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祖母綠的礦區自然要談到很久以前的故事。相傳公元1600年,哥倫比亞首都以北200多公裡的穆佐(MUZO)地區,突然暴發洪水,來勢洶湧,水流倒灌,衝刷了大片的農田沙土。洪水退去後,當地摩斯卡斯人回到昔日的家園,發現往日清澈的河水變得渾濁,本以為是河底的淤泥被翻卷出來,下河清淤的時候突然發現河床裡散落著大量耀眼鮮豔的碧綠的石頭,這就是著名的哥倫比亞祖母綠的由來。
不過,最早的祖母綠礦區並非知名的哥倫比亞,而是要追溯到公元前3500年的埃及。在那時,埃及人在開羅西南方向的沙漠中首次發現一種耀眼的綠色礦石,由於它們的顏色美豔絕倫,當時便成為皇室的御用寶石。埃及極富盛名的女王克裡奧帕特拉便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了這座祖母綠礦,足以見得女王對這種寶石的鐘愛。
大概到了公元前2000年左右,埃及第十二王朝的時候,祖母綠製成的飾品已經成為富家女閨中必不可少的配件。由於埃及是16世紀以前世界上惟一的祖母綠產地,當時的交通和貿易也不夠發達,所以那時其他國家的王室對祖母綠知之甚少,因此它也就成為了無比珍惜的寶貝,甚至是至高無上的權力象徵。不過,這座古老的礦床早已枯竭,而且出產的祖母綠品質並不佳,晶體也比較小,再加上當時打磨工藝的不成熟,很多鑲嵌都是以極其原始的狀態出現,美感不足。
直到16世紀中葉,南美洲摩斯卡斯人的祖母綠才被外來的不速之客們公諸於眾。西班牙殖民者發現,南美洲的印加民族擁有的祖母綠比埃及的更加迷人。在之後長達一個世紀的時間裡,西班牙人把印加人珍貴的祖母綠大量運回歐洲,祖母綠瞬間以它獨特、迷人的風採傾倒了整個歐洲皇室。
時至今日,除了當時的埃及和南美洲的哥倫比亞出產祖母綠以外,巴西、尚比亞、俄羅斯、馬達加斯加、坦尚尼亞、巴基斯坦、中國等地,也不斷發現祖母綠礦床,只是優質者甚少,其中屬巴西、尚比亞祖母綠礦區最為知名。
在祖母綠的世界,礦區產地就像血統一樣,直接決定著祖母綠的價值。同樣顏色、淨度、級別的祖母綠,來自哥倫比亞的要比尚比亞或巴西的高出幾倍的價格。當然,哥倫比亞也有不同的礦區,這些礦區主要的區別在於出產的祖母綠顏色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