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遠齋的桂花酸梅湯甜蜜素超標​了,來聊聊甜蜜素的八卦

2020-12-13 騰訊網

微博上有個熱門話題「信遠齋桂花酸梅湯甜蜜素超標 」。在市場局的公告中說:

經常食用甜蜜素含量超標的飲料或其他食品,會因攝入過量對人體的肝臟和神經系統造成危害,特別是對代謝排毒能力較弱的老人、孕婦、小孩危害更明顯。

這是公告的常規寫法,媒體也特別喜歡強調這點。

其實嘛,不能說寫錯了,但是,多少甜蜜素是「過量」?每天喝多少瓶會「過量」?每周喝多少算是「經常」?

這些公告和媒體報導從來不告訴你這幾個問題的答案。

以前寫過一篇甜蜜素的八卦,貼出來大家看看哈。

跟其他幾種主要的甜味劑一樣,甜蜜素的發現是嚴重違反實驗室規範的結果。1937年,一位叫麥可·斯維達的學生在美國伊利洛伊大學讀博士,研究一種退燒藥的合成。不知道是當時的實驗室管理不規範,還是他吊兒郎當,總之是他經常邊抽菸邊做實驗。有一天,他把點著的煙放在實驗臺上,拿起來抽的時候手指掃過了嘴唇,發現手指很甜。然後,他找出了這甜味來自於一種叫做「環己基氨基磺酸鈉」的物質。在翻譯成中文的時候,人們給了它一個優美的名字「甜蜜素」。

1939年,麥可·斯維達獲得了甜蜜素的專利。雖然做實驗吊兒郎當,他還是如願獲得了博士學位,之後進入了杜邦公司,而甜蜜素的專利也被杜邦收購。不過,還沒有進行商業開發,杜邦又把專利轉賣給了雅培。雅培做了一些研究,打算用它來掩蓋一些藥物的苦味,並且在1950年提交了新藥申請。

甜蜜素的春天開始於1951年,美國政府批准了它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此前,市場上只有一種甜味劑——糖精。雖然糖精的甜度可達蔗糖的300倍以上,但它的甜味不純正,回口有一些苦。甜蜜素其實還不如糖精,甜味只有蔗糖的30到50倍,回口同樣有苦味。不過有趣的是,如果把10份甜蜜素跟1份糖精混合,那麼各自的回口苦味都消失了。這一特性讓甜蜜素有了立足之地,再加上它價格便宜量又足,還能耐高溫,在食品市場上也就頗有吸引力。1958年,甜蜜素被FDA給予了GRAS的分類,意為「一般認為安全」,意味著FDA對其安全性完全放心。到1960年,甜蜜素成了無糖飲料的寵兒

圖片來源:pixabay

危機出現在1966年,有研究發現它在腸道內可以被細菌轉化成環己胺,而高劑量的環已胺具有慢性毒性。這一發現為甜蜜素的命運蒙上陰影,而1969年的另一項研究則把它打入打入深淵——用甜蜜素和糖精按10比1混合餵養的240隻大鼠中,有8隻出現了膀胱癌。美國在1958年通過了一個「德萊尼修正案」,規定不能批准任何致癌物用於食品中。甜蜜素成了第一個撞到這個法案槍口上的倒黴鬼。這項大鼠實驗一出,公眾譁然,隨即FDA在當年10月開始禁用甜蜜素。

雅培並不服,他們宣稱自己做了實驗,無法重複1969年那項致癌研究的結果。1973年,他們向FDA申請解禁甜蜜素。FDA拖拖拉拉地進行審查,到1980年駁回了這一申請。而雅培聯合美國卡路裡控制委員會,在1982年再次提交解禁申請。此後,FDA發布評估結果,說目前證據不支持甜蜜素對老鼠的致癌性,但也沒有批准解禁申請。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雅培沒有繼續推動解禁,FDA也不了了之——反正現在有了其他性能更優越的甜味劑,即便解禁了,「錢途」也不看好,大概雅培和FDA也就都沒有興趣去為它花費精力

