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運營篇|五一還在打折促銷嗎?飲鴆止渴的方式,只會陷入困境

2020-12-15 沐談零售

點擊關注,在這裡遇見更好的自己。

俗話說,衝動是魔鬼。男人衝動起來是戰爭,而女人衝動起來就不一樣了,那是帶動經濟的第一引擎。

對於終端的零售商而言,絞盡腦汁如何讓消費者產生衝動,是一個永恆的話題。促銷,是能夠讓消費者產生衝動的因素,但,絕不是唯一的因素。

看看以下幾種情況,你是否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對於經營店鋪的朋友而言,總是覺得價格越便宜越好賣,拼命促銷打低價,一次比一次低,結果引起同行的價格戰,最終兩敗俱傷。

自己覺得價格貴就認為顧客也會覺得價格貴,對高價格商品有抗拒感。

粗淺地認為競爭對手之所以賣得好,是因為他們的價格比自己的便宜。

將價格便宜的商品變成主推商品,陳列在黃金位置上。

會員溝通時過分關注經常購買特價商品的顧客。

銷售目標完不成時,促銷就是萬金油和擋箭牌。

然而,事實告訴我們,消費者往往並不是為了買到便宜,而是喜歡那種佔便宜的感覺。

既然打折促銷不是影響消費者衝動消費的唯一因素,除此之外,還有哪些因素呢?

打折促銷影響衝動性消費的數據研究比較困難,因為沒有數據源或者數據不規範,因此要做到系統化是很難的。經過筆者多年的運營實戰經驗,總結了一個方法用來做測試,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稱它為AB測試法。

比如,你經營著一家服裝專賣店,五一想做一次促銷活動,既定兩個方案,即A方案與B方案。A是消費500元附贈價值50元的商品,B是全場商品打九折。在正式活動開始前,可以選擇一周的時間來進行效果測試,周一、三、五選擇A方案,二、四、六選擇B方案。然後統計一下每天的成交率,最後看測試結果哪個方案的成交率最高。最好,還要對比一下沒有任何活動時的成交率數據。

下面是筆者從終端店鋪人貨場以及時間四個維度,總結的影響衝動性消費的因素:

人:

導購推薦;朋友推薦;從眾心理(追隨一起的朋友,追隨群體搶購,攀比心態);情感因素(被刺激比如失戀,情緒興奮,情緒低落,工作壓力大需要釋放);感覺受重視(讓顧客有面子,專場銷售,獨享策略)。

貨:

商品陳列;商品詳情描述;資金因素(發工資或者副業收入);限量銷售。

:

背景音樂以及店鋪味道和忙碌氛圍;店內廣告以及海報;支付方式(信用卡或者代金券等);促銷因素(促銷海報、低價策略、贈品或者捆綁銷售、免費試穿等等)。

時間:

節假日;生日或者顧客認為比較重要的日子;銷售截止日期等。

梳理了影響衝動性消費的因素之後,終端店鋪又有哪些常用的促銷方式呢?

用促銷活動來讓消費者產生衝動,讓消費者享受佔便宜的那份感覺,這是零售業常用的方法。

但切記促銷活動是多種多樣的,不僅僅只有打折、降價、特賣才是促銷。促銷本身就是一種商品,你只有先把促銷方案賣給顧客(獲得認同),オ能使顧客最大化地產生消費。

在設計促銷活動之前,需要考慮促銷活動的目的是什麼?

很多人會認為促銷活動的目的就是提升銷售,其實這只是促銷活動中比較重要的一個作用,還有例如清理庫存,擴大品牌知名度,增加會員顧客總量,打擊競爭對手,等等。只有明確了促銷目的,促銷活動的評估分析才會有的放矢。

事實上上面所談到的促銷都是針對消費者層面的促銷,這也是促銷中最大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還有渠道促銷和人員促銷兩大類。

對客戶、經銷商、加盟商等的促銷都是渠道促銷,方式有採購100箱貨送10箱,採購10萬元返5%現金等,主要是鼓勵渠道多進貨。

人員促銷主要是針對各級銷售人員的獎勵,例如完成率前三名的銷售員獎勵現金1千元,新開會員卡最多的店鋪獎勵團隊800元等。一個零售品牌或企業只有打通渠道促銷、人員促銷和消費者促銷才能真正形成銷售合力。

下面是筆者總結的終端店鋪常見的促銷方式:

如何對促銷活動進行準備、執行和評估?

