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回族自治區,簡稱寧,是中國5個自治區之一,首府銀川。位於中國西北內陸地區,界於北緯35°14'-39°14',東經104°17'-109°39'之間,東鄰陝西,西、北接內蒙古,南連甘肅,寧夏回族自治區總面積6.64萬平方公裡。
這裡有特色的美食還是很有地域特色的,西北人愛吃麵,寧夏的麵食也是一絕,比較有特色的是莜麵條條、羊肉臊子、麻食等。
蕎麵條條
蕎麵條條,就是用蕎面做的麵條,主要是這個需要用當地的胡麻油倒入鍋中,開火,油熟了,倒入蔥花和漿水燒開,營養豐富,味道鮮香濃鬱。
蒿子面,麵粉裡摻入少許當地野生植物蒿草籽研磨成的粉,和面的水中加一點當地發酵麵粉時使用的鹼精粉,將面和好後反覆醒揉多次,擀成直徑一米左右的極薄的面張,切成絲,煮熟澆上羊肉,土豆,蘿蔔,豆腐乾,西紅柿等炒的臊子,湯寬色濃味香。
麻食是我最喜歡的麵食,形狀如大拇指指甲蓋大小的麵疙瘩,中間略薄,邊緣翹起,又名貓耳朵。
手抓羊肉是寧夏頗具代表性的一道名吃。有一種流傳:「說起手抓,想起寧夏」,所以手抓羊肉幾乎成了回族飲食文化的代表作。這裡的養殖地山大溝深,乾旱少雨,牧草含水量少,肥壯,因而寧夏羊肉膘肥肉嫩,肉質纖維少且細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多種微量元素,久食能增強人體抵抗力及免疫功能,具有溫腎壯陽,強體提神,補脾健胃,美容養顏,延年益壽等作用。
羊雜碎也是寧夏必提的特色,味道是比較濃重,煮到白色的羊雜湯,加上各式各樣的羊雜撒上蔥花香菜沫,最後加上一勺咱寧夏特有的羊油辣椒,配上一個外酥裡嫩的茴香餅,一般寧夏人吃這個會就上一口蒜,解膩。
回族自治區有回族特殊的食品-油香。油香,是回族人對各種油炸面點的特色稱謂,是油麵粉、雞蛋、蜂蜜等做的,每逢開齋節,古爾邦節、聖忌節等,家 家戶戶都要炸油香,除了自己吃以外,還要饋贈鄰裡 鄉親,互相品嘗,祝賀節日寧夏回族對油香很講究,一般在炸油香之前,要洗大、小淨,以保持清真。吃油香時,要用手順著刀口掰著吃,忌諱一口一口咬著吃。
寧夏這個地方的菜喜歡放各種調料,所以菜品味道寬厚濃烈,口感好,外地人來一般都會留下不一樣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