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說什麼是免疫力
說起來,這些異物有時候是細菌,有時候是病毒,總之只要是被我們免疫系統識別為「外來物質」的,就會迅速激活一整套流程來消滅它們。當然這套系統也會有失誤的時候,比如偶爾會把自己體內的物質誤認為異物,從而指揮免疫系統攻擊它們,這就是我們熟知的諸如類風溼、系統性紅斑狼瘡等自身免疫病和過敏的簡單發病機制。不過從整體上看,免疫系統本身的作用就是人體的守護神,所以免疫力如果低下,最大的一個表現就是經常會生病,比如容易感冒。
說到這,我給大家舉一個相對比較極端的例子。愛滋病就是一種能破壞我們自身免疫系統的疾病,HIV主要殺傷的就是我們體內的T淋巴細胞(剛才提到的免疫細胞之一),極大程度的降低了人體的免疫力。不開玩笑地說,愛滋病的患者,一個小小的感冒可能就會要了他的命。
當然了,日常生活中所說的免疫力低不會到這種程度,大家也莫怕。
所以當我們說免疫力強或弱的時候,多半指的是,免疫器官對於病原體入侵反應是否靈敏,免疫細胞和分子們是否「強壯」或「人丁興旺」(說到這又不得不感嘆,強大的免疫力對於移植患者和自身免疫病患者來說反而是個負擔...)
如何「吃出」免疫力
既然我們都知道免疫力的強大之處了,那麼如何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就是人們關心的重點了。
在介紹了免疫系統的構成後,相信大家應該也能有所感悟:想要提高免疫力,我們增強免疫系統的每個部件就好了嘛。
所以對於構成人體組織器官的基礎營養物質——蛋白質就是最重要的提高免疫力的物質基礎。上面提到的免疫分子中,免疫球蛋白和補體本身就是蛋白質。而如果把眼光放到人體的整體上來看,人體能量代謝中蛋白質也是必須出席的大咖,所以保證蛋白質的供應是增強免疫力的首選。這方面我們可以通過多喝牛奶,多吃肉、蛋和豆製品,基本就能滿足需求了。
第二個要說的是體內的微量元素,比如說各種金屬元素。它們影響著體內能量代謝和營養物質的吸收,間接影響免疫力的功效。不過大多數人只要不偏食,一般微量元素是很少不足或缺失的。
最後要說的就是大名鼎鼎的維生素家族了。維生素家族屬於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被稱為維生素A、B、C、D、E等等的他們也有各自的名字和本領。在提高免疫力這方面,首當其衝的就是被稱為抗壞血酸的維生素C。它可以通過影響體內葉酸、酪氨酸、鐵、碳水化合物等的利用,促進蛋白質的合成,維持和強化我們的免疫力。對於維生素C來說,每日保證400g以上的蔬菜,150g以上的水果一般就可以了。
綜上,對於提高免疫力物質基礎這三大件大家多少應該有所了解了。但其實在此之上,保持良好的心情,適當的運動,健康的飲食和規律的作息才是免疫力得以運轉的基礎條件。那麼最後我們接下來回答一下那位朋友的問題,複合維生素有沒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呢?
吃進去的「保險」
業內有一種說法, 專家們把複合維生素稱為吃進體內的保險。我們可以看一下市面上主流產品的數據:
我們可以看到,在這份成分表裡含蓋了非常多種類的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家族,在覆蓋面上是比較全面的了。再看一下含量,以維C為例,《中國居民膳食寶塔》中提到每日維C推薦攝取量為100mg。如果按照說明書吃這款複合維生素,維C的量肯定是夠了。
以此類推,這裡面主流的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的推薦用量都基本達標,所以我們可以理解為複合維生素這種產品的存在就是通過在種類和含量上做到一定的覆蓋面,來彌補人們日常中一些被忽視的營養元素,因此被稱為保險也並不過分。
最後,給大家總結一下這篇文章。我們講免疫力就是人體的防禦力,免疫力強大了,我們就可以近似理解為不那麼容易生病了(自身免疫病除外...)那如果想要提高免疫力,首先要做到保持良好的生活狀態,這個在上面給大家總結了。在此基礎上,我們要加強物質基礎建設,比如增加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攝入。而在這個過程中,複合維生素這種產品可以對後兩者的攝入提供一些幫助。
不過還是要提醒大家一下,對於免疫力來說,不是攝取上面提到的這些東西越多越好,而是只要我們體內不缺,就好。所以吳醫生認為,複合維生素作為吃進去的「保險」,可以一定程度為平時某些營養素攝入不足的人提供基礎的物質保障,從而提升免疫力;但對於並不缺少這些成分的人群來說,效果就微乎其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