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孩子上一年級不適應,很多家長選擇學前教育,是否真的有必要

2020-12-14 騰訊網

目前孩子們學習的競爭越來越提前,小學學前教育已經成為家長們熱心關注的話題。那麼學前教育有沒有必要呢?

如果孩子不牴觸,家長比較有時間的情況下,可以適當進行,但是不要強求學習文化知識,而是以培養孩子的專注度和良好習慣為主 。

孩子進入小學以後,將系統的學習一些文化知識,比如認識一些詞組,簡單的數學加減法。

很多家長會比較焦慮,擔心孩子跟不上,其實這些都是多餘的。

每位一年級的老師,對孩子學習的引導,相信比父母親更專業。

老師們受過專業培訓,也帶過一些孩子,所以專業度和經驗方面家長應該相信老師們。

孩子能否安靜的坐下來閱讀,能否靜下心來做一件事情,這個倒是父母親應該多操心的。

有的孩子喜歡看漫畫書,有時候可以看上一兩個小時,這就是靜心的表現。

有的孩子做一件事情從頭到尾,一直在探索,一直在思考,父母親喊他吃飯了,他也要推拖好幾次,這就是專心的表現。

小學一年級的知識肯定是比較簡單,老師也會以班裡的平均水平進行教課,不會有什麼大的跳躍,所以在文化課知識這一塊,父母親是不必過於擔憂。

上小學一年級,有的孩子會有些膽怯。因為剛來到一個新環境,遇到新老師,遇到新同學,父母親這時候要給他們做好適當引導。

可以鼓勵孩子,你將認識很多新的朋友,那是一件多麼開心的事情。

家長的焦慮往往會傳染給孩子,所以父母親在孩子面前,不要過多表示擔憂。

有些父母親希望孩子能夠提前學習一年級的知識,這個完全沒有必要。

每個孩子什麼年齡段對應學習什麼知識,教育專家們肯定做了大量的研究,合適的才是最好。

當然如果你的孩子天賦很高,否則的話還是順其自然比較好,過度強迫孩子學習文化知識,反而會產生負面的厭學影響。

我是@大叔熊大 ,一枚熱心教育的營銷總監。小小分享,希望能觸動和激發你內心的那份靈感,收穫一點感悟,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

有什麼看法,歡迎您在評論區留言!如果喜歡的話,那就點個讚,轉發和收藏吧!

