保守治療後,還沒有效果,所以醫院便決定為他進行手術。但是因為夏先生的父親很早之前就已經過世了,而母親是一位聾啞人。他是由爺爺帶大並照顧了20多年。如今需要住院做手術,家裡能來照顧他的也只有他將近90歲的爺爺。

在手術當天的一大早,夏爺爺凌晨5點就早早地起了床,忙裡忙外地為孫子做準備。在夏先生被推進了手術室進行手術,就一直在手術室門外等著,寸步不離,到了吃飯的時候也沒有走開,一直懷著忐忑的心情,兩眼緊緊盯著手術室的大門。

時間逐漸流逝,原定的手術結束時間是下午3點左右,但是因為夏先生病情複雜的原因,不得不延長了時間,在門外的夏爺爺一改之前的冷靜,逐漸的焦急了起來,在門口不停的走過來走過去。

老人年紀非常大,中午也沒有吃飯,看著老人佝僂的身影,護士心疼地趕緊把自己的盒飯拿出來送給了老人,老人連忙婉拒,但是架不住護士的熱情,只好收下連聲感謝。

一直等到晚上,夏先生終於被推出了手術室,在外面等了11個小時的老人,在得知孫子手術很成功之後。長舒了一口氣,這才把心放在肚子裡,跟著夏先生一起回了病房。

在手術完成的頭兩天,因為夏先生暫時不能動,老人也走不開,得知情況的醫生護士為他們爺孫倆送來三餐。因為病人重達220斤,爺爺自己沒有辦法給他挪動翻身,於是三四個護士就幫忙一起抬,除了幫助夏先生恢復健康,護士們也主動承擔起了額外照顧夏爺爺的工作。

醫院的做法真是太讓人感動了,不僅幫助病人恢復健康,還這麼細心地照顧老人,為醫務工作者致敬,也希望夏先生恢復健康之後好好孝順爺爺。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內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能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相關焦點

