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唐:極度自律的人,會活成什麼樣?

2021-03-01 十點人物誌

今年8月,好友深夜12點發來一張體重秤的照片,說:「馮唐一米八,60公斤!我一米六,也60公斤!氣死我了!」

打開馮唐的文字,他說:

「減肥成功,體重低過大學水平……聽說180cm、60公斤是個不低的標準。」

這讓人想起,「油膩男」一詞被馮唐帶火後,中年人就不敢發胖了,不然很容易被罵油膩。

而馮唐自己本就是一個極度自律的人,他曾分享的自己兩個習慣,都是大多數人很難堅持的。

第一,每天一百個伏地挺身、每天一百個仰臥起坐。有時候做得到、有時候做不到,但我先設這個標準。

第二個習慣特別簡單,就是看著Kindle入睡。我這裡面有廣告嫌疑,你可以把Kindle換成電子書,也可以換成本書,只要不是手機。

馮唐曾說:「我要做個小說家,我欠老天十本長篇小說,長生不老的長篇小說,佛祖說見佛殺佛見祖殺祖,我在小說裡胡說八道,無法無天。」

三十年過去了,他出了五部長篇,兩部短篇,其中三本,被他稱為「中文裡最好的關於青春的文字」。

馮唐的角色太多,婦科博士、管理顧問、醫療投資人、作家、詩人、古器物愛好者、熱點話題的製造者……從「金線理論」到「少讀董橋」,到翻譯作品《飛鳥集》、「中年油膩男」,每一個都讓他收穫名聲,也備受爭議。

他的粉絲大多數是女性,他說是男人喜歡「裝」,喜歡也不說。

對我而言,我喜歡他談愛時的兩面性——時而深情款款,比如「春水初生,春林初盛; 春風十裡,不如你」;時而冷靜,比如「我們彼此相愛,就是為民除害」。


至於他心中最理想的愛情,他曾分享過一個故事。

我有個好朋友,支持妻子去倫敦求學兩年。

這些沒有妻子的日子,他靠食用外賣為生,有時來我家蹭口新鮮的蔬菜。

他越來越瘦,隔著衣服都能看到突出的肋骨,眼睛卻越來越亮,熠熠發光。

他消瘦也許是來自營養不良,但眼睛裡的光並不是因為不良嗜好,而是再正常不過的愛好——讀書。

每次我提到一本沒看過的書,轉天來家吃飯他就已經讀過了。

那些我不曾聽過的看過的書都從他那裡聽說。

據說他的妻子也陶醉在倫敦美好的文化傳統與氣氛中。

在一起時,分一瓶酒;不在一起時,完美自我。

兩個人相處很多時候都像一件襯衫,不僅要熨的無褶完美讓外人看起來舒服,更重要的是自己穿上身的妥帖舒適,硬要選的話我選擇自己穿著舒服。

馮唐曾在專欄裡說:

二十多年的寫作下來,我心目中作家的三大神器就是:睡袍,初戀,故鄉。

深度的生活離不開一個故鄉,一個好的作家對於他的故鄉恨之入骨、愛之入骨、比任何其他人都更加了解故鄉的每一寸肌膚和每一個孔洞。

對於我來說,狹義的故鄉是垂楊柳的方圓五裡,廣義的故鄉是整個北京城。

幾年前,他到世界各地研究養老院,發現在一些歐洲國家,養老院房間並不是「標間式」的,專家們建議老人把家裡用了幾十年的東西帶過去,「老年時期,和年輕時常用的物件在一起,能延緩老年痴呆。」

於是,馮唐把跟隨自己工作、散落在各處的物品搬回了「廣渠門外垂楊柳」,這個被他定義為「故鄉」的地方。

20歲之前,他在這裡長大,周遭的風景裡滿是熟悉的味道。

偶得清閒的一天,馮唐就在自家書房「不二堂」裡找一找想看的書,踱來踱去也能有五、六千微信運動計數。

故鄉是地理坐標的原點,是生命意義的開始,是文化、歷史、文學的精神指向,是身居異地的情感認同。

根據他的小說《北京,北京》改編的電視劇《十裡春風不如你》,飾演秋水的張一山同樣是北京人,演出了北京男孩的一點貧、一點痞。

被他稱為「中文裡最好的關於青春的文字」的《北京三部曲》,是他最早的三本半自傳體小說,包含《萬物生長》、《十八歲給我一個姑娘》、《北京,北京》,橫跨了從1985年到2000年的北京,一個男生從十五歲處男到三十歲而立。