相關焦點

  • 讓孩子快速適應一年級:我只做了這4件事
    有家長苦惱:9月份娃上一年級,聽說一年級管理嚴格,除了喝水、上廁所,學生不能離開教室,她懷疑自家娃能否適應小學。我娃上一年級時,也是這樣,大部分時間在練習坐姿。下學期又逢疫情,學校管控更為嚴格,全天戴口罩、同學間保持距離……有段時間,孩子都不願意上學。
  • 幼兒園不學拼音小學跟不上?幼小銜接有必要嗎?送給糾結的家長
    消息一出,家長群都炸了。很多人都覺得幼兒園不提前學一些一年級的課程,到了小學階段怕跟不上。真的是這樣嗎?幼兒園的教育屬於學前教育,即為學前教育,根據這個階段孩子的身體和智力發育程度在這個時期是開發孩子的創造力,想像力,動手能力,語言表達,藝術興趣培養的階段。根據科學表明,孩子的很多興趣啟蒙時期是在3-6歲,所以家長這個時間應該更多的是關注孩子的興趣培養,性格養成,智力拓展等方向。
  • 小學班級換老師,家長擔心孩子不適應,網友:鬧過也沒用
    我有一位朋友是幼兒教師,在曾經應聘的過程中,遇到過比較苛刻的一種情況。朋友面試時各方面都很優秀,深得園長的喜愛。但該園長提出一個條件:3年內不可以生小孩。原因是希望朋友接管小班,並且完整地送這批孩子畢業。
  • 第一次上學,家長為孩子做好這3個準備,就能快速適應小學生活
    臨近開學,又將有一批一年級的新生入學了。大家都是第一次上小學,家長對於孩子即將開啟另一段學習徵程寄予了非常多的希望。家長擔心孩子入學後,不能適應小學生活,和同學相處不好怕被欺負,甚至擔心老師根本關照不到,來自家長的焦慮已經超過了學生的好奇心。
  • 馬上要上一年級的孩子,暑假有必要提前學習拼音嗎,我的建議:要
    一、拼音是小學語文知識的難點拼音其實是整個小學語文知識的難點,很多家長的拼音知識都是不過關的,包括很多小學的老師,也是走上工作崗位之後再次溫習了拼音知識,才能自信走上講臺教小學生的。不知不覺,我已經教了四年一年級了,對於拼音知識的學習我覺得我還是有一定的發言權的。整個拼音知識學習下來,一個班級上總有很大一部分學生是沒有完全掌握的。
  • 三年級選鋼筆攻略:家長把握3個原則,幫助孩子選好鋼筆寫好字
    到了三年級,不少同學開始要接觸鋼筆字了。選用鋼筆,成為了家長比較頭疼的事,儘管每一年語文老師都會和家長們反覆強調,如何選用鋼筆,仍然有不少家長是不清楚的。面對琳琅滿目的文具,有的家長還會問我用水性筆寫不省事嗎?為什麼一定要用鋼筆寫字呢?而且鋼筆很尖銳,扎到同學怎麼辦?到處甩墨水怎麼辦?
  • 孩子剛上一年級,家長準備給孩子報英語班,有用嗎?
    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如果僅為了考試而學習,孩子上一年級時報英語課外班倒沒什麼不可以。但是如果真想讓孩子學好英語,熟悉應用這門語言,建議從幼兒期就開始學習。可能這樣說,有些家長不太理解,幼兒期就讓孩子學習英語不早嗎?請看我下面給你的分析。
  • 學前教育迎來「大變動」,家長減壓減負,重點扶持「幼師」職業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推進,家長們對於孩子的「學前教育」尤為重視。學前教育作為孩子的基礎教育,不僅是兒童實現智力開發的重要階段,更是能力培養的開始階段。01教育部「明確」學前教育的改革計劃據筆者對教育部消息的了解: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的提案並未否定,只是暫時需要進一步的發展和探討,才能夠落實是否採取
  • 擔心孩子沒禮貌,就逼孩子打招呼?聰明的家長只用這三招……
    對於「要不要讓孩子打招呼」這個問題,家長卻有著不同的看法。有家長認為我們是禮儀之邦,平時遇人一定要讓孩子打招呼,這是基本,也是孩子從小應該做到的;但也有持相反觀點的家長認為如果孩子不喜歡打招呼,那就不應該強迫他,因為越是逼他,他反而越退縮。聽上去是不是都有點道理呢?但我們心裡都清楚,禮貌其實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家長如何正確教導就顯得尤為關鍵了。
  • 孩子成績排名有必要公開嗎?玻璃心的家長,難培養堅強的「花朵」
    中間的一群人,高不成低不就,難以入老師的法眼,不管怎麼樣都難以「出名」。現在的父母大多是知識分子,他們對待教育非常重視和謹慎,總擔心孩子受到各種影響,更像被關懷備至的「溫室花朵」,學習成績排名也成為家長的敏感話題,他們擔心會影響孩子的自尊心。
  • 優秀的孩子,少不了家長的陪伴(附1-9年級陪伴方法)
