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摘自:MrShowbiz
丹澤爾-華盛頓 Denzel Washington
主要作品:《為自由而吶喊》、《榮耀》、《馬爾科姆-X》、《人骨拼圖》、《颶風》
丹澤爾-華盛頓是當代偉大的實力派黑人演員,也是目前好萊塢身價最高的黑人影星。他曾於1987年獲奧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1989年獲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1992年和1999年二次獲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曾有人評論他是"繼薛尼-鮑迪之後好萊塢最具希望的黑人男明星"。
丹澤爾-華盛頓戲路開闊,演技精湛,是觀眾和業內人士公認的演技型電影明星。無論是社會意識的情節片、喜劇還是懸疑驚險片,丹澤爾總能展現其特有的風格和男性的魅力。他拍攝的社會主題類的影片《為自由而吶喊》("Cry Freedom")、《費城故事》("Philadelphia")、《馬爾科姆-X》("Malcolm X")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1999年出演的動作片《人骨拼圖》("The Bone Collector")等也取得了極大的成功,獲得較好的票房收入。同年他主演的傳記片《颶風》("The Hurricane"),令他登上了事業上的又一高峰。在好萊塢,黑人演員向來受到種族的限制,只能演某些不起眼的角色,如助手、僕人或罪犯等。即使有少數幾個黑人演員擔綱主角,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限制,難以大放光芒。丹澤爾-華盛頓憑著《為自由而吶喊》、《費城故事》、《馬爾科姆-X》、《人骨拼圖》和《颶風》等主要作品,目前已是少數幾位能徵服好萊塢的黑人演員之一。在好萊塢的黑人影星中,也只威爾-史密斯能與他分庭抗禮。曾有人評論他說:他不是一個偉大的黑人而是一個有著黑色皮膚的偉大的人。
丹澤爾-華盛頓1954年12月28日出生於紐約州的弗農山,他的父親是一位牧師,母親是個美髮師。14時,他父母親的關係開始惡化,為了不讓孩子們承受家庭破裂所面臨的痛苦,丹澤爾和他的姐姐被送進了一所寄宿學校。1977年丹澤爾從富德漢姆(Fordham)大學畢業並獲得了新聞學學士學位。在大學期間,他除了全力完成學業以外,一直沒有放棄自己的演戲愛好,畢業後就去了舊金山,並在那裡獲得了美國音樂戲劇學院(ACT)的獎學金。在哪裡他學習了一年的表演,試圖在哪裡尋找發展。由於一直沒有很好的機會,丹澤爾-華盛頓不久便回到了紐約。當時正是紐約黑人劇院格外豐富活躍的時候,丹澤爾-華盛頓如魚得水,開始在各種電視劇中扮演角色。期間他參加了約瑟夫-佩珀導演的《莎士比亞》舞臺劇演出,扮演了一個有爭議的人物理查三世。
80年代後,丹澤爾-華盛頓開始轉向影視界方面發展,在1981年拍了個人第一部電影《黑人兒子》("Carbon Copy")。在這部電影中,丹澤爾擔綱主角,扮演一位白人富翁的私生子,但象許多剛踏入影視圈的演員一樣,他的這部處女作並沒有讓他走紅。後來他還相繼在《一個士兵的故事》("A Soldier's Story")等影片中扮演角色,但都是些普通黑人角色。雖然他演來相當賣力,但還是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