從寫《萬物生長》到現在,二十年過去了,這個男孩的故事不只屬於馮唐一代的70後,80後、90後們也在裡面津津有味的看著自己的青春。

《萬物生長》改編成了大電影,《十八歲給我一個姑娘》改編成為《給我一個十八歲》,《北京,北京》改編成為《春風十裡不如你》,還有一首鹿先森樂隊的歌,唱著「你說所有的酒,都不如你」。

馮唐說:

我在滿足讀者閱讀期待和還原生活之間,徘徊許久,最後選擇了後者。

真實的生活中,多數的故事並不完整,多數沒發育成熟的人物有各種各樣混蛋的地方。

即使造出來時間機器,重新過一遍充滿遺憾的年少時光,不完整的故事還是不完整,混蛋的地方還要混蛋。所有的遺憾,一點不能改變。

青春總是模糊而粗糲的,記得藝術家陳丹青曾經拿出過一幅自己收藏的梵谷的早期作品《海邊的漁夫》。

這張作品連五官都沒有,據說是梵谷畫到一半畫不下去了。

陳丹青說:「這樣的作品如果放到中國繪畫市場,梵谷連美院的門都進不了,但它是我心中最完美的藝術作品,因為他把人性的真實面給表達了出來。」

陳丹青認為,藝術家有兩種,一種是學習過,另一種是沒有學習過,敏感的表達方式是他的天分,梵谷就屬於這一種。

有天分的藝術家,初期作品往往筆法笨拙,但作品呈現的是內在無意識的東西以及生活裡最真實的東西,尤為珍貴。

《北京三部曲》也是如此,它們在馮唐35歲之前完成,他把自己和身邊人的經歷糅雜在一起,毫無禁忌地寫著半真半假的故事。

而現在回頭看看曾經的自己,他不禁有些難過,「最毛茸茸的自己,體力最好的自己,最無所畏的自己過去了。」

好在,「我已經有能夠流傳下去的作品了」。

馮唐如何看待這三本書對自己的意義?

他希望讀者在故事裡看到什麼?

加入「十點聽書會員」,即可收聽由馮唐親自撰寫文稿的《北京三部曲》介紹與創作心路!

