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血糖監測,你知道多少?

2020-12-13 中華糖友學會

作者:糖尿病天地 呂成海

血糖監測作為糖尿病管理的五駕馬車之一,其結果有助於評估糖尿病患者糖代謝紊亂的程度,制定合理的降糖方案,隨訪病情的變化,以及指導治療方案的調整。日常生活中,有的新糖友對血糖監測是又愛又恨,一方面,血糖監測能告訴自己此時的血糖是否穩定,但一方面又對指尖血糖監測需要每天扎手指而感覺痛苦。另外還有些糖友雖然堅持指尖血糖監測,但是偶爾還會出現低血糖的情況,容易使糖友心中產生一種挫敗感,認為自己的控糖方式是在做無用功。

對於上面所說的煩惱,其實隨著現今科技的發展,已經可以通過別的血糖監測方式來監測血糖,那就是動態血糖監測。動態血糖監測是目前國內內分泌科常用的血糖監測技術,動態血糖監測系統一般由葡萄糖感應器、傳感器植入裝置、發射器、記錄儀和分析軟體等組成。目前大多數動態血糖監測系統都是通過置於皮下的葡萄糖感應器中含有的生物酶(如葡萄糖氧化酶),與皮下組織間液的葡萄糖發生化學反應,所產生的電信號,由葡萄糖感應器發射到分析軟體,再轉換成血糖值。

動態血糖監測的優勢

常規指尖血糖監測測定的僅僅是某個時間點的血糖數值,一般最常用的是每天7次(三餐前、三餐後和睡前,如有必要也會要求糖友測下凌晨血糖),但這種「點」監測其實不能準確地反映24小時內各個時段的血糖波動情況,有一定的局限性。

動態血糖監測通過頻繁地(如每10秒接受1次電信號,每5分鐘將獲得的平均值轉換為血糖值記錄下來)檢測,能反映常規血糖監測所不能顯示的血糖變化及波動範圍,能全面、真實地反映患者各時段血糖水平,及時提供患者血糖信息,(比如發現無自覺症狀的反覆低血糖發作、黎明現象和高血糖的峰值),以便醫生根據患者血糖波動的情況,制訂有效的飲食指導、運動計劃和治療方案,使糖尿病的管理更加精細化。另外,對於一些害怕疼痛的糖友,動態血糖監測也幫助他們免去了反覆穿刺皮膚取血來測定血糖的痛苦。

動態血糖適用人群

動態血糖監測技術分為回顧性動態血糖監測和實時動態血糖監測兩種(來源:《中國動態血糖監測臨床應用指南(2017年版)》)。

回顧性動態血糖監測相當於葡萄糖監測的「Hoher」,佩戴結束後才能獲得監測結果。回顧性動態血糖監測由於是「盲測」,患者不能隨時看到結果,因此能更客觀地發現患者血糖波動變化的規律,得到幹預治療方案真正的實際效果。

回顧性動態血糖監測主要適用於:

1.1型糖尿病。

2.需要胰島素強化治療(例如每日3次及以上皮下胰島素注射治療或胰島素泵強化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

3.在自我血糖監測(SMBG)的指導下給予降糖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仍出現下列情況之一:

(1)無法解釋的嚴重低血糖或反覆低血糖、無症狀性低血糖、夜間低血糖。

(2)無法解釋的高血糖,特別是空腹高血糖。

(3)血糖波動大。

(4)出於對低血糖的恐懼,刻意保持高血糖狀態的患者。

4.妊娠期糖尿病或糖尿病合併妊娠。

5.患者教育:動態血糖監測可以幫助患者了解飲食、運動、飲酒、應激、睡眠、降糖藥物等導致的血糖變化,因此可以促使患者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依從性,促進醫患雙方更有效的溝通。

6.其他特殊情況,如合併胃輕癱的糖尿病患者、特殊類型糖尿病、伴有血糖變化的內分泌疾病等。

其中1型糖尿病、胰島素強化治療的2型糖尿病以及血糖波動大的患者是首選推薦進行動態血糖監測的人群。在合適的情況下,動態血糖監測還可用於臨床研究,是評估及指導治療的有價值的方法。

