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人覺得,一個人能成大事,主要靠的是運氣。所以,持有這種觀點的人,往往會把自己不能成事的原因,歸結於「運氣不好」。馮唐的智慧告訴我們,想成大事,靠的不是運氣。
馮唐有多牛呢?他是國內知名作家,13年以版稅295萬的閃耀成績,登上作家富豪榜。
他同時也是醫療投資人、古玩愛好者、廚師、攝影師等,並且每一行都做到了頂尖。
然而,這些都只是他的「業餘傑作」,他的職業生涯經歷,更讓你驚嘆!
從業20年,他有10年的麥肯錫戰略規劃經驗,5年華潤醫療集團創始心得,5年中信資本投資管理啟示。
馮唐能取得如此多的耀眼成績,這與他的「成事心法」密不可分。
華職在研讀了《馮唐成事心法》後,總結了大量關於成事的規律;在自我管理方面,馮唐曾提到,能成大事的人,在自我管理上,一般會有這3個特點。
01懂得判斷自己的天賦
認識自己的天賦所在,在成事的道路上,可以帶來很多助力。那該如何判斷,自己在某方面是否有天賦呢?馮唐在書中給我們提供三點建議。
01.特別想做,誰也攔不住
比如說,大家都反對你做一件事,你還是偷偷摸摸去做,長期去做,怎麼無法攔住你。比如說,不管別人怎麼嘲諷你,甚至對著窗戶朝你怒吼,你依舊堅持練歌。
這說明了什麼問題?你在這件事上有天賦。
你特別想做的事,即便外界有多反對你,你依舊保持著熱愛。這讓我想你一句話:「所謂天賦,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上。」
02.做的時候有滿足感
馮唐當時寫作的時候,很多人不理解:不論是在麥肯錫、華潤,還是中信,你平均每周工作80-100小時,寫作時間從哪裡來的?
馮唐回復道:我寫作的時間都是擠出來的。周末,當別人看電視時,他寫作;當別人出去玩時,他寫作。
這些在別人看來「很苦」的事情,馮唐有一種巨大的滿足感,儘管椎間盤、頸椎會不舒服。這就是發自內心的熱愛。
03.做的東西有沒風格,是否有人願意自掏腰包。
這個是從個人價值來說。你的東西有風格,那麼在歷史場合中,就有存在的必要;如果有人願意花錢買,說明你真的感動了他們。
02懂得平衡工作和生活
曾經有人問道:「馮老師,你是怎麼做到工作、生活兩不誤?」馮唐把秘訣總結為四個「有所」:
01.有所逼
就是不得已,使勁兒逼自己。有時候,你不逼自己一把,不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裡。
馮侖在二十年職業生涯中,能跨界取得不少成就,和一再突破個人極限,不無關係。
在不斷逼自己的情況下,你的管理能力、解決問題能力,都會得到就精進。
當然,有所逼,不是說把自己變成一個工作狂。
02.有所專
專心,也就是說,你在喝酒時,就專心喝酒,不去考慮工作的事;你在吃飯時,就專心吃飯,不去考慮朋友借我的錢還沒有還。做一件事,就專心這件事,不去想別的。
專業,培養一個愛好,做到專業,不人云亦云。越沉下去,你越有快樂。
曾經有人問馮唐,如何學古董?他回答道,先看價值20萬元的書,在看20個博物館,在考慮下一步是什麼。
03.有所規
就是要立個規矩。如果想工作、生活兩不誤,就需要規範別人,也需要規範自己。
在麥肯錫工作時,因為行業工作太苦,馮唐他們在內部約定了兩個規矩:第一個是彼此交流,尊重個人工作和生活時間;第二個提前下一季度甚至一年,不得不做的大事。
有了這個規矩,大家生活和工作都會很好展開。
04.有所貪
你可以把生活某種愛好,當做可以獲利的途經。
03懂得掌控情緒
負面情緒,大概每個人都遇到過,那該如何管理呢?馮唐介紹了下面方法:
01.管理負面情緒
在負面消息出來之前,你隱約覺得別人會說你什麼的時候,把這種負面消息消滅於無形。
負面消息冒出來了,要淡定,不要回應,等閒話自己散去。
如果閒話無法散去,就正面應對,樹立另一個聲音,你嗓門大,我也不小。
02.克服憤怒
把憤怒當成一個要克服的難題,心跟上了,身體也就快了。 要經常告誡自己,要能行能藏。
俗話說,衝動是魔鬼,把負面情緒管理好,就為成事打下良好基礎。
綜上,在如何自我管理上,做到懂得判斷自己的天賦、懂得平衡好工作和生活、懂得掌控情緒,在成事的道路上,你會越走越遠。
04走進馮唐智慧
要想成大事,學會自我管理只是其中的一環,還有不少智慧,一篇文章無法講完;如果你先成事,華職建議你讀讀《馮唐成事心法》。
在書中,馮唐把他20年來,吃過的苦、踩過的雷、翻過的山、見識過的人,總結為心法,寫成《馮唐成事心法》。
本書分為知己、知人、知世、知智慧四個部分。
知己方面,比如說逆境來了怎麼辦,如何學會與自己相處等。
知人方面,比如說領導力是什麼,如何帶團隊等。
知世方面,比如說如何做一個讓人喜歡的人。
知智慧,讓從智慧角度明白,為什麼要多談問題,少談道理等。
任何人都可以很輕易讀懂這本書,書中每個方法都落地實用。
讀《馮唐成事心法》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上方商品卡~
俗話說,選擇不對,努力白費。在努力的同時,走在正確的道路上,人生才會事半功倍。馮唐有這個能力為你指明方向,少走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