十點聽書會員 連續包月首發上線

長按下方圖片識別二維碼 立即加入

 十點聽書會員驚喜首發 

十點聽書會員 連續包月首發上線

長按下方圖片識別二維碼 立即加入

相關焦點

  • 什麼樣的人能成事?馮唐:這是個偽命題,但大致逃不過這7個特質
    什麼樣的人能成事?人人渴望成功,這是一個許多人都非常關注的問題。馮唐說,準確的講,這是一個偽命題,沒有固定答案和統一標準,但還是有規律可循,有章法可依。馮唐是個什麼人,敢這麼說?因此對於成事一說,馮唐有絕對的發言權,作為一個1971年出生的人,取得這麼多成就,他確實是一個成功的人。關於成事,馮唐在新書《馮唐成事心法》中,認為成事之人逃不過7大特質,不僅個人可以對照提高,關鍵是能夠識人!
  • 《馮唐成事心法》:看腳下,不斷行,莫存順逆
    《馮唐成事心法》這本書主要由四個部分組成:知己、知人、知世、知智慧。他「將自己二十年職業管理生涯中吃過的苦、踩過的雷、翻過的山、見識過的人,總結為『馮唐成事心法』。」幫助那些想成事的人。一、知己:用好自己的天賦在「知己」這一章節,裡面提到了很多關於自我管理,情緒管理,家庭和事業管理,以及如何鑑定高手、猛人,還有應對中年危機。
  • 馮唐:能成大事的人,在自我管理上,一般會有這3個特點
    有不少人覺得,一個人能成大事,主要靠的是運氣。所以,持有這種觀點的人,往往會把自己不能成事的原因,歸結於「運氣不好」。馮唐的智慧告訴我們,想成大事,靠的不是運氣。馮唐有多牛呢?他是國內知名作家,13年以版稅295萬的閃耀成績,登上作家富豪榜。他同時也是醫療投資人、古玩愛好者、廚師、攝影師等,並且每一行都做到了頂尖。
  • 馮唐:判斷一個人能不能成事?看他有沒有這兩個特質,十有八準
    所以想要判斷一個人能不能成事,首先要判斷他是不是一個值得信任的人。因為有了信任,才能以此為基礎,去結交貴人、組建團隊、整合資源,才能變成一個成事高手,持續成事。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位特別會成事的人,他是一位有20多年投資經驗的戰略管理專家,同時還是一位富豪作家、詩人。他就是跨界牛人、屢屢成事的馮唐,他寫過一本書叫《馮唐成事心法》。
  • 馮唐:修行20年,其實我是管理界的掃地僧
    我將自己二十年職業管理生涯中吃過的苦、踩過的雷、翻過的山、見識過的人,總結為《馮唐成事心法》——通過這本書跟你分享,希望你能成事、多成事、持續多成事。「管理是一生的日常,成事是一生的修行。」我聽過別人的評論,說馮唐只是一個情色作家,我覺得特別委屈。我是業餘寫作(儘管寫作不業餘),其實一直有個全職的管理工作。我真的是頂尖的管理專家,而且是戰略管理專家,只是極少人知道。我等了二十年,就為了這一刻,寫這本書,能讓大家知道,其實我是一個管理界的「掃地僧」。
  • 馮唐《素女經》讀後
    我很擔心他再這麼繼續寫下去,我再這麼評下去,很快就不能和小夥伴們愉快地玩耍了。他把《素女經》的PDF給我,附上了一句話:要讀後感,誇罵無所謂,要實話。那麼,就說說實話吧:放下《素女經》的時候,我回想了一下,和馮唐之間的文字交情已經快十年了。
  • 有些人為什麼會活在自己的回憶裡?
    有些人為什麼會活在自己的回憶裡?為什麼會活在過去的回憶裡?是因為他(她)也可以說是我們大家、所有人都有戀舊情懷,人畢竟是感情動物,有自已的思想與行為,更何況人的成長都離不開過去的磨鍊,沒有過去哪有現在?沒有你以前的付出與努力,哪有現在的收穫與享受?
  • 520你需要的表白句子都在這裡,馮唐經典愛情語錄大全
    別人再聰明再漂亮,變不成你。時候不對了。 --馮唐 《萬物生長》【33】:人比較賤,似乎只有享不了的福,沒有受不了的罪。多年以後,終於升成教授,可以趾高氣揚了,忽然發現自己的脾氣越來越大,人已在更年期,再過兩年,絕經了。當水想翻騰的時候,身子已經成古井了。
  • 馮唐:有時候「不努力」是正確的態度,三種情況努力等於徒勞
    26歲之前,對於成功,我覺得只要「堅持、努力」就可以,然而,最近無意中翻看了《馮唐成事心法》之後,我真切感受到《馮唐成事心法》中說的:有時候,「不努力」才是正確的態度。在這個「透支」的時代,大多數人身上有好幾張信用卡,在他們看來,出名要趁早,買房要趁早,透支錢包、透支身體、透支情感、透支智商……然而,馮唐卻覺得,在這種氛圍下,不如「不慌不忙,盈科後進」,反時代潮流而行之,從容些,慢些,專注些,不著急,不害怕,向死而生,其實才是真正的對自己好。成名不要趁早,特別不要成無準備之名。
  • 馮唐譯本《飛鳥集》到底惹了誰
    馮唐在《我為什麼要重新翻譯泰戈爾的飛鳥集》一文中,也提到了孫仲旭:「我和他神交很久,緣吝一面。眼睛一溼,人似草木。」終於又說到馮唐了。馮唐的《飛鳥集》和鄭振鐸的《飛鳥集》,哪一個更好一些,我覺得這個很難說,其實兩個版本我都不怎麼喜歡,都是根據英文版本翻譯的,都是三道販子,都與原作相差甚遠。
  • 一個過度犧牲的人,會活成什麼樣子
    來源:十堰FM92.0主持人遠方 嘉賓 柏和心理中心 曲鷂奇 十堰廣播主持人遠方 嘉賓十堰柏和心理曲鷂奇遠方:一個犧牲過度的人,會活成什麼樣?看看唐一菲就知道了。a可隨著節目一點點深入,我發現,「大菲哥」其實內心一點也不強大。
