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身材相對矮小的日本人,為什麼戰鬥力如此強悍呢?

2020-12-17 騰訊網

二戰時期,身材相對矮小的日本人,為什麼戰鬥力如此強悍呢?

「別看個頭小,打仗不的了。」小日本鬼子百分百應驗了這句話。人家是「武大郎賣麵包-人土貨洋」。動物界中長頸鹿高不高,但遇上獅子老虎大狗熊等比它矮的猛獸一樣被咬斷脖子。日本就是這種野獸,而比他身材高大的鄰居和美國大洋馬,實實在在讓他咬了一口。

日本從結束了幕府時代之後,對待士兵的營養問題就從不敢忽視。因為士兵作為國家力量,他們的身體素質是第一要素。兵種之中,數海軍待遇最好,每個月的夥食費相當於平常人三個月的工資。在日俄「對馬海戰」後,日本營養學家還製作出體積小但熱量高營養足的便攜罐頭。這些罐頭便於攜帶和保存,一次一罐足可以補充身體熱量和維生素等物質。在著名的「東史郎日記」中,東史郎曾記載到,部隊到達天津後,軍部發給每個士兵六盒橘子罐頭,這些罐頭又甜又解渴。他認為這是中國軍隊所不具備的。

東史郎說的一點都沒有錯,他日本的對手老大中國,雖然是個農業大國,但士兵的身體素質和營養攝入遠不如日本。東史郎在寫到徐州會戰一節中,曾寫過他們襲擊了中國軍隊的一個小隊伍,對方剛剛做好飯,然後就遭到了東史郎所在隊伍的襲擊。有三名國軍士兵被俘,其餘人全部逃走。東史郎打開熱氣騰騰的飯鍋,發現只有少量的白米和糙米,這些食物遠遠不夠這麼多士兵分食,每個人得到的食物不足日本軍隊的一個小飯糰。那三個被俘的國軍士兵,雖然高出日本人一頭不止,但明顯營養不良,面黃肌瘦,松松垮垮的舊軍裝顯得十分不合身,在對三人搜身的時候,能明顯看到他們的肋骨一條一條貼在肉皮上。東史郎很納悶,就是這樣的軍隊在同身體素質良好的日軍作戰,是什麼支撐著他們瘦弱的身體跟日軍玩命。最終這三個士兵在經過審訊後,就地刺殺。

東史郎寫到「臨出發前,這三個傢伙被用刺刀刺死,看到他們瘦而高的屍體躺在那裡,我感覺很不是滋味。我希望他們能求饒,或者說一些對我們有利的東西,這樣他們或許可以留下性命,充當軍夫。但他們什麼都不說,有個傢伙竟然用日語對審訊他們的禾野君說了一句『上等兵?』……」

在東史郎的隻言片語中不難發現兩國士兵身體素質的懸殊,一些老照片更能很好的反應這一點。照片中的國軍士兵身材枯乾,肋條明顯,而且精神面貌不好,皮膚黝黑,且兩眼無神。反觀日本一方的照片,精氣神十足,眼睛泛光,而且肌肉飽滿,身材勻稱。甚至於跟被俘的歐洲士兵站在一起,除了個頭矮小外,其他方面一點都不遜色吃奶油麵包的歐洲士兵。

有則歷史小片段,說的是美國顧問為蔣公出了一份低端的食物清單,寫明了士兵應每天攝入的蛋白質、維生素以及各能量表。蔣公看後,長嘆一聲,無奈的表示,這些東西我也想給每個士兵,但是做不到。你們美國最低端的食物在我們這裡連軍官都吃不到,何況士兵,能有白米飯吃就不錯了。

蔣的一番話實實在在的無奈,但就是這麼艱苦的環境和身體素質,硬生生跟鬼子打了14年(非八年抗戰),足見中國兒女之骨氣之血性!