實時動態血糖監測技術在提供即時葡萄糖信息的同時尚提供高、低血糖報警、預警功能,協助患者進行即時血糖調節,但在決定調整治療方案前還應使用血糖儀自測血糖以進一步證實。

實時性動態血糖監測主要適用於以下患者或情況,包括:

1.HbA1c<7%的兒童和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實時動態血糖監測可輔助患者HbA1c水平持續達標,且不增加低血糖發生風險。

2.HbA1c≥7%的兒童和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中,有能力每日使用和操作儀器者。

3.有能力日常使用的成人1型糖尿病患者。

4.非重症監護室使用胰島素治療的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實時動態血糖監測可以減少血糖波動,使血糖更快、更平穩達標,同時不增加低血糖風險。

5.圍手術期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實時動態血糖監測可以幫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

使用動態血糖監測的注意事項

儀器注意事項

動態血糖監測儀的探頭應存放在 0~4攝氏度的冰箱內,否則會導致探頭失效而嚴重影響血糖監測的準確性。在植入前10~30分鐘從冰箱內取出,使其接近室溫時方可使用,並檢查電池的電量是否充足,若正使用中的動態血糖監測儀需更換電池,必須在5分鐘內更換好,以免丟失監測記錄。若動態血糖監測儀出現故障報警時,要及時查找原因,排除故障,並在15分鐘後立即輸入一個隨機指尖血糖值,儀器重新開始工作。

糖友心理護理

動態血糖監測是一種新的監測方法,有些患者因對其缺乏足夠的認識而產生一定的心理負擔,其實動態血糖監測是具有安全性、科學性,上面的動態血糖監測的優勢中已經提到,這邊就不在敘述。因此,建議糖友擺平心態,不必過分擔憂,如有問題,可以尋求醫生的幫助。

植入處的皮膚護理

為了預防皮膚感染,患者植入探頭時要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要用貼膜和膠布固定,同時放置好監測儀後,要及時觀察局部有無出血、過敏、腫痛及監測探頭有無脫出等。如果出血較多,應更換貼膜或更換探頭重新安裝。

