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被稱為「最強大腦」,孫奕東媽媽自曝育兒經,普通人也能複製

2020-12-15 果兒媽媽育兒記

《最強大腦》這個節目就是把許多天資聰穎的孩子聚集到一起,然後參加各種比賽的節目。在這個節目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天才兒童」,他們從小就格外的聰明,甚至會許多成年人都不會的內容,每期節目都會有一位最後的贏家,我們都會為將他稱為「最強大腦」

但是天才真的存在嗎?人與人的智商差別真的如此之大嗎?真的有那麼多的愛因斯坦嗎?

答案必然是否定的。「天才」或許會很多別人不會的東西,但是這種優秀的邏輯思維其實是可以訓練出來的。

比如在這個節目中的一位小選手孫奕東,作為比賽選手中年紀僅為12歲的學生,他不僅會英語和德語,還參加過多次華羅庚杯、希望杯等等競賽,並且都獲得了很好的成績。那他是天生的嗎?後來孫奕東的媽媽在採訪時說到了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

她稱孩子從小就喜歡觀察事物,喜歡思考。當她發現孩子有這個特點的時候,就更努力積極的把孩子往這方面培養,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科學思維模式。

1、培養科學思維

科學教育主要是讓孩子親身感受、自己動手去學習,懂得用科學的思維去了解世界和事物之間的聯繫。讓孩子學會用科學方法和科學知識去解決學習和工作中的困難和其他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孩子看待事物的科學態度,並且加上與他人的合作與交流的能力。

2、提高想像力

想像力對一個孩子的智商發育程度來說,非常重要。縱觀古今中外的天才,他們都是擁有很強的想像力的人物,而科學課就是有利於提高孩子想像力的一門課程。

科學思維夠讓孩子更容易的接觸科學,培養孩子從小就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在思考問題時邏輯性較強的話,非常有利於問題的解決。其中,正確的科學思維還可以讓孩子發揮無限的想像力,想像出並且創造出屬於他自己的思維模式和處事風格。而且從小接觸科學的孩子會比其他孩子聰明的多。

3、讓孩子全面發展

大家或許可以發現,在我們上學時,班上總是會有那種不太學習但是學習依舊很好的同學。每當我們問他怎麼學的時候,他可能會說:「就是認真聽講,完成作業,多做點題。」但是,每個同學都是這麼做的,效果卻不一樣。

其實學習好的孩子,主要是他的思考方式和邏輯能力和我們不同。同樣聽一堂課,我們或許聽懂了6分,而他們或許聽懂了10分,而且還會了這10分以外的延伸題。

所以說,正確的邏輯方式和思維方式是提升孩子學習成績的關鍵。想讓孩子有這種思維模式,讓孩子全面發展,這種科學思維必不可少。

天才自然是存在的,但是像愛因斯坦那種生來智商就高於普通人許多倍的人還是少數。我們身邊的學霸大都是學習習慣和思維模式訓練的好,從而有很好的成績和各種各樣的愛好。

不過像我們這一代家長,根本沒有經歷過科學啟蒙,也沒有提升過科學思維、邏輯思維,大部分的自然課也都是混過去的,難道就只能放棄對孩子的培養了嗎?

為了解決爸媽們在「科學啟蒙」路上的難題,少年兒童出版社的「十萬個為什麼出版中心」,聯合了美國國家地理學習公司,整合資源,歷時兩年為中國5-7歲孩子打造出了第一套系統性的科學啟蒙圖書——《第一次遇見科學》!