缺少評估的促銷活動是沒有靈魂的。

很多店鋪對促銷後的評估都不是太重視,即便是有評估,也大多停留在同比增長率或者指標完成率的層面。事實上,這兩個指標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比如,某次促銷活動指標完成率是105%,同比增長35%,這兩個數據又能說明什麼呢?只能作為拿獎金的依據。除此之外,沒有太大的意義,一方面指標是人為擬定的,另一方面促銷前的同比增長就有可能是30%左右,而促銷期間才增長35%,這場促銷活動無疑是沒有意義的。

因此,一場促銷活動結束後,應該有一次體系化的評估。通過評估既能定位促銷活動的好壞,還能夠為下次促銷活動保留數據基礎。

具體該如何進行促銷活動的評估及分析呢?

下面是筆者總結的思路:

促銷前分析:

1、目標預測。

2、促銷三維度。廣度:推廣度;寬度:參與度;深度:促銷力度。

業績分析:

1、時間對比——同比——環比(促銷爆發度)——後比(促銷後對比分析,可通過促銷衰減度來測試是否透支後期銷售)。

2、目標對比(指標完成率、利潤目標完成率以及其他目標完成率)。

3、歷史促銷對比(前一檔促銷對比以及同期促銷對比)。

4、關聯度分析。並不是每一次促銷都需要全場聯動,很多時候只是限於某一個類別或者某一款單品。比如商場促銷,六一兒童節,主要是兒童類促銷,三八節主要是美妝或者女裝,再比如,超市情人節促銷,只需主打巧克力和鮮花。關聯度分析的主要意義就是,能否對這些單一品類進行促銷從而帶動整體業績的提升。除此之外,關聯度分析主要看品類的連帶率和單品連帶率數據。

財務分析:

單元產出。費銷比。增量費銷比。利潤分析。

財務分析主要看費用和銷售的對比,其中單元產出和費銷比公式互為倒數,都是用銷售額和費用做比較,單元產出是銷售額除以費用,費銷比是費用除以銷售額。

增量費銷比是費銷比的升級,它是用銷售額增長部分除以促銷費用,這會比較直觀地判斷銷售增長的效果,畢競促銷活動的目的就是投入費用來提升銷售,而那種通過投入費用來維持銷售的做法是意義不大的。費銷比只可能是正數,而增量費銷比還可能是0或負數。

消費者分析:

