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淵衝(1921年4月18日- ),男,生於江西南昌。
許淵衝先生參加綜藝
1921年4月18日,許淵衝生於江西南昌。他的母親受過教育,擅長繪畫,賦予了他愛好文學和追求美的天性。表叔熊式一是翻譯家,他將劇目《王寶釧》譯成英文,在英國上演時引起轟動,並受到英國戲劇家蕭伯納的接見,使得年幼的許淵衝對英語產生了強烈的興趣,立下了學好英語的志向。早年畢業於西南聯大外文系,1944年考入清華大學研究院外國文學研究所,1983年起任北京大學教授。從事文學翻譯長達六十餘年,譯作涵蓋中、英、法等語種,翻譯集中在中國古詩英譯,形成韻體譯詩的方法與理論,被譽為「詩譯英法唯一人」 ,北京大學教授,翻譯家。在國內外出版中、英、法文著譯六十本,包括《詩經》、《楚辭》、《李白詩選》、《西廂記》、《紅與黑》、《包法利夫人》、《追憶似水年華》等中外名著。
許老先生翻譯過大量的中國名著給外國人看,讓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中國,喜歡中國。真正為我們的文化自信做足了工作。到九十多歲了還在努力翻譯莎士比亞全集,也要把更多的外國優秀作品帶給我們絕大多數人。
1939年,他在聯大讀一年級的時候,就把林徽因的詩《別丟掉》譯成英文,發表在《文學翻譯報》上,這是他最早的譯作。下面就就別丟掉的原文和譯文
別丟掉
Don't cast away
這一把過往的熱情,
This handful passion of the bygone day,
現在流水似的,輕輕
Which flows like running water soft and light
在幽冷的山泉底,
Beneath the cool and tranquil fountain,
在黑夜,在松林,
At dead of night,In pine-clad mountain,
嘆息似的渺茫,
As vague as sighs, but you
你仍要保存著那真!
Should e』er be true.
一樣是明月,
The moon is still so bright;
一樣是隔山燈火,
Beyond the hills the lamp sheds the same light.
滿天的星, 只有人不見,
The sky besprinkled with star on star,
夢似的掛起,
But I do not know where you are.It seems
You hang above like dreams.
你向黑夜要回
You ask the dark night to give back your word,
那一句話——你仍得相信
But its echo is heard
山谷中留著
And buried though unseen
有那回音!
Deep, deep in the ravine.
這是許淵衝先生翻譯的第一篇文章,在原文中一樣是明月,一樣是隔山燈火,只有人不見,林徽因對徐志摩的熱愛和那種喜愛的人一下子就離開人世的悲涼一下子躍然紙上,在譯本中徐老先生也巧用英語技巧把這份感情表達的淋漓盡致。
許老先生曾經說過:上世紀80年代中期,我在巴黎高等社會科學院進修,常到書店瀏覽,發現中國的經典著作,除了被漢學家譯成法文的四大名著之外,其餘只有一些薄薄的小冊子,幾乎無人注意。當年梁宗岱把陶潛的詩詞譯成法文,著名詩人瓦雷裡深表讚賞,並親自為法譯本作序。我想如果有人能把唐詩宋詞等中國文化的精粹譯成外文,將使世界更加了解中國。我自己才疏學淺,只能感嘆一番而已。
許淵衝的作品
許淵衝先生也把唐詩的美翻譯的淋漓盡致。
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FISHING IN SNOW
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
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
A lonely fisherman afloat
is fishing snow in lonely boat.
楊振寧在獲得諾貝爾物理獎之後說過:"我一生最重要的貢獻是幫助改變了中國人自己覺得不如人的心理。" 許淵衝也是這樣看的,其實他自己又何嘗不是如此?老一輩學者正是有了這種雄心壯志,才會老驥伏櫪,志在千裡。許淵衝雖然年過八旬,但精神矍鑠,神採飛揚,開會必然演說,而且聲如洪鐘,正如楊振寧引用朱自清的舊詩所云:"但得夕陽無限好,何須惆悵近黃昏!"
許淵衝先生與好友楊振寧、王希季同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