1987年丹澤爾-華盛頓參加了電影《為自由而吶喊》的拍攝,終於等來了一顯身手的機會,一炮走紅。這是一部以南非為背景的政治電影,導演是曾執導過奧斯卡獲獎影片《甘地傳》的理察-阿頓伯羅,丹澤爾在該片中擔當主演,扮演一位溫和善良的南非黑人民權領袖史蒂芬-畢柯,在種族歧視橫行的南非,一心想爭取平等、自由的他在獄中被白人虐待致死。由於在該片中他富有激情的表演,丹澤爾-華盛頓獲得了當年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提名。接著他相斷參加了《為了女王,為了國家》"For Queen and Country")等幾部電影的拍攝。1989年,丹澤爾-華盛頓參加了史詩片《榮耀》("Glory")的拍攝,一舉成名。這是一部敘述南北戰爭期間一支美國黑人軍隊浴血奮戰的歷史影片。片中他扮演了一個不堪忍受奴隸主折磨,憤而參加南北戰爭的黑奴士兵特裡普。丹澤爾-華盛頓將特裡普的倔強個性,逃亡途中的磨難,戰鬥中的英勇頑強表演得淋漓盡致。憑著在此片中的令人難忘的表演,丹澤爾-華盛頓戰勝了馬龍-白蘭度、肖恩-康納利及傑克-尼克爾森等大腕級競爭對手,贏得了當年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
奧斯卡獎的殊榮使丹澤爾-華盛頓一舉跨入了好萊塢A級演員的行列,並逐步走上事業的頂峰。他得到了著名黑人導演斯派克-李的垂青,先後參加了他執導的3部電影的拍攝,《密蘇裡更好的布魯斯》("Mo' Better Blues")、《馬爾科姆-X》和《他贏得比賽》("He Got Game")。1990年丹澤爾在《密蘇裡更好的布魯斯》中扮演一個爵士樂號手;1992年在《馬爾科姆-X》中,華盛頓擔任主角扮演黑人民權運動領袖;1998年的《他贏得比賽》,他扮演一個高中籃球明星的父親。特別是在《馬爾科姆-X》一片中,他扮演"馬爾科姆-X",這是與馬丁-路德-金齊名的美國黑人運動領袖,作風激進,頗受爭議。此片在黑人青年中還掀起一股"馬爾科姆-X熱",到現在為止,還有人評論那可能是丹澤爾-華盛頓最傑出的一次表演,這一次的演出使他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男演員提名,登上了榮譽的頂峰。丹澤爾-華盛頓其它有影響的影片還包括1991年的《密西西比馬薩拉》("Mississippi Masala") ,他在片中愛上了一個印地安女人;1993年的《費城故事》,他與湯姆-漢克斯聯手演繹愛滋病問題,扮演一個憎惡同性戀的律師;1995年的《藍衣惡魔》("Devil in a Blue Dress"),他扮演一個四十年代的私家偵探。
九十年代後期,在社會類題材的電影中取得了巨大成功的丹澤爾-華盛頓也嘗試著出演一些動作片電影。1993年與朱麗婭-羅伯茨共同主演的《鵝塘暗殺令》("The Pelican Brief")、1995年主演的《赤色風暴》("Crimson Tide")和1998年與布魯斯-威利斯合作的政治驚險片《紐約大爆炸》("The Siege")等都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收入,奠定了他動作片明星的地位。1996年在影片《生死豪情》("Courage Under Fire")中扮演一位美軍軍官,調查女軍官(梅格-瑞恩飾)是否確是英雄,這部以海灣戰爭為背景的影片,得到了眾多影評界人士的讚賞。1998年,主演了影片《墮落》("Fallen"),在片中扮演一名警探。另外,他還主演了《無事生非》("Much Ado About Nothing")、《牧師的妻子》("The Preacher's Wife")等影片。
1999年,丹澤爾-華盛頓又擔綱主演了一部驚悚影片《人骨拼圖》,片中他扮演一名癱瘓的罪證專家,運籌帷幄、冷靜機敏,與一名年輕女警官(安吉麗娜-朱莉飾)聯手追捕殘忍的連環殺手,此片反響不錯。同年丹澤爾-華盛頓主演了傳記片《颶風》("The Hurricane"),登上了他事業上的又一高峰。這是一部基於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講述的是1966年一個名叫魯賓-卡特的拳擊手被錯判入獄的故事。丹澤爾-華盛頓在片中扮演前世界中量級拳王"颶風",他因為一樁冤案而被判終生監禁,在幾名年輕人的幫助下,經過不懈努力,他終於重獲自由。丹澤爾-華盛頓在該片中嚴酷、冷峻的外形,不俗的拳擊技巧,莊嚴正直的氣質使他的表演取得了極大的成功。為了拍好此片,他不惜進行了半年地獄式的訓練,減輕了四十磅。他因在此片中的出色表演獲金球獎最佳男演員和奧斯卡獎最佳男演員提名。