  • 武漢耄耋爺爺照顧生病的孫子,守手術室11小時,感動又暖心
    現在的老人許多會有跑步的習慣,這也是健身的一種習慣吧,然而這個時候就應該喊著自己的孫子一起,畢竟都說是隔代親,這個時候的老人應該非常喜歡自家孫子,畢竟在老人眼裡,孫子從出生那一刻就是寶貝,而且還是最心疼的寶貝。
  • 老人晚年的悲哀:為孫子犧牲自己晚年幸福的老人,可悲可嘆
    老人有二兒一女,女兒嫁到了外地,二個兒子在身邊。一開始,老人的大兒子時常回去陪他,幫他收拾屋子,打掃衛生。女兒提出給父親請個保姆,照顧老人生活起居。很快,女兒經人介紹找到吳阿姨。吳姨60出頭,老伴走了,兒子也結婚了。
  • 新疆老人用羊毛捻線為孫子織「武漢加油」毛背心
    新疆老人用羊毛捻線為孫子織「武漢加油」毛背心 2020-03-04 19: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武漢72歲老人跨越1800公裡, 感謝瀋陽抗疫醫護人員, 網友感動落淚
    近日,武漢72歲的老人朱傳才坐上了火車,坐了21個小時,跨越1800公裡,到達瀋陽當面感謝曾經幫助自己的援鄂醫護人員。    72歲的武漢老人朱傳才今年2月份被確診為新冠肺炎住院治療,援鄂的遼寧醫護人員對其進行了悉心照料,老人得以順利出院。老人心裡一直記掛著他們,想要當面感謝一下對方。
  • 不一樣的「網紅」女孩:左腳變形的楊峻熙今日手術,夢想成為一名...
    隨即帶著小孫子站到手術室外的窗邊。透過窗戶玻璃,絲絲光亮射入屋內的走廊,在李長雲看來,那也許就是希望的光芒了…… 7歲女孩兒成為不一樣的「網紅」 「等待做手術這天老久了!」22日7時許,7歲女孩兒楊峻熙在山東大學第二醫院手足外科病床上,等待著當天的手術。
  • 昌邑市人民醫院關節外科成功為92歲耄耋老人實施髖關節置換術
    近日,昌邑市人民醫院關節外科在麻醉科的配合下成功為一位92歲耄耋老人實施人工股骨頭置換術,術後僅兩天時間就可下地行走,且術後恢復良好。長命百歲對每個人來說不僅是祝願,更是期盼。家住天禾家園92歲的高奶奶在所有親戚朋友眼裡就是這樣一位健康的「老福星」。
  • 老人羊毛捻成線 為孫子織「武漢加油」毛背心萌化眾人心
    新疆頭條訊(文/圖 記者 郭玲 通訊員 付汝晨)用了10天時間,70歲的老人阿米娜·阿尼瓦爾將一坨坨羊毛搓開,一點一點地捻成毛線,為兩歲半的孫子畢波力織了一件繡著「武漢加油」字樣的羊毛背心。阿米娜和兒子一家生活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特克斯縣,老人給孩子織的「武漢加油」羊毛背心近日被社區工作人員看到了,社區工作人員拍照發到朋友圈後,萌化了不少網民的心,大家點讚之餘,在朋友圈裡傳播起來。阿米娜1997年從護士崗位退休。自從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老人就一直關注著疫情動態。她為衝在前面的醫務工作人員揪心,最近看著情況一點點好轉,心情也好了起來。
  • 武漢醫護人員回贈鮮花為耄耋老人慶生
    通訊員供圖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林琳 通訊員簡傑)12月13日,武漢市中心醫院綜合一科病房內,與醫護人員相識近30年的老兵李爺爺迎來了93歲的生日,他熱情邀請醫護人員一起吃蛋糕,醫護人員隨後給老人送來鮮花和祝福,令老人感動不已。據了解,李爺爺曾經是一名老兵,後來轉到地方工作。
  • 76歲老人摔傷,鄰居大姐搬進家中照顧日夜看護:13年前她也幫過我
    自從「老人摔倒扶不扶」的話題出現之後,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似乎也下降了很多,原來推崇的「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演變成為當今的「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這都是因為有一批人在消耗我們的善良。誰都想做好人好事,但是沒有人願意因為自己的善良而被欺騙和傷害。
  • 一對耄耋老人經歷了65年的愛情長跑!真實記錄了老人感動瞬間
    英子奶奶和修一爺爺結婚六十五年,一直都在照顧修一爺爺的起居飲食。主要看點本劇主要講的是修一爺爺和英子奶奶現狀生活,以及他們過去的一些回憶。他們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對待自己子孫後代的態度,讓人心靈觸動。修一爺爺的去世,讓人催淚。
  • 愛心年貨情暖耄耋老人
    愛心年貨情暖耄耋老人 2020-01-22 17: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武漢「網紅」爺爺找到了!一張牽手照牽出更多感動
    照片拍攝於3月初的武漢協和醫院,南寧馳援湖北護士羅淑丹牽著武漢患者老爺爺的手在病區裡遛彎。這一幕被同事拍下後,感動無數人。離開武漢一個半月,羅淑丹很牽掛那位武漢老爺爺,希望能找到他遠程「見面」問候下。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共圓英雄夢」活動組發布尋找老人的信息。昨天,經熱心網友爆料,這位武漢老爺爺找到了!
  • 奶奶盡力撫養孫子,生活在20平的小屋,孫兒懂事得讓人心疼
    今日問題:貧困是壓垮人的巨石還是磨練人的利器?據報導,2020年中國目前現有貧困人口551萬人,貧困縣52個,這個數據是網上得知,其真實性還有有待考量。在中國的偏遠山區,有很多的孩子,別說讀書了,甚至連一雙新鞋都沒有,連溫飽都不能保證的生活,要如何去學習知識呢?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耄耋老人如何C位出道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耄耋老人如何C位出道 2020-07-30 19: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耄耋老人 初心不改
    每逢探視時間,前來看望他的人絡繹不絕,有幹部,有群眾,其中有許多受到過他幫助的鄉親們。這位耄耋老人,是全國道德模範、萍鄉市蓮花縣六市鄉太沙村村民王振美。1925年出生的王振美,經歷過幼時的貧困和年少求學時的艱辛坎坷。他1965年身患重病,在眾人幫助下「起死回生」之後,立下誓言感恩奮進、回報社會。他矢志不渝跟黨走,2017年終於成為一名正式的中國共產黨黨員。
  • 耄耋老人送上巨幅感謝信,感謝家中暖氣漏水工作人員依舊隨叫隨到
    4月17日中午,一位耄耋老人來到開源東部熱力公司,送來了一封親手寫的感謝信,感謝東部熱力公司的維修師傅們20多年來為其解決困難,守護他們的幸福生活。高老先生家住珠海1路4號2號樓1301,房屋頂上為整棟樓的供熱設備層, 2019-2020年採暖季期間,該用戶家中出現漏水現象,用戶隨即撥打了供熱站電話反映了情況。
  • 老人帶孫子3年,最後被兒媳的一個動作傷透了心:真是吃力不討好
    文|西紅柿媽媽 「辛辛苦苦給兒女當了一輩子的父母,老了,還要給孫子當孫子!」這句話,道出了多少爺爺奶奶的心聲? 操持一輩子,好不容易熬到兒女長大,等到老年,卻還要承擔起照顧孫子孫女的義務。
  • 耄耋老人桃園裡領「養老金」
    「大雪」時節,筆者再訪郯城縣李莊鎮神泉村朱映福的大片桃園,遇到上次瞧見的一群耄耋老人,帶著疑問趨前搭話:「大冷天,你們還來桃園玩呀?」老人們笑答:「俺是桃園的長期工人。」  「你們都這麼大年紀了,還不在家享享清福?」筆者問。
  • 四鋪鎮湖涯村村「兩委」幹部為愛接力 耄耋老人歸鄉夢圓
    在走訪到大辛莊宋學英老人家中時,老人忽然說自己年齡大了,想回「老家」。之前在入戶了解家庭人口情況時,村裡就發現宋學英為河南人,戶籍不在本地。當進一步問及宋學英老人戶籍在哪裡、老家何處時,老人卻搖了搖頭。經多方了解,宋學英今年93歲了,40多年前,她孤身來到淮北工作。2006年,經朋友介紹,宋學英與辛清光認識,後跟隨辛清光來到湖涯村生活至今。彼時辛清光妻子已經去世,已有八個子女。
  • 108歲糖果奶奶去世,85歲女兒守床邊三聲「娘」叫得人淚目
    在她107歲的時候  也就是去年11月17日那天  她因出去吃酒席還不忘給80多歲的女兒帶糖果  而被人熟知,引發人們關注  這樣溫暖的一幕打動了無數人  當時不少網友感慨道:「不管孩子多大了  在父母眼裡依舊是個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