圖片來源:pixabay

其實,那項致癌研究中甜蜜素和糖精的用量非常大,相當於一個人每天喝350罐無糖可樂。不過按照制定安全標準的常規——除以一個100個安全係數才推廣到人身上,那麼這個量也就不能忽略。其他研究不能重複這個結果,所以雅培的主張還要更有力一些。尤其是後來發現,大劑量的糖精會增加老鼠的膀胱癌,是因為老鼠的尿液組成特殊,而那一致癌機理在人體中不存在——考慮到1969年的那項大鼠致癌實驗中,用的是甜蜜素和糖精混合物,甜蜜素被「冤枉」的可能性也就相當大。

目前,全球有幾十個國家批准使用甜蜜素作為甜味劑。國際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會制定的的安全標準是每天每公斤體重不超過11毫克——對於一個60公斤的成年人,相當於20到30克蔗糖產生的甜度。飲料要達到普通人喜歡的甜度,需要10%左右的蔗糖。也就是說,單獨使用甜蜜素來獲得足夠的甜度,一瓶飲料的量就超過「安全限量」了。在國家標準中,食用量大的食品比如飲料、罐頭、果凍等,使用限量是每公斤0.65克,這個量遠遠不夠甜,還需要加其他甜味劑或者糖。而話梅、話杏、山楂片、果脯、蜜餞等食品,因為食用量小,每公斤中允許用到8克,但是他們需要的甜度太高,這個用量也不見得夠。所以,如果配方不合理,或者操作中有意無意地違規,也就可能出現「甜蜜素超標」。而糖精、阿斯巴甜和三氯蔗糖等高效的甜味劑,達到安全限量時的甜度相當於幾百克蔗糖,遵規守紀也很容易實現足夠的甜度。