1、客流分析。可以通過客流量變化、顧客停留時間的變化以及新增會員數三個維度進行。

2、銷售單分析。通過客單價、件單價以及連帶率三個維度進行分析。

3、會員回購率。

相關焦點

  • 深度| 瘋狂打折,奢侈時尚品牌在飲鴆止渴?
    靠著不得已的低價策略,國內時尚零售市場緩慢恢復,行業期盼的報復性消費遲遲未到來。而另一邊的歐美時尚零售商則剛剛進入水深火熱。由於零售商暫時關閉商店或縮短營業時間,且許多消費者暫停了除必需品之外的其它支出,時尚零售商一邊向線上轉移,一邊取消和暫停新品訂單,通過打折促銷來清理庫存。
  • 時尚行業會再陷入打折死路嗎?
    經濟活動往往是有起有伏的,經濟的起伏則會影響到消費行為。根據財新的報導,在 2008 年金融危機的那兩年,私人消費額下降了 4%,這就導致零售行業的商品面臨著賣不出的困境。於是,時尚行業因此積累了許多庫存,只能依靠打折來清理庫存問題。而當消費者習慣了這種打折模式以後,品牌就再也難回到正價售賣的階段了。很多消費者甚至專挑折扣季來進行購買。當然,金融危機造成的負面影響只是一面。
  • 各大城市主流商場五一促銷活動一覽
    福州:「五一」主流百貨熱衷微博促銷  後天就是「五一」小長假了,雖然只有短短3天,但榕城各商場依然各展奇招,爭搶「五一」商機。像東街商圈主流百貨在保持高力度促銷基礎上,還引入微博、團購等新概念刺激購買。
  • 「害怕花錢的消費者、只會打折的零售商」,澳大利亞下一個倒閉的是...
    Bardot公司的執行長Basil Artemides稱,零售行業價格戰太過激烈,商品打折太狠,成為了壓倒集團的最後一根稻草。在陷入財務困境之時,Bardot在澳大利亞共經營著72家門店,僱傭了800名員工。
  • 上海全城打折,你還不趕快為五一出遊備上?
    這兩天上海滿臉貼著兩個字:打折!從進口產品到生活用品,從大型商場到小型便利店,全都瘋狂降價、折扣、補貼,讓還在上班的本探心癢不已,完全不知道五一先去青浦奧萊城還是繼續野餐遊行程,懊惱啊!在本探盯著品牌包時,本探同行且接地氣的小夥伴提醒了:我們是不是可以為野餐準備點糧食,去便利店薅點羊毛了!
  • 比打折促銷更好的促銷方式是什麼?
    我是一位店老闆,為了告訴大家如何做好贈品促銷,現在我就現身說法。我也不告訴大家我是賣什麼的?但,我告訴大家,只要你的店能提供銷售商品10%-20%的價格優惠,就可以做接下來我給大家分享的促銷方案。起初,我剛開店,也是經常做打折促銷。
  • 浦東各大商圈秀出「五一」促銷大餐
    時間橫跨整個第二季度的「五五購物節」即將啟動,「五一」是「五五購物節」期間的第一個節日,記者從浦東各大商圈了解到,為迎接這一大規模的消費節慶,各大商圈紛紛亮出「大招」,吸引消費者。疊加消費券折扣堪比年終大促各大商圈的促銷力度能有多大?
  • 五一內地到港僅119人,香港零售巨頭扛不住了,奢侈品上演大逃亡
    剛剛過去的五一長假,沒能拯救香港零售業。始於2020年春節的疫情,令中國香港零售業陷入寒冬,損失慘重。而消費大蕭條的情況,直至「五一黃金周」也沒有得到緩解。而零售業、旅遊業歷來都是香港經濟的重要支柱,受此影響,2020年一季度香港經濟陷入嚴重衰退。5月4日,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香港第一季度經濟數據同比下跌8.9%,創有記錄以來最大單季跌幅,香港經濟正在陷入深度衰退。
  • 疫情過後的五一,服裝店又要出來搞促銷了,你會被吸引嗎?
    今年的五一馬上就要到了,實體服裝人五一該不該搞促銷活動?傳統的促銷方案走到今天好像真的已經沒有用了。尤其是針對今年疫情後的五一,很多實體服裝人不知道是否應該搞活動?活動促銷方案一:滿減活動。這是一個老掉牙的活動,但是比較受歡迎的,因為這個活動切實際,非常有吸引力的,設計滿減的時候需要有技巧的進行設計和宣傳,比如說滿1000減300,可以改成滿100減30,這樣的話會讓顧客感覺付出的更少得到的更多。活動促銷方案二:滿贈活動。
  • 又一家陷入困境的英國高街品牌:Jack Wills
    核心提示:英國最大體育零售商 Sports Direct International Plc (以下簡稱 Sports Direct )周一表示,以1275萬英鎊的價格收購了陷入困境的英國生活方式品牌 Jack Wills,包括其在英國和愛爾蘭的全部股票、分銷中心,以及100家門店和員工。
  • 奢侈品打折促銷接地氣,格調「跌份」了嗎?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奢侈品牌通過打折促銷、開通線上渠道、直播賣貨等方式拉近了與消費者的距離。那麼,直播賣貨、打折營銷會否破壞奢侈品牌的價值和格調? 打折促銷「接地氣」 受疫情影響,奢侈品線下門店銷售遭受到巨大衝擊,一些奢侈品牌為了防止庫存積壓轉戰線上,在自有網站上開始打折銷售商品。