2000年丹澤爾拍攝的影片是改編自真人真事的《衝鋒陷陣》("Remember The Titans"),他在影片中詮釋了70年代維吉尼亞州某黑白混合高中足球隊黑人教練赫爾曼-布恩的真實故事,這是丹澤爾第四次扮演改編自真人真事的角色。近來有消息稱,46歲的丹澤爾表示:"縱橫影壇25五年,對演戲的熱情已減",有意轉向當導演。據媒體稱,一部由丹澤爾執導的電影《漁人故事》即將開拍。
現實生活中,丹澤爾-華盛頓已是4個孩子的父親,他溫和慈祥,"太太和4個小孩是我最珍視的事情",堅持抽出時間來陪孩子們練球,他說:"孩子們讓我了解到,凡事要順其自然,開心比較重要"。在孩子們的眼中,他可是一個好爸爸。
主要影視作品:
·2000年 《衝鋒陷陣》
("Remember the Titans")
·1999年 《颶風》("The Hurricane")
·1999年 《人骨拼圖》("The Bone Collector")
·1999年 《紐約大爆炸》("The Siege")
·1999年 《墮落》("Fallen")
·1998年 《他贏得比賽》("He Got Game")
·1996年 《牧師的妻子》("The Preacher's Wife")
·1996年 《生死豪情》("Courage Under Fire")
·1995年 《赤色風暴》("Crimson Tide")
·1995年 《時空悍將》("Virtuosity")
·1995年 《Hank Aaron: Chasing the Dream》
·1995年 《藍衣惡魔》("Devil in a Blue Dress")
·1994年 《電影世紀》("Century of Cinema")
·1993年 《John Henry》
·1993年 《無事生非》("Much Ado About Nothing")
·1993年 《費城故事》("Philadelphia")
·1993年 《鵝塘暗殺令》("The Pelican Brief 1")
·1992年 《Liberators》
·1992年 《馬爾科姆-X》("Malcolm X")
·1991年 《Anansi》
·1991年 《趕盡殺絕》("Ricochet")
·1991年 《密西西比馬薩拉》("Mississippi Masala")
·1990年 《Heart Condition》
·1990年 《密蘇裡更好的布魯斯》("Mo' Better Blues")
·1989年 《為了女王,為了國家》("For Queen and Country")
·1989年 《無敵神探》("The Mighty Quinn")
·1989年 《榮耀》("Glory")
·1987年 《為自由而吶喊》("Cry Freedom")
·1986年 《權力》("Power")
·1986年 《喬治-邁克肯納的故事》("The George McKenna Story")
·1984年 《殺人執照》("License to Kill")
·1984年 《一個士兵的故事》("A Soldier's Story")
·1983年 《聖艾爾西維亞II》("St. Elsewhere, Vol. 2")
·1982年 《聖艾爾西維亞I》("St. Elsewhere, Vol. 1")
·1981年 《黑人兒子》("Carbon Copy")
獲獎情況:
·2000年因《颶風》獲柏林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1999年因《颶風》獲奧斯卡最佳男演員提名
·1999年因《颶風》獲美國電影演員行業協會最佳男演員提名
·1999年因《颶風》獲金球獎最佳男演員獎(故事片)
·1993年因《馬爾科姆-X》獲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1993年因《馬爾科姆-X》獲金球獎最佳男演員(故事片)提名
·1992年因《馬爾科姆-X》獲奧斯卡最佳男演員提名
·1992年因《馬爾科姆-X》獲紐約影評會最佳男演員獎
·1990年因《榮耀》獲金球獎最佳男配角獎
·1989年因《榮耀》奧斯卡獲最佳男配角獎
·1989年因《榮耀》獲紐約影評會最佳男配角提名
·1989年因《榮耀》獲紐約影評會最佳男配角提名
·1987年因《為自由而吶喊》獲奧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