(作者:西方遊龍,本文由「遊龍歷史」創作)閱後如果喜歡,不妨關注、點讚和評論,謝謝!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諒解!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日本人身高普遍矮小?日本醫生說出原因,這都歸功於中國!
    身高是判斷一個人的第一印象所在,也能夠很輕易的判斷出日本人和中國人的區別,那麼日本人為何如此矮小,日本醫生說出真實原因,所有一切的因素都在於日本的這個習慣。根據全球身高數據統計,日本人的身高均比同亞洲人的身高要低。一些日本女性平均身高只有1.5米到1.6米之間,而中國女性則可以達到1.59米到1.62米之間。
  • 二戰時期,日本和美國製造了大量的航母,為什麼現在造一艘都費勁
    二戰時期的珍珠港戰爭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尤其在此之後,我們都看到了日本與美國工業能力和海軍的強盛,無法想像一個島國居然去挑戰一個龐大的國家,雖然最後輸了,還差點滅國!但不可否認的是,當時的日本的確站在了頂級強國之列。
  • 二戰中日本人身高普遍一米五,但為何戰鬥力如此誇張?原因不簡單
    抗日時期,日本人身高普遍一米五,但是其戰鬥力卻不容小覷。二戰時,身高和體重都不再是絕對優勢,類似於遠古時期的肉搏戰早已不復存在。而且就算是短兵相接,崇尚武道精神的日本士兵也會選擇拿上刺刀,而不是赤手空拳搏鬥。所以在那個年代身高體重是次要,最重要的還是拼刺刀技術以及武器裝備。
  • 二戰時期的日本人真的很矮嗎?一組老照片,告訴你答案
    眾所周知,在歷史上,劉秀曾根據日本使者的外貌賜名「倭國」,就可以看出,日本在歷史上,個子是非常矮的。二戰時期,我國人都稱日本人為小日本,其中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日本人矮小。那麼二戰時期的日本人真的很矮嗎?一組老照片,告訴你真實答案。
  • 二戰德軍士兵很強,現在的戰鬥力如何?希特勒要是看見得氣死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軍隊所向披靡,士兵們的戰鬥力一個比一個強悍,可以說希特勒的治軍方式很有效,所有人都擰成一股繩。發起閃電戰期間,各軍配合十分的默契,直接以摧枯拉朽的勢頭碾壓,敵人連擋都擋不住,當時能夠與德軍一戰的幾乎沒有,蘇聯要是和德軍人數相當,完全不是對手。
  • 二戰時期,俗稱「大阪師團」的日本大阪第四師團,真的是窩囊廢?
    網上經常有人調侃二戰時期的日軍第四師團(俗稱「大阪師團」),說是「只要價格合適,大阪師團連日本天皇也照買不誤!」顯然,這種說法有些誇張了,但大阪師團戰鬥力「弱」確是不爭的事實。整個二戰時間,日軍的各個師團幾乎都有「玉碎」(頑抗到底、全軍覆沒)的大股或小股部隊。
  • 二戰時日本甲種師團的戰鬥力如何?比神劇裡厲害多了
    文/寂寞的紅酒 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參戰國。二戰中,日本發動了瘋狂的侵略,侵略了亞洲多個國家,其中包括中國。在中國戰場,日本軍隊勢如破竹,中國軍隊被打得節節敗退。儘管在電視劇裡,日軍非常蠢笨,而中國抗日武裝則厲害的不得了,手撕鬼子、手榴彈打飛機、八百裡爆頭之類的橋段屢見不鮮。
  • 百年前日本武士老照片:面露兇狠身材都很矮小,圖5女武士漂亮!
    這是一組反映百年前日本武士真實情況的照片,他們身材矮小強悍、面露兇光,看起來穿著鎧甲笨拙,其實靈活無比。 日本武士中等級最高的是徵夷大將軍,下面依次是大老、老中、御家老、守護代、大名、家老、部將、侍大將、足輕大將、足輕頭、足輕。
  • 二戰時的日本有多強?為什麼敢「單挑」整個亞洲甚至挑釁美國呢?
    日本在二戰時期強大與否得看和什麼人相比,在亞洲日本絕對稱得上巨鱷,但從整個世界來講,日本可以稱得上強國,但和美國、蘇聯、德國這些國家相比,日本那點實力就不值一提了。日本的軍事實力在二戰時期屬於嚴重的「偏科」。二戰時期日本海軍實力非常之強大。
  • 二戰中的舊日本師團和德軍師,人數差多少,戰鬥力差多少
    【話說軍世】二戰中,德軍和舊日本軍隊表現出了很強的戰鬥力,給其他國家都製造了相當多的麻煩,那麼當時德國陸軍和舊日本陸軍師級單位的人員國模差距有多大?戰鬥力差距有多大呢?
  • 從「小日本」身高的逆襲到矮小症的幹預
    自古以來,中國人是看不起矮小的日本人的,一般蔑稱其為「小日本」或「倭奴」。爺爺奶奶也告訴我們抗日戰爭那會兒日本兵是很矮的。
  • 二戰時期,哪個軍隊的軍服最帥氣?不是美軍也不是蘇聯