題圖來源:meishichina

文章來源:本文經授權轉載自作者本人公眾號「松鼠雲無心」,轉載請聯繫原帳號

歡迎個人轉發到朋友圈

微信:SquirrelClub

微博:科學松鼠會

科學松鼠會,是一家以推動科學傳播行業發展為己任

的非營利組織,成立於2008年4月。我們希望像松鼠

一樣,幫助公眾剝開科學的堅果,分享科學的美妙。

喜歡記得點「在看「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信遠齋酸梅湯甜蜜素超標,廠家回應:疑似假冒
    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發布的新一批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顯示,一批次標稱「信遠齋」牌的桂花酸梅湯,被檢出甜蜜素超標。對此,信遠齋昨天發表聲明回應:樣品飲料使用的包裝瓶及外觀標識不一致,送檢產品「並未證明是我司生產,我司正在調查核實此事」。
  • 信遠齋酸梅湯被曝甜蜜素超標 青島超市少見同品牌產品
    來源: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截圖老字號酸梅湯被查出甜蜜素超標根據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的公告,被抽檢的這一批次信遠齋桂花酸梅湯是由信遠齋(天津)飲品有限公司生產,由北京鴉兒李記南城餐飲有限公司經營,生產日期和批次為2019-09-09。
  • 信遠齋桂花酸梅湯甜蜜素超標!北京還有這些食品不合格
    不少大家平日經常光顧的市場售賣不合格食品,其中不乏知名度很高的信遠齋桂花酸梅湯。還有哪些不合格食品?一起來關注!01 信遠齋桂花酸梅湯據北京市市場監管局4月17日發布的「關於2020年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的公告」顯示,信遠齋桂花酸梅湯被檢出甜蜜素超標。
  • 北京老字號信遠齋酸梅湯甜蜜素超標,公司:懷疑是假冒產品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4月17日,據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發布的「關於2020年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的公告」顯示,信遠齋桂花酸梅湯被檢出甜蜜素超標。公告顯示,標稱信遠齋(天津)飲品有限公司生產,北京鴉兒李記南城餐飲有限公司經營的桂花酸梅湯飲料,經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檢驗甜蜜素(以環己基氨基磺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信遠齋(天津)飲品有限公司對檢測結果提出異議,並申請復檢;經國家肉類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復檢後,維持初檢結論。
  • 北京老字號信遠齋酸梅湯甜蜜素超標
    標稱信遠齋(天津)飲品有限公司生產,北京鴉兒李記南城餐飲有限公司經營的桂花酸梅湯飲料,甜蜜素(以環己基氨基磺酸計)檢測值為1.01g/kg,標準規定為不大於0.65g/kg。信遠齋(天津)飲品有限公司對檢測結果提出異議,並申請復檢;經國家肉類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復檢後,維持初檢結論。
  • 【不能「梅」有你】信遠齋桂花酸梅湯,百年傳承消暑佳品
    這個時候,有一杯冰鎮的酸梅湯,莫過於最大的幸福,什麼暑氣都沒了!酸梅湯其實很有歷史淵源,在古代就是夏日國民飲品!平時吃火鍋啥的,吃完剛從辣油裡撈起的牛羊肉,再配上杯裡的酸梅湯,一頓飯下來,沒有幾扎酸梅湯根本不夠喝啊!
  • 甜蜜素超標!酒鬼酒又出事了?藉此談談白酒添加劑
    今天一則新聞又把酒鬼酒推到了風口浪尖,說的是酒鬼酒被測出了環己基氨基磺酸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甜蜜素」,這玩意兒是提升酒的甜味的非法添加物。
  • 信遠齋酸梅湯:煙燻梅子的味道
    看成分表也不是百分百天然。不過不加增稠劑,嘗得出淡淡的屬於烏梅的煙燻味道。還是不錯的,夏天可以買買。喜歡玻璃瓶。評語說完了。購買連結微信不給放,各位上淘寶隨意搜好了:信遠齋,酸梅湯。就近買之。下面是無關的。
  • 天津蔬菜農藥殘留超標 山西百年汾王白酒被檢出甜蜜素
    其中,天津市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委員會抽檢食用農產品3批次不合格,不合格原因均為農藥殘留超標。山西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抽檢酒類、飲料、粉條等5批次產品不合格,其中山西百年汾王酒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國賓珍藏酒(清香型白酒)被檢出含有甜蜜素。
  • 九龍齋還是信遠齋?想喝地道老北京酸梅湯,關鍵得看配料表裡的「糖」
    宋末元初學者周密所著筆記《武林舊事》中有「滷梅水」的記錄,據說就是酸梅湯的前身。而今天我們所喝的酸梅湯,其實是從清宮御膳房傳到民間的。乾隆學者郝懿行在《曬書堂詩鈔》裡就寫道:「底須曲水引流觴,暑到燕山自然涼。銅碗聲聲街裡喚,一甌冰水和梅湯。」酸梅湯的原料,主要是烏梅、山楂、桂花、冰糖這幾樣。烏梅是用半黃的梅子煙燻後製成的。