    家長該如何陪伴孩子,這其中大有學問!小學一、二年級1.陪孩子練字如果不從一開始就讓孩子養成認真書寫的習慣,等到了高年級的時候再去糾正他,會讓孩子做作業的效率直線下降,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興趣。2.督促孩子快速完成家庭作業成績明顯低於班級平均分的孩子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做作業速度慢。所以一開始不要求正確率,只要求速度,嚴禁邊做作業邊玩,儘量做作業中途不吃東西、不上廁所。先做不擅長的科目。
  • 優秀孩子是家長陪出來的?1-9年級這樣陪讀,高中就輕鬆了
    這些建議,越早開始執行效果越好,孩子到高年級後,雙方都會越來越輕鬆。現在看到還不晚!趕緊收藏!☞ 1、寫字工整如果不從一開始就讓孩子養成認真書寫的習慣,等到了高年級的時候再去糾正他,會讓孩子做作業的效率就直線下降,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興趣。
  • 孩子3歲該不該上幼兒園?資深幼師的觀點,讓家長們恍然大悟
    通常在孩子三歲的時候,父母們便會把小傢伙送到幼兒園去,自此孩子學齡前階段的早期教育便開始了。不過雖然孩子三歲時可以上幼兒園,但是這並不是強制的,也就是說父母們可以選擇在此時安排孩子入園,也可以選擇讓孩子待在家由父母看管。那麼,家長們究竟怎樣選擇才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呢?
  • 「一年級成績不重要,玩就行,沒必要天天給孩子刷題」,錯了!
    朋友家娃今年上小學一年級,最近快期末考試了,老師在帶著孩子做期末總複習。她說,孩子考得好的A-,要麼就是B,很少有滿分的。這學期也一直盯著孩子學,可成績總是差那麼一點,每次看班裡那些滿分的,自己娃考不好,非常著急。聽別的家長說在給孩子刷題,想買點題突擊下,可孩子爸爸咋都不同意。他說:「兒子才小學一年級,現在就開始刷題,根本沒必要!
  • 爸爸求助,擔心媽媽已「瘋」,每天逼二年級的孩子學到2點多
    但是現實卻是很多父母的輔導、陪讀之路並不平坦…… 生活中我們也看到了很多時候輔導孩子的父母實際上是在不斷被孩子的各種表現「暴擊」,往往孩子們還沒怎樣家長先崩潰了。
  • 家長「叫板」老師不作為屬虛構,擔心老師不管孩子是真的
    對於家長「叫板」老師,網友普遍擔心老師因此會不管孩子確實是一種普遍現象。在這背後,由於家校之間的信任度不高,造成如今的「萬事不決,喊家長」風氣。沒錯,有網友就表示,現實中有的老師確實是這樣的,啥都叫家長,把一切的鍋都推到家長身上,好像自己沒有責任似的,這種老師就應該好好治治。
  • 為什麼小學一、二年級要狠抓?退休老教師說出真相,值得家長深思
    現在很多的家長都認為,小學學習的知識很簡單,只要是孩子學習的成績不算太差,我們完全沒有必要給孩子過多的學習壓力,等到孩子上初中、高中,升學的關鍵期,我們再狠抓也不完。
  • 優秀的孩子,都是家長陪出來的(附1-9年級陪伴方法)
    01 小學一、二年級 寫字工整 如果不從一開始就讓孩子養成認真書寫的習慣,等到了高年級的時候再去糾正他,會讓孩子做作業的效率就直線下降,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興趣。
  • 孩子和家長如何順利度過「學段銜接」的焦慮期,老師您有什麼建議?|...
    @江蘇省蘇州國際外語學校  陳惠芹:變「詢問」為「傾聽」孩子進入到新的年級甚至新的學校,家長必然會有很多不放心。因為擔憂,家長會反覆詢問孩子是否習慣、上課有沒有舉手回答問題、老師有沒有批評等等,其實這種「詢問」不但不能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反而還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甚至會帶給他負面的心理暗示。
  • 家長們要警惕:很多在起跑線搶跑的孩子卻沒能堅持到達終點!
    好多家長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孩子在一二年級時經常是滿分,孩子在三四年級稍微差點也能排進前幾名,孩子在五六年級也還行,怎麼到初中成績那麼差啊!三四年級時孩子已經再一次站在同一起跑線了,這時的知識點增加難度加深,以前習慣了搶跑的孩子因為知識儲備耗盡開始有些不適應了,而沒有搶跑的孩子更容易適應學習的節奏。這個時期上課認真聽講,回家按時完成作業的孩子更容易取得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