其他

另外,糖友還應當了解這些動態血糖監測知識。

1.患者在動態血糖監測期間應定時進餐,不必刻意增加運動量或減少進食量,這樣監測出的結果更加準確、有效。

2.患者需真實記錄日常生活,包括進餐時間和量、用藥、運動方式和時間以及出現低血糖的時間。

3.在佩戴動態血糖檢測儀前,患者應沐浴、更衣,並且在監測期間不能沐浴,避免儀器受潮、探頭脫落,防止動態血糖監測儀器的線路折斷、碰摔。

4.患者佩帶動態血糖監測儀器期間應當避免大量出汗、浸水、淋雨、強電磁場和強烈撞擊,禁忌行X線、CT及核磁共振等影像學檢查,以防幹擾。

5.如果動態血糖監測儀器發生報警時,患者要及時與醫護人員聯繫,及時處理

相關焦點

  • 血糖監測是指導治療方案的重要依據,各種監測方法有啥區別
    不同的監測方法有何優缺點及獨特的意義?它們之間能相互替代嗎?7月5日,在2020南京大學內分泌代謝論壇上,來自南京市第一醫院的馬建華教授針對糖化血紅蛋白(HbA1c)、糖化白蛋白(GA)、血糖即時檢測(POCT)、自我血糖監測(SMBG)、動態血糖監測(CGM)等幾大臨床常用血糖監測手段進行了全面解析,有助於臨床醫生掌握每種血糖監測方法的適用範圍,更好地進行糖尿病管理。
  • 血糖監測新科技來啦,糖友們應該注意什麼?
    ×血糖監控僅需看餐前後數值,其他時候測不測看心情√血糖監控僅看餐前後數值等於在「走鋼絲」要知道,人體內的血糖全天都在變化。在臨床可以見到有的患者以空腹血糖高為主, 有的患者以餐後血糖高為主, 有的患者以上午血糖高為主, 有的患者以下午血糖高為主, 還有的患者以夜間血糖高為主, 因此監測血糖的時間點就非常重要。而動態血糖監測作為近年來投入臨床及日常使用的一種新型血糖監測系統,可以幫助患者重獲精彩人生。
  • 如何正確監測血糖? 盤點 4 種方式優缺點
    目前臨床上監測血糖方法有: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快速血糖儀測定,實時動態血糖監測系統,動脈血氣分析。今天,就讓我們就聊聊不同血糖監測方式的優缺點,並以血漿血糖為標準,比較不同測定方式所測血糖的差異。實時動態血糖監測系統(DGMS)測定方式:動態血糖檢測系統是在皮下植入葡萄糖感應器,通過監測皮下組織間液的葡萄糖濃度而間接反映血糖水平的技術,每隔數分鐘自動記錄血糖數據一次,可以監測 3 ~14 天動態血糖變化。
  • 血糖監測到底每天測幾次?
    血糖監測到底每天測幾次?糖尿病患者的日常血糖監測直接關係著整個漫長疾病的控制結果。它不僅讓患者能夠清楚了解自己的血糖,從而指導飲食運動,同時如果能做好完整的血糖日記,在就診時提供給醫生,更能讓醫生了解你的血糖日常波動,從而及時調整藥物,糾正不良的生活習慣。再次提醒各位糖友,血糖監測和飲食控制、藥物治療同等重要!
  • 糖尿病患者應該怎樣監測血糖?
    對於糖尿病人而言,控制血糖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講,經常要定期監測血糖值。那麼需要監測哪些指標您都了解嗎,今天為您科普下糖尿病患者該怎麼監測血糖? 1、空腹三餐後血糖 初診糖尿病患者以及調整降糖藥物的患者一定要密切的監測血糖的變化,需要檢測空腹和三餐後
  • 你需要知道血糖自我監測的3個小竅門
    一、自我血糖監測時間點的選擇 自我血糖監測時間點包括三餐前血糖、三餐後 2 小時血糖、睡前血糖、夜間 3 點血糖以及其他點的血糖監測(例如發生低血糖時的即刻血糖監測)。
  • 「血糖監測」≠「檢查空腹血糖」
    血糖監測≠檢查空腹血糖 血糖監測是了解糖尿病患者病情、評價治療效果、指導飲食及用藥的重要手段,是優化血糖管理的基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 血糖控制多少是理想血糖?減少血糖波動如何打胰島素?醫生告訴你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知道控制血糖,一般空腹理想血糖是在3.9-6.1mmol/L,餐後兩小時理想血糖在4.4-8.8mmol/L,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以下,不少糖友通過各種方法往往能夠做到,而且每天監測的血糖值也相對穩定,不過即使如此,還是有人出現了併發症。
  • 「雅培瞬感」並不是動態血糖儀!為什麼?
    根 據《中國動態血糖監測臨床應用指南(2012年版)》定義,動態血糖監測(CGM)是指通過葡萄糖感應器監測皮下組織間液的葡萄糖濃度而間接反映血糖水平 的監測技術,可以提供連續、全面、可靠的全天血糖信息,了解血糖波動的趨勢,發現不易被傳統監測方法所檢測到的高血糖和低血糖。
  • 血糖監測行業深度報告:空間廣、壁壘高、賽道優質、龍頭集中