  • 酒鬼酒突陷「甜蜜素門」,總代理實名舉報,4萬瓶流入市場!最新回應來了
    一天之內,酒鬼酒與其前總代理的「甜蜜素」之爭兩度反轉,事情越發撲朔迷離。來   源丨本文綜合自中國基金報(chinafundnews;泰勒)、財經天下周刊(cjtxzk;宋家婷)、中國經濟網、公開信息等沒想到,塑化劑風波過去7年之後,酒鬼酒又陷入「甜蜜素門」。
  • 包子裡有甜蜜素、油條裡查出過量明礬?還能不能愉快地吃頓早餐了?
    在實驗室裡,樣本通過快速檢測,都測出了甜蜜素或者是和甜蜜素相似結構的甜味劑的存在。饅頭分類呢,我們是分到糧食與糧食製品,在糧食與糧食製品裡,甜蜜素是不得添加的。雖然甜蜜素是我國允許的食品生產中常用的添加劑,但是因為甜蜜素的副作用,一些國家已全面禁止在食品中使用甜蜜素。1969年美國國家科學院研究委員會通過動物實驗證實,甜蜜素與糖精的比例達到10:1,即可致膀胱癌。
  • 山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兩款酒涉甜蜜素,一款酒酒精度不達標
    見習記者 趙方園)8月10日,新京報記者從山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上了解到,其最新發布的2020年第22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通告顯示,山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近期對23類食品661批次進行抽檢,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649批次,不合格樣品12批次,其中涉及3款酒類產品,分別是山西汾池春酒業有限公司的上黨故事酒(清香型白酒),清徐縣田府葡萄酒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田府紅葡萄酒,山西四達酒類飲料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桂花黃酒
  • 河南市監局:貴州懷莊酒業稀裡酒檢出甜蜜素 長澤乳業乳酸菌飲品...
    貴州懷莊酒業稀裡酒檢出甜蜜素通告顯示,潢川縣清水灣購物中心銷售的標稱貴州懷莊酒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1批次稀裡酒(濃香型白酒)(生產日期2019-04-14,規格型號500ml/瓶,商標:稀裡),甜蜜素(以環己基氨基磺酸計)檢出值為0.000306g/kg,標準規定為不得使用。
  • 西瓜注射甜蜜素?博士現場破謠言
    食安博士現場實驗,破除「西瓜注射甜蜜素」謠言。  福州新聞網10月29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劉珺 通訊員 馬靜/文 記者 石美祥/攝)28日上午,在倉山區食安辦主辦的倉山區2020年食品安全宣傳周啟動儀式上,食安博士現場實驗破除謠言,他給西瓜打了一針甜蜜素,不久西瓜就開始「流血」。看了這一幕,市民王女士說:「以前我真以為商販會給西瓜打針,現在知道這不可能。」
  • 中國白酒為什麼要用食用酒精、添加甜蜜素?
    就在甜蜜素事件發展過程中,風雲君在走訪各地菸酒店、超市等售賣渠道時發現低端白酒配料上都明確標註了食用香料、食用酒精、液態法白酒等大眾不為所知的字樣。  來自困難時期的食用酒精回到近60多年前,1958~1960年間,國民經濟極端困難,糧食、副食品緊缺。
  • 地道北京味的酸梅湯,到底有啥秘方?
    宋末元初學者周密所著筆記《武林舊事》中有「滷梅水」的記錄,據說就是酸梅湯的前身。而今天我們所喝的酸梅湯,其實是從清宮御膳房傳到民間的。乾隆學者郝懿行在《曬書堂詩鈔》裡就寫道:「底須曲水引流觴,暑到燕山自然涼。銅碗聲聲街裡喚,一甌冰水和梅湯。」酸梅湯的原料,主要是烏梅、山楂、桂花、冰糖這幾樣。烏梅是用半黃的梅子煙燻後製成的。
  • 地道正宗的北京味,童年裡的甜美回憶,消夏飲品酸梅湯就是講究!
    一聲叫賣聲悠揚:哎~玉泉山的水來,東直門的冰,喝的嘴裡涼了嗖嗖,給的又多來,湯兒好喝~但不要以為北京酸梅湯是市井飲品,那是清代經御膳房改進成為宮廷御用飲品,後來傳入民間,於是大街小巷、乾鮮果鋪、藥堂醫館的門口,隨處可見賣酸梅湯的攤販。酸梅湯的原料是烏梅、山楂、桂花、甘草、冰糖這幾種材料。
  • 關於夏天喝酸梅湯的問題
    小口地啜飲一杯酸梅湯,酸甘的味道刺激著口腔,於是口中液如泉湧,頓時熱去津生,通體淋漓至極!當然,冰著喝亦甚有滋味。比如,《金瓶梅》第二十九回,西門慶在家中喝的酸梅湯,就已經是冰鎮的了,因為此時六月初四,正值盛夏,而且還是正午,西門慶吩咐安兒:「到後邊對你春梅姐說,有梅湯提一壺來我吃。」
  • 河套酒業醉香酒五穀香檢出甜蜜素
    公告顯示,標稱內蒙古河套酒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酒仙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經營的河套酒業醉香酒五穀香(規格型號:500mL/盒38%vol生產日期/批號2012/12/3),被檢出甜蜜素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機構為國家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