這是我國第一套兒童系統性科學啟蒙書籍,但是共包含96個科學主題,涵蓋了4大科學領域,幫助有緣家的家長培育優秀的孩子。

書的內容非常nice!高清大圖給孩子們帶來最為震撼的閱讀體驗,這是任何圖畫書無法達到的。

說他是一套書,不如說他是一套課程,專為兒童設計的科學啟蒙課程,並在2019年浙江省教育廳的一項調查中發現,科普書閱讀對孩子的學業成績影響位列第一。

《第一次遇見科學》可以幫助孩子完成以下目標:

1、具備初步的探究能力

2、能夠通過探究活動,認識周圍的事物和現象

3、掌握符合認知水平的科學概念與技能。

一本書分為8單元,每一個單元前面都會有個【學習目標】以及【學科探究】。

《第一次遇見科學》可以承包孩子的所有科學知識,提升知識,擴寬思維增加孩子與家長之間的互動,還有一系列的直播公開課。

在如今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我國孩子普遍成為了分數的奴隸,而第一次遇見科學,能夠更好地幫助孩子提高辨別、判斷、推理等能力,提高科學素養,相比於應試教育,STEM(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數學(Mathematics)科學教育更為重要。

書中包含各種動物、風景以及自然景觀的高清大圖,以及相應的介紹,每一點都充滿了知識以及對孩子的吸引力。

可愛的狐猴▼

各種鳥類▼

每一頁都能給孩子帶來新鮮有趣的事物,這些都是真實拍攝的圖片,少年兒童出版社花重金從美國國家地理學習公司那裡購買的,這種真實的圖片,可要比任何一個繪本圖畫震撼的多。

更關鍵的是全套書一共12本,總重量達到了2.5kg,原價360元,團購價格只要324元,9折便能入手,非常划算!

我是果兒媽,一位80後寶媽,每天在這裡為大家分享一些育兒趣事,

以及我作為過來人的一些經驗。

果兒媽也是育兒領域的優質創作者、更是專業的兒童潛能開發師,幫助家長們正確育兒的同時,幫助孩子變得更優秀。

若你喜歡果兒媽的文章,記得轉發、點讚、評論、留言!

我也非常樂意幫助家長們解決育兒的困惑、分享育兒的歡喜,

果兒媽一直都會在這裡等著!