    因此血糖監測是糖尿病綜合治療的基石。血糖監測有多種方式,包括了「點」(自我監測空腹、餐後2小時等各時點的血 糖)、「線」(連續血糖監測,CGMS)以及「面」(檢測糖化血紅蛋白,HbA1c)、 糖化白蛋白(GA)等不同的監測方法。
  • Sense Glucose智能耳環可監測血糖水平
    打開APP Sense Glucose智能耳環可監測血糖水平 cnBeta.COM 發表於 2020-12-11 15:49:04
  • 血糖正常值是多少?為什麼在醫院測量時偏高,在家裡測量正常?
    所以那些糖尿病患者都會選擇定期的測量自己的血糖,做好自我監測的工作。而家庭血糖儀給大多數糖尿病患者帶來了很多便利,比如說不用每次都到醫院檢查血糖的數值,而且也免去了排隊等多方面的煩惱。不過在做血糖的自我監測的時候,大家與在醫院做的檢查進行對比,往往發現在醫院測量似乎有些偏高,在家普遍都是正常的。這是為什麼呢?今天就這個問題,我來和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 標準血糖值正常血糖值是多少,家用血糖儀準嗎
    很多人不知道標準血糖值正常血糖值是多少,經常被一些無良商家欺騙,本來就不是高血糖,反而吃了太多降糖的藥品或者食物,導致反而成了低血糖患者,這就是不知道標準血糖值是多少的的後果。標準血糖值正常血糖值是多少一般也不是定值,而是一個範圍。血糖的檢查可以分為空腹血糖,餐後兩小時血糖和隨機血糖。空腹血糖就是禁食8到10個小時之後抽血檢查的血糖,它的正常值是3.9到6.1毫摩爾每升。
  • 到底血糖多少正常?拜安進為您權威解答
    因為我一直隨身攜帶的就是拜安進血糖儀,所以對於血糖多少正常相當了解。一般來說 ,空腹正常血糖值應該是在3.9-6.1 mmol/L,餐後進食1小時後,血糖水平為6.7-9.4 mmol/L。嚴格遵守這個血糖正常值的範圍,現在我也慢慢接受自己有糖尿病這件事情,其實最好的解決方法,便是選擇一款優質的血糖監測儀器,養成良好的作息飲食習慣,就可以避免併發症的發生。拜安進最大的一個亮點,我覺得就是免調碼特性,使用起來比較方便,而且讀數精準,讓我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血糖水平!
  • 糖尿病患者需警惕,這8種藥物可影響血糖,謹記嚴格監測血糖
    但糖尿病患者用藥時一定要注意,因為某些藥物之間會發生相互作用,從而影響對血糖控制,不利於病情康復。哪幾類藥物會影響血糖控制?1、利尿劑利尿劑能降低血壓,常常用於糖尿病腎病浮腫患者。因此糖尿病腎病患者用利尿劑時,需選擇對血鉀幾乎沒有任何影響的藥物,期間嚴格監測血糖。2、鈣離子拮抗劑鈣離子拮抗劑常常用於降血壓,抑制鈣的跨膜內流,影響鈣依賴性胰島素分泌過程,降低胰島素敏感性。但鈣離子能擴張血管,增加微血管內血流量,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同時也改善周圍組織對血糖利用。
  • 空腹血糖正常,卻被查出糖尿病?內分泌專家教你認識血糖「真面目」
    【空腹血糖正常,就能完全放心了嗎?】 你的血糖正常嗎? 在糖尿病的早期,單純空腹血糖升高的人群只佔到血糖異常人群的約20%;單純餐後升高的約佔40%;還有約40%是兩個時間點的血糖同步一起升高。田晨光強調,空腹血糖、餐後血糖均為監測糖尿病的重要指標,皆不可忽視。
  • 關注血糖健康,華為、羅氏攜手,打造智慧血糖管理服務
    血糖健康管理涉及飲食、運動、監測等生活的方方面面,管住嘴、邁開腿並不是一件那麼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大多數患者根本不知道吃什麼能吃多少,在什麼時間該做什麼;養成對血糖健康有益的生活習慣,也就成了一件可望不可及的事情。想像一下,未來有一個智能手錶,在幫助你養成良好控糖習慣上能做什麼?這個智能手錶擁有監測睡眠、心率、運動等關鍵數據的能力。
  • 讀懂這些血糖指標,測血糖的錢才沒白花
    對於糖尿病人來說,日常測血糖是很平常的事情,醫生也經常強調,血糖不穩定的人要勤測血糖。 那麼,如何檢測血糖呢?
  • 空腹血糖多少正常?良心直言:超過這個數,糖尿病可能在路上了
    近年來,糖尿病的發病率與日俱增,因監測血糖不到位繼發的失明、糖尿病足等相關情況也較為多見,因此及時了解自己的血糖狀況極為重要。那麼血糖超過多少表示患了糖尿病呢?這要分為三種情況,一種是空腹血糖、一種是餐後血糖,一種是隨機血糖。
  • 餐後血糖多少算正常?晚飯後做這3種事,或會讓血糖「猛」飆升
    血糖的高低是判斷人體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標之一,血糖問題目前在生活當中也比較普遍,這類有血糖問題的人群在飲食上是要尤為注意的,不管是健康人群也好,還是有血糖問題的人群也好,在正常餐後,血糖都會有一定程度上的上升,這屬於正常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