  • 「文藝」不是馮唐的標籤,他還是頂尖管理者!20年實戰經驗首次傾囊...
    一本成事、持續成事、持續成大事的實踐指南《馮唐成事心法》馮唐 著北京聯合出版公司說起馮唐,大家首先會反應出「金線君」來——他曾經說過,寫文章,是有金線的。多年來,他的小說和散文一直被很多人吹捧。也以至於「文藝中年」成為他的某個標籤。其實,馮唐的人生遠不止這麼單一,他還有多年的名企管理經驗。2020年12月,由磨鐵圖書策劃的《馮唐成事心法》正式與讀者見面。馮唐將他10年麥肯錫戰略規劃經驗,5年華潤醫療集團創始心得,5年中信資本投資管理啟示,全都寫進了這本實踐指南中,《馮唐成事心法》是馮唐20年持續跨界成事經驗的全面總結。
  • 馮唐新節目上線蜻蜓FM:如何度過特殊時期 看腳下,不斷行,莫存順逆
    馮唐的音頻節目《馮唐成事心法》於4月17日在蜻蜓FM正式上線,在「成事」於醫學、文學、管理界之餘,馮唐再度跨界在線音頻領域,首次以聲音的方式分享他的「成事心法」。節目中,馮唐從「知己、知人、知世、知智慧」四大板塊切入,除了「知人」中的內容以經濟管理為主之外,其他板塊涉及生活類的話題很多,比如「女孩貴養是歪理」「示弱的殺傷力」「交友的四個標準」等等,都是來自於馮唐自己的生活經驗。「我將我吃過的苦、踩過的雷、翻過的山、交過的人,總結為『成事心法』,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都能成事,多成事,持續多成事。」
  • 馮唐:這世界比你想像的更大 | Esquire人物
    原本是冊童話書的, 70 多年經久流傳之後,越來越多人的閱讀與傳頌讓《小王子》變得越發家喻戶曉,然後我們也會慢慢知道,「所有的大人都曾是孩子,只是我們大都忘了。」馮唐初讀《小王子》也是在他年少時,當時只覺得是本兒童書,「一個人去看世界,晃悠來晃悠去,見到各種飛禽走獸、奇聞逸事,好像《西遊記》似的,是本流浪小說。」
  •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飛將軍李廣眾人皆知,那麼馮唐是何許人也?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是一句詩句,出自於唐朝詩人王勃的《滕王閣序》,相信很多人在學生時代都曾熟記於心。但其實馮唐易老和李廣難封是兩個典故。王勃在寫詩時,引用了這兩個典故。那麼馮唐是何許人也?其實在歷史上馮唐這樣的人大有人在,他也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人物。但是他也在有限的生命裡,給當時的王朝做出了自己的貢獻。馮唐其實和李廣是一個朝代的人,都是漢朝人。他當時在家鄉代地時便以孝悌聞名,因此做了官,擔任中郎署。不過這個時候馮唐已經不小了。
  • 喜歡追求名牌的女人,不妨讀下馮唐的語錄,會感到很打臉,很經典
    最後也還不起,到處躲債,也連累家人,這就是多麼愛慕虛榮的人,才會打腫臉充胖子做這樣的事 。說到這裡,如果喜歡追求名牌的女人,不妨讀下馮唐的語錄,會感到很打臉,很經典!文字如下:如果我只能追求一種名牌,我一定追求教育上的名牌:上最好的大小中,讀最有名的名著。
  • 領導是個脾氣大的胖子,想和他高效溝通的話:馮唐這招有點「損」
    我在《馮唐成事心法》中,看到了這麼一個故事,看完以後我就笑了,不愧是馮唐會做出的事情:太聰明。他的一個領導就如開頭說的,脾氣不好,他想心平氣和地和這個領導交流問題,仿佛總是找不到一個恰當的時機。簡單來說,就是無法做到有效溝通。這種情況下,馮唐會買一包果仁,帶一些很好吃的點心,擺在領導面前,自己先吃一些,那個領導很快會加入進來。
  • 商界精英馮唐,為什麼沃爾沃是他的最愛!
    但在馮唐身上,這些得到了很好的融合,馮唐是一位尊重生命、熱愛生活,是勇於突破的探索者,見過天地、見過眾生。享我所想之後其實更要回歸本真,銘記初心才不會迷失方向。對沃爾沃來說,那份初心在於始終將人性化理念貫穿品牌與產品,把以駕乘者為尊的人文理念,體現在車身設計、科技研發到工藝用料的方方面面。
  • 馮唐和傑士邦,開辦了一個套套實驗室!
    如果情趣品牌,要在文化圈裡找一個能聊的對象,馮唐是再適合不過了。馮唐有才華、有讀者、有作品,更重要的是,他對於「性」從來不避諱,寫的小說也經常被稱為小黃文。上周末,馮唐和傑士邦在上海開了一個「套套實驗室」,實驗室的主打概念,是對於安全套產品非常重要的「薄」。
  • 馮唐翻譯的《飛鳥集》滿紙荷爾蒙味道,讀完整個人都腫脹了
    」而最近馮唐翻譯了泰戈爾經典作品「飛鳥集」,然後就因為其過於腫脹的文風,引來了一大批狂熱的...吐槽,甚至有人看完此文笑言:「馮唐是文學界的泰迪」  。馮唐直言對鄭振鐸的翻譯版本不甚滿意,接下來我們就把泰戈爾英文原版、馮唐版、鄭振鐸版放在一起,供大家感受下不同的畫風——泰戈爾英文原文:Stray bi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