相關焦點

  • 12歲的「最強大腦」,孫奕東媽媽自曝育兒經,普通家長都可複製
    那麼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就只能去豔羨電視上培養出最聰明的孩子的家長們了麼?其實這也不能完全定論,至少在看了孫奕東媽媽的採訪之後,我們可以發現培養出個「天才」不是難事,只要家長們肯去踐行,再普通又如何?說起奕東小朋友,沒有去關注少兒競賽類節目的朋友肯定不熟悉。他年僅十二,就已然被評上了「最強大腦」之一。
  • 12歲成《最強大腦》最小直通選手,孫奕東媽媽的育兒經你也能複製
    孫奕東是天津的一名學生,18年參加了《最強大腦》的比賽,當時他只有12歲,就成為了最小直通選手,並且最終獲得30強。目前為止,孫奕東已獲得5個全國冠軍,華羅庚杯、迎春杯等國際數學賽事都取得一等獎。1、 興趣孫奕東取得目前的成績都要歸功於他的媽媽,孫媽媽是一位教育孩子非常靈活的母親,她說:有興趣,就多學,能力跟不上,就慢慢來。/課外的特長和課內的學業,我分得很清楚,課內要嚴謹,課外還是隨心。
  • 《最強大腦》12歲的他打敗世界第一,媽媽:關鍵在於這2點的培養
    自從前段時間將《最強大腦》這檔節目追完之後,小愛媽才發現,原來人和人之間的差距原來這麼大。除了最強大腦之外,還有很多這種智力類的綜藝節目,這也逐漸讓我發現了小愛,和這些「天才」的差距。在《最強大腦》節目中,令小愛媽印象最深的就是12歲的孫奕東,他在最強大腦中是年紀最小的一位選手,卻是無數媽媽心中理想的模樣。
  • 12歲「最強大腦」,天生智商高?媽媽否認,教育方法值得家長學習
    12歲的孩子參加《最強大腦》表現優異,從小到大獎盃拿到手軟,那智商得有過高?孫奕東,是《最強大腦》史上最小的嘉賓,年僅12歲,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孫奕東的輝煌童年孫奕東年齡雖然不大,才只有12歲,但是獎盃已經拿到手軟,榮獲了幾十張榮譽證書,5個全國冠軍,在別的孩子眼裡,含金量超高、拿一個都是做夢的華羅庚杯、迎春杯等等,在孫奕東這裡都是小菜一碟,幾乎是只要參賽就是冠軍,而且在10歲的時候在GBC項目上打破了金氏世界紀錄,真的是一個「天才少年」。
  • 8歲的「最強大腦」,李欣蔓外婆自曝育兒經,普通家長都可複製
    或許有也或許沒有,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很多小時候的「天才」長大卻成了普通人,就像古代天才兒童「方仲永」。既然「天才」能變成普通人,那麼普通孩子能不能訓練成「天才」呢?答案未嘗不可!曾經有一檔少兒益智真人秀《最強大腦》,節目中的孩子個個都是天才,9歲的「邏輯大神」艾小坡、14歲的「數獨神童」胡宇軒、「腦王」鄭林楷……每一個孩子都是大家口中「別人家的孩子」。但是通過採訪發現,這些孩子在幼兒時期並沒有表現出「天才」的跡象,他們有個共同點——腦力敏感期得到發展。
  • 《最強大腦》未成年選手盤點:別人家的孩子這麼優秀原因有三點
    在《最強大腦》的舞臺上這樣表現優異的未成年人絕對不止這兩個,麗仔為各位家長和粉絲朋友們盤點了迄今為止《最強大腦》比較有代表性的幾位「英雄少年」,整理過程中也是被孩子們的優秀驚呆了。第一季選手:劉鴻志劉鴻志是最年輕的世界記憶大師,16歲登上《最強大腦》第一季的舞臺,挑戰瞬時記憶項目「智破百部手機鎖」,這個項目的難度讓晉級者們手心出汗。最終劉鴻志兩次解鎖成功加入中國戰隊,並在國際賽中打敗西班牙強敵大叔,可以說是《最強大腦》第一季最強的未成年選手。
  • 《最強大腦》數學學霸孫奕東媽媽公開兒子的秘密:數學應該這樣學
    拼命刷題:學到深夜12點,成績還是沒提高反覆錯:上課明明聽懂了,做題還是沒思路總丟分:會做的題還總丟分,永遠粗心大意孩子的努力似乎沒有得到回報很多人把學習數學的能力歸咎於天賦,其實並不是,《最強大腦》學霸孫奕東媽媽就這樣說過:我兒子也是一個普通的孩子,只是比較擅長數學思維,對思考特別感興趣。他看到數學題能夠快速、準確的想出解題思路,有時候還想出不止一種!
  • 一人培養四個「最強大腦」,四寶媽分享獨到育兒經
    都說女人是水做的,但單親媽媽更像是鋼筋混凝土做的。
  • 盤點《最強大腦》最逆天的少年天才 超凡能力驚呆眾人
    都說「自古英雄出少年」,在《最強大腦》的舞臺上有一些少年年紀小小卻表現出了碾壓眾人的能力。他們有的擁有難以複製的超凡天賦,有的是某個領域的絕對王者,還有的獨挑大梁守住了中國戰隊的榮譽。孫亦廷《最強大腦》孫亦廷出生於2009年的「聽音神童」孫亦廷雖然還未滿十歲,但卻在《最強大腦》的舞臺上引發了巨大關注。初賽時為了測試他的「最強耳朵」,幕後科學團隊特地為其準備了聽音界最強的考題——高空墜物。
  • 靚媽攻略:一人培養四個「最強大腦」,四寶媽分享獨到育兒經
    都說女人是水做的,但單親媽媽更像是鋼筋混凝土做的。
  • 《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示範了IP綜藝改版的「最強升級」!
    不變的是IP的核心,變的是能讓IP的核心再次賦能的各種外延。 《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最鮮明的一個變化便是它的名稱,仍在《最強大腦》系列之名之下,卻又立了《燃燒吧大腦》一個新名稱,由此可見這是延續在《最強大腦》大序列之下的一次極大程度的、不同以往的改版,可見力度之大。
  • 最強大腦飲品 - 牛油果香蕉奶昔
    上一篇《最強大腦吃出來 十種食物讓孩子越吃越聰明》受到大家的好評,顯然這個如何讓孩子頭好壯壯的話題,是相當受到家長重視的呀
  • 棗莊12歲少年登上《最強大腦》,記者獨家採訪
    棗莊12歲少年登上《最強大腦》,記者獨家採訪 2020-06-22 20: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重慶硬核外婆帶出兩個「最強大腦」,方法很簡單,普通家長可複製
    最近重慶的一位8歲的小女孩火了,名字叫李欣蔓。他憑藉著超強的記憶力,被同學們稱為「最強大腦」。學校每次玩遊戲的時候,它都能表現出驚人的專注力,非常快速的找到答案。憑藉著這個本領,8歲的李欣蔓就被外婆帶著參加了《育兒大師》,在節目中主持人準備了30長一模一樣的臉譜,在其中一張臉譜的後面寫上了一個「8」,然後打亂之後讓李欣蔓挑出那張帶「8」的臉譜。在普通人看來完全一樣的臉譜,李欣蔓僅用肉眼就輕鬆的選了出來。
  • 《最強大腦》官方推出
    兩個海歸碩士媽媽、兒童心理諮詢師,有好文、好物、好方法,一起讓育兒更輕鬆你好,我是慢成長創始人花時間歡迎掃碼添加我的私人微信
  • 昆凌公開育兒守則 自曝是「控制狂媽媽」 網驚:當媽都會這樣
    她即日登上綜藝《女人30加》,共享成為母親後的心路進程,更坦言本人是個「掌握狂媽媽」。▲▼昆凌和周杰倫育有一對後代。昆凌和周杰倫婚後育有一對後代,年齡輕輕的她,卻曾經兩個小孩的媽媽,但談起育兒經,她也相配有本人的一套,她在《女人30加》節目上,就大言不慚當媽的心路進程,她直言關於小孩,本人非常沒有平安感,怕沒有給孩子最佳的,更坦言本人偶然候是和順的媽媽,偶然候即是個相對掌握狂的媽媽。▲昆凌自曝是掌握狂媽媽。
  • 《最強大腦》梁紫晨為欒雨打抱不平,怒懟某知名自媒體博主
    近日,《最強大腦》一夜爆紅、一戰成名的雲之隊「福星」梁紫晨,在網上怒懟一粉絲5萬多的微博認證為「知名綜藝博主、娛樂綜藝視頻自媒體」蜂王僵,引起網絡一片譁然。到底是何事惹怒了一向以高智商高情商聞名的梁紫晨呢?
  • 最強大腦三大戰隊集結 雨萌CP引爆團隊戰期待 梁紫晨一戰成名
    周五(2月23日)晚,江蘇衛視《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最後一場1V1淘汰賽落幕,隨著全國12強的誕生,三大戰隊也正式集結完畢。在一番激烈的「搶人大戰」過後,三位隊長即將進入拼戰術、拼策略的實質對抗,開啟更為精彩刺激的「團隊戰」。網友期待的「雨萌CP」,終於要上線了!
  • 為啥《最強大腦》頻現「魔方少年」,魔方的四個優點,了解一下
    作為《最強大腦》的忠實粉絲,連續追了7季,發現幾乎每一季都會有一個「魔方少年」,用不可思議的速度完成魔方挑戰,玩魔方真的能代表高智商嗎?小小的魔方競技,也是《最強大腦》舞臺上的一個重要的模塊,不僅考驗記憶力,也考驗手眼協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