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在首都教育「十三五」改革發展成果系列宣傳活動上,北京市教委高校學生處處長劉新軍介紹了「十三五」期間北京高校創新創業實踐的相關工作成果。
劉新軍談到:「即將過去的2020年,是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形勢最為嚴峻的一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廣大大學生創業團隊不畏艱難、守望互助,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業園303支創業團隊營收接近4個億,帶動就業2217人,交出了一份令人欣慰的答卷。」
2015年,為落實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戰略,市教委出臺了《北京高校高質量就業創業計劃》(京教學〔2015〕1號),提出以推進創新創業教育為引領,以提升就業創業質量為重點,以強化體制機制建設為保障,努力構建北京高校創業教育和孵化體系。經過近六年的努力,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業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據悉,市教委通過與區政府、與企業、與高校共建方式,建設了三個市級大學生創業園(良鄉園、軟體園、理工園),三園孵化總面積達21500餘平米,團隊容量300餘支。支持並認定25所高校大學生創業園為高校分園,孵化面積近6萬平米,能容納大學生創業團隊800餘支。「一街三園多點」創業團隊容納量達到1100餘支,拓展了大學生創業實踐空間,推進了高校創新教育和創業實踐。
截至目前,市級「三園」累計孵化大學生創業團隊573支,帶動就業4427人,園區創業團隊參加中國「網際網路+」、創青春、創客北京等各類國際國內創業大賽斬獲獎項500餘項。(記者 程銘劼)
責任編輯: