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斷舍離,就做斷,舍,離

2021-01-12 林火土石

《斷舍離》這本數想必很多人看過,這本書的特點是從本質上讓人理解雜亂的根源,但這種根源對相對年輕一些的人來說,理解起來不算難事,而對年齡長一些的人來說真的很難改變!

我父母和我住在一起的時候,我常常不怎麼收拾屋子,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不管怎麼收拾,都時不時會和他們發生些不同的意見,起初不理解,後來明白,他們這代人真的是從貧窮和艱苦中走出來的,節約不是視為美德,而是習慣。看著好看的包裝盒,他們要放起來,看見不錯的瓶瓶罐罐,他們也要收起來,日積月累會發現,本不太寬敞的屋子,到處都有物品,一開始以為房子小的原因,後來即使換了大房子,還是會不久後就到處都有他們不捨得扔掉的「寶貝」。

後來將斷舍離講給父母們聽,他們也認同書上的觀點,但是他們做不到,習慣讓他們更喜歡做自己喜歡的事,而不在乎應不應該。想想我們又何嘗不是呢?

我開始按照斷舍離來整理自己的書屋,當我收拾好拿出準備扔掉的一切時,發現竟然滿滿的3大箱子,一個小小的屋子,竟然有如此多的「廢物」,雖然很多是難忘的記憶。而這一切真的扔掉之後,我感受最深的不是捨不得,而是清爽,深深地感受到正是因為存在才不舍,離開之後就真的只是離開而已!

斷舍離的精髓是放下過去為了更好的現在,更好的現在為了更美好的未來,無論是人,物,事。精選出的沒有用的拋棄掉才會接收到更多有用的新成員的加入!

人生,要學會並做到斷舍離!

相關焦點

  • 「斷舍離」:斷什麼、舍什麼、離什麼?
    《斷舍離》這本書的作者山下英子以雜物管理諮詢師的身份,「致力於提倡以這種概念為基礎的、任何人都能親身實踐的新整理術「斷舍離」,通過對日常家居環境的收拾整理,改變意識,脫離物慾和執念,過上自由舒適的生活。」
  • 斷、舍、離
    只有斷舍離,才是治癒一切的良藥。想不通的事情,當斷。在這紛紛擾擾的人世間,我們總會遇到一些讓自己想不通的事,比如付出善意之後,為什麼卻得不到回報,信任一個人,為什麼受傷的是自己。當我們總是拿這些事情去折磨自己,就很難活得開心自在。
  • 【山下英子】 斷 舍 離
    從2000年起,以雜物管理諮詢師的身份在日本各地舉行斷舍離講座,引起日本 NHK、TBS、東京電視臺、《每日新聞》、《日本經濟新聞》等各大媒體競相採訪,令斷舍離講座成為社會流行話題,掀起了一輪又一輪全民斷舍離的熱潮,參加講座的學員也日益增多。除本書外,作者還著有《歡迎來到斷舍離的世界》、《斷舍離減肥法》、《新·生活術 俯瞰力》等暢銷作品。
  • 斷,舍,離是「痛徹骨髓」後的領悟還是認識自我後的覺醒
    那些「只知道斷舍離的含義,不懂斷舍離的價值」的讀者,還有「僅僅知道如何對雜物做到斷舍離,卻不知道斷舍離更深層意義」的讀者,可以閱讀《斷舍離》學習放手無用之物。可是人一輩子能懂得斷舍離這三個字的人又有幾位呢?01不知你身邊是否有這樣的人:做事乾脆果斷,當斷則斷,一個斷字捨棄不屬於自己的人和事。
  • 開學前,從頭髮開始斷、舍、離
    開學前,我要把拖了幾個月要做的整理給完成,來一次斷舍離。和大家一起分享。一切從頭開始,我的整理和斷舍離從頭髮開始。頭髮已及腰,但頭髮比較易斷,一直掉發比較嚴重,想剪但是捨不得,也因為心情有點喪今天終於到理髮店給剪了。剪成了齊肩發,剪的時候理髮師還說捨得嗎?我說不然呢,對啊不捨得我就拔腿就跑了。
  • 斷、舍、離是最高級的自律
    微信搜索公眾號:拾文館《斷舍離》中有這樣一段話:無能為力之事,當斷;>生命中無緣之人,當舍;心中煩欲執念,當離。因為只有多看書,你才能從有限的經歷中去明白更多的道理、思維和格局;學會反思,定期清理那些阻礙你前進的思維和信條,當斷則斷。告別一些人曾經,我以為自己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人,為朋友,挺身而出;為兄弟,兩肋插刀;為愛人,不顧一切。
  • 不斷 不舍 不離
    2009年,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推出「斷舍離」的概念的時候,這個詞帶著凜冽的風,甚是動人。斷,等於不買、不收取想擁有但實際上並不需要的東西;舍,處理掉堆放在家裡沒用的東西;離,則等於棄對物質的迷戀和執念,讓自己處於寬敞舒適,自由自在的空間。清爽乾脆,無有之有。
  • 反對「斷、舍、離」!……
    心靈雞湯們總是讓你「斷、舍、離」,說你離奮鬥目標太遠,說你想要的東西太多,說你不該對喜歡的人戀戀不捨……都讓你「斷、舍、離」!當我們反對「斷、舍、離」的時候,其實是在反對什麼?反對輕言放棄、反對自我實現、反對輕易放棄真摯的感情。如果可以選,可以選擇像菱智PLUS一樣,裝下這一切。寬適空間既能裝下生活必需,也能讓你擁有詩和遠方。編輯寬大車身,大氣!
  • 斷,舍,離!
    人生在世,無非三個字: 苦、孤、哭, 要想過得輕鬆安逸, 就要學會三個字: 斷,舍, 離! 當斷則斷,別給自己找麻煩, 當舍則舍,別讓自己添煩惱, 當離得離,別和自己過不去。
  • 懂得斷,舍,離,人生更清晰
    第一個字:斷。所謂的」斷「,就是斷絕,斷開。我們要懂得斷絕那些過往的,對我們幫助不大,甚至是深深傷害了我們內心的人和事。佛家有云:無情,就是有情。我想,所謂的無情,其實,就是斷絕過往的,讓我們產生不快情緒的人和事;斷開會讓我們誤入歧途的一些人事聯繫。
  • 《斷舍離》:人生有舍才有得,極簡生活從斷舍離開始
    斷:斷絕繁雜;舍:捨棄負重;離:脫離執念。斷舍離這一概念源於日本的一位家庭婦女山下英子。看上去它好像只是一種簡單的生活整理術,但並非如此,除了整理物品外,更多的是為我們帶來生活、心靈、和工作等多個方面的改變。
  • 斷糟糕事、舍無用感情、離欲望中心,這3點才是斷舍離的關鍵
    後來,她用自己半輩子總結的觀念想法,寫出了一本《斷舍離》,一出版便引起日本斷舍離狂潮。斷舍離究竟應該如何開始?其實只需要做到這三點。其實痛苦發生了,永遠都會伴隨,而我們要做的就是積極生活。面對這些事情,我們一定好當斷則斷。
  • 無能為力的事,當斷則斷,當舍則舍
    女孩求他說:我爸急需要錢做手術,你先把銀行卡的錢給我。男孩聲音提高了貝分說:銀行卡裡的錢誰也不允動,給了你,下個月我們全家喝兩北風去!為此,兩個人大吵一架,女孩氣憤的掛斷電話!下了火車,周轉幾次汽車,她終於來到醫院,見到躺在病床上的父親和憔悴的母親,女孩再也禁不住嚎啕大哭。這時醫生告訴她:她的父親必須及時動手術,否則會有生命危險。
  • 當斷,當舍,當離(深度好文)
    萬事隨緣了,無為樂逍遙,當斷,當舍,當離!1、無關知識,垃圾信息,當斷有一個人來向佛祖請教,詢問宇宙是不是永恆的,是有限的還是無限的。佛祖說,一個人在戰場上中了箭,對這個人來說,最重要的事情是找醫生來給他治療箭傷,而不是研究這箭是什麼材料做的,射箭的人是哪個種姓,是高個子還是矮個子。佛祖的意思是說,一個人來到世間,生老病死,都是苦的,就好像中了一箭,應該尋求人生解脫的知識,而不是追問無關緊要的問題。
  • 斷、舍、離,多麼狠的三個字
    我愛你,視你如命,可是你卻毫不留情的背叛了我,你的心夠狠,我的心劇痛,我也想和你一樣做個狠人我想做到斷舍離。我要做到斷舍離,聽起來,多麼簡單的三個字,可是因為愛你,這每一個字,都在戳我的心,要我的命。在我的心裡,只有愛你,從未想過和你一刀兩斷,別說是斷一生,就是斷一分鐘也不可以,我愛你,我不想離開你,哪怕是分開一天,我也不捨得,別說是今生永不相見,那是我想都不敢想的事。
  • 學會 斷舍離,做高級女人
    現在,越來越少的女人會委曲求全了,她們大多會選擇爭取做高級女人,無論是情感上,還是生活中,學會「斷舍離」,對一個女人的一輩子有多麼重要,可想而知。鄰居女人對於婚姻的不斷、不舍、不離,也許就這樣糊裡糊塗一輩子了。
  • 淺析《斷舍離》:扔掉看得見的東西,改變看不見的世界
    "斷舍離"的概念非常簡單,"斷":斷絕想買回家但實際上並不需要的東西,"舍":捨棄家裡的那些泛濫的破爛,"離":脫離對物品的執念,處在遊刃有餘的自在空間。白巖松在一次演講中,曾說:我在30歲以前,拼命做加法,30歲以後,要懂得做減法。社交中的減法,是遠離過載的信息,和無效的關係,真正獲得自由。人生在世,無非是三個問題:人、事、心。
  • 想幸福,要能斷、舍、離
    那個聲音無所不在,每時每刻都在你耳邊嘮叨叮嚀,它影響你看待事情的能力、左右你響應事物的方式,甚至會主宰你的生活。我們在生活中有沒有試著「觀照」過這個喋喋不休的聲音呢?這個說話的聲音顯然不是你,只不過是你的一些念頭。但是這些念頭可厲害了,它讓你不由自主地去做一些事情,自己都無法控制。
  • 《舍:做減法的勇氣》:有舍才有得,在舍與得之間需要平衡
    這讓我想到了我正在看得一本書《舍:做減法的勇氣》,這本書的作者是山下英子,這是山下英子繼《俯瞰力》、《斷舍離》後的最新力作,於2020年5月出版。這是一本深度解讀「斷舍離」的心理勵志讀物,捨棄不需要的人、事、物。捨棄的思維需要勇氣,更需要方法、智慧、內省。
  • 什麼是斷舍離?人生要懂斷舍離,生活中很實用
    斷舍離指的是:當斷則斷,該舍當舍,不念過去,不畏將來,活在當下。人生要懂得斷、舍、離,生活才會簡單,內心才會輕鬆。一個人能真正做到自律自強,清心寡欲,這個人才真正強大。為人生做減法,扔掉包袱和內心的枷鎖,拋棄累贅,人生才精彩。淡,才能看得更清;看淡才能更灑脫的擁有。斷:生活中遊很多欲望和誘惑,超出了自身能力和認知以外的欲望都是有害的,過多的欲望和野心會使自己失去自我,迷失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