  • 奢侈品打折促銷接地氣,格調「跌份」了嗎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奢侈品牌通過打折促銷、開通線上渠道、直播賣貨等方式拉近了與消費者的距離。那麼,直播賣貨、打折營銷會否破壞奢侈品牌的價值和格調?圖為華倫天奴品牌門店 中國商網 唐硯/攝打折促銷「接地氣」受疫情影響,奢侈品線下門店銷售遭受到巨大衝擊,一些奢侈品牌為了防止庫存積壓轉戰線上,在自有網站上開始打折銷售商品。
  • 一代「鞋王」達芙妮宣布退出實體零售,零售商戶到底該怎麼做?
    前天,「達芙妮宣布退出實體零售」高高掛在了新浪微博熱搜第一名,眾多實體零售商家紛紛觀望討論。作為曾經在鞋業市場佔比20%的一代鞋王,達芙妮是如何每況愈下,走到了這一步呢?實體零售真的沒有未來了嗎?當時電商的興起和新型零售的分流,也讓未及時跟上步伐達芙妮陷入窘境,迎來了第一波關店潮。02 未及時轉型2014年至今,達芙妮關閉門店數量達到了6000家,此時的達芙妮陷入了清庫存的煩惱。達芙妮此時的做法是,將貨品交給加盟商,或者是自己瘋狂打折賤賣,在不同的渠道看見達芙妮甩賣已經是日常了。大量長期減價促銷,降低了品牌的價值顧客的認可度。
  • 物美多點推口罩食材套餐 這種促銷方式你能接受嗎?
    商家借防疫緊俏商品促銷的這種銷售行為是否合法?從消費心理上來講,作為消費者你能接受這種銷售方式嗎?口罩酒精緊俏 商家推出套餐促銷1月30日,物美宣布設立3億元保障基金,用專項基金採購的首批進口300萬隻韓國KF94口罩已經到店,並在多點APP同步發售,每日限量供應。
  • 漢光百貨APP名存實亡 零售布局移動網際網路陷入尷尬
    1月21日消息,傳統零售中的百貨商業業態在受到移動網際網路衝擊下已經越發尷尬,一方面在快速布局移動網際網路上線APP、WAP,一方面又無法快速跟進移動網際網路的運營和推廣。記者發現,漢光百貨APP已經名存實亡,首頁促銷廣告還停留在去年8月。
  • 美妝集合店集體「淪陷」:屈臣氏、萬寧陷困境
    靈獸按消費者已經不太願意去消費了,這是屈臣氏的困境,也是萬寧的困境,更是全球美妝集合店的困境。以屈臣氏、萬寧為首的傳統美妝集合店,近些年遭受單店營收逐年下降,渠道被電商和直播等擠壓,加之疫情影響,傳統美妝集合店集體陷入困境。 與此同時。
  • 美妝集合店集體「淪陷」:屈臣氏、萬寧陷困境
    靈獸按消費者已經不太願意去消費了,這是屈臣氏的困境,也是萬寧的困境,更是全球美妝集合店的困境。作者/十裡 ID/lingshouke▲這是靈獸第864篇原創文章盛極必衰。以屈臣氏、萬寧為首的傳統美妝集合店,近些年遭受單店營收逐年下降,渠道被電商和直播等擠壓,加之疫情影響,傳統美妝集合店集體陷入困境。 與此同時。線下也湧現出一批批新型店,THE COLORIST和WOW COLOUR一邊強勢融資,一邊逆勢開店。
  • 顛覆傳統,看新零售「雙線門店」如何讓實體店盈利升級
    如今是新零售和智能營銷賦能商業的時代,「線上+線下」成為所有商業形態的進化方向,在電商品牌布局線下的大潮中,傳統實體店有必要進行一次升級。「雙線門店」的出現顛覆了實體店傳統經營模式,使門店營銷實現質的飛躍,為各行業實體商家走進新零售,開啟智慧營銷,開闢了一條便捷通道。
  • 花海之中逛商場,五折促銷優惠多,上海各大商場備戰「五一」小長假
    昨天,記者從上海各大商圈、商街和商廈獲悉,各項商旅文康體聯動的消費大餐已經準備完畢,將在五一小長假迎接全市消費者。還記得六合路上的小尖頂嗎?記者從第一百貨商業中心獲悉,五一小長假期間,六合路上的集市將重新開啟,再次為消費者帶來能逛、能買、能吃、能看、能玩、能嗨的「趕集」體驗。原創的匠人手作將創造豐富如展覽的主題樂園,啟動南京路步行街上的夜間經濟。
  • 北京最大單體百貨之一的崇光百貨瀕臨倒閉 莊勝集團陷入困境
    (贏商網北京站報導)開業至今近20年,北京單體面積最大的百貨店之一、莊勝集團旗下莊勝崇光百貨(SOGO)如今正陷入困境,多家媒體報導該商場大量品牌撤離、商鋪空置嚴重、項目轉型失敗。   上世紀90年代進入北京,由開發宣武門外大街東側佔地25公頃的舊改項目站穩腳跟開始,莊勝集團多年來形成了商業不動產、百貨零售、工礦業三大支柱產業,但是好景不長,這家上市公司陷入多事之秋,2016年半年報裡就已經決定去除百貨零售業,但業績並未有所提升。   有消息稱,莊勝集團曾考慮將連同百貨、寫字樓、酒店在內的北京莊勝廣場出售給萬達集團,但因「要價太高」未能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