    導語:二戰時期,哪個軍隊的軍服最帥氣?不是美軍也不是蘇聯第二次世界大戰在1939年開始,有發動戰爭的軸心國和反法西斯力量的同盟國的戰鬥力量。以德國、日本、義大利等三國為主要軸心國,美、中、蘇、英、法為主要同盟力量。
  • 殘忍、弒殺、武士道洗腦,二戰時期的日本軍隊有哪些弱點
    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動員了將近九百多萬人,基本上不超過十個人裡面就有一個是當兵的,相比於中國一個擁有四億人口的國家,在抗戰巔峰時期只有四五百萬的軍隊,兩者間呈現的差距簡直是讓人不敢想像。擁有如此強勁實力的日本,都有哪些缺點呢?
  • 抗戰時期,日本兵究竟有多矮?平均身高真的是1.55米嗎?
    但是,據許多老人和一些抗日老兵回憶,其實當時參與二戰的日軍,他們的身材非常矮小,他們的平均身高都在1.55米左右。據說正是由於日軍很矮,他們才被冠以了「小日本」這樣的稱呼。那麼,二戰時期的日本兵到底有多矮?他們的身高真的只有1.5米嗎?
  • 二戰時期,日本士兵為什麼把牛肉罐頭稱為豬肉罐頭?
    二戰時期,日本士兵為什麼把牛肉罐頭稱為豬肉罐頭?造假並非中國人的專利,號稱嚴格律己的日本人也造假冒偽劣的東西,也是坑害自己的國人,而且坑的是在前線為自己拼死拼活的士兵。二戰期間,日本的夥食供應是不錯的。至少相比於三餐難以為繼的國軍和八路軍,日本的夥食要好太多。
  • 二戰前日本人身高一米五,戰後身高超一米七,為什麼日本人長高了
    日本人的身高矮小,在古代中國叫「倭」,這個「倭」是猥瑣小的意思,從這個詞可以看出古代日本人的身高,不理想,在古代,中國稱它為日本海盜、日本人和日本國家,從這個角度來看,日本從古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戰都非常的短,但近代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那就是,二戰前,日本身高約1.5米,但二戰後,日本神奇地將其平均身高提高到了約
  • 二戰時期德國軍服為什麼這麼好看?原來都是量身打造的
    大家在不少關於二戰的影視作品,還有一些殘存的歷史老照片中不難看出來,二戰時期的德國軍服非常好看。雖然德國是二戰的罪魁禍首,可是還是不得不承認:二戰時期的德國軍人是非常高大帥氣的。難道因為他們本身就如此嗎?其實不然,他們看上去如此高大帥氣和他們的一身軍服是有一定聯繫的。
  • 二戰時期的日本士兵,帽子兩邊為什麼有兩塊布?兩個原因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大家對抗日劇都不陌生吧,那些日本士兵讓人印象深刻的除了他們拿著的刺刀,就是腦袋後面的兩片布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那些電視劇裡的日本士兵帽子上都有兩片布,當時看到的時候覺得這兩片布很醜,感覺跑起來還會增加阻力,那麼你們知道這兩片布的作用是什麼嗎?是我們單方面刻意增加的還是本來那個時期的日本士兵就是這樣的裝扮?如果是本來就是那樣,是有什麼用呢?現在的日本士兵的軍服與二戰侵華時的軍服可謂是相差甚遠,這就不禁讓人產生疑惑了。
  • 二戰中,哪個國家的單兵作戰能力最強?德國,日本,還是美國?
    那麼二戰期間,到底哪個國家的單兵作戰能力是最強的呢?目前我國解放軍的作戰能力之強,在世界範圍內是有目共睹的,這是每一個中國人的驕傲與自豪,與其他國家的軍人作比較是常有的事。 事實上我國解放軍在二戰期間的作戰能力並不強,這跟當時的歷史條件和社會限制有關,畢竟那時我們並沒有先進的軍事設備和完備的軍事管理體系,儘管解放軍的軍人意志是十分堅定頑強的,精神也是永遠無法磨滅的,但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也是無可避免的事。那時候的中國解放軍實際上和低配版的蘇聯軍不相上下,武器裝備十分落後,也沒有接受過任何的專業軍事訓練。
  • 第四野戰軍戰鬥力為何強悍?115師的底子,武器裝備精良
    第四野戰軍戰鬥力為何強悍?115師的底子,武器裝備精良第四野戰軍在我軍歷史上是一個非常顯赫的存在,從白山黑水一直打到了海南島。原七大軍區中的廣州軍區、瀋陽軍區,都帶有第四野戰軍的血統。那麼,第四野戰軍戰鬥力為何如此強悍?首先,第四野戰軍的底子主要是八路軍115師的底子。115師的前身部隊,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央蘇區紅軍:紅一方面軍。紅一方面軍經歷了長徵歷練,及至抗日戰爭時期,115師的團級幹部基本上都有過在紅一方面軍擔任師級幹部的履歷。特別是抗戰八年,紅一方面軍出身的指揮員,